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5|回复: 72

因为这个词能不能平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2-10-3 0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这个词能不能平读?
为字有不仄两读,因为的为字为什么不能平读?
听讲解。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08: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10-3 12:49 编辑

因为仄读例:
1
天坛上境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诗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2
登荆南城楼 南宋 · 郑起
五言律诗
因为古荆州,翻成一段愁。
孟嘉曾落帽,王粲此登楼。
唐邓通襄路,沱潜并汉流。
太平官府盛,昔日欠来游。
3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颍州女郎台寺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旧传妫氏女,将适楚人时。
筑馆自临水,故台空此基。
因为楚宫媵,来与使车期。
楼上望湖上,烟林晚蔽亏。
4
寄侍讲吕原明七丈 宋 · 晁说之
七言律诗
悠悠客子京华远,只把清秋泪濯缨。
黄叶风前身亦老,白云影外世还轻。
书来旧德知无恙,梦断疏钟恨有情。
昔日诸生今在不,丈人因为话平生⑴。
5
和赠知宫 宋 · 王洋
七言律诗
洞门九锁是天关,出世那知在世间。
行客冲烟排洞户,主人失足到人寰。
饱餐蔬笋充朝暮,便与孤云结往还。
因为群仙作家主,却应我到胜君闲。
6
与魏倅葛书记同谢雨于黄龙洞回憩小玲珑晚饭魏倅有诗次其韵 南宋 · 王炎
七言律诗
政术平生欠讲明,赖公关决可蒙成。
食新虽有丰登望,阖郡宁无叹息声。
因为赛神携一榼,暂能择胜驻双旌。
归来依旧尘劳在,不尽逍遥物外情。
7
分题牡丹 宋末元初 · 吴锡畴
七言律诗
此花谁实与封王,公道东皇有品量。
宿露低垂苍玉佩,暄风轻振紫罗裳。
精神因为得春久,富贵何妨到晚芳。
醉把一枝簪帽侧,从教人笑老夫狂。
8
雁去 南宋末 · 仇远
七言律诗
离群野雁在中庭,驯养经年羽翼成。
因为哀鸣殊可念,岂知飞去太无情。
天阴月黑多机阱,岁晚山空少弟兄。
愿尔水田常饱煖,春风早问北归程。
9
次韵 其二 元 · 萨都剌
七言律诗
池塘过雨水生漪,倚槛观鱼自悦怡。
长日似添诗有趣,故人因为病相知。
凉风忽过帘钩动,午箭初长刻漏移。
何处榴花照人面,隔墙红过两三枝。
10
吴孟章自乐山八景 其三 留云亭 明 · 张宁
五言律诗
山近气常聚,林深风漫吹。
非因朝作梦,因为雨催诗。
窗幔垂还入,炉薰散不移。
从龙今出岫,舒卷共相宜。
11
樊榭以湖上春水船诗索和 清 · 全祖望
七言律诗
消受春风何处佳,澄湖一叶足浮家。
薄寒因为添微雨,新涨多缘潴落花。
游女爱歌将进酒,词人遍唱浪淘沙。
嘉名肇锡从诗老,不系园吟好共夸。。。。。。。

因为平读诗例;

1
送曲十少府(739年) 盛唐 · 李白
五言律诗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
碧云敛海色,流水折江心。
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
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
2
汉上送人西归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几作西归梦,因为怆别心。
野衔天去尽,山夹汉来深。
叠浪翻残照,高帆引片阴。
空留相赠句,毕我白头吟。
3
威道人归乡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闻法灵山真佛子,驰名南国本诗流。
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因为辇毂游。
尘土化衣慵驻锡,江湖收潦忆归舟。
何年应制登麟殿,犀柄谈空对冕旒。
4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雄道人所惠者)(1004年)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千古碧潭秋水骨,琢成孤枕冷于冰。
因为江外朱轮守,得自林閒白足僧。
月幌光寒吞桂魄,暑轩气爽压梅蒸。
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
5
诗赠圆公大士 北宋 · 强至
五言律诗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6
自咏 南宋 · 张镃
事业新来别,贤愚久自知。
作文时似咒,写字忽知锥。
卖屋因为宅,谋官本近医。
有来评世务,好好只相随。
7
海上鱼西寺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北风三日弭行舟,登陆因为岛寺游。
自笑奔驰如野马,本无拘束似沙鸥。
人谁与语自缄口,山有可观频举头。
小雨疏烟晚来景,老僧相对倚钟楼。
8
过龙潭澳 南宋 · 陈耆卿
五言律诗
久阔松楸信,因为龙澳来。
四山黄恋叶,一水绿澄苔。
地旷樵声出,天寒雁影回。
无人且无酒,清坐兴悠哉。
9
寄山中友人 其一 南宋 · 释文珦
七言律诗
闻道幽栖野思饶,径无尘迹草萧萧。
长松架壑因为屋,老榉横溪便作桥。
煮石未须閒水碓,漱流何必弃风瓢。
吾生更爱深居乐,定拟相从不待招。
10
王徵士东里草堂 元末明初 · 高启
七言律诗
久客因为东里人,年来移竹有僧邻。
时名颇患缘诗得,野性惟知向酒新。
林下烟生门掩夕,园中雪罢鸟鸣春。
相期岁晚为同社,隔屋歌呼定不嗔。
11
千乘梨云 明 · 朱逢吉
五言律诗
秋高美梨熟,万朵绛云蒸。
曾得君王喜,因为里闬称。
春香凝白雪,晓梦入青绫。
何必潘郎赋,佳名处处腾。
12
赠谢实所叔翁之寿 明 · 王希文
七言律诗
乌帽笼头雪满巅,四朝人物八旬年。
从来最乐因为善,悟到长生种福缘。
九鼎有丹曾服饵,三山何处访神仙。
清时几见人中瑞,更喜星弧户又悬。
13
熊叔抑同唐应德入四明吊陈约之怃然作诗二首 其二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已作浮湘去,因为吊屈行。
风霜万里客,生死一交情。
白马梦中路,青松涕外城。
逢人问劳苦,何得不言名。
14
和子念移居四首 其四 明 · 张元凯
五言律诗
未以穷愁逼,因为时态怜。
对人唯嗒尔,阅世更茫然。
痴叔元非黠,狂奴固自贤。
输吾弄杯勺,岁月只高眠。
15
箨冠 明 · 李德学
五言律诗
花下山冠小,林间野兴长。
卑枝都不碍,高枕亦何妨。
削木因为杖,披萝并作裳。
不随风帽落,深耐饮中狂。
16
渡滹沱 明 · 薛服耘
五言律诗
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
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
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
17
湖干草堂初落冯若符适至为书余园居诗于壁提墨纵体曲尽其致赋谢一章 明 · 韩日缵
七言律诗
卜筑湖壖水竹居,君来恰值落成初。
开尊偶诵园中句,搦管因为壁上书。
鸟迹虫文随几席,崩云垂露遍庭除。
细披笔阵寻遗法,任尔笼鹅兴有馀。
18
九月七日同远士饮菘塍斋 清 · 朱昆田
五言律诗
定酒招强户,烹鸡破小斋。
因为豪士饮,笑脱隐居钗。
冒雨移亭菊,寻山贮蜡鞋。
故乡重节近,吹帽好相偕。
19
七月朔日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一夜优霖傍晓晴,孟秋景色特分明。
河东适可过桥去,月朔因为礼寺行。
夹路香风拂禾黍,落川新涨带榛荆。
雨旸太觉如人意,益觉夔夔慎捧盈。
20
书画舫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循廊下即近湖涯,湖里因为舫式斋。
书卷画枚颇可贮,山光水态会常皆。
欧乎张也何须论,咏矣写之都与谐。
片刻来还片刻去,那能尽领此中佳。
21
和阗玉七佛偈钵题语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开元(寺名)钵匪帝青石,皮日休言何所闻⑴。
或者桑田经变海,因为藉布令疑黂⑵。
玉之胜石谁弗晓,幻以为真了莫分。
七佛明明各为偈,由来一字不曾云。
22
逸静轩小除夕夜话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腊鼓如闻汉侲挝,屠苏饮有宋聋嗟。
不眠共作知更鹤,善守难留掉尾蛇⑴。
未了因为他世果,芬陀识放大轮花。
子龙塘水清无垢,直下江源到海涯⑵。

。。。。。。


点评

提供大家思考而已。 。。。 雨梦为字依湘语概读平声。只当为通谓时,才读仄声(依郭沫若对胡笳十八拍中诗句:为天有眼兮胡不见我独漂流?......不屑于现代语法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2:42
只知道搜索再搜索,就不知道分析看看?俺是服了老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中“因为”为因果连词时,“为”读平声;“因/为”“因”是因为,“为”是介词读仄声。
诗中“因为”连用时,根据246分明决定“因为”为因果连词,还是“因/为”为短语。很简单。

点评

潭州雨梦老兄整天搞“研究”,也不知道整天忙乎个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22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76
贡献
17089
金钱
3039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声“为”与仄声“为”是两个字,不是同义两读字。看、听为同义两读字,读平读仄视律句平仄而定。
潭州的举例“为”只能平读,“因为”;原因为甚之义。它与“因为”这个词组不同。“因为”这个词组“为”只能读仄声,

点评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9:45
怪了,所举诗例有平读有仄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2:45
金池长老看来不糊涂,比潭州雨梦老同志强多了——看他列举的诗,就知道他囫囵吞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0-3 09:24
平声“为”与仄声“为”是两个字,不是同义两读字。看、听为同义两读字,读平读仄视律句平仄而定。
潭州的 ...

金池长老看来不糊涂,比潭州雨梦老同志强多了——看他列举的诗,就知道他囫囵吞枣。

点评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9:47
只是摆些栆让猴儿来争过朝三幕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5:46
看样还有明白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0-3 09:04
散文中“因为”为因果连词时,“为”读平声;“因/为”“因”是因为,“为”是介词读仄声。
诗中“因为”连 ...

潭州雨梦老兄整天搞“研究”,也不知道整天忙乎个啥?

点评

玩猴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知道搜索再搜索,就不知道分析看看?俺是服了老兄

点评

你只会空口扯乱弹,不举例咋让后生子分析?有人就狗跳来指责,也沒看你分析个名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3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诗乐轩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64
贡献
17709
金钱
2130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09:30
金池长老看来不糊涂,比潭州雨梦老同志强多了——看他列举的诗,就知道他囫囵吞枣。 ...

看样还有明白人。

点评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1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大家思考而已。
。。。
雨梦为字依湘语概读平声。只当为通谓时,才读仄声(依郭沫若对胡笳十八拍中诗句:为天有眼兮胡不见我独漂流?......不屑于现代语法解释。




点评

不屑于现代语法解释。 -------------老先生这种自以为是真要不得。现代语法解释是无中生有的吗?它源于历史。“为”的动词、介词用法与读音,全来于古代的字典。 康熙字典 “为” 平声读音 【唐韻】薳支切【集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12: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0-3 09:24
平声“为”与仄声“为”是两个字,不是同义两读字。看、听为同义两读字,读平读仄视律句平仄而定。
潭州的 ...

怪了,所举诗例有平读有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15: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09:30
金池长老看来不糊涂,比潭州雨梦老同志强多了——看他列举的诗,就知道他囫囵吞枣。 ...

只是摆些栆让猴儿来争过朝三幕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15: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09:31
潭州雨梦老兄整天搞“研究”,也不知道整天忙乎个啥?

玩猴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0-3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09:32
只知道搜索再搜索,就不知道分析看看?俺是服了老兄

你只会空口扯乱弹,不举例咋让后生子分析?有人就狗跳来指责,也沒看你分析个名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16: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0-3 12:42
提供大家思考而已。
。。。
雨梦为字依湘语概读平声。只当为通谓时,才读仄声(依郭沫若对胡笳十八拍中诗 ...

不屑于现代语法解释。
-------------老先生这种自以为是真要不得。现代语法解释是无中生有的吗?它源于历史。“为”的动词、介词用法与读音,全来于古代的字典。
康熙字典  “为”
平声读音  【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爾雅·釋言】作,造,爲也。又治也。又使也。-----以上动词。
又語詞。-------以上语助词。
仄声读音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有动词,但以介词为主
现代汉语与之不同的唯一是把动词读音统一了而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9: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0-3 09:24
平声“为”与仄声“为”是两个字,不是同义两读字。看、听为同义两读字,读平读仄视律句平仄而定。
潭州的 ...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09:30
金池长老看来不糊涂,比潭州雨梦老同志强多了——看他列举的诗,就知道他囫囵吞枣。 ...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点评

吴、会,两个郡。此处指吴地。吴会吟,就是吴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0:26
因,于是。为,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3 11:16
看样还有明白人。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点评

因为 连词,平声。诗中“因为”根据平仄定词性。保证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2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3 19:47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因为  连词,平声。诗中“因为”根据平仄定词性。保证不错

点评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的“因为”,可以平读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2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3 19:47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因,于是。为,作。

点评

因为是不是词组? 不是词组“为”可作平声,是词组则“为‘必是仄声”。是这样吗?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的“因为”,可以平读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2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3 19:47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这个“因为”怎么解释?

吴、会,两个郡。此处指吴地。吴会吟,就是吴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22: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20:23
因,于是。为,作。

因为是不是词组?
不是词组“为”可作平声,是词组则“为‘必是仄声”。是这样吗?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的“因为”,可以平读吗?

点评

老兄的那个“因为”之“为”肯定是仄声了。词组“因为”之“为”是仄声。古人用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因是因,为是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3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2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0-3 20:18
因为  连词,平声。诗中“因为”根据平仄定词性。保证不错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的“因为”,可以平读吗?

点评

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是平声,纯粹的连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2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3 22:25
因为是不是词组?
不是词组“为”可作平声,是词组则“为‘必是仄声”。是这样吗?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 ...

老兄的那个“因为”之“为”肯定是仄声了。词组“因为”之“为”是仄声。古人用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因是因,为是为。

点评

既然是“绝大多数时候”说明“因为”在不“绝大多数时候”读平声。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 平声 试发清秋兴,(是)因为吴会吟。 由于它是吴歌,所以我在秋天心情好的情况下,试着学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8:43
这个“因为”,能不能解释为短语“原因为”?如果能,那不也是因是因,为是为吗?而“原因为”的为是不是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0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22:52
老兄的那个“因为”之“为”肯定是仄声了。词组“因为”之“为”是仄声。古人用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因 ...

这个“因为”,能不能解释为短语“原因为”?如果能,那不也是因是因,为是为吗?而“原因为”的为是不是平声?

点评

推荐书籍: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 这两本书是经典,很详实。诗词是文字功底,基本的东西要吃透了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8: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3 22:31
“壮丽因为有耐心”里的“因为”,可以平读吗?

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是平声,纯粹的连词

点评

因为所以的那个为,我原先也一直以为和以为的为一样读平声,我们方言也是这么说的,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也似乎这么教。 但现在看你们争这个,我百度字典一查,居然仄读,出乎意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8: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0-4 08:48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3 22:52
老兄的那个“因为”之“为”肯定是仄声了。词组“因为”之“为”是仄声。古人用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因 ...


既然是“绝大多数时候”说明“因为”在不“绝大多数时候”读平声。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  平声
试发清秋兴,(是)因为吴会吟。
由于它是吴歌,所以我在秋天心情好的情况下,试着学唱

点评

添枝加叶是错误的。这两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所谓的“吴会吟”,就是子夜吴歌一类的歌吟。子夜吴歌,分春夏秋冬,此处特别指出是“秋兴”,类似李白写的那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推荐书籍:王引之《经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8: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仄声就成了拗句,可能吗?因这一句全诗成出律?

雨梦兄所举的例子读音全部正确,只是解说自打嘴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6
贡献
21248
金钱
274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9: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它与因同义时组成联合结构,平声
为,后面接名词,用在动词前或动词后,表示被、替、给,仄声。与因组合是短语,因是连词。


为在古代字典中的解释很混乱,连它的本义说文就解错了。说文说母猴也,结果所有的义项与本义无关,本义在任何文章中都没有踪迹。
其实,为的本义是爪(手)抓着象的鼻子,甲骨金文很形象的,这样为的动词意义就显示出来了。
为的读音,字典中也很混乱,有的动词义项,读仄声,所以义项也读仄声,这些都值得注意。
诗中按246分明去定为的读音是最有效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9: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0-4 08:43
既然是“绝大多数时候”说明“因为”在不“绝大多数时候”读平声。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  平声

添枝加叶是错误的。这两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所谓的“吴会吟”,就是子夜吴歌一类的歌吟。子夜吴歌,分春夏秋冬,此处特别指出是“秋兴”,类似李白写的那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推荐书籍: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

点评

五十年前便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9:49
看来你也不懂古代汉语。这里的人都是混读诗的。不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4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38
贡献
24484
金钱
305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4 09: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0-4 07:07
这个“因为”,能不能解释为短语“原因为”?如果能,那不也是因是因,为是为吗?而“原因为”的为是不是 ...

推荐书籍: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

这两本书是经典,很详实。诗词是文字功底,基本的东西要吃透了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