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70|回复: 37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1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
古风也叫古体诗,产生于汉,盛行于六朝时期(诗经楚辞属于上古文学,不在其中)。唐以前并不叫古风,也不叫古体诗,当时有其面而无其名。唐以后,近体诗(或泛称律诗)兴起,相比之下,人们才把汉魏六朝时期的那种诗体称为古风或古体诗。古风又分两个阶段,汉魏晋为一阶段,南北朝以后为一阶段,前一阶段毫无规律可言,说到古风与格律诗的区别,一般不与第一阶段的古风比较,因为无从比起。谈古风与格律诗的区别,都是与南北朝开始的古风相比较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约定俗成的,有了度,就好比较。
1.句式、字数  古风句式可整齐,也可不整齐。字数可整齐也可不整齐。//格律诗句式一定要整齐。字数也要整齐。
2.句数  古风没固定。句数多少不定,奇、偶数句皆可,也不限篇幅,两句到上百句皆可。//格律诗必须偶数句,句数有四、六(“三韵律诗”,少见)、八几种,八句以上的排律也是以偶数句计。从篇幅上分为绝句律诗排律三种。
2.押韵  古风可一韵到底。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仄韵古风很多。更多的是转韵,可以协韵,也可押邻韵(叫通韵)。押韵的数量也没有限制,比如五句的可以是两个韵、三个韵、四个韵、五个韵。押韵的方法丰富多样,有数十种之多。押韵的方式很多,可隔句押韵,可分组韵,也可以排韵,甚至句句韵(柏梁体)。//格律诗用韵严格。一定要一韵到底,不能出韵,不能转韵,更不可以协韵。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较少。数量是限制的,第一句除外,便是偶数。
3.押韵位置  古风可偶句押韵,奇句也可以押韵,还可以句句韵。//格律诗押韵的位置比较单调死板,就只有偶句押韵一种。除了第一句(规定押邻部韵),奇句不能押韵,只能偶句押韵,即使是交锁韵体和间韵体的杂体,也奇句与偶句不能押平仄一样的韵。
4.平仄  古风可全由非律句组成,也可以由部分律句和非律句组成(六朝以前没有律句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有意的避忌它。唐以后,诗人受律诗的影响,入律古风渐渐多了起来),更不存在什么平仄格式,四声在南北朝后期出现分组倾向,但还没有平仄(侧)概念,平仄的概念是武则天时期才出现的。//格律诗一定要由律句组成。所谓律句就是246平仄分明的句子,这叫相间。相间是格律诗的基础,有非律句就破坏了格律诗的基础,大厦就倒了。格律诗有固定的几种平仄格式。
5.句尾的平仄要求  古风没固定,可以奇句与偶句句尾平仄不同(实际是声调不同),也可以上下句句尾平仄相同(但25字除同平声外,要25不同调)。//格律诗除第一句可押韵外,奇句句尾为一种平仄,偶句句尾为另一种平仄,不能上下句句尾平仄相混。
6.平仄相对  古风不在乎。//格律诗的相对是要素之一,不符合则委婉的称之为变式。
7.平仄相粘  古风不在乎。//格律诗的相对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不符合则委婉的称之为变式。
8.对仗  古风不在乎。可以首中无对,也可以对仗,也可以对偶。对仗对偶的位置、数量、平仄都无要求。对偶对仗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上百种之多。//格律诗的对仗是要素之一,一定要对仗,而且要两联,并且规定是中二联,只许对仗,不许对偶。因为平仄限制,对仗的方式方法比较单调,常见的只是合璧对(上下句对,又叫单句对)、扇对和自对。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则委婉的称之为变式。
9.尾三字  古风不在乎,而且三平收三仄收常见,三平收还是受欢迎的句式。//格律诗出于平仄的音律协调的需要,对尾三字的要求存在争议,一般要求避免三平收三仄收,尤其是三平收。
10.平仄135不论,246分明  古风不存在这个要求,怎写都行。//格律诗由于要求律句,所以246分明成为格律诗与古风的分水岭。为了格律诗的活路,所以来了一条135不论。所谓135不论,今人常按字面理解为不管,因此出现理解错误与争论,其实这个不论是指不要限死,即灵活掌握的意思。论:较量。不论,今是一个词,作关联词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组成词组,不必过于较量。释义: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百度)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不论:不说,不计较,不深入议论与评论。
11.用字  古风一句中重字不忌讳。//格律诗要避免不规则的重字。
12.四声与平仄  古风讲究四声的搭配。//格律诗把四声分为平仄两组,不讲四声只讲平仄。
13.节奏  古风服从唱的需求,前面二字一节奏,最后三字一节奏,为23、223;格律诗由于受平仄组合的影响,以及吟诵节奏的影响,前面二字一节奏,最后一字一节奏,为221、2221。以上叫自然节奏。千万不要用语法节奏(人为节奏)去分析古风与格律诗的节奏。
14.拗句   由于格律诗有135不论,因此对135不合平仄的便叫拗,由于它可不论,因此叫小拗。246不分明便被叫做大拗,大拗就是古风句。因为唐朝人写古风,受格律诗影响,不由自主地大量用律句,有时连自己都分不清是格律诗还是古风,这种亲族化使很多人干脆都当律诗处理,于是在大量律句的古风中便用拗句来代替古风句的叫法。王力先生清楚这种情况,于是分出入律古风和古风式律诗两类。其实它们的本质都不是格律诗,因为它们毁了格律诗的基础“律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5.孤平  由于135不论,有时就会出现孤平。唐人对孤平如何看待,不清,因为没留下文字根据。后人从声律上认为平仄个数应该协调,因此认为孤平应忌,由于有135三个不论,因此3和5进行调整便可解决孤平,这就叫救孤平。
16.拗救  有了小拗的救,于是有人便联想到大拗也可救。这本来是对的。但有的人没考虑到,救小拗并不是救平仄错,而是从声律上调整平仄的个数。由此推理,大拗有时也会造成平仄个数失调(并不是都会,所以并不是见大拗就救),因此在下句中平仄个数做相应的调整。这种救叫声救,就是调声。只是古风的调声是四声,格律中调声是平仄,范围缩小了,效果是一致的,大同小异而已。有人(包括部分专家)误认为救大拗就使诗句符合平仄了。这怎么可能呢?比如仄仄仄平仄平仄,4和6皆平,你认为它平太少了,下句想办法弥补,这就是救大拗。但你再怎样也只是使一联中的平仄个数趋于平衡,但上句的4和6皆平的现状你能改变吗?它已成铁打的事实。你说纠正了平仄的错误,岂不是睁着眼说瞎话?你用平平平仄仄平平来救,是好办法,七平七仄,协调了。如果你用平平仄平平仄平来救,岂不是平仄个数虽然协调了,却又造出一个大拗句?你只从声律方面考虑,你这样救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你若说这就救了格律问题,哈哈,本来一个大拗句,现在两个大拗句,不是病上添病,越救越死了?所以,观点是方向,方向错了,你下的功夫越多,你陷进泥坑中就越深。观点正确了,这种拗救就与古风的拗救统一了,只是把四声简化为平仄而已。
.
.
古体诗主要分为8种:
1、五古;
2、七古;
3、杂言.包括三.四.六言等;
4、柏梁体.七言,句句用韵。
5、入律古风,多七言、可换韵。
6、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形式。
7、歌行体,多七言、可歌唱。
8、古绝,不粘不对。
什么是广义的格律诗?网上说广义的格律诗包含古体诗和近体诗(当然这肯定也是某些专家说的)。正由于这个概念的不确定性与不严密性,引起无休止的各种争端。其实广义的格律诗是针对格律诗的正格而言的,因此广义的格律诗应该是“由律句组成的诗”。我一个人说不算数,也引用网中人来帮腔:“格律诗是由律句组成,句子之间则遵守相对、相粘规则的诗歌文体。”(这是近体诗定义,是正格) “近体诗是由律句构成的,而律句又是由平声和仄声构成的。” “格律诗词是指符合平仄格律的诗词作品。其基本特性是句子由律句组成。”“律句根据双音节变化形成了第一个最基本的平仄要求:“相替”(刚刚按  即相间),这也是所有格律诗的平仄基础——因为格律诗必须由律句组成。”“既然是律诗,那么就是讲究平仄格律的诗,当然是由律句组成的诗。”“五言律诗,根据字面意思,应该是由五言律句组成的诗,这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因为它没有显示一首律诗的篇幅。”“近体诗是由律句组成的。律句只有四种基本格式”“律句即按照一定的平仄规则组成的诗句。由律句组成的一篇诗歌,就是格律诗。”“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是使用律句的诗。”

33

主题

501

帖子

6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0
贡献
1245
金钱
2984
发表于 2022-12-14 19: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都总结出来了,颇为全面。
学习了。

点评

可以讨论,尤其我与雨梦观点针锋相对,大家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0: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14 19:10
知识点都总结出来了,颇为全面。
学习了。

可以讨论,尤其我与雨梦观点针锋相对,大家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501

帖子

6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0
贡献
1245
金钱
2984
发表于 2022-12-14 2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比较确定的知识,讨论的余地较小,是不是这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2-12-15 2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倓句式不全,看蜀道难及登幽州台歌便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2-12-15 2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帖摘引
2、句式。古风的句式,一般要求整齐。也可以不整齐,就是所谓杂言诗。格律诗的诗句,一般是2221或2212的节奏,古风则不只这些。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其节奏是:122,122,1212,1212。其中的“念天地之悠悠”和后来的词的句首领字,是一回事。“念”,管后面的五个字。独怆然而泣下,结构也不同于一般。可见,古风句式的节奏非常灵活,完全以意为主。

点评

这就是我与雨梦的最大的分歧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6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发表于 2022-12-15 2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第一句(规定押邻部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6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2-15 21:21
网帖摘引
2、句式。古风的句式,一般要求整齐。也可以不整齐,就是所谓杂言诗。格律诗的诗句,一般是2221 ...

这就是我与雨梦的最大的分歧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7 0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刚刚 的资料是收集得很全面了。但实际上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这条界线如何划分,一直都有争论。
   比如,安铜川 对我说:“元稹的试帖诗,就不是考律诗。”是不是 考 律诗,先别论。 先说其前提的判断是不是 律诗吧。

   元稹的试帖诗有两首。估计 安铜川 所说的是这首:
   赋得鱼登龙门 --元稹
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
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
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
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
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
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  其中,“回瞻顺流辈”句,--> 仄仄平仄平。

如何利用 刚刚 的资料,来判断这首诗是 律诗 还是 古风 ?

点评

很多专家举出,唐人诗题,往往提示是什么诗体:有“赋得”“行”“歌”等字样的都是古风(乐府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7 1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17 13:08 编辑

   我的看法是这样,现有的有关律诗的原则,绝大多数都不是非黑即白,都有例外的修正部分,即有边缘的灰色带,这才符合自然。只有它们的联合,才能对 律诗 还是 古风 作出判断。
   那么,这个例外的修正,其依据在哪里?   
   理所当然,理论是来自实践,是来实际存在的 律诗。

点评

是不是律诗,由律诗的定义决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8 11: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18 11:44 编辑

  某人拿出一个律诗的判断标准:“违反了二四交替原则的都不是律诗。律诗定义,就是要用律句去写,律句必须二四交替。”
  如果这个判断标准是正确的话,可以知道“元稹的试帖诗,就不是(略)律诗。”
  但是,如果这个判断标准是 不正确的话,那么,上面的判断就错了。

  现在来分析一下,首先来看看 律诗的平仄格式 最简单的一个五言 首句平起不入平韵第一式 例子:
     b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  (韵)
     a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韵)

  可以看到,这个律诗的平仄诗式,是符合了 “二四交替原则”。
  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反过来看,即: 符合了“二四交替原则” 就是律诗。也是正确的吗?

   把前面的平仄格式,全倒过来,如下: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可以看到,这个平仄诗式,也是符合了“二四交替原则”。  但按这个格式来写,正好是现在律诗上应该避免的三平尾 格式。 从严格的推导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四个平仄句式,都不是构成律诗的基本 律句。  这也就是没有人把 律诗的平仄格式写成像上边那样的理由。

   可以看到,“二四交替原则”,不加修正补充就无法定位“律诗”。  
   也就是说:“违反了二四交替原则的都不是律诗。律诗定义,就是要用律句去写,律句必须二四交替。”这句话就是要“加修正补充”。不加修正补充就无法定位“律诗”。

   这关系正如: 凡不符合 水果的类特证 的就不是 苹果。 但反过来,符合 水果的类特证 不一定就是 苹果,也可以是梨子。

点评

没错,它们是律诗。是律诗只是基本条件。他还有其他各种限制,但这已是第二个话题啦。 剥笋是一层层进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8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2-12-18 12:09 编辑

这是一首排律。1、合平仄粘对。2、首联、尾联外,中间各联为偶数并对仗。

点评

题目已决定它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3:56
是的,元稹的这首 试帖诗是排律也即律诗。 不过是有人纠缠其中的“回瞻顺流辈”--仄仄平仄平 这的一种例外的律句 平仄格式句就是古风句。也因很少人在这方面深一步研究,故打算罗嗦一下。 仄仄平仄平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8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8 2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20 19:5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18 12:05
这是一首排律。1、合平仄粘对。2、首联、尾联外,中间各联为偶数并对仗。 ...

是的,元稹的这首 试帖诗是排律也即律诗。

   不过是有人纠缠其中的“回瞻顺流辈”--仄仄平仄平 这的一种例外的律句 平仄格式句就是古风句,因此,使用这种句式的诗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诗。也因很少人在这方面深一步研究,故打算罗嗦一下。

    仄仄平仄平格式,是律句 b 平平平仄仄 格式的变形, 是一种有来源,有规则,有格式的句式。 它在诗里出现的地方,必定是在原来 b 句式的位置上。 而不象古风句的那样的随意。
    在严格的试帖诗里,或在白居易的 律诗集里,它就在固定的几个位置,也就是在b 句式的位置上才出现。有规则,有格式的句式就称为律句,对律诗来说,是一种例外的 平仄格式,也是律句。  是有其特别的理由。

   事实上,在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里,收录了历史上多数的试帖诗,在不少律诗里,就是使用了这种格式。
   有人这样问:为何说 是在 律诗里,而不是在古风诗里?  试帖诗不一定就是律诗,也有古风。

    我的调查结果是这样: 科举考试 绝大多数是 考律诗,也有很少数的古风诗。 在试帖诗里,古风诗和律诗的格式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考生是不会把古风诗写成跟律诗难于区分,考 古风诗的话,应该写出明明白白的古风诗,反过来也一样。   
    拿现在的 标准律诗平仄诗式 来作划分基准。科举考试的古风诗,第一是数量少。第二是句子基本上就不按标准律诗平仄诗式的句子排列,也不按其平仄的规定,是明明白白的古风诗。 这里的所谓 “基本上” 是指,不是一句两句的问题,而是都超过一半以上是如此。
    请看一首科举考试古风诗的例:(按《搜韵》的解释,红字为不合律诗的平仄格式)
    《赋得冬日可爱》--唐-庾元亮【贞元八年及第】
平仄平图1.jpg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科举考试 里的 律诗, 仅有一句是脱离了律诗格式 或 平仄规定的例子。
  这句话就等于是说,在反对派的眼里看到的诗,仅一句是不符合平仄格式的古风诗。实际上就是运用了  b 格式的变形律诗。
  还有一个根据,就是他的出现,就在固定的几个位置,也就是在b 句式的位置上才出现。这是古风诗句所没有的。“固定的几个位置”就是说,比如第11句出现了。那么,就一定会有一首其他的律诗,也在第11句出现,而且一定也是原来的 b 格式。这也是古风诗句所没有的。

  所以说,事实上,在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里,收录了历史上多数的试帖诗,里的律诗,就是使用了这种格式。
  这也印证了 “仄仄平仄平“ 格式 的历史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9 10: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19 11:03 编辑

诗例:
白氏长庆集/卷13 律诗集  开始,避开几首了过长的排律。无做作顺序分析100首。使用 平平仄平仄 律式的有如下11首。
1)卷13_8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作寄兄弟」
      11句 :谁怜陟冈者,
2)卷13_16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03句 :争忍开时不同醉,
3)卷13_21 「曲江忆元九」
     03 句:何况今朝杏园里,
4)卷13_26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07 句:文行如君尚憔悴,
5)卷13_59 「早春独游曲江(时为校书郎)」
     03 句:朝从直城出,
6)卷13_62 「送武士曹归蜀(士曹即武中丞兄)」
     07 句:乌台陟冈送,
7)卷13_63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03 句:今日因君访兄弟,
8)卷13_70 「过高将军墓」
     05句 :门客空将感恩泪,
9)卷13_71 「寒食卧病」--仄韵式
     06句 :笑闭柴门度寒食。
10)卷14_1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03句 :银台向南路,
11)卷14_3 「曲江独行(自此后在翰林时作)」  
     03句 :闲爱无风水边坐,
白氏长庆13券.jpg



点评

古人编的律诗绝句,根本就不足为凭。同一首诗,此集收为律诗,彼集却为古风。古人概念不严,必须用今人科学分法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19 14: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19 14:47 编辑

科举考试 诗例: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 编省试一》  开始 顺序分析 25首,其中无古风诗,25首全部律诗,使用 平平仄平仄 律式的有如下5首。
1)03首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赵铎
     11句 :觞从百寮献,
     15句 :惭无美周颂,
2) 08首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陆复礼
     11句 :从兹度天地,
3) 13首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王濯
     11句 :谁怜一寒士,
4) 15首 :【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炉】崔立之
     09句 :轮囷洒宫阙,
5) 22首 :【赐耆老布帛】张复元
     01句 :殊私及耆老,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25B.jpg

(完)




点评

纯粹为古风,怎会看成律诗呢?真不知你们的奇法是根据什么得出的?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共存点能在一起讨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4:09
文苑,说了是律诗么,不能强加与书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7 10:17
我的看法是这样,现有的有关律诗的原则,绝大多数都不是非黑即白,都有例外的修正部分,即有边缘的灰色 ...

是不是律诗,由律诗的定义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3: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2-25 16:3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7 08:50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刚刚 的资料是收集得很全面了。但实际上 古风与格律诗的异同,这条界线如何划分 ...


很多专家举出,唐人诗题,往往提示是什么诗体:有“行”“吟”“歌”等字样的都是古风(乐府诗)



通常用“……歌”、“……行”、“……歌行”、“……吟、“……谣”命名
以“歌”命名:白居易《长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白居易《琵琶行》、杜甫《兵车行》、李白《少年行》 《行路难》、《琵琶行》、等;以“歌行”命名:高适《燕歌行》等;
以“吟”命名:李白《梦游天姥留别》、韦庄《秦妇》等;
以“谣”命名:李白《庐山寄卢侍御虚舟》等。
  《将进酒 》                                                         


“赋得”,“其体或用古体,或用律诗,比较灵活,多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赠答酬唱。”因此它未必就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3: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8 11:43
某人拿出一个律诗的判断标准:“违反了二四交替原则的都不是律诗。律诗定义,就是要用律句去写,律句必须 ...

没错,它们是律诗。是律诗只是基本条件。他还有其他各种限制,但这已是第二个话题啦。
剥笋是一层层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3: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2-25 16:3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18 12:05
这是一首排律。1、合平仄粘对。2、首联、尾联外,中间各联为偶数并对仗。 ...


题目不能决定它是古风或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4: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9 10:09
诗例:
白氏长庆集/卷13 律诗集  开始,避开几首了过长的排律。无做作顺序分析100首。使用 平平仄平仄 律式 ...

古人编的律诗绝句,根本就不足为凭。同一首诗,此集收为律诗,彼集却为古风。古人概念不严,必须用今人科学分法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4: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2-25 16:01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9 14:34
科举考试 诗例: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 编省试一》  开始 顺序分析 25首,其中无古风诗,25首全部律诗,使 ...


文苑,说了是律诗么,不能强加于书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4: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9 14:34
科举考试 诗例: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 编省试一》  开始 顺序分析 25首,其中无古风诗,25首全部律诗,使 ...

纯粹为古风,怎会看成律诗呢?真不知你们的奇法是根据什么得出的?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共存点能在一起讨论了

点评

不要失望,我们慢慢来。 很感谢两位这么热心参与讨论。 安铜川 在这两天,追加了: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要遵守相间,相粘,相对的三相原则。再加上以前说的:违反了二四交替原则的都不是律诗。律诗定义,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25 14: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25 14:58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12-25 14:09
纯粹为古风,怎会看成律诗呢?真不知你们的奇法是根据什么得出的?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共存点能在一起讨论了 ...

不要失望,我们慢慢来。 很感谢两位这么热心参与讨论。
安铜川 在这两天,追加了: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要遵守相间,相粘,相对的三相原则。再加上以前说的:违反了二四交替原则的都不是律诗。律诗定义,就是要用律句去写,律句必须二四交替。

经过这个补充,这次是比较全面了,那就先来来解释一下。王力所举的例:
  送瘟神(其二)
  毛澤東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 借問瘟君欲何往?  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估计你们两位 是说不是律诗,是古风了。



付注:在1958年7月1日诗写成后,给胡乔木的信。全文如下:乔木同志:
  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指《七律二首·送瘟神》)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不使冷气。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诗中坐地、巡天、红雨、三河之类,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可以不要理他。过一会,或须作点解释。
  毛泽东
  七月一日



点评

不合标准。它标明七律,就说明犯规了。原因可能疏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25 14: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25 14:43 编辑

还有, 《文镜秘府论》 与 《诗格》-- 王昌龄 同提到的: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又崔曙《试得明堂火珠》诗曰: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
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其中:终期圣明代  --平平仄平仄。

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估计 刚刚会说:古人编的律诗绝句,根本就不足为凭。

点评

对。不足为凭。当你们当宝的东西,我认为就是一包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6:01
这是继续永明体的讨论。根本不是专论格律的,因为永明已有许多律句。专家早有说明,就你们顽固的认为它是谈格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5: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2-25 15:56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25 14:24
不要失望,我们慢慢来。 很感谢两位这么热心参与讨论。
安铜川 在这两天,追加了: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


不合标准。它标明七律,就说明犯规了。原因可能疏忽。这一点不奇怪,想写的是七律,但犯规了,就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5: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25 14:40
还有, 《文镜秘府论》 与 《诗格》-- 王昌龄 同提到的: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又崔曙《试得明堂火珠 ...

这是继续永明体的讨论。根本不是专论格律的,因为永明已有许多律句。专家早有说明,就你们顽固的认为它是谈格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6: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2-25 16:12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25 14:40
还有, 《文镜秘府论》 与 《诗格》-- 王昌龄 同提到的: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又崔曙《试得明堂火珠 ...


对。不足为凭。当你们当宝的东西,我认为就是一包草。
理由很简单,认识是随时代进化的

点评

毛主席 是本来想写 七律 ,但写成古风, 原因可能疏忽。 结果 连累了 王力 也判错。 两人 都判错! 就这么简单!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是:古人编的律诗绝句,根本就不足为凭。当你们当宝的东西,我认为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2-12-25 16: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25 19:06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12-25 16:01
对。不足为凭。当你们当宝的东西,我认为就是一包草。

毛主席 是本来想写 七律 ,但写成古风, 原因可能疏忽。  结果 连累了 王力 也判错。  
两人 都判错!   就这么简单!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是:古人编的律诗绝句,根本就不足为凭。当你们当宝的东西,我认为就是一包草。

刚刚 的这两个这样的回答,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点评

你偷换概念了。偷换概念属于诡辩。它标明是七律,就不存在写成古风的问题,而是出现纰漏的问题。就好像你造句出现错别字一样。王力没否认它是七律,我也没否认它是七律。也不否认诗写得好。但白璧有瑕,也不必为伟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标明是律诗的,中有非律句,说明作者犯规。
2.没标明律诗的,中有一个非律句。你认为它是律诗,那它就是犯了规的律诗。你认为它是入律古风,则是较严谨的态度。
总而言之都违反了“由律句构成的为律诗”的原理。

反之,你说有一句非律句的是律诗,我说有一句非律句的不是律诗,哪什么是标准呢?我有标准,你有标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5
贡献
22214
金钱
2914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25 16:08
毛主席 是本来想写 七律 ,但写成古风, 原因可能疏忽。  结果 连累了 王力 也判错。  
两人 都判错!    ...

你偷换概念了。偷换概念属于诡辩。它标明是七律,就不存在写成古风的问题,而是出现纰漏的问题。就好像你造句出现错别字一样。王力没否认它是七律,我也没否认它是七律。也不否认诗写得好。但白璧有瑕,也不必为伟人讳。当它不标明七律时,则大家值得一辩了。任何话题,有关的限制说明,都是重要的议论条件,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本来就应该在你的预料中,因为我们的立足点、看问题的方法,根本就是两个阵营中的人,没有什么可调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4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