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6

古风楹联二十期步月组毕业论文帖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397

帖子

311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3
贡献
525
金钱
1209
发表于 2022-7-26 14: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二十期步月组毕业论文帖

0

主题

380

帖子

18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510
金钱
653
发表于 2022-8-26 21: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影 于 2022-8-26 22:19 编辑

                         楹联学习总结
                         步月13-剑影
在古风二十期的联班学习很快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经过一年来系统的学习,从基础的词性、结构、对句、出句到成联都有了新的体会。以下将这一年来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一、基础编:
基础是最重要的,词性、结构等就不多说了。基础中最重要的是对联基本六要素 :作为对 立统一的、和谐完美的、构成特定而完整意义的一个有机整体,对联上下联语之间必须做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也就是说,同时具备以上六项基本要素的,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楹联。

(一)、“字句对等”,是指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二)、“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才能构成对仗。

所谓“品”, 就是类。通则中使用的“对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
(三)、“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即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四)、“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句节奏保持一致。

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语句节奏的确定,既可以按“声律节奏”以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 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如五七言律句均为奇数句,故每句的尾字为单字而占一个节奏;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 定节奏点。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
(五)、“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

具体来讲,这一基本规则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

一是,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 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

二是,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但,需要阐明的是,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的“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
三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个别相反的例证,但从当 代楹联创作实践看,这已形成一种最基本的定则。
(六)、“形对意联”,是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
内容相关,是一个相对广泛而又难以把握的的话题。上下联之间要有相关的立意。做为初学者,首先要知道两个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第一是隔,第二是合掌。要尽量避免。
二、对句出句篇
1、对句:
对句主要以流水对为主。流水对的句子一般存在有顺承(连贯)、递进、条件、假设、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八种关系。上承下接,关系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对句前要先析联。
析联包括划分节奏,分析平仄,分析词性词意,分析词组结构,再结合全句之意来看出句者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理解词意。
析联完成后组织对句时要先立意,再用合适的字造句,造景,造意,要注意各词之间的合理性和协调性,把文字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立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与出句意境相谐。
要注意上下联的关联,必须做到内容相关。
举个例子:
深知此后无逢日[联友]
析联:今日一别之后再无相见的可能,表示了恋人之间或友人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在一起的一种决绝的遗憾。 那么对句的思路就要与出句意境相谐,流转表达合情合理就可以。
深知此后无逢日[联友]
何不今宵醉一壶[剑影]
这个对句里,顺承了出句的无奈。
2、出句
对于出句的要点,我主要感悟到以下几点:
1、要先立意,句子的情感色彩要明确,要确定自己要表达什么内容,再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遣词造句。
2、句意不能出太满,要给读者留下想象、品味的空间。
3、要把握好句子在字形意上的流畅性,能给人美的感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下是一些出句:
出句1: 八千云路朝天去【剑影】
出句2: 诗心欲共苍穹远【剑影】
出句3: 沧海归来寻旧约【剑影】
出句4: 春风枝上相思老【剑影】
出句5: 笺中留有青山味【剑影】
出句6: 乡愁瘦似一痕月【剑影】


三、成联
在创作成联的过程中,要先审题,理清所写题目的类型,根据所掌握的素材考虑从哪方面去切题,找到切题点之后就要考虑立意了,确定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褒或贬等等。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一副对联在构思之初,就要按对立统一规律来设计上下联的内容。主题思想是一致的。上下联要平行互有联系,又不能相互纠缠。意,就是楹联中的“题旨”,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一副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精神。古今名联,或言及风物,或追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
然后构造骨架,动手写联。可以根据前面的思考,作句式的安排,想到一两个句子,然后再去补充完整上联或者下联。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对仗的特点,去考虑另一半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时地调整字句、结构、对仗、立意、切入点的选择等。最后检查气脉是否顺畅,要有起伏、收放、因果等。在这些内容都调好以后,基本联的雏形就出来了。
以下用我练习题写过的一副对联来做一下具体的演示:
题赵匡胤
声名负后周孤寡,天心人意,孰忍教遍地尘氛,万民水火;
仁厚开两宋繁华,大略鸿猷,岂独为简中史笔,身上黄袍。
赵匡胤,历史人物,褒贬有之,我的立意是褒,歌颂他的功绩。立意有了,就考虑怎么去切题。这里我直接了当地契入主题创作,从他成就伟业的事件说起,“声名负后周孤寡”,是顺天心顺人意,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大好河山继续之前的五胡之乱,不忍心人民在水火之中。这样就为他找到一个很高尚的借口,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上比的四个分句就这样连惯而下。下比联想到赵匡胤治国理念主要以仁厚为根本,开启了两宋的繁荣富强。到这时候的对联,已经是初具规模了。所剩下的,就是最后一步, “岂独为简中史笔,身上黄袍”。进一步升华了赵匡胤的人物形象。这样一副联就创作完成,虽然不是很好,也算是有骨有肉了。
最后祝古风越办越好,各位师友学业和事业双丰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3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97
金钱
139
发表于 2022-8-26 2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催我展翅飞翔
步月17-薇薇儿

今夜的风缓缓扑面,卷动了思绪的发际,无声的凝噎诉说着忧伤。不觉,有些爱已经化成云烟。

这个季节里,在时光轮回中,不经意又是一个告别的秋天。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忽然间,想到张爱玲《半生缘》里的一句话:“我们都回不去了”,故事已经在转身的那一刻黯然结束。

任静水花深,任时光的情书演绎得再深情,我只能微笑着、无奈着低语,再见了,我曾经的最美!

现在的每一天,我都会情牵梦绕地再逛逛曾经的青草地,看一看它今天的模样,想一想它曾经迎接我们的双手。突然觉得,一年的一切,恍若昨日!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过往都温柔如风。一幕幕的场景,串连成了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山高水长!

初来古风的时候,小荷才露尖尖角,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
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激动,有第一次求知的好奇,有第一次考试的紧张,也有第一次不知所措的尴尬……
从什么叫联,什么是平仄相谐……到可以在对联下写上【薇薇儿】,开心溢于言表。

中级的时候,梦想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无尽的青藤,一点点接近天空。
有小试牛刀的冲动,有踟蹰不前的烦恼,有偶得佳句的喜悦,也有嬉戏文字的幽默……

高级班的时候,玫瑰悄然盛开,桃李成蹊。
和老师对句月下,与同窗共读晨曦,对青山绿水长吟,拈红笺窗前烛旁……
第一次对出成联的欣喜,第一次为师友偷偷的写一个又一个的成联,依然心生欢喜,为自己的坚持而自豪!

转眼间,物是人非,一切仿佛是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又匆匆告别。

别宴将至,离歌渐起,记忆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师友。

巫山为笔,沧海为墨,难以涂抹你的模样,把约定一起埋于秋风,让一切重启。

别了,我的青草地, 别了,二十期的老师们, 别了,我的学友……拥抱着,等待着下一场开始。

20期古风再见,我又踏上新的征途,相约在21期,继续学习,继续播洒爱的种子,插上联的翅膀,借这一缕缕古风让我展翅飞翔!

2022年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7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87
金钱
273
发表于 2022-8-28 2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是紫陌寒烟!没做过文章,现在要我谈学联的过程,心里确实有点胆怯!但还得硬着头皮来谈。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学联的一点儿心得体会。

一.初识流水。
记得在招生群,看到老师们对句,那些深有意境的句子吸引了我。进班分组后,才知道有一种对联叫流水对。知道了流水对、意境联为什么是联中的精品,为什么有那么多联界人把它当做至高的追求。
所谓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例如:
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今日辞官两袖闲【紫陌寒烟】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为官就要每天尽职尽责,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可毁了名声,真的太累,等到辞官便觉一身轻。
我从此爱上了流水,因此就比葫芦画瓢,对联:
1: 挥竿敲月落[不小心] 水中
对:摇橹拨云开[天涯孤星]
当时对这个句子,还不怎么懂得流水对怎么去流水,就想着“挥竿敲月落”,那么就月在水里了,然后用“橹” 搅动水,水里的云不就被分成一片一片了吗?

二.认识入声字,词性,结构。
进入古风,从基础开始学习,知道了入声字,认识了平仄,词性、结构、节奏等对联六要素的内容。在学习中,知道了对联还要做到工、稳、贴、切、新、奇。

(1)词性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叹词,虚拟词
【动宾词组】:词组前面的词是动词或形容词,在词组中起谓语的作用;后面的词是名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在词组中起宾语的作用。
1.后面的词是名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在词组中起宾语的作用。当然,动词加名词或者代词的就不用说了。
2.动词+形容词:
清联44、与韩镐论文联前人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删”、“就”、“领”、“标”,动词;“繁”、“简”、“异”、“新”,形容词。
动补结构:
【动补结构】前面的词,是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后面的词一般是起对前一词作补充作用的助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是起对前一词作补充作用
1、动词+副词:
如,“来着”、“来到”,“来了”,分别补充说明“来”的状况。
2、动词+形容词
清联42、偶 题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密”补充说明“补”到程度程度,“肥”补充说明“添”的什么程度。
3.动宾结构与动补结构的区别:
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在前,区别就在于后词:
⑴、后词是名词性的词,是动宾结构;如:唱歌;吃饭;走路。。。动宾
⑵、后词不是名词性的词,是动补结构。如:唱完;吃了;走着。。。动补

(2)句子节奏的划分:
我们学习的,是格律联,格律联首先是要遵循格律的。
马蹄律和诗律的对联音节的划分,规定两个字为一个音节;马蹄韵的音节是按照格律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延伸的;马蹄韵解决了多个分句的联句的韵脚安排问题;而意节说则解决了含领字、衬字或多音节专用名词的句内平仄安排问题.符合领字和意节律的联,领字和意节自成一个音节。
一个句子,首先要对其大断句。大断后,我们再进行小断。如果以为,只要有大断句就可以了,你这样想就错误了。因为小断句你没有断会,词组就不清晰,就不能正确理解出句,应对时就会偏差,你肯定对出来就和出句大相径庭了。
一个2221出句的,你如果对上2212,你这样节奏点肯定就不对了,意思肯定不顺,只有断对了小断句;才能够正确对出对句。
然后,你的对句才不可能有偏差,每一个出句,都有它的特征,只有找准节奏点,转折点,词性, 才能正确理解联意,对出好联。

三.意境联。
如何学好和对好意境联呢?
首先要把基础要扎实,吃透对联六要素,还有对联时的一些忌避,词性结构节奏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牢记流水对六字箴言:为什么?然后呢?
当看到句子的时候,不要急着对,一定要认真析联,理解领会出句人的思路,意思明白以后,辨别词性,节奏,再断句,找关联点,然后试着对。选择合适的物象,把你的想法通过物象表达出来,对好之后仔细检查一遍,平仄是否相谐,词性是否相当,节奏否相同,关联是否紧密。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想对联好,必须多练习。我之所以有点儿进步,就源于此。老师酬唱的时候,就天天去跟贴,虽然对的不好,不会流水,但是至少是词性、节奏等掌握了。再就是多看、多想,多欣赏清联及校长等老师的好句子,慢慢地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维。
心尘自待清风扫【联友】
旧梦何妨倩影临【紫陌寒烟】

寻梅沽得一壶雪【联友】
赏月赋成两句诗【紫陌寒烟】

名抛身后由人说【扫冢人】
月落尊中知我忧【紫陌寒烟】


四.出句
    说起来出句,实在是汗颜,不太会出句,不过是空谈几句罢了。
    出句首先要立意,然后再谋篇。要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造景、组词、炼字、炼意。对联要求不能有一个废字,每一个字都有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写的太满了,要给对句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前四的铺垫一定要为后三的意来服务,学会修辞,让出句灵动。造境时要能够将个人的感情融合在里面,以景喻情,融情于景;还要兼顾音律的美,语感要好。例如:
夜半秋凉诗骨瘦【紫陌寒烟】
出句的前四“夜半秋凉”服务于后三“诗骨瘦”
出句1:月引清风翻古卷【紫陌寒烟】
出句的前四“月引清风”服务于后三“翻古卷”
出句2:雁递书迟堪解梦【紫陌寒烟】
出句的前四“雁递书迟”服务于后三“堪解梦”

用“雁”造句,七言,仄尾,立意要深,不得成联
1.见雁南飞常落泪【紫陌寒烟】
2.何人陪我斟壶酒【紫陌寒烟】
1.大漠风尘昏暮日【紫陌寒烟】
2.青山夜半欲吞月【紫陌寒烟】
3.雁递书迟堪解梦【紫陌寒烟】
4.闲来买酒酬岁月【紫陌寒烟】
5.豪门终日多车马【紫陌寒烟】
    我的这两个出句,遣词立意都不是太好。
用“月”造句,七言,仄尾,立意要深,不得成联
月上西楼明千里【紫陌寒烟】
以“雨”为立意原点,出七言上联两句,要求一冷一暖,不得成联。
1.(冷)敲窗夜雨惊客梦【紫陌寒烟】
2.(暖)一帘春雨花草笑【紫陌寒烟】
长短句赏析


1.花事隔帘空自好【听琴】
春心缚茧不堪闻【相忘】

帘外百花艳,蜂蝶恋花间,满树莺声报春晓,谁怜伊人愁断肠。

独倚春楼心受缚,雁字行行都是愁,相思泪两行,满庭春声不堪闻。
2.
花事隔帘空自好【听琴】
春心缚茧不堪闻【相忘】

赏析:窗外百花笑开颜,香气萦帘入闺房,徒增痴女相思怨,春心受缚情何堪,珠泪落懒梳妆,两情难悦不堪闻
3.
是夜秋风翻旧忆【联友】
当时明月满西楼【听琴】

赏析:秋风起,夜微凉,忆起旧事暗悲伤。忆当年,西楼明月照粉面,两情相悦意绵绵。

 
 
五.成联
    成联和对联是两码事,有一定的区别。对联是需要根据出句者的某种情感或意象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找出适当的物象、意象组词来补充、丰满出句的画面。
而成联则需要自己立意,首先要有个中心思想,然后分上下两句来阐述。选择的物象要适当,不能太直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但也不能物是物、情是情,两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景要有深意和诗意,要华丽而不做作,端庄而不失灵性;上下两句中要有个平衡点,可以由自己来掌控上下联意,合理的分配用字用词,适当的调整联意的表达。
成联也可以用到“为什么”,“然后呢”这个概念来创作,这需要在先期立意的时候就多问几句。把脉络理清,上句要表达什么,下句要表达什么,一定是要有所要求而为之。或写人、或写景、或回忆、或憧憬。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思路,融情入句。
    学习了这一年,现将收获的片段展示一下

    题 螳螂 紫陌寒烟

两臂如斧,髦当辙不僻,蛟龙襄首不自量。
徒劳费声,蝉餐风饮露,天马翳下难生还。


题 螳螂 紫陌寒烟

两臂如斧,当辙不僻,闻蛟龙襄首奋翼,
芊芊翠羽,延颈鹄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题 牛 紫陌寒烟
为人间不吝辛劳,竭心尽力耕田野!
乐以黎民作奉献,俯首甘作孺子牛

二十高级班第一讲作业:



以“扬州瘦西湖”为题,成联一副,单比不得少于七字。(资料自行查找)
要求:脉络清晰、融情入句。


题/扬州瘦西湖 / 紫陌寒烟

小金山畔赏烟花,春风十里,谁人敢道扬州俗;
廿四桥边听玉笛,月色空明,红药犹期旧识来。



六唱,关于酬唱,因为某种原因我未能参与。有点遗憾!

    
       关于带教:古风的高级阶段,要进行实习带教,在带教过程中,我进步了不少,现说一点感悟。所谓教学相长,师不必强控固了学过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速度学会了沉稳,虚心的心态,对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毕竟是在联校,更何况我们古风,真的是藏龙卧虎之地,我被师弟师妹称为师,无非是比你们早来了这里,所以,有学术上面的争论很正常,有时候被拍到沙滩上,也是很正常的,当时也许有些许尴尬,之后乃是欣喜,因为我又收获进步了。
就要毕业了,我还是仅仅知道了一点基础的东西,深知自己与同学、师兄、师姐差距很大,但学联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毕业不是结束,我将在生活和工作中永不放弃……
 

二十期紫陌寒烟毕业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3

帖子

1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9
贡献
432
金钱
621
发表于 2022-9-13 2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6 于 2022-9-16 06:57 编辑

润物细无声——古风楹联学习体会
步月10-宁静
时光飞纵即逝,一晃在古风学习对联一年了,我由一个平仄不分的对联小白到能成联,真的是飞跃,即使还有诸多不足,但我也收获颇丰。在学习过程中,折服于老师们精湛的对联技巧、通俗易懂的讲课方法,学友们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也是令我肃然起敬。下面谈谈我的学联体会。
一、        学联趣事
我在咱们古风学习的趣事别人肯定没发生过,呵呵:作业交到了别的组,考试不知道上下午,由于基础差,学习不认真,不知道上下联的平仄规则,成绩一塌糊涂。但在古风的老师们不厌其烦的鼓励支持下,我坚持了下来,并且继续走下去,现在即使还很青涩,可能以后也能写出好对联呢。
二、        夯实基础
首先了解了对联的平仄规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诗律,马蹄律,意节律,知道了最基本的平仄格式,律诗组句的平仄格式正格只有两种; 马蹄韵平平仄仄两两相互交替,就象马跑步时,马的前蹄子刚起,后蹄子落地,用这个格律的作用,在于读对联容易上口,抑扬顿挫,有音律上的美感;而意节律是对诗律和马蹄韵的补充,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其次知道格律对联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在对联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理解上联的意思,融入上联的意境,然后再斟酌下联,去应对。这样,当我们对出下联后,就会达到上下联完美的结合。否则,就会使得上下联意境相隔开。
三、对联点滴
从老师讲课和讲义中学习到对句的要求是: 工、稳、贴、切、新、奇。
一个好的对句,可以与一个好的出句相得益彰,也可以为平淡的出句增色添彩,那么,怎样对好一个句子呢?首先要审题,琢磨出句的所有信息,把别人的出句当成是你写的,出对句如出一人之手,才有可能合拍。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读读出句,只有读懂出句,才能对句。对于一些意境出句,还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将自己置于那个情境当中。还要解析联意,联意能更好的领会出句给出的意和境,意,有表面上的意和深意,境,有表面上的境和语境,多进行这样的思考,对句就知道怎样入手了。成联是学习对联的最终目标,成联是一个通盘考虑的过程,所有的一切,包括起句,事实上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而切入的角度和方向决定了后续的走向,决定了能否顺利铺排,能否顺利递转,能否顺利收官振起。所以,切入的方式方法,在一副对联里很重要。例如:《西湖龙井》 张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这个对联写的是龙井,切入点也很明确。上联围绕井来描写,下联围绕龙来描写;上联围绕夜景来做文章,下联围绕日景来做文章。找到切入点,对联的脉络就清晰起来。前后的承接也很明朗了
四、作业总结
最后,以作业《题岳阳楼》结束本文
题岳阳楼 宁静
登楼俯瞰,岸芷汀兰,八百烟波皆胜状;
叹古怀思,己悲物喜,万民忧乐共骚人。
写这副长联来源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上联:诗人登楼观湖,看到的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烟雾缭绕的壮观景象。下联:我感叹到了古人“不以物喜,不以⼰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政治抱负,上联写景,下联抒情,平仄相对,结构相称。自我感觉这副对联是不错。总之学习对联的路上,我还要一步一脚印的走下去,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祝愿我们古风网校越来越壮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古典文学学习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1

帖子

35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19
贡献
900
金钱
1323
发表于 2022-9-26 19: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心得——月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古风,有幸成为20的一名学员,这里有才高八斗的老师,有尽职尽责的评阅、辅导,有勤奋、优秀的同窗。我本一介小白,看着师友们临屏对句,无不羡慕。由于基础薄弱,学得有些艰难,好在我坚持了下来,虽然成绩不尽人意,但能坚持到最后,我也很是开心。下面我就把自己的学联心路记录下来,以感谢辛勤教导的老师们。

初识平仄     通过学习,我第一次知道了《平水韵》,知道了汉字除了平声、上声、去声之外还有入声,知道了古音与今音,比如“白、笛、石、竹、蝶”等今音皆为平声,古音却为入声字,即仄声,而对联多用古音,犹忌古今音混用。于平仄处,我缓缓掀开了对联的面纱,开启了漫漫学联路。

诗律、马蹄律、意节律......如春夜喜雨般悄无声息流入我求知若渴的心田......如:
意节律:
抓一把春光入句(秋雨)
留几分遐意于胸(东风)

诗律:
花间藏古道(联友)
足下染馨香(东风)

马蹄律:
清歌短棹斜阳外(子墨)
碧水闲鸥一画中(清韵兰心)

此外,诗律和马蹄律都有正格和变格,只要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即可。二、由析联始近联要对出意境和谐的对句,须能与联语,与作者共情,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体会、分析对联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在初级班,轻尘老师讲解了析联的方法。
    析联首先要明确此联的主题,如:嫦娥愁月冷此联表达寂寞相思之情,对句可根据相思拓开。对一个出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如:步月西窗下
可以理解为,月洒西窗之时,闺中女娘临窗望月,思念远在他想的情郎;亦可理解为酒酣之时,文思横溢,举步西窗,对月吟诗。有了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对句。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一个出句的主题进行升华,即赋予物象一个寓意,从而使对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回首炊烟升起处
此句中只有一个物象:炊烟,炊烟代表的是人家,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看到炊烟想起了自己的家,引发思乡之情。学会了析联,可以深入理解联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切题的对句。

三、款款入流水初见流水对,我便喜欢上了它,
落英满地轻抬脚(再嫁东风)
碎瓣沾身不振衣(两棵树)”
虚窗半掩留春住(再嫁东风)
晓月轻推入画来(兰)”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如娓娓道来的小故事,惹人爱怜,让人陶醉。通过学习,我还认识了流水对的几种关系:
如:连贯
常去花间饮酒
偶于醉后撒疯
2.递进
月色不堪盈手握;
秋声己是透心凉。
3.条件
幸有书香长伴我才能妙笔尽生花
4.假设
若我如花开一朵
留香伴你度三春
5.转折
因贪野色归程晚
却引流萤一路随
6.选择
敢凭一杖言山矮
何惧世人笑我狂
7.因果
巴郡无书信
江边问锦鳞
8.目的
登上云梯偷小月
抱回寒舍赠娇妻

我也尝试自己对句练习,
如:
离人泪里一帆远(相忘)
別酒杯中几缕愁(月儿)       
眠深未觉花溪涨(听琴)梦
醒初闻紫燕来(月儿)......

四、学习成联之路
    。在工作生活的间隙,我常常回到古风,临屏观摩、虚心学习,承蒙古风不弃,堪堪通过了初级、中级班的考试,一路蹒跚,有幸溜进了高级班继续学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由于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我无暇顾及,但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古风的老师们的耐心和宽容,给了我家人般的温暖,给了我信心。在高级班我学习了各种不同成联的写作,明确了成联与对句有很大区别。成联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指向,在充分表达主题的前提下,作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完整的艺术创作,不会受到出句的影响和约束。

成联大致分为四类:
1.实用联,比如春联;
2.专用联,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
3.交际联,如赠联、题答联;
4.题署联,多用于道观、庙宇、风景、名胜、学堂、官署等。学写成联的基本方法总结为五步
1.面对题目,收集整理资料。
2.根据风景名胜的特点,确立大体创作方向。
3.化用前人文字意境,确立写作的角度。
4.一步步扩充内容,使得血肉丰满。
5.最后润饰打磨,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鲜活灵动,文采飞扬。比如我写扬州瘦西湖,查阅了一些有关廋西湖的历史典故,写了一副对联:十里烟花,拂堤杨柳隋皇赐;半湖明月,垂钓鱼台弘历名。题三苏祠乃一副祠堂联,祠堂联具有专属性,不可移作他人,因此一定要切题,祠堂联的主要功能是追忆前人功德,以及前人功德对后人的教化作用,其格局亦大不亦小。下面是我创作的一副对联:鸿爪雪泥,一门父子英才展;六经赤壁,千古文章历代传。......    五、总结心路    在古风学习的一年,虽然成果甚微,但较没来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系统的对联知识,更学到了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和学友们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也体验到能在经历了困难、彷徨而不放弃,坚持到最后的喜悦。总之,来到古风,幸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11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285
金钱
429
发表于 2022-9-26 2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学联心得——月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古风,有幸成为20的一名学员,这里有才高八斗的老师,有尽职尽责的评阅、辅导,有勤奋、优秀的同窗。我本一介小白,看着师友们临屏对句,无不羡慕。由于基础薄弱,学得有些艰难,好在我坚持了下来,虽然成绩不尽人意,但能坚持到最后,我也很是开心。下面我就把自己的学联心路记录下来,以感谢辛勤教导的老师们。

         一、初识平仄     
        通过学习,我第一次知道了《平水韵》,知道了汉字除了平声、上声、去声之外还有入声,知道了古音与今音,比如“白、笛、石、竹、蝶”等今音皆为平声,古音却为入声字,即仄声,而对联多用古音,犹忌古今音混用。于平仄处,我缓缓掀开了对联的面纱,开启了漫漫学联路。

       诗律、马蹄律、意节律......如春夜喜雨般悄无声息流入我求知若渴的心田......如:
意节律:
抓一把春光入句(秋雨)
留几分遐意于胸(东风)

诗律:
花间藏古道(联友)
足下染馨香(东风)

马蹄律:
清歌短棹斜阳外(子墨)
碧水闲鸥一画中(清韵兰心)

       此外,诗律和马蹄律都有正格和变格,只要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即可。
        二、由析联始近联
       要对出意境和谐的对句,须能与联语,与作者共情,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体会、分析对联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在初级班,轻尘老师讲解了析联的方法。
    析联首先要明确此联的主题,如:嫦娥愁月冷此联表达寂寞相思之情,对句可根据相思拓开。对一个出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如:步月西窗下
可以理解为,月洒西窗之时,闺中女娘临窗望月,思念远在他想的情郎;亦可理解为酒酣之时,文思横溢,举步西窗,对月吟诗。有了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对句。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一个出句的主题进行升华,即赋予物象一个寓意,从而使对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回首炊烟升起处
此句中只有一个物象:炊烟,炊烟代表的是人家,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看到炊烟想起了自己的家,引发思乡之情。学会了析联,可以深入理解联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切题的对句。

       三、款款入流水
       初见流水对,我便喜欢上了它,
落英满地轻抬脚(再嫁东风)
碎瓣沾身不振衣(两棵树)”
虚窗半掩留春住(再嫁东风)
晓月轻推入画来(兰)”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如娓娓道来的小故事,惹人爱怜,让人陶醉。通过学习,我还认识了流水对的几种关系:
如:连贯
常去花间饮酒
偶于醉后撒疯
2.递进
月色不堪盈手握;
秋声己是透心凉。
3.条件
幸有书香长伴我才能妙笔尽生花
4.假设
若我如花开一朵
留香伴你度三春
5.转折
因贪野色归程晚
却引流萤一路随
6.选择
敢凭一杖言山矮
何惧世人笑我狂
7.因果
巴郡无书信
江边问锦鳞
8.目的
登上云梯偷小月
抱回寒舍赠娇妻

我也尝试自己对句练习,
如:
离人泪里一帆远(相忘)
別酒杯中几缕愁(月儿)      
眠深未觉花溪涨(听琴)梦
醒初闻紫燕来(月儿)......

       四、学习成联之路
       在工作生活的间隙,我常常回到古风,临屏观摩、虚心学习,承蒙古风不弃,堪堪通过了初级、中级班的考试,一路蹒跚,有幸溜进了高级班继续学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由于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我无暇顾及,但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古风的老师们的耐心和宽容,给了我家人般的温暖,给了我信心。在高级班我学习了各种不同成联的写作,明确了成联与对句有很大区别。成联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指向,在充分表达主题的前提下,作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完整的艺术创作,不会受到出句的影响和约束。

成联大致分为四类:
1.实用联,比如春联;
2.专用联,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
3.交际联,如赠联、题答联;
4.题署联,多用于道观、庙宇、风景、名胜、学堂、官署等。学写成联的基本方法总结为五步
1.面对题目,收集整理资料。
2.根据风景名胜的特点,确立大体创作方向。
3.化用前人文字意境,确立写作的角度。
4.一步步扩充内容,使得血肉丰满。
5.最后润饰打磨,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鲜活灵动,文采飞扬。比如我写扬州瘦西湖,查阅了一些有关廋西湖的历史典故,写了一副对联:
十里烟花,拂堤杨柳隋皇赐;
半湖明月,垂钓鱼台弘历名。
        题三苏祠乃一副祠堂联,祠堂联具有专属性,不可移作他人,因此一定要切题,祠堂联的主要功能是追忆前人功德,以及前人功德对后人的教化作用,其格局亦大不亦小。下面是我创作的一副对联:
鸿爪雪泥,一门父子英才展;
六经赤壁,千古文章历代传。......   
       五、总结心路   
       在古风学习的一年,虽然成果甚微,但较没来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系统的对联知识,更学到了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和学友们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也体验到能在经历了困难、彷徨而不放弃,坚持到最后的喜悦。总之,来到古风,幸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