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山深处 于 2022-5-24 15:53 编辑
七律 郭俊卿 {新韵}
2022.5.15
女扮男装美少年,深仇大恨刻心间。
军前传令机灵鬼,阵上得名花木兰。
笑让硝烟欺鬓发,甘流热血护山川。
自从弹火伤筋骨,几个须眉不汗颜。
郭俊卿,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7岁那年的夏天,郭俊卿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几年后父亲便因过度劳累而去世。她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折了。
1945年,14岁的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郭富,还虚报了年纪,加入了八路军。
入伍后的郭俊卿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她女扮男装在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了五年,每天都和男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1945-1948年间,共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七律 民国侠女 施剑翘 {新韵}
2020.5.15
一再求人眼望穿,佳人无助泪空弹。
痛责兄长迷官场,怒弃夫君背诺言。
脚小何妨追马面,身微也可上刀山。
十年磨剑随心愿,慷慨陈情天下怜。
施剑翘,原名 施谷兰。 施谷兰自小受父亲宠爱,深居闺阁,还缠过足,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在家中有私塾老师教授学问,对古文诗也很感兴趣。13岁时就早早当家管事,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1925年秋天,奉系军阀张宗昌与北洋军阀孙传芳为争夺安徽、江苏的地盘展开大战,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施从滨奉山东督办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在皖北固镇交锋兵败被俘,当施从滨率军南下时,孙传芳连发三个电报要施同他合作,倒戈内应,但施不予理睬。孙传芳俘虏施从滨后,尽管有人求情,孙传芳仍置不杀俘的公理于不顾,用铁丝绑缚施从滨,并将其在蚌埠车站割头杀害,悬首暴尸三天三夜,且不准施家收尸。孙传芳的行为引起当地红十字会强烈不满,是红十字会出面将施尸草草收殓的。后来是施剑翘的三叔冒着生命危险,以同乡名义将施从滨尸首运回安徽桐城埋葬,然后赶到天津给嫂子和侄女报信。这个时候,施谷兰才确信,父亲已经被杀害了,当时年仅20岁的她就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七律 龙江花木兰 马旭 新韵
2019.2.19
登台挥手热情燃,羞与明星共比肩。
少小离乡征腐恶,老年蓄爱为家园。
闪光岂止蓝天上,震撼绝非华夏间。
一掷千金酬壮志,大方让你泪潸然!
鹧鸪天 空中花木兰 新韵
2019.2.22
少小忧国信仰生,毅然投笔踏征程。
青春闪亮硝烟里,画面铭心泪水中。
积大爱,献真情,魂牵故里不言空。
一捐足以惊天下,耋耄夫妻岂为名!
正宫 塞鸿秋 空中花木兰 新韵
2019.2.22
少年投笔雄心壮,爬冰卧雪军歌唱。
跨江抗美白衣靓,驾云跳伞蓝天上。
报国热血倾,捐款精神棒。
闪光名字谁能忘!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这是“感动中国”给马旭的颁奖词。从北国的黑龙江木兰县到黄陂的木兰山下,87岁的马旭书写了“空中花木兰”的传奇。她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奖。她是新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20多年间共跳伞140多次。2018年,马旭夫妇向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几十年一分一厘积攒而来。马旭夫妇生活简朴,至今仍住在黄陂区木兰山下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
今晚央视的颁奖仪式,马旭是在老部队的士兵俱乐部里,和上百位空降兵官兵一起观看的。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位87岁的老人除了录制“感动中国”节目之外,还被自己的家乡评为“感动龙江2018年度人物”和“冰城楷模”。“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的2万元奖金,马旭没有留下,她准备也捐给家乡。
马旭捐给家乡的一千万元,将用于修建一座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公共场馆,目前设计图纸已经完成,木兰县政府相关部门准备举办捐款仪式,同时也邀请她回家乡参加场馆奠基仪式。马旭表示,如果身体允许,她会回到家乡,看看这项将造福当地孩子的爱心工程。
七律 张纯如
2022.5.16
一书问世震夷邦,屠杀平民罪孽详。
图片血凝难正视,诗文泪断动柔肠。
还原真相倭奴恨,揭露谎言才女伤。
爱国不须桑梓地,休轻东亚与西洋。
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南京大屠杀》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生活在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张纯如创作《南京大屠杀》的?张盈盈告诉记者,这和家庭分不开。“在外说英语,回家就讲中文,饭桌上我们经常跟她讲过去的故事,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期间,她外公外婆差点失散的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向她讲述了南京大屠杀,并对她说,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残酷罪行。”
“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和种族屠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遗忘让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在谋杀之后逍遥法外,不会因自己的行为而被后世人审判。”张盈盈说,这段话是张纯如的原话,“我们从没想到,餐桌上说的事,有朝一日会促使纯如写下畅销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责任和义愤,是支持她写作的动力。”
七律 题折翼天使 {新韵}
2014.10.27
天使翼折追梦行,嫣然一笑赛明星。
比歌羞走黄鹂鸟,刺绣织来孔雀屏。
脚上功夫双手愧,人间宾客五更惊。
中国维纳斯出世,有爱谁能不动情!
七律 再题折翼天使 {新韵}
2017.5.21
遥控频开多寂寥,动心一刻忘心焦。
脚勾秦女织金梦,情感萧郎渡鹊桥。
人在台前歌里笑,泪从幕后眼中抛。
隐形翅膀腾云起,漂亮转身真自豪!
在上海的大街上,她的回头率非常高,一些人还能叫出她的名字。
5月初,在一档综艺节目播出后,杨佩出名了,这位24岁的无臂女孩,用她双脚绣十字绣的绝活,感动了许多人,她的作品被人高价收购,向她预订绣品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月过去了,杨佩依然和以前一样四处漂泊,住着廉价的旅馆,一针一线地绣着十字绣。有商家要她做形象代言人,被她回绝了,她只希望在上海安定下来,开自己的十字绣店,与一群和她一样没有手臂的人一起穿针引线。
周立波把她称作“维纳斯”,但她更喜欢把自己称作折翼的天使,原因很简单,比起维纳斯忧郁的眼神,她更喜欢天使般的笑容
昨晚在CCTV7又见到了 杨佩,她已经结婚了,又听了她的歌,看见了她用脚穿针引线的功夫,赞叹不已,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七律 独腿歌星 尔玛阿依 {新韵}
2015.8.23
单肢独立又如何?一笑倾城铁粉多。
心有阳光轻命运,梦无阴影任波折。
歌喉婉转莺迁柳,舞步婀娜风摆荷。
问那青楼讨金女,夜深不寐脸红么?
file:///D:\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8156582\Image\C2C\`KWD}R}9{LD3{D90(OBCEBN.jpg
2014年7月8日,网友@黄宇峰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一个穿黑色短裙的高挑女孩出现在首都机场航站楼,被截肢的右腿和笔挺的后背形成了强烈反差,她的左脚上穿着一只近20厘米高的高跟鞋,即使手中拄着拐杖,这个背影仍显得十分美丽和自信。该网友还配发了11个字的评论:“女孩活得真漂亮,给一百个赞。”
没人想到这张照片在被转发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帖文引来网友纷纷点赞,“以优雅的姿态去摸爬滚打”,“乐观坚强的女孩,愿你幸福”,“还有理由抱怨生活吗”,甚至有网友称“这就是东方的维纳斯”,还有网友表白说:“如果生活让我们遇见,我希望可以成为你的右腿,带你游遍每个你想去的地方。
鹧鸪天 张天骄 新韵
2019.3.4
闪亮登台舞未停,四关轻取少歌声。
音敲地板足尖懂,心向蓝天梦里行。
不认命,敢攀峰,丫丫学语忆深情。
人前展现三十秒,幕后泪流知几升!
1996年出生的张天娇,才6个月大就被一场高烧夺去了听觉,她还从未开口说话就直接进入了无声世界。天娇的妈妈虽然痛不欲生但没有放弃,她以极大的耐心,每天教小天娇用手摸自己的脸和嘴唇,死记硬背发音的口型和肌肉震动,坚持不懈做发声练习。妈妈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小天娇不仅记住了发音口型,还学会了唇语,能通过口型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并且还有了舞蹈的梦想。恰好中国残疾人舞蹈团到哈尔滨招生,妈妈决定带着天娇去试试,天娇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听不见音乐的她竟然在妈妈提示下完成了原创舞蹈,老师瞠目结舌,告诉天娇妈妈这孩子是好苗子,赶快送去系统学习,别耽误了。学习时小天骄还发明了用手摸音箱喇叭的方法读懂乐曲。一首曲子反反复复放,通过喇叭的震动感受节拍,渐渐地,她可以跳完整首曲子,踩准所有节奏。在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与心血后,也遭遇了不少拒绝之后,张天娇终于从一位旁听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毕业生,也是该学院第一位残障学生。2019.3在星光大道周赛上,张天骄凭借四个舞蹈夺得 周冠军!
七律 吴金红 {新韵}
2017.5.25
一路拼搏走到今,盼来喜讯祸来临
跳出三界悲风劲,抛下双亲泪雨纷。
微笑空陪追梦者,爱心赠与有缘人。
天公不肯怜淑女,叫我如何敢信神!
9月12日,是山东财经大学2014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在该校国际经贸学院的迎新点上,高考超一本线34分的潍坊考生吴金红“爽约”了,代她来看一眼大学的父母和弟弟被学校接到了现场,替她完成了“报到”。
飞来车祸,贫家女永别大学
8月7日下午3时许,高高兴兴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吴金红,和父母在返家路上,一场飞来的车祸从天而降,吴金红当场失去知觉,两天后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19岁的吴金红是个懂事的女孩。因为妈妈患有胃病和神经性头痛,常年靠吃药维持,父亲只能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开销。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高中三年,吴金红住校时都是吃干粮就咸菜,很少能吃上一顿荤菜,只要省下钱就会买书或给弟弟买吃的。高考一结束,她就在城区找了一份兼职,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补贴家用。“孩子每次回来,都会抱着我说,等她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就不让我和她爸爸这么辛苦了。”妈妈田敬芬说。
“女儿曾经无意间说过,如果有一天她离开了,就把器官捐献出来,我当时还让她不要乱说话,没想到竟然成了现实。”内心几经挣扎,父母决定帮女儿完成这个心愿,把她的器官无偿捐献。
虽未报到,学号永久保留
七律 郭凤莲 {新韵}
2015.1.23
狼窝掌上造梯田,不料鸡毛飞上天。
国借题词学大寨,尔抓机遇做高官。
十年冷櫈心开窍,二次出山眼向钱。
重振名村财路广,可惜已改价值观!
山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早已告别了"头戴草帽、肩挑扁担"的形象,但自强自立的性格,不输当年的"铁姑娘" 。 在"农业学大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与大寨一起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应该说,陈永贵为改变大寨的落后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郭凤莲就是从他手上接过大寨的这面大旗。那时的大寨,风光无限。但是随着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大寨和郭凤莲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二次创业,重振大寨的担子落在了"铁姑娘"的肩上。顺应改革的浪潮,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到"大寨学全国人民"这样的转变不容易,而郭凤莲和她的大寨做到了。她大力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大寨企业经历了村办小作坊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
七律 丁书苗 {新韵}
2017.5.25
丁字初识奈你何?山村奇女土招多。
走街收蛋江湖闯,跨省运煤心眼活。
傍上高官鱼入水,捐出巨款鬼成佛。
若非缺少正能量,白手起家当楷模。
1955年,丁书苗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农村,幼年丧母,家境不佳,没有读完小学便辍学下地干活。
出嫁后,丁书苗倒卖过鸡蛋,抓过蝎子,开过小饭店。晋城煤炭资源丰富,拉煤车很多,听说运煤很赚钱后,精明的丁书苗筹钱买了一辆车,自己跑起了煤炭运输。
随着丁书苗涉案被查,有关她当年如何凭农妇之面撬开人生金库大门的故事四处传播:她打听到决定大事的官员是谁后,会直接上门拜访。一个身穿布衣、布鞋的农妇,素不相识,管事的铁路系统官员自然会拒绝。但是,遭拒的丁书苗不会就此罢休,她会一次又一次地去找这位官员,进不了办公室,就在大门口等。等官员出门,她便进去帮助官员打扫办公室、擦桌、倒水,直到感动对方。
正是因为与官员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最终成就了丁书苗“亿万农妇富豪”的神话。接近丁书苗的人士总结说,丁能脱颖而出,全靠与官员的关系,“借来10块钱,她能用其中的8块钱去搞关系”。
丁书苗通过“倒车皮”起家,随后又通过做工程中介,获得了巨额中介收益。据报道,丁书苗及其公司收受的工程中介费高达30亿元,仅个人就获款20余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