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2|回复: 24

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

[复制链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发表于 2022-7-18 18: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2-7-27 07:23 编辑

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

      
       先隐去网名说时人的。某公以主帖形式诚征最美伤情诗,某自言学诗六十年的平水韵老先生自告奋勇,贴了一首四十九年前的旧作小绝,内中有句“碧天如水月如霜”。某公质疑,老者不服,并跟帖曰:“碧天如水月如霜——佳句也。”难能可贵的是,该平水韵资深老诗者随后却又自曝:
       1)明人吴与弼《客夜即事》曾有此句:
《客夜即事》
庭户沈沈夜未央,碧天如水月如霜。
一星为幸何多也,独许寒芒伴耿光。

       2)民国初期许南英某七律中也曾有此句:
寿施耐公六十初度(时同客芗江) 其一
碧天如水月如霜,一点奎星作作芒。
名士自天徵骨相,遗民随地见文章。
轮回玉局三生劫,消受金钗十二行。
寄语朝云勤护惜,须知此是鲁灵光!

       最后,这位平水韵老诗友乃自慰曰:“刚才上网查了-下,此诗(指他那首伤情诗)己收入360个人图书馆,【绝句爱情诗集锦】,能与历代诗娩美。心愿足矣。”
       再举个宋人例子。宋朝诗人王禹偁曾作桃花诗《春居杂兴》,句曰: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质疑说:您这首与杜甫很像啊!王禹偁赶紧找出杜子美的《绝句漫兴》,但见老杜句曰: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一看两诗用韵、立意高度雷同,王禹偁也很开心,己作竟与老杜之作相似如斯,遂引为莫大幸事。
      
       令人万分遗憾的是,好些古人抑或他人早已写滥了的东西,不计其数的大咖、中咖、小咖们却仍在乐此不疲、年复一年地不断重复着,你在重复,他在重复,她也在重复,大家都在跟风重复,机械重复,了无出新式重复,高度雷同式重复。一言以蔽之,便是在习作层面的低水平上不断地重复。须知,纵然你完全独立地写出了与李杜苏辛名篇佳作高度雷同甚或一字不差的所谓诗词,那也不是创作。不是,绝对不是。
       比如,乙诗友完全独立地写出了这样几句:
静夜思
窗前山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登黄鹤楼
白日依山尽,长江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假定这样两首完全是乙诗友的自主写作,根本没有模仿甚或抄袭李太白和王之涣,那么请问:这是创作吗?当然不是,是乙诗友独立写的不假,却了无创造性可言,因为李太白和王之涣已然有句在先。一如黄宗羲问其友所言:“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那么我也可以问乙诗友:“有李太白和王之涣诗在,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类似的话不仅可以问乙诗友,其实还可问很多很多人。
       如果有人还是不大明白,那么我们不妨再举几个自然科学方面的例子。假如某几个时人分别独立性地提出了与阿基米德表述完全一致的浮力定律、与牛顿表述完全一致的三大定律、甚或与爱因斯坦表述完全一致的相对论,尽管对他们个人而言都具有创造性,但是一旦放到自然科学历史上考量,却都啥也不是,搞不好还会受到讥讽与嘲笑,甚而至于没法儿混了。其中的道理不是一样一样的吗?
       乙诗友,其他有关诗友,强推 “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的所谓当代诗词入史的一众“当代文学史专家学者”,大家是否都想明白了?读过本文之后,又将有何观感呢?
       又及,顺便为吟者先生抱句不平。事实上,关于诗人之真谛、诗之真谛、韵之真谛、评之真谛等等诸多大是大非问题的学术研讨,吟者先生早在大约十年前便开始涉及,并反复强调,惜乎一直不为业内所容,尤其是彼此中华诗词论坛,因此而被禁言禁访的笔名简直无数。奈何?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84
贡献
13479
金钱
1597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8 19: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鹳雀楼,怎的成了登黄鹤楼?差了好几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20: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8 19:02
偷诗,不能算创作,但借句也是一种创作。

偷诗当然不算,那与抄袭何异呢?雷同也不算。
若是整句借用而其它了无出新,那肯定也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2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2-7-18 19:39
登鹳雀楼,怎的成了登黄鹤楼?差了好几千里。

其实是说高度雷同也不算,精髓毕竟是人家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
白日依山尽,长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尽管后者亦属古朴典雅,并把黄河换成长江,也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8 19:02
偷诗,不能算创作,但借句也是一种创作。

刚刚注意到,本文经某热心诗友删节最后一段转到现中华诗词论坛律诗专栏“文论”分栏后,已有栏目版主邀星得月先生跟帖点评说:
对学诗者而言是极有价值的文章。
蹊跷的是,转眼之间,那个同名主帖便不见了,怎么找都没找到,八成又被不知是谁无端删除了。未知谁人所为,更不知何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17

帖子

1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335
金钱
737
发表于 2022-7-19 0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人静,在读楼主之帖,并留意了几个关键词语,“创作”、“模仿”、“年青人”。这确实令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2-7-19 01:4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看到了,让你放一放,就看你能打破多少诗友的心理平衡。有,不多。撇过,不提。

  <一>吟者说:“……乙诗友能认识到这一点(指的是‘自己写,不抄袭。’山水注),应该算是高手中的高手了。”不过,这样的“高手”立马就又给吟者否定了,理由是: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工作者(全国代表)文艺工作者 (全国代表) 文艺工作者(全国代表)谈及的第二个问题:“‘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又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到此,吟者截句完毕,我继续往下抄一小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已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全国代表)说的话,作为平头百姓,人民的一分子的乙诗友,参照着对创作的理解是“自己写,不抄袭。”不对吗?总书记的在“谈话”中点到的第三个问题,标题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乙诗友作为人民,诗写人民(自己写),你吟者又如何否定得了?“不抄袭”难道不是“创新”?吟者这内参水平是不是也太次了?

<二>乙诗友既然能振振有词地答:“没有做文抄公,能写就是创作。”然而这内参吟者,行标吟者,台上喊“二鞠躬”的吟者,居然给乙诗友来了个有“有罪推定”的假设:
  “比如,乙诗友完全独立地写出了这样几句:  静夜思    窗前山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  登黄鹤搂    白日依山尽,长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假定这样两首完全是乙诗友的自主写作,根本没有模仿甚或抄袭李太白和王之涣,那么请问:这是创作吗?……”

   看看这“内(参)、行(标)、二(鞠躬)”吟者,是说理吗?1,乙诗友明言“不抄袭”,你还能把抄袭的例子霸王硬上弓地为别人套上;2,李、王二人的诗,传诵千余年,由手抄誊写到木印石印铅印激光打印,都不知多少回了,你还叫乙诗友如此这般的称为创作?
   唠,这就是写内参,定“行标”,二鞠躬吟者的学养!简直有如假古兰丹姆无厘头地怼了三班长一句:“什么作风?”你说,“自己写”,是什么作风?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2-7-19 03:2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创作’一词早就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了,只不过很多朋友没有上心罢了,就诗而言,说白了,创作就是创造性地吟和写,绝不是跟自己比,也不是跟圈内比,得跟诗词历史上的名篇佳作去比才行。……。”

   吟者的这段话说的是何等的好啊!同理,我深信,吟者的居家,比一比,肯定没有故宫好,我坚信吟者言出必行,会将自家楼房拆掉,把余生弄去睡天桥底。家嘛,等盖成故宫的模样再回归入住,那怕到时只是骨灰,装入骨灰罂,让后人捧着回去安放,也是一种信念的坚持。

  希望吟者雷厉风行,马上行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2-7-19 0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01:58
创新任务只能由新诗来承担,就创新意识来说,新诗要比旧体诗更具自觉性。 ...

就创新意识来说,新诗要比旧体诗更具自觉性。----旧体诗是天生没有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意识被压制了?
旧体诗没有创新自觉性?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84
贡献
13479
金钱
1597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9 08: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夏虫语冰 发表于 2022-7-18 20:16
其实是说高度雷同也不算,精髓毕竟是人家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

昨晚八点零五分,编辑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2-7-19 08:07
昨晚八点零五分,编辑过了?

又稍微编辑一下,但所举诗例没变,一字未易。
示例中《静夜思》乃是用的李太白原句,意谓即便写出与李杜等人一字不差的东西,也不是创作,因为根本没有出新。
较之《登鹳雀楼》,示例不过是把登临处所换成黄鹤楼,并把黄河换成长江而已,其它全是人家王之涣的,当然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2-7-19 12: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夏虫语冰 发表于 2022-7-19 12:10
又稍微编辑一下,但所举诗例没变,一字未易。
示例中《静夜思》乃是用的李太白原句,意谓即便写出与李杜 ...

对呀。不过,这不出新的两首诗是你的,不是“乙诗友”的。你的“有罪推定”枷锁,应该套你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对夏虫语冰 于 2022-7-19 12:35 编辑
云山上 发表于 2022-7-19 01:05
夜深人静,在读楼主之帖,并留意了几个关键词语,“创作”、“模仿”、“年青人”。这确实令人深思。 ...

云山上先生辛苦了!
毋庸讳言,时下的所谓古典诗词创作多属奢谈。关键之关键在于,中国作家网和中诗学会新版官网上的同题爆炸性新闻《中华诗词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工作会议召开》显示:在由中华诗词学会领衔,会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联合主办,并有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刊》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鲁迅文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等那么多高光单位的那么多所谓当代文学史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强推入史编撰工作会上,与会专家居然“一致认为”、”一致表示”:“......中华诗词发展迅猛,创作队伍达数百万之众,每天创作的诗词数以万计......”,并欲以此为基调强推入史。
这就太可怕了!实在是太可怕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8 21:17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嘛。

呵呵,恐怕没那么简单吧?那会儿在中华诗词论坛诗词理论栏目看到个这,现已全部删除:
本帖最后由 主考官 于 2022-7-19 10:22 编辑


呈中华诗词论坛站长|总编辑张弛先生
尊敬的张弛先生:
      您好!
      我是主考官。本来没想打扰您,现在看来,只能求助于您了。请即责成有关人等,恢复我在贵坛的五个同名转帖《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为盼!
      这个转帖乃是丝毫无涉声韵事宜的诗事交流。在昨日转发至贵坛的删节版《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下,律诗专栏版主邀星得月先生曾经点评说:
      “对学诗者而言是极有价值的文章。
      实不相瞒,我也觉得这篇文论观点新颖,剖析到位,论证充分,颇具价值,才于百忙之中抽暇,转至贵坛五家版块,以供真正有志于为诗的朋友们借鉴参考的。
      谁曾料想,当我点击“发表回复”欲与邀星得月先生屏间交流的时候,猛然发现那个主帖已被删除,我空间里没留下任何线索,就好像从未转过那篇文论似的。
      蹊跷的是,昨日晚些时候,转至绝句专栏、新韵诗词 、关东诗阵的三个同名主帖也被无端删除了,也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不知是谁删的,更不知因为什么。
      更为蹊跷的是,刚刚发现,转至诗词理论栏目的同名主帖居然也被无端删除了。至此,转至贵坛律诗专栏、绝句专栏、诗词理论、新韵诗词、关东诗阵总共五个栏目的《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已被一扫而光。
      窃以为,《提请正确理解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真的极具价值,若说其所厘清的诗词创作的内涵及外延攸关贵坛兴衰乃至当代古典诗词生死存亡也不为过。伏乞张站|张总明察,并责成无端删帖的有关人等立即恢复五个转帖为盼!
      顺颂
商祺!
                                                                                       主考官拜呈
                                                                                    壬寅年六月廿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2-7-19 12: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0:04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严重偏颇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偏向之一就是重继承轻创新,孔 ...

立论总是不成立或自相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创新,何以成立?没有成立,何以传承?
传统,首先得有统,有统而传之,谓之传统.统由何来?来源于创.
中国传统文化,前人所创.属世界首创复大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3:00
张驰根本不理这些事。坛上是有些人瞧你不顺眼,且这些人中不乏手里握有实权,看来你只能自认倒霉了。 ...

哈,林兄真乃老江湖也!
果然不出兄台所料,张弛先生根本不管,又有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那帖《呈中华诗词论坛站长|总编辑张弛先生》不仅贴到中华诗词论坛的诗词理论栏目,而且贴到了张弛站长|总编辑亲自发布的《[论坛公告] 关于备份个人作品的紧急通告!》下的297楼,按理张弛应能看到。可是,谁曾料想,结果居然双双被无端删除了!
非但如此,不仅两帖《呈中华诗词论坛站长|总编辑张弛先生》双双被无端删除,而且那位热心诗友的全部主帖都已被无端删除。真是玷污了“中华诗词论坛”这个偌大的国字号了,有关人等哪里还有半点家国情怀呀?!
真是玷污了“中华诗词论坛”这个偌大的国字号了,有关人等哪里还有半点家国情怀呀?堂堂国字号诗词论坛,怎能如此妄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0

帖子

3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73
金钱
194
发表于 2022-7-19 13: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班战士 于 2022-7-19 13:39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3:00
张驰根本不理这些事。坛上是有些人瞧你不顺眼,且这些人中不乏手里握有实权,看来你只能自认倒霉了。 ...

刚才帖主有这样一帖回你,没发出去。遂委托本人代发,看能不能发出去:
哈,林兄真乃老江湖也!
果然不出兄台所料,张弛先生根本不管,又有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那帖《呈中华诗词论坛站长|总编辑张弛先生》不仅贴到中华诗词论坛的诗词理论栏目,而且贴到了张弛站长|总编辑亲自发布的《[论坛公告] 关于备份个人作品的紧急通告!》下的297楼,按理张弛应能看到。可是,谁曾料想,结果居然双双被无端删除了!
非但如此,不仅两帖《呈中华诗词论坛站长|总编辑张弛先生》双双被无端删除,而且那位热心诗友的全部主帖都已被无端删除。
真是玷污了“中华诗词论坛”这个偌大的国字号了,有关人等哪里还有半点家国情怀呀?堂堂国字号诗词论坛,怎能如此妄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4: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7-19 12:58
立论总是不成立或自相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创新,何以成立?没有成立,何以传承?
传统,首先得有统,有 ...

不久以前,未知的远方先生在《我的几句话》下跟评说:“林兄有时候有些言论离谱......"。此言非虚。

由于年事关系,时常思维断路亦属正常,不必介意。但林兄有时还是敢说几句真话的,多看长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2-7-19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3:11
你得有所研究才行,光凭想当然是不行的。

研究是为了想通,通很关键.如果研究到说不通,自相矛盾,那研究成果也太不可观.
中华文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低到高,是一路自我创造出来的.
当然,在创造创造性的同时,也创造了保守性.但保守性始终不是其主流.否则,中华文化的宏大性,深刻性所自何来就说不通.
研究不是文学艺术,因此,其基本工具是逻辑.逻辑必须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6:37
这是你们书读太少的缘故。我说过我的所有观点都是别人的。也就是说,我所有的说法都是有出处的。比如上回 ...

呵呵,我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林兄有时的确自相矛盾,前后判若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2-7-19 19: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6:44
此处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存有偏向,这一偏向就是重继承,轻创新。谁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创新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偏向之一就是重继承轻创新"-----"严重偏向""轻创新"."轻创新"却创新得让世界侧目.如果重创新,那还不得让世界傻掉!
如果说中国文化发展到后来有了保守性,抑制了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那没有问题,如果说笼统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词,那起码也是用词不当.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只有后来的保守性这个次要侧面.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也是极不正确的表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思维的结果,而传统文化是没有思维及思维方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7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39
金钱
8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19 16:44
此处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存有偏向,这一偏向就是重继承,轻创新。谁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创新 ...

的确有守旧的一面,倒也不宜像兄台这么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都是逐代创新的结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2-7-19 19:3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夏虫语冰 发表于 2022-7-19 12:10
又稍微编辑一下,但所举诗例没变,一字未易。
示例中《静夜思》乃是用的李太白原句,意谓即便写出与李杜 ...

“创作就是创造性地吟或写,绝不是跟自己比,也不是跟圈内比,得跟诗词历史上的名篇佳作去比才行。”

   什么叫做“创作就是创造性地吟或写”?     能解释一下吗?

   
“绝不是跟自己比,也不是跟圈内比,得跟诗词历史上的名篇佳作去比才行。”   
   你做到了吗?你与千把年前名篇佳作的作者比“吟或写”?
  
    就这把戏,也得到各站某些诗友赞赏你此文?

   如此,屈子有离骚,你是不是应该“别骚”了?再“骚”,是不是该说你越“骚”越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2-7-19 19:4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2-7-19 19:39
“创作就是创造性地吟或写,绝不是跟自己比,也不是跟圈内比,得跟诗词历史上的名篇佳作去比才行。”

   ...

港粤白的“骚”,或可对应内地的“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17

帖子

1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335
金钱
737
发表于 2022-7-19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山上 于 2022-7-19 23:09 编辑
不对夏虫语冰 发表于 2022-7-19 12:29
云山上先生辛苦了!
毋庸讳言,时下的所谓古典诗词创作多属奢谈。关键之关键在于,中国作家网和中 ...

   这么多殿堂级的机构及其人物都在关注诗词之大计,说明文化自信的工程已在路上,翘首以待将是共同心愿。至于传承、创作、创新等宜或会有适合于时代的阐述。
   现在资讯如此发达,欲促成为人所信服的某些意向是不难的。眼下人们所议之诸题或更有益于取向上的参考,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