沧浪诗人雅风文社首席特邀顾问
精华42
注册时间2018-5-27
威望1353
金钱16216
贡献13998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雅风文社首席特邀顾问
 
威望- 1353 点
贡献- 13998 次
金钱- 16216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9-27 1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有“面批”,就是一对一的形式,当面批改学生的作文。——既有纠错,也有询问(为何要这样写?),学生可以解释,形成一种沟通交流。我觉得这方法挺好,所以我一直主张沟通。那时候,我认为要有这几条原则:
①听一听别人读后产生的问题,很有必要;
②允许作者解释,不必想不通也全盘接受,以示自己的谦虚;
③除了格律有误所作的修改,其他方面,相互求同存异;
④这个“其他方面”,最终的“操作”(修改与否),由作者自主。
在版块,作者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怎样变成创作冲动、形成思路,为何如此遣词造句……等等,是给关注和参与讨论的人们一次机会,促进相互了解,养成良好学风;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同样的机会。那,我就说说吧。
月殿今宵熠,
重点在说:神话中的这座“建筑物”,有多么精致华美,不必理解为一定是在描述月光本身。“熠”,是个形容词,有很多解释,可以选用它的“光彩、闪烁”的词义,表达外观形态;
仍留桂兔人,
这样,承接了这第二句。这座神奇的传说宫殿,从上古时期收留了嫦娥(还有吴刚,他们归类为“人”)、另有桂树、兔子,至今仍然还是这“三要素”。
试想,宫殿越华美,那么,差不多都是来月宫“受罚”的三要素,就越发显得凄清孤寂。大家团圆时,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心情呢?这正是我在承接首句时,很想表达的一种对它们的怜悯之心。说到这里,我倒是忽然想到或许可以把“仍留”改成“唯留”
扬辉倾四海,
这句转而想说,正是这个收藏着凄凉孤寂的月殿,把散发出的光辉(这时才提到月光),公正无私地倾泻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即便说月光,重点也不是想描述这种月光作为“光线”的清丽,而是中秋月的慈悲。
似水涤红尘,
结句的重点,更不是还要又一次描述月光清丽,而是说它的“功效”:借用“似水”二字引出“洗涤”,表达人们期待它能清理人间的污浊之处,让人间更美好。
总之,月殿及其他要素形成的组合,是今宵的中秋月。是这个组合引发我的感慨,而不是月亮的光线。
中秋月作为主体,有“留、扬、倾、涤”,等一系列动态表现。——引发我的想象:以它普照大地的仁慈,能否帮助净化人类社会,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这样的思路里,我本来就没有打算把月亮的光芒作为重点来夸赞;而是在中秋这个特定的夜晚,不管有月无月、甚至不论有无去仰望它,每个能够感受情意的人,都会在此时倍思亲,并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绪和情怀。最后这句,是抒怀重点、是我中秋吟的立意。不是想多次地描述月光。
体会到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所以才不怕麻烦说了以上这些。不但是个回复,还欢迎哪怕是路过的诗友们看看,也能了解到跟回帖的交流,不总是双方都用大拇哥和鲜花来进行的。闲愁首版做了很好的榜样,我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