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50

诗律的声韵标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4074
贡献
63937
金钱
15584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2 1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律的声韵标准


我们要确定诗律的声韵标准,必须了解中国音韵的分期。中国音韵分为三期:

(一)上古音:

从先秦到汉魏时期,此时韵文使用汉语的自然韵律,并无韵书。人们对汉语的声韵尚无自觉的知识。关于此期的声母和韵母及韵部等的归纳分析,语言学家们是依据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为准的,因而《诗经》成为上古音系统的代表。



(二)中古音:

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



(三)近古音:

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适应通俗文艺的俗韵出现。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中国的律诗产生于中古音时期的唐代,当时凡讲四声、平仄和韵,一律依据当时的音韵,而且以政府公布的官方韵书为准。官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晋代吕静编有《韵集》五卷,分为五篇,每一篇中将同音字排列一起,尚未分韵部。



六朝的韵书有十余种,如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沈约《四声》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这些古韵书皆早已散佚了。



隋代初年(581-589)学者陆法言在家里邀请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朋友,讨论中国音韵问题,评论各种韵书得失,分韵辩音,准备编制一部通行的标准韵书。



隋代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根据当时讨论的提纲,著成了划时代的《切韵》。

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孙愐在《切韵》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订正著成《唐韵》,作为国家公布的用韵标准。



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由朝廷颁布实施。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



《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



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文诗韵》为作诗准则;乾隆时礼部尚书周兆基作《佩文诗韵释要》极为简明适用,通行于世。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在音韵方面是属于一个系统。



《广韵》五卷,上平声为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上平声”与“下平声“并无声调的区别,皆是平声,因平声字最多,故分上下两卷。凡同声调同韵的字汇为一部,平声五七部,上声五五部,去声六十部,入声三四部,共为二六部。



在《广韵》韵部下原注有“独用”或“同用”。凡独用的韵部,在人们作诗用韵时若选此部韵,便不准使用邻近的韵部;凡同用的韵部,注有与某部同用,如“冬”部注“钟,同用”,则此两部韵可以合用;又如“支”部下注“脂、之”同用,则“支”、“脂”、“之”三部韵可以合并使用。因此刘渊编《礼部韵略》时按《广韵》可同用的韵部进行合并,并为一七部;元代阴时夫编《韵府群玉》改为一六部,自此成为传统诗韵韵部。



本教程所附诗韵常用字表,即是依据《佩文诗韵释要》整理的,它是《切韵》——《广韵》以来律诗通行的诗韵,属于《广韵》代表的中古音系统。诗律的声韵标准即是《广韵》音系。



我们学习诗律,辨别平仄、四声、韵部,皆依《广韵》音系为准,不容许变通,必须严格遵守。因此,我们要学会诗律必须与上古音、近代音和现代音划清界限,尤其切忌以现代普通话语音去比附。



《广韵》各韵部的音值,语言学家们只能推测和试拟。我们现在谈格律诗的四声是以《广韵》所列的四声,例如其平声韵各部所收的平声字为平声,上、去、入三声所收之字为仄声;我们作诗用韵,依《广韵》音系简化的一六部韵。



按照此文的观点,现在的官方定韵是《中华通韵》,当代人诗律标准当依《中华通韵》。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 1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上午好!谢谢您对柳岸的支持!琼玉敬茶!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2610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603
贡献
3507
金钱
5810
发表于 2023-1-12 17: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懂律诗的音律,要好好学习了

点评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敬茶问好,新春快乐,文琪笔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6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308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九州雅集菊浦裁云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42
贡献
3124
金钱
416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2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律的声韵标准
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4074
贡献
63937
金钱
15584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6: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酥琼玉 发表于 2023-1-12 10:18
先生上午好!谢谢您对柳岸的支持!琼玉敬茶!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雅评鼓励!冬安文琪!期待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773
贡献
22151
金钱
24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5 1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赐玉,收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4074
贡献
63937
金钱
15584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09: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 发表于 2023-1-12 17:06
我不懂律诗的音律,要好好学习了

多谢老师关注支持!敬茶问好,新春快乐,文琪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4
贡献
2281
金钱
3452
发表于 2023-1-21 05:4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有人编《诗韵新编》,这才是对声韵真正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新韵和通韵,现在人都不懂诗,乱编韵书,贻误后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确定诗律的声韵标准,必须了解中国音韵的分期。中国音韵分为三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古音:

从先秦到汉魏时期,此时韵文使用汉语的自然韵律,并无韵书。人们对汉语的声韵尚无自觉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期的声母和韵母及韵部等的归纳分析,语言学家们是依据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为准的,因而《诗经》成为上古音系统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古音:

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近古音:

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适应通俗文艺的俗韵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律诗产生于中古音时期的唐代,当时凡讲四声、平仄和韵,一律依据当时的音韵,而且以政府公布的官方韵书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官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晋代吕静编有《韵集》五卷,分为五篇,每一篇中将同音字排列一起,尚未分韵部。



六朝的韵书有十余种,如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沈约《四声》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这些古韵书皆早已散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隋代初年(581-589)学者陆法言在家里邀请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朋友,讨论中国音韵问题,评论各种韵书得失,分韵辩音,准备编制一部通行的标准韵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隋代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根据当时讨论的提纲,著成了划时代的《切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孙愐在《切韵》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订正著成《唐韵》,作为国家公布的用韵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由朝廷颁布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文诗韵》为作诗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时礼部尚书周兆基作《佩文诗韵释要》极为简明适用,通行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在音韵方面是属于一个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9万

帖子

6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97
贡献
197961
金钱
2209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17: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五卷,上平声为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5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