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3

[诗词理论] 錢仲老眼中的清詩十大家(轉載)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0
贡献
33012
金钱
530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5-18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恩師錢仲聯先生雖已仙逝五年有餘。筆者忝列錢門弟子行,有幸親睹了老人家對清代詩人與詞人的宏觀把握,鴻爪留痕,難以忘懷。

  錢仲老評定清代詩與詞之十大家之舉,緣于2002年春擬為浙江古籍出版社主編“清詩詞大家叢書”。當時該社總編由我北大同窗古典詩詞專家王翼奇學兄陪同專程來蘇州,與我商量選題,於是策劃了“清詩十大家詩選”與“清詞十大家詞選”兩套叢書,並決定邀請錢仲老主編。叢書計劃每家詩人與詞人出版一冊選注、評點本。對入選詩、詞十大家的要求是:1.對清一代詩、詞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大家;2.能代表清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風格詩、詞創作成就,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重要詩人、詞人;3.主要選以才情見長的天才詩人、詞人,兼顧其他類型詩人、詞人。

  出版此兩套叢書的首要工作是評選出各十位清代詩、詞大家,承擔此重任者自然非錢仲老莫屬。雖然錢仲老當時已年逾九旬,身體也不佳(一年半以後即作古),但他不但慨然允諾,而且沒幾天就列出了各十余家名單,並召我去説還要一起斟酌。各十余人的詩詞大家名單是份草稿,紙上塗抹刪改之處甚多,可見先生已幾經斟酌;錢仲老用筆點著名單評介,説都是按要求而定的。為了滿足“十大家”的“定額”,錢仲老最後忍痛割愛各刪了兩三家,算是敲定了。可惜這兩套叢書後來因故而擱淺,錢仲老白忙活了一番。事情未成,我很內疚,但收穫卻頗大。因為沒有此次“逼迫”,就挖不出藏在錢仲老腦子裏的清代大詩人與大詞人的“點將錄”。本文簡介經錢仲老深思熟慮而確定的“清詩十大家”。

  錢仲老一直認為現今詩歌研究對清詩重視不夠,持詩歌一代不如一代論者佔上風。他説清詩繼宋、元、明以後,自具特色,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裁新創,成就很大。清詩雖然不能説是超越唐宋以上,然而開出了超越元明、抗衡唐宋的新局面。他把清詩分前、中、晚三個階段。自國初到雍正是前期,這時期的清詩,由明清之交的滄桑變革,到康熙盛世的社會趨於穩定,大家、名家輩出,選出了吳偉業(1609-1671)、吳嘉紀(1618-1684)、王士禛(1634-1711)、查慎行(1650-1720)四大家。乾隆、嘉慶到道光,清王朝由表面繁榮,逐步走向下坡路,詩人大多在藝術上爭奇鬥巧,思想性一般比較遜色,缺少清初作家的戰鬥鋒芒。但詩壇創作繁榮,選了成就比較高的袁枚(1716-1798)、黃景仁(1749-1783)、黎簡(1748-1799)、龔自珍(1792-1841)四大家。道光末年到清亡,是鴉片戰爭以後的晚清時期,社會由封建社會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治由改良進展到舊民主主義時代,詩歌與初、中時期的風格也就大不相同,突出的有鄭珍(1806-1864),還有提倡“詩界革命”的黃遵憲(1848-1905),所以就選了這二大家為代表,算作一個光輝的結束。

  以上十位詩人就是清詩史上錢仲老最欣賞的十大家。錢仲老對這十大家多有評述,從中也可以印證錢仲老對清詩的總體看法。我對錢仲老所選清詩十大家,比較注意的與有點意外是初期的吳偉業與中期的袁枚。

  清初順康詩壇,趙翼有“錢(謙益)、吳(偉業)二老,為海內所推,入國朝稱兩大家”(《甌北詩話》)之説,論者于二老各有所好:朱庭珍説“以牧齋(錢謙益)為冠,梅村(吳偉業)次之”(《筱園詩話》);程衡穆則稱“錢、吳並稱,然錢有迥不及吳處。吳之獨絕者,徵詞傳事,篇無虛,詩史之目,殆曰庶幾”(《鞏帨厄談》)。而錢仲老並未軒輊過錢、吳,我只知其于錢謙益頗偏愛,不僅整理了《牧齋全集》,而且對牧齋降清“世因鄙其人,並及其詩”頗為不滿,根據金鶴衝《牧齋年譜》,認為錢謙益降清為官僅五月耳,並非“輸心清廷,熱中富貴”,辭官後更協助其門下士鄭成功抗清,與海上遺臣暗通消息,毀家紓難,其家鄉常熟紅豆山莊成為聯絡志士的秘密機關地。對其人品給予正名。于錢詩錢仲老也有“牧齋七律,為清代第一”之評(詳《夢苕庵詩話》)。在其所編《清詩精華錄》中,曾引用陳文述評錢詩“沉鬱藻麗,原本杜陵,逸清高致,遠在梅村祭酒之上”語。但錢仲老對吳偉業的評價也甚高,稱其“早期詩作風華綺麗,後經亂離,多感慨蒼涼之音。各體皆工,尤長于七言歌行。紀事之作,學長慶體而自成面目,後人稱之為‘梅村體’”(《清詩精華錄》)。尤其對吳偉業開創“梅村體”極為讚賞,認為影響了有清一代詩人,包括清初期陳維崧、吳兆騫,中期袁枚、陳文述,晚期樊增祥、王運、王國維、楊圻等,就是錢仲老本人也有不少反映抗戰題材的“梅村體”之作。錢仲老對梅村體不僅肯定其藝術上革新元白長慶體,如用典、四句一轉韻、多律詩句法等;更讚譽其紀事之作多反映國家大事,無愧“詩史之目”。錢、吳比較:從人格上看,錢謙益降清,吳偉業入仕新朝,雖都屬於“貳臣”,但吳“貳心”的程度較錢輕,其懺悔的真誠度也較錢重;從詩歌藝術上看,錢、吳雖各有韆鞦,錢長于七律,吳擅七古歌行,但對後世的影響吳似勝於錢。權衡之下,錢仲老選擇了吳偉業而放棄了他所偏愛的錢謙益。我認為很客觀。

  清中期乾嘉詩壇選了袁枚,有點出乎我的意料。袁枚雖是乾隆詩壇盟主,性靈派主將,但自我1979年師從錢仲老起,到後來錢仲老很長時間給學生上課,對袁枚性靈詩都貶為“油腔滑調”、“流於浮華”。上課偶也説過袁枚詩代表了清詩的話頭,但評價不高。後來錢仲老對袁枚其人其詩的評價發生了很大變化,我猜測是上世紀90年代錢仲老主編《廣清碑傳集》,收集到錢振的《袁枚傳》而深受影響。此傳記載了袁枚于碑傳文中指斥雍正寵臣田文鏡,讚譽被雍正批為“朋黨”的謝濟世,還上書訓斥乾隆大臣黃廷桂等正義大膽之舉,並評雲:“世但知枚以性靈為詩,不知枚以肝膽為文;但知枚有樂天之易,不知枚有史遷之憤。”1994年錢仲老與弟子嚴明合作《袁枚新論》一文就引證了此傳,從而對袁枚其人其詩都給予高度的評價。只是把袁枚性靈詩提高到清中期四大家之一的地位,我還是感到了驚喜。

  至於王士禛乃康熙詩壇主盟,論詩倡神韻説,創神韻一派,詩追王孟,中年以後詩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確是大家。儘管錢仲老對王詩不是很喜歡,説未能擺脫明七子擬古余習,但其地位擺在那兒故入選。查慎行,善用白描手法,錢仲老多有推重。趙翼曰:“梅村後欲舉一大家列唐宋諸公之後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慎行)才氣開展,工力純熟,鄙意欲以繼諸賢之後。”趙翼于《甌北詩話》推舉歷代大家,清詩人只選吳偉業、查慎行二家,錢仲老也選了吳、查二家,或許受此影響。黃景仁是天才詩人,張維屏曰:“仲則(黃景仁)天分極高,無所不學,亦無所不能。至下筆時,要皆任其天之自然,稱其心所欲出,乾坤清氣,獨往獨來。此仲則之所以不可及也。”(《國朝詩人徵略》)當然應入選。龔自珍也是錢仲老很欽佩的詩人,也説過龔詩是真正的“清詩”的話,龔自珍與袁枚本來就有相通之處。清晚期鄭珍是宋詩派代表作家,風格兼奇奧與平易,錢仲老認為實以後者居多。早年錢仲老有“鄭子尹(鄭珍)詩,清代第一”(《夢苕庵詩話》)之評,儘管晚年又説“我過去認為,清代詩以鄭珍為第一,這觀點現在看來是不正確的”,但又強調“但就詩歌轉變看,子尹確乎有功”,“他的創新是真正的創新”。(《錢仲聯講論清詩》)可見鄭珍在其心中地位很高。黃遵憲是近代“詩界革命”的領袖,寫作了不少反映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詩篇,表現了強烈的反帝愛國思想,歌行縱橫開闔,氣勢流暢,語言也較通俗,對當時詩風的變革,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故一向為錢仲老所重視,著有《人境廬詩草箋注》,並贊同梁啟超“元氣淋漓,卓然為大家”之評。

  只是錢仲老把吳嘉紀與黎簡選入清詩十大家,我還不甚理解,需要慢慢體會。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9

主题

2223

帖子

8359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350
贡献
2443
金钱
2963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18 1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2066

帖子

7797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345
贡献
2297
金钱
2724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5-18 19:4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詩雖然不能説是超越唐宋以上,然而開出了超越元明、抗衡唐宋的新局面。

这段话有些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4: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