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20
威望24
金钱133
贡献77
中级会员
 
威望- 24 点
贡献- 77 次
金钱- 133 枚
|
本帖最后由 余乃一介布衣 于 2022-7-26 13:32 编辑
前情提要:
例说“不许说不”之风之引子
该帖已被金首版删节得面目全非,我已提出抗议:“已经被你编辑得面目全非:所剩的几个跟帖不疼不痒,甚或形成反证,夫复何言!”目前尚无回音,故此《例说点评时说“不”的代价之一》已经不能作数。
例说点评时说“不”的代价之二
这个之二乃是诛心者先生原帖,只是外标题微调一下。不久以前,诛心者在那边的最后一个主帖就是这帖《对一首红作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几点粗浅建议》,随后便被无端禁言/禁访了,并且殃及多人,全遭躺枪式禁言/禁访。列位方家帮忙看一下,这帖到底犯了什么忌?
刚在(某大诗词论坛)绝句专栏看到一首高亮小绝,这是绝句专栏首页上唯一的红作,可谓百里挑一。点击打开后,果然不错。句曰:
“父亲
时光何忍暗消磨,头顶渐稀身渐驼。
小火茶炉同我坐,竟如陌路语无多。
父亲节跟不上风了~”
笔者看到时,已有好几位版主和诗友临帖点评了。大致如下:
首席版主苕溪客:此诗让人动容,红赏。
常务管理员司空子牧:尾句令人潸然。
栏目版主周世锦:很真实的描摹。
三星诗友史小易:盛夏用火炉,言身极寒。四句不解。
毫无疑问,这首《父亲》实在堪称整个论坛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司空子牧先生“尾句令人潸然”并不为过,我也为之动容,进而想起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父亲。
这首小绝好就好在缘情并且真实可信。就时下而言,这已经很难得了。仅此一端,便值得为其点个赞。话说回来,纵观全篇,其实还真就是尾句尚好,其它地方疑似均有可酌之处。
先说题目。若按四句描摹的情形,其实完全可以换个更为恰切的题目,“父亲”这个题目有点儿大,起句又失于空洞感慨,父亲形象显然有欠丰满。再提炼一下,换个形象化的句子或许更好。
再说起句。如果诗题仍为“父亲”,那么起句显然有点儿浪费了。绝句毕竟只有四句,既然题为父亲,起句若能着眼于其它方面刻画一下,则父亲形象势必更加丰满。另外,何忍疑似不如何事,读者的感受不是因为你的感慨,而是看你所托付的意象抑或意向群,大家自会品悟。
再说承句。这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大家固然都能明白,但“头顶渐稀”与“身渐驼”应属明摆着的词语搭配不当,如果去掉修饰词,便是顶稀、身驼,显然都有问题,哪怕随便换个“顶发渐稀”和“腰渐驼”,也比原句来得恰切吧?
再说转句。首先有个疑问,就是转句中“小火茶炉”的现实合理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三星诗友史小易先生在前文所示的跟帖中已经委婉地提出质疑,即“盛夏用火炉,言身极寒。四句不解。”惜乎作者只回答了后半而回避了前半问题。实不相瞒,笔者也在纳闷呢,这首《父亲》显系新作,盛夏以火喂茶,是哪些地区的习俗呀?
纵然确有其事, “大火”“小火”“文火”显然也都不必强调,“同我坐”显然不如“陪我坐”。日常生活中,父喊子、子喊父围炉均属正常,哪怕平时不喊的时候居多。故此,转句若是调成“道是炉前陪我坐”之类,信息量无疑更大,疑似也更耐人寻味一些吧? 另外,结句“陌路”下语疑似稍微嫌重,表达类似之意其实有多种选择。其细微差别一如前文之“何忍”与“何事”,不赘 。 最后再给各位版主提个建议,那就是:对红赏之作也该由衷褒扬、善意指拙并举为宜,指出问题抑或提出商榷意见,并不影响飘红,加上句“瑕不掩瑜”即可。惟其如此,才可望促使作者进一步斟酌甚或优化调整,进而臻于精华,来访诗友也才不虚此行吧?
一时兴起,仓促成文。未及细酌,未必就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