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0|回复: 6

[探讨争鸣] 关于近体诗与永明体兼答门外谈诗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452

帖子

73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2
贡献
1819
金钱
2903
发表于 2022-7-22 1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榆 于 2022-7-24 21:28 编辑

        关于近体诗与永明体兼答门外谈诗


        门外谈诗在诗词理论发帖说:
      “老金是作了一定研究,并有所发现,前几年就此问题与针叶林展开辩论。永明体与近体不易割舍清界限的在于五律,至于七律,是明显近体之一种,不属于永明体,堡人之诘,实是不明争论之所在。”
      “唐以前的梁朝,陈朝,隋朝,是出现过近体形式的诗的。”
        

        ——这是门外谈诗的观点。归纳一下这观点:一认为金筑子于此是有“一定研究”的,二以为“堡人不明争论之所在”,三对于金筑子的近体诗就是永明体之一种,门外谈诗并没表明观点。整体分析,门外谈诗应该是赞同金筑子的观点。

       请看我八驳金筑子原话。
       我说:“金筑子说,‘什么是近体诗?那就是唐人提倡的一种诗体,与历代的古风体有别的:句子讲四声搭配,句间讲粘对,首联与尾联之间讲对仗格律的诗体。这种诗体在沈约时代就已经完成,是永明体诸多形体中的一种,唐人只不过选取这一种加以提倡而已!’”
       接着我又说: “金筑子此说,混淆了永明体与近体诗的界线,忽略了从初唐到盛唐诸多诗人为创立近体诗所做的努力
       末了我说,“请金筑子给找找:七律是永明体里的哪一种?”   

       有必要重复一下两个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产物,又称新体诗。其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永明体是在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和沈约等人发现倡导下创立的。永明体的圆美流转,对于上一个时代晋宋的艰深滞重是一种革新,对下一个时代唐近体产生的影响,有里程碑意义。
       近体诗,诞生于唐代,亦称今体诗、格律诗。初唐四杰依然半古半格律,到了沈佺期和宋之问,永明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又解决了粘式律问题,完成了从律句到律篇的转化。近体诗是发轫于南朝,雏形于初唐,成形于盛唐。

       有关上述,是文学史诗词史的公认,也应该说是一个常识。
       从以上我们不难判断,金筑子之谬。
       1、两种诗体各自属于不同朝代,诗体名称不一;2,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区别,前者影响了后者,后者借鉴完善了前者;3、两者形式区别还很大,后者已经是一种完善全新的格律;4、后者其实是经过了南朝之后又经隋朝而到了初唐一段200年左右时间的酝酿、探索、研究才创立起来的。
       金筑子所说“这种诗体在沈约时代就已经完成,是永明体诸多形体中的一种,唐人只不过选取这一种加以提倡而已!”这是一种随意、无稽。
       一根本不是“沈约时代就已完成”。沈约时代完成,如此重大与先进,后人为何迟迟没有推广?为何在近体诗的创建上没有标注是南朝沈约的创造而定在唐朝说为沈佺期宋之问创立?
      二即使永明体作品中有与近体诗的形式、格律极为相似者,也不能代表就是唐人轻而易举的实行拿来主义便悠哉悠哉的创建了唐近体。一种永明体的另类更多的是出于偶然,唐人是经过反复研究几代努力,才找到了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不会不经意的在永明体中信手拈来那就是你便创建了一个新体。
       三近体诗不但五言还有七言,所以“末了问金”:“你找出个七律来”,便是此意,很简单吧?完整的格律或近体,不止五言吧?这是永明体任何其中一种可以担任可以代表的吗?

       在阅读中,会看到各种观点。有的新奇,有的惹目,有的深刻,有的远见,有的客观,有的玄虚······这里哪一种可信,要看论证,要看依据,也要看公认公理。把新奇但未经证实未被公认的观点拿出来可以活跃氛围,但你若是把他当做科学当做学术来推销,别人不信不行,有异还骂,这就不仅仅是大错特错,也是卑劣了。
       末了与林金建交流一句:林金建在那帖子里说“八驳”“这一批评很不专业”,又在其他发言里发言与八驳观点相似,我惊诧这种自相矛盾。而专业或研究,我只能说,栏里十之八九,都是阅读,研究者或者没有。什么是研究?那可不是翻翻看看,也不是读到一个惊人奇闻就宣告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是在广博阅读又长时间专研的基础上,又站在一个时期某一学科的前沿,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比较,找出真相和规律。
       研究的反义词,是臆断。应该说,不少有关诗友,喜欢实践它。
       臆断,是理论探讨和理论交流的大敌!








769

主题

256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45
贡献
1994
金钱
3944
发表于 2022-7-22 2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诞生于唐代,亦称今体诗、格律诗。初唐四杰依然半古半格律,到了沈佺期和宋之问,永明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又解决了粘式律问题,完成了从律句到律篇的转化。近体诗是发轫于南朝,雏形于初唐,成形于盛唐。

赞同这个观点。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2 21:00
人须磨砺得成才,寒菊经霜方艳开。莫道文章容易做,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452

帖子

73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2
贡献
1819
金钱
290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2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我才 发表于 2022-7-22 20:12
近体诗,诞生于唐代,亦称今体诗、格律诗。初唐四杰依然半古半格律,到了沈佺期和宋之问,永明基础上,把四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452

帖子

73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2
贡献
1819
金钱
290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14: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23 10:02
我之所以说批评的很不专业?没错,人们一直把近体诗的发明权归于唐人,但金老对此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是他 ...

一方面说别者不专业好像你很专业,你除了百度没别的。
说别人不专业,你的观点又与别人一致,你怎样看待你的专业?
别说研究,在有些书本阅历的人面前,那研究不过是看了一些立不住的异议然后搬来诱人眼球,这太多了,是误人乱弹。
你还不懂批评别和我说批评。批评和评论,用公认的教科书的史学的或某些官方协会的,都可以,不需要再研究。比如一首诗用双韵,这不纯是扯淡故作惊人吗?这还需要研究吗?再比如文艺标准,那就两个,别的都为不准确。这只需把文艺的两个标准拿过来即可,还用研究吗?但要识别这些,你得有文艺理论知识,你得会用这些来分析问题。
别再说专业,你不懂专业讨论,也没有把金某的此前无行作为看问题的一部分。一方面,得看被评论之人的错漏或荒谬程度,另一方面,要看这个人的交流品行。金筑子错误太多基本都为荒谬,那说荒谬,就没有错。金筑子此前狂删我的贴子还污蔑,又在两个论坛搬弄引来流氓参与,这是我的评论,就不能再客气,直接、客观,这就是我的本义(原来我是商榷,又改了称呼)——这,你看到了吗,说话,要了解情况,讲事实,要客观,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说歪理扣帽子。
而金筑子的回应,离开理论叫骂辱人,文攻诗骂,顶起一排排大字报,把一个栏目变成了攻击他人的阵地,这已经完全是流氓行为,哪里有半点文人和班主的样子,你看到了吗?神魔人干神魔事,你眼睛了的这个——假文人真流氓,欺世盗名。
在论坛于公共,得有起码的规矩,没有规矩,什么都敢干,就是一个老鼠粪。
而看人,得有原则,须讲法纪,要有良知,不论亲疏贵贱,颠倒黑白是非不分,歹也,于人于坛于己,都有害无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452

帖子

73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2
贡献
1819
金钱
290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14: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7-23 11:50
国学栏已把相关的帖子都删掉了,你还留着干嘛呢?你得重新定位,要知道所谓理论版块只不过为诗友提供一个创 ...

不知不评论;歪知应打住。
国学这段纵横的是大字报,是谩骂攻击,理所当然被论坛删除,你有意见,可以给论坛提,这里说无用。
百家怎么办,是百家的事,建议尚可,它心不容。
国学的大字报你不认为有问题,百家的党校内容你有意见,你的原形又漏出来了?
这里没删掉,因为这里都是属于理论,都是旧体好内容,至少没有违反底线。一切以底线为标准,你懂吗?
办成传统的,红色的,是我们的想法。绝大多数诗友,是爱党爱国爱红色的,为何我们不呢?
末了,提醒一句:在反对红色的时候,万勿搞大字报大批判,把网上诗友普遍厌恶唾弃的东西捡起来,那点击量只会把自己搞臭!
利用什么、搞什么、为什么,从来都是大是大非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