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5
注册时间2014-9-28
威望275
金钱2264
贡献1868
金牌会员
 
威望- 275 点
贡献- 1868 次
金钱- 2264 枚
|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5-31 15:22 编辑
李白,你为什么不开心|诗闻解
文/紫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诗歌很容易让人一见钟情,其人应该也是如此。
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中提到贺知章一见自己就惊呼为“谪仙人”,李白“谪仙”称号由此而来。可见李白一身气度何等光华!
这种气度,也许和出身有关。
李白的出身一直存在争议。史料中对李白身世的记载少而模糊,这在重视籍贯的古代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古人见面互通姓名的时候,经常会在名字前面加籍贯,甚至用姓氏+籍贯的方式来称呼,比如孟浩然称孟襄阳。再熟一些就要叙祖宗家族了——这种习俗源于宗法制的社会形态,也对社交心理和社交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李白居然能一直保持神秘。
吉尔吉斯斯坦考古发现,李白故乡在碎叶城(李白没有被韩国抢走,难道要被吉尔吉斯斯坦抢走了吗?),关于他出生地的争执总算尘埃落定。而关于他的出身,《新唐书》说是李世民的同辈族弟,而唐宋以来一直不乏声音说他是太子李建成的玄孙。无论哪种宗室出身,都铸就了他骨子里的骄傲,给了他最初的滋养。
但更多的来源于才华与阅历。
5岁启蒙,到15岁,已经颇有文名,开始从事干谒活动——拿着自己写的诗去拜见地位高的人以求得举荐——这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而且他也受道家思想,喜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还非同一般。24岁正式开始游历(游历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很受重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不是虚言),走了许多地方,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孟浩然,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这些赋予他传统文人儒雅之外的磊落豪迈、飘逸出尘的味道,也渐渐地将自己的诗文才气传播开去。
李白“谪仙人”美名传出的时候,是735年,他34岁。之后几年,李白结识了更多的达官贵人,并经由贺知章、玉真公主等人的引荐,他得见玄宗,供奉翰林,一度受到玄宗的宠信。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作于753年,诗作依然豪迈而飘逸,浪漫而率性,却又充满浓重强烈的郁闷。名动天下的李白,“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天真忘形的李白,没有为情所困,不为钱财所扰,到底为什么不开心呢?
人生有三苦:求不得、 怨憎会、爱离别。 李白之苦,在于求不得。
杜甫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知道自己是会诗传千古、青史留名的;一生挚友无数,有妻有子,也不乏红粉知己,可能在今人看来,已经是完美的人生了。偏偏李白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骨子里刻着“儒”,以“谈笑安黎元”、“相与济苍生”为人生最高理想。
儒家讲求入世,济世。“儒”字是什么意思呢?是一个长胡子的站立求雨的人,本身就是巫的延伸。不要一想到巫就是跳大神或者下降头的,上古时期,巫(广义)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肩负的是国家百姓,包含巫(狭义)、史、祝等,职责涵盖侍奉鬼神(巫)、 主持祭祀(祝)、 占星记史(史)、祛病消灾,星象、历法、礼仪、中医等皆源于巫。而在“儒”上皆有映射。
信奉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对历史和民族、百姓,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学而优则仕,李白也不例外。唐代实行贡举(宋代以后成为科举),策问和诗赋是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对于李白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李白偏偏终身未参加科举。有着强烈政治抱负,却不考进士,从这一点看,李白很可能是李建成的后代。要参加考试需要学馆或者乡里荐送,都要审查谱牒和家状,写明祖上出身,李白的出身是不能说的秘密。这是第一种求不得。
不过前面也说了,李白15岁就开始干谒了,这也是一条晋身之路。然而这条路也不是那么通畅,他一直沉浮漂泊到742年才成功获得了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然后又因为有名的高力士脱靴门而被谗谤,玄宗因此疏远了他。即使在玄宗对他青眼有加的时候,李白也是不得志的,因为供奉翰林的主要职责是写诗哄皇帝开心,这和他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有天地之远。这是更深、更令人沮丧的求而不得。
这种求不得的苦闷又激发了他退隐之心。归隐是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之后最常见的选择,是最终的心灵慰藉。李白年少精习道家经典, 深受道家影响,几度萌生归隐之意,又几次复出。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不停地在李白的灵魂中斗争,他沉浮于求仕之路,挣扎于儒道间,急了便数斗好酒一场大醉,仿佛喊一声“明朝散发弄扁舟”便能远离红尘桎梏,“上青天揽明月”而得以解脱。
【将(qiāng)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竟然如此不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