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客

关于近体诗词具象、意象和意境

[复制链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登高
   “千古词客心,万古凭栏意”,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空间与时间的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春秋代序,日夜更替,人会感到人生如寄,时光易逝,启发人对人生真谛、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探求。

唐代杜甫在《望岳》中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代寇准在《咏华山》中说:“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山峰之顶,群山白云都在脚下,自感与日月之近,顶天立地,气象万千,体现出一种精神空间的向上和不断精进的生命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3、白云
    云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借此构筑了一个归隐的乐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叙画》)。古诗中“云”往往与归隐、修行连结在一起。

唐代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寻访的隐者是一位采药、济世救人的修道人,这首问答诗,以白云比拟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的敬佩;  

宋代魏野在《寻隐者不遇》中说:“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描写的白云满地的草屋,入仙入境的感觉,多么迷人、脱俗的景致!由此也可想见修道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4、流水
    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启迪人的智慧灵性,让人有深长的眼光。

南朝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写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水之静谧;

唐代王维在《桃源行》中写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写水之仙源;

苏轼在《夜泛西湖》中写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写水中风景;

宋代邵雍在《清夜吟》中写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描写出月亮正走到天心、微风正吹拂着水面时,那种清美的感觉、欣怡的境界,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呢。
    关于瀑布意象的诗词也很多,如唐代李忱在《瀑布联句》中说: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描绘瀑布的雄奇壮美,一往无前,具有冲决一切阻碍、挣脱一切束缚的神奇力量,最后回归大海的怀抱,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使人感悟到大自然的高妙构思、神奇伟力及生命在天地间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5、清风、细雨
    风,飘荡天宇,无孔不入,使世间万物动容变形,摇曳生姿。“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吹水绿参差”,这是春风的生机和活力。

唐代白居易写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描绘出春风先唤醒了花中仙子,又吹开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鲜花,迎来了万紫千红;

杜甫写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绘出和风送暖、鱼游燕翔的活泼景象。

雨,滋润万物,清新洁净,有着洗净尘世喧嚣的作用。唐代王维写的“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描绘出山中一夜雨过,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象悬挂在树梢上一般;

宋代翁卷写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出山坡原野草木葱茏,河渠纵横交错,杜鹃在声声啼叫,细雨在微风中如雾如烟。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和诗人从容恬静的气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6、生意、生机
    山中胜景、田园风光,其中蕴含着生意和生机。如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唐代贺兰进明写道:“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古意》);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更与佛道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綦毋潜写道:“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宿龙兴寺》);

菊花是傲霜之花,唐代白居易写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

梅花是报春使者,宋代陆游写道:“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只自如”(《雪中寻梅》),这里诗人们对花的品格和气质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理想人格的写照,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此外,古人以“节操棱棱还自持”描写松柏的坚贞,以“天涯何处无芳草”描写春草的繁茂,这些都使人们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自然造物的生生不息,心灵得到净化,使纯净的心境与纯朴的自然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7、钟声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

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



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

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

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8、 梧桐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撼庭秋》晏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踏莎行》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写梧桐的诗句还有很多。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人烟寒橘岫,秋色老梧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自古就是一种象征着神秘忧伤凄凉空寂的树,故此写梧桐的句子也多是些愁闷哀伤和孤寂。

雨打梧桐,令古人断肠,令今人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撼庭秋》晏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踏莎行》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人烟寒橘岫,秋色老梧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自古就是一种象征着神秘忧伤凄凉空寂的树,故此写梧桐的句子也多是些愁闷哀伤和孤寂。

雨打梧桐,令古人断肠,令今人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4: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9、菊花

 1、高洁与孤独——菊的幽然自赏

  李煜:“菊花开,菊花残。”  菊花,作为中国文化里“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从来就有其固定的气质传达和品格象征。  比如歌里这句“菊花残”,就可以在李煜的词中找到原型: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淡然独开于寒秋的菊花,是高洁的,所以,就难免是寂寞的,因此李煜在描摹相思时,就选用菊花与独盼雁归的寂寞人为伴。



  李煜的“菊花开,菊花残”,传唱到周杰伦歌里的“菊花残,满地伤”,正合了这首词的词牌名,“长相思”。国风传承,意象不改,相思对菊, 情深不寿。

  菊瓣迤逦,落笔旖旎,如捧一鞠蘸满了烟水的清寒诗意,撒香在岁月秋深里,那么落寞而空灵,那么痴缠而空荡。



  菊花,在柔弱君王李煜的笔下是心香寂寞的,如这位南唐后主一辈子香艳却颓唐的花落人生。



  如此般的花开无依、如此般的花落无着,还有《红楼梦》里菊花诗勾勒出的气韵,比如黛玉写的“片言谁解诉秋心?”比如宝钗写的“谁怜我为黄花瘦?” 那诗意、那人生,都是开在夕阳岁晚里,闪耀着余晖的才情、沉郁了日落的伤情。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高洁与孤独。——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知音少、寂寞多,才特别理解菊的幽然自赏。



  2、谦和与高贵——菊的悠然自得

  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然而在陶渊明的篱笆丛畔,菊花就表现出了它在中国文化里的另一种气质:那是不与群芳争艳的安然静开,是不畏秋光渐冷的淡然清扬。

  归园田居、远离官场的陶渊明(陶潜)也把菊香挥洒纸上,他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晋·陶渊明

  为何菊能悠然慢开在百花熙攘之后?因为它心安净土,即使后发,也蓬勃了秋香;为何在人能蜗居在纷扰红尘中也宁静致远?因为心存闲远,即使身处热闹,也如置身安静。



  这样的菊花,是中国文化中一直以来遥遥向往的隐士风范。不争先,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强求、而知己毕至东篱把酒。



  隐忍,有时候是一种退让的美德,肯自信在安和的从容里,肯豁达于低调的沉默里。



  这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这也是“独与天地往来”的隐士风度。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谦和与高贵。——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淡于名利、安于退让,才格外欣赏菊的悠然自得。



  3、高冷与不凡——菊的凛然凌霜



  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



  秋,在四季里也意味着肃杀之气,所以菊花还呈现出一种霸气逼人的气场,就是称霸金秋、非我莫属的自负与嚣张。



  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运用的正是菊花的这一层意象——那宫城里满地肆虐的菊花刺目,是铺满了一地的欲望张狂,是追逐了一生的权势疯狂。



  事实上,“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就出自唐末起义军将领黄巢的诗: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正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所以菊花是如此的隐忍不发、后来居上;正因为“我花开后百花杀”,所以菊花是如此的鹿死谁手、且看天下!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高冷与不凡。——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独独钟爱菊的凛然凌霜。



  ——是隐士?是君子?是王者?



  孤芳自赏 淡泊明志 舍我其谁



  金风金秋金为衣,秋霜来时,就迈进了菊花独白的节日。当众香已告别世间,唯有此花依旧留恋。



  在秋风的手里优雅盛开,菊瓣长长地牵绊,缠住夕阳中的剪影,剪出十月里不朽的心颜。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这首《菊花台》从来都是榜单金曲,它唱着菊花零落的忧伤,却常开在当代音乐的经典成就里。在中国文化的意象中,菊,是孤芳自赏的隐士,是淡泊明志的君子,是舍我其谁的王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5: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高洁与孤独——菊的幽然自赏

  李煜:“菊花开,菊花残。”  菊花,作为中国文化里“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从来就有其固定的气质传达和品格象征。  比如歌里这句“菊花残”,就可以在李煜的词中找到原型: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淡然独开于寒秋的菊花,是高洁的,所以,就难免是寂寞的,因此李煜在描摹相思时,就选用菊花与独盼雁归的寂寞人为伴。



  李煜的“菊花开,菊花残”,传唱到周杰伦歌里的“菊花残,满地伤”,正合了这首词的词牌名,“长相思”。国风传承,意象不改,相思对菊, 情深不寿。

  菊瓣迤逦,落笔旖旎,如捧一鞠蘸满了烟水的清寒诗意,撒香在岁月秋深里,那么落寞而空灵,那么痴缠而空荡。



  菊花,在柔弱君王李煜的笔下是心香寂寞的,如这位南唐后主一辈子香艳却颓唐的花落人生。



  如此般的花开无依、如此般的花落无着,还有《红楼梦》里菊花诗勾勒出的气韵,比如黛玉写的“片言谁解诉秋心?”比如宝钗写的“谁怜我为黄花瘦?” 那诗意、那人生,都是开在夕阳岁晚里,闪耀着余晖的才情、沉郁了日落的伤情。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高洁与孤独。——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知音少、寂寞多,才特别理解菊的幽然自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5: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谦和与高贵——菊的悠然自得

  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然而在陶渊明的篱笆丛畔,菊花就表现出了它在中国文化里的另一种气质:那是不与群芳争艳的安然静开,是不畏秋光渐冷的淡然清扬。

  归园田居、远离官场的陶渊明(陶潜)也把菊香挥洒纸上,他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晋·陶渊明

  为何菊能悠然慢开在百花熙攘之后?因为它心安净土,即使后发,也蓬勃了秋香;为何在人能蜗居在纷扰红尘中也宁静致远?因为心存闲远,即使身处热闹,也如置身安静。



  这样的菊花,是中国文化中一直以来遥遥向往的隐士风范。不争先,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强求、而知己毕至东篱把酒。



  隐忍,有时候是一种退让的美德,肯自信在安和的从容里,肯豁达于低调的沉默里。



  这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这也是“独与天地往来”的隐士风度。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谦和与高贵。——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淡于名利、安于退让,才格外欣赏菊的悠然自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5: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3、高冷与不凡——菊的凛然凌霜



  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



  秋,在四季里也意味着肃杀之气,所以菊花还呈现出一种霸气逼人的气场,就是称霸金秋、非我莫属的自负与嚣张。



  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运用的正是菊花的这一层意象——那宫城里满地肆虐的菊花刺目,是铺满了一地的欲望张狂,是追逐了一生的权势疯狂。



  事实上,“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就出自唐末起义军将领黄巢的诗: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正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所以菊花是如此的隐忍不发、后来居上;正因为“我花开后百花杀”,所以菊花是如此的鹿死谁手、且看天下!



  这是在中国文化里,菊花的高冷与不凡。——爱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独独钟爱菊的凛然凌霜。



  ——是隐士?是君子?是王者?



  孤芳自赏 淡泊明志 舍我其谁



  金风金秋金为衣,秋霜来时,就迈进了菊花独白的节日。当众香已告别世间,唯有此花依旧留恋。



  在秋风的手里优雅盛开,菊瓣长长地牵绊,缠住夕阳中的剪影,剪出十月里不朽的心颜。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这首《菊花台》从来都是榜单金曲,它唱着菊花零落的忧伤,却常开在当代音乐的经典成就里。在中国文化的意象中,菊,是孤芳自赏的隐士,是淡泊明志的君子,是舍我其谁的王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65
贡献
194886
金钱
217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6 15: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还有些泛泛,待有时间了再重来学习!再谢先生提供资料学习!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冬安文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6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796
贡献
63617
金钱
1549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19: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酥琼玉 发表于 2023-1-6 15:15
学习的还有些泛泛,待有时间了再重来学习!再谢先生提供资料学习!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冬安文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773
贡献
22151
金钱
24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0 1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赐玉,收藏l学习!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新年快乐!期待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7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2598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581
贡献
3483
金钱
5757
发表于 2023-1-12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具象”指物体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物象,一般来说作品中的具象,就是指的实物的名称。 其中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2598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581
贡献
3483
金钱
5757
发表于 2023-1-12 17: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是一种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2598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581
贡献
3483
金钱
5757
发表于 2023-1-12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和“水” 是物象,“青山绿水”是具象,那么“穷山恶水”就是意象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796
贡献
63617
金钱
1549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 发表于 2023-1-12 17:11
“山”和“水” 是物象,“青山绿水”是具象,那么“穷山恶水”就是意象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9

主题

13万

帖子

4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9246
贡献
138749
金钱
165657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6 14: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796
贡献
63617
金钱
1549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火 发表于 2023-1-10 13:45
谢谢赐玉,收藏l学习!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新年快乐!期待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