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16

[诗词联赋] 于黔昆高速路上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5-18 09: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黔昆高速路上
今日黔昆路,艰程有几多?
过桥复穿洞,走谷更沿河。
二十四道拐,已成记忆坡。
来回六十载,此际放声歌。
今日黔昆路 拷贝.jpg
黔昆路上 拷贝.jpg

113

主题

9791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7
贡献
9720
金钱
10641
发表于 2015-5-18 1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639

帖子

29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3
贡献
583
金钱
1102
发表于 2015-5-18 1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回六十载,此际放声歌。
时代的变化,令人感慨,学习了。问好金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2: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楼赏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14: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0
贡献
33012
金钱
530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5-18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5-5-18 15:41 编辑
王绍龙 发表于 2015-5-18 14:06
于黔昆高速路上今日黔昆路,艰程有几多?过桥复穿洞,走谷更沿河。———流水帐也。二十四道拐,已成记忆坡 ...

對於三仄尾,現在在理論上也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古人在方面是不避的,僅唐詩中就有很多例子,唐人是幷不絶對避"三仄尾"的,到清代,雖對律詩格律要求嚴,但認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16: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16: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8: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5-5-18 18:04 编辑
王绍龙 发表于 2015-5-18 14:06
于黔昆高速路上今日黔昆路,艰程有几多?过桥复穿洞,走谷更沿河。———流水帐也。二十四道拐,已成记忆坡 ...


于黔昆高速路上
今日黔昆路,艰程有几多?
过桥复穿洞,走谷更沿河。———流水帐也。
二十四道拐,已成记忆坡。——(本联上句五连仄,下句孤平。
来回六十载,此际放声歌。——(本联上句,三仄尾。

--------------------------
按格律,王先生说的全对。只是本人不想按格律写这首诗。
于黔昆高速路上
今日黔昆路,艰程有几多?
过桥复穿洞,走谷更沿河。———北方就没有这样的流水帐,这正是黔昆路的特点。
二十四道拐,已成记忆坡。——二十四弯拐,成为记忆坡就可以,但二十四道拐这名称因抗战史而载入史册,为什么要去就平仄呢?古人也有五连仄的。
来回六十载,此际放声歌。——三仄尾,古人就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223

帖子

8359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350
贡献
2443
金钱
2963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18 19: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1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19: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2066

帖子

7797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345
贡献
2297
金钱
2724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18 19: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排学习金老师大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绍龙 发表于 2015-5-18 19:36
先生既如此讲,哪就是一首空前绝后好诗,领教了!

这决不是什么好诗。我只是如实纪录一下我5月2日自黔坐大巴车回昆明而已。用了10小时。而六十年前我可是坐了三天汽车,半天小火车到达昆明的。我主张写诗以准确表达内容为主,格律为次。当然两者双璧更好。只求格律,用自己不满意的句子去凑平仄凑韵,我是不为的!我看了先生的诗,格律是完美的,但有的句子是就韵就平仄的。我的直言请先生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绍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8 2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