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1

[品读古典]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注解之二十三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发表于 2015-5-22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三首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16

主题

1272

帖子

4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1297
金钱
137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2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雨方住 于 2015-11-3 14:06 编辑 <br /><br /><div style="left:-203px; width:1380px; position:relative; top:190px;">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ic.sueri.cn/di-QOEX.jpg"></p>
<embed style="LEFT: 10px; WIDTH: 600px; POSITION: relative; TOP: 150px; height:400px" src="http://ftp.flash1890.com/swf/sucai/xue/1.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quality="high" menu="false" wmode="transparent">
<embed src="http://www.xiami.com/widget/48257250_53455,_235_346_FF8719_494949_1/multiPlayer.swf
" width="0" height="0" type="audio/mpeg" panel="0" autostart="true" loop="false"> </div>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