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吟者先生新作:
中诗学会“挂羊头卖狗肉”启示录(之十七) 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远逊于勾兑“泰国香米”的食用香精 上期主题为“当代古典诗词远逊于安徽人用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当然是就总体而言的,而且是就一二线官场上的所谓主流诗词而言的。根本不问是否“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难免瞎写”、“注定瞎评”的大赛体,肆意假嚎的新老干体,刻意干嚎的口号体,薄情寡味甚或无情无味的匠人体,徒具真情却了无“出新,得味,炼字”甚或“不隔”可言的老老干体等等,其实都不是诗。 总体而言,当代所谓古典诗词的确远逊于安徽人用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那么,二者分明颇为相像,为什么说前者远逊于后者呢?因为安徽大米本来就是大米,不用香精勾兑,也还是大米,仍具食用价值。勾兑之后,不过是抬高了价位,多挣一些昧心钱而已,对顾客的身体健康毕竟没有致命性影响。 “文本决定论”、“纸间正能量至上论”、“神化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论”挟持下的假冒伪劣诗词则不然,此等货色无异于慢性毒药,不仅会大面积地变相催生“写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而且还会毒害受骗者的诗词艺术生命,严重影响到国家与民族层面的真诗词文化软实力,甚至危及政治安全、国家安全。 这剂毒药的药引子,便是包括中诗学会系统所有诗官在内的当今天下之人谁也无法确读的平水词林无声哑韵。比照勾兑“泰国香米”的香精,勾兑当代所谓古典诗词的另类香精,其实就是连中诗学会掌门人乃至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绝无仅有的超级大神叶某莹先生也根本无法确读的纸间平水词林无声哑韵。 香精与哑韵均属骗局,骗术拙劣指数却出入甚大。香也好臭也罢,终须嗅一嗅闻一闻,才能见分晓。勾兑“泰国香米”的香精一嗅一闻之间,好歹确有其香味在。而“押韵的实质乃是押音色”,好听也好难听也罢,则须侧耳倾听一下,切实领略到舌间耳畔的音乐美才能作数,平水词林居然无声,如之奈何? 滑稽的是,以闽语、粤语、吴语、湘语、赣语、晋语、客家话、温州话、阳江话等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公然冒称的假平水词林,非但纯属欺世盗名,而且即便在各个语言孤岛之间,也根本无法达成有效沟通抑或基本有效沟通——上海人就根本听不懂温州话。假的平水词林,不过是成就了一些吟诵骗子罢了。 必须指出,煞有介事地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公然冒称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吟啊诵啊的欺世盗名之徒毕竟只是少数,因为时下类平水韵方言区人口基数就在那儿摆着,基本上局限于东南一带各个语言孤岛。有热心诗友做过调查与统计,说时下全部平水韵诗者中,70%以上连东南一带类平水韵方言背景都不具备。彼等不过就是照着死的平水词林韵表生搬硬套罢了,根本不会读。 不仅你不会读,我不会读,其实他也不会读,她还不会读。广义北方地区“旱鸭子”不会读,东南一隅“类水鸭子”同样不会读。关键之关键在于,会读入声字并不等于会读平水韵:一是中古时入声字便属少数,而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乃是涵盖平上去入的一整套现实语音系统;二是古入声早已严重变异;三是现今各地方言土语的入声读法莫衷一是,其实谁都不是正宗,包括古音韵学者构拟并蒙人的所谓广韵音。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早就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确读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词林正韵了。 据《古音韵大家谈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披露,并经郑张尚芳先生博文《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新浪直播间聊天实录》证实,与王力先生齐名、大陆地区仅有的两位“中国古音八大家”之一、著名古音韵学家郑张尚芳先生,曾用构拟的唐代正音亦即李白时候的“普通话”,如是诵读李太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zhiang zên mraeng ngüad guang, 疑是地上霜 ng-i jie’dih jiangh shiang。 举头望明月 gye’ deu müangh mraeng ngüad, 低头思故乡 dêi deu s-i guoh hiang。(’上声,-h 去声) 郑张先生特别提醒说: “还得注意“故乡”念guohhiang,仔细听每个字(唐音)。每个字的念法,粗听大概差不多,一仔细听声母韵母都有不一样处。” 郑张先生的可贵之处其实并不在构拟中古音乃至上古音。毕竟,不同的古音韵学家都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构拟结果各异的古音。郑张先生最为可贵之处,乃在其“学者良知”。这才是当下自欺欺人、装神弄鬼的诗词界内外平水词林骗子们根本无法企及的。据洛阳晚报记者程奇先生的相关访谈文章披露,关于构拟古音能否推广,郑张先生认为:“复原推广古音不现实。”理由则是: “对复原推广古音,郑张尚芳认为并不现实。他说,重新构拟出来的古音只是个大概,不能确定古代是否就是这样发音的,因为“死无对证”嘛。用古音来念古诗文当然更有味道,能更好地体现其原有的韵律美,但是普通人根本听不懂,这样做也就失去了意义。” 反观某些所谓的古音韵学者,居然采用构拟的《广韵》音到处招摇撞骗,网上号称采用《广韵》音诵读者,无一例外地都是骗子,纯属欺世盗名。问题是在中诗学会外行老干强行误导之下,在半吊子古音韵学者推波助澜之下,诸如此类骗局居然大行其道,并且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平水韵吟诵名家。无耻! 怎奈正是这等连著名古音韵学家都拎不清、纯属哑韵的中古平水韵,居然疯狂肆虐我泱泱大中华当代古典诗坛数十年之久,老学究们奉为葵花宝典,老干部们更是奉若神明。由于学术性的中诗学会公然带头强推,结果演绎了一场亘古荒唐的超级声韵骗局。有关人等之无德无行无状无术,由此可见一斑。 过程中,盲目倡导吟诵并公然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蒙骗世人、装神弄鬼者,无疑起到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在此,我们不妨重温几个正反面实例: 【最为滑稽而又打脸的吟诵】 最为滑稽而又打脸的吟诵,应属中诗学会带头大哥履新不久,便高调推出的《大运河诗词文化带 | 某某某:江苏运河世界遗产点走笔》所配发的吟诵音频。分明是一组主打平水词林的所谓诗词,讲求诚信的资深朗读者辛广先生竟用纯正的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配音,此等当众打脸还真是没谁了。 【最为著名的公然扯谎实例】 最为著名的公然扯谎实例,则非当众出丑露乖、疑似人民教师出身的前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诗词理论栏目首版学堂某某莫属。此公居然当众瞎掰: “(李太白的)《静夜思》一诗,我的读法是: qin ya si cong q无 min nue gong, ni shi ti shong song. ju tiao wang min nue, di tiao si gu xiong. 我的不是什么东南韵,也不是现代平水韵,而是正宗中古平水韵!” 【最为高明的圆谎大师】 最为高明的圆谎大师,则非跨界装神弄鬼的范姓大师莫属。热心诗友三羊某某先生在《谁说:“平水韵已成了字面韵……”》下披露: “学堂某某的说法不及范某,范某说法让人不可置疑: 有好事者笑问:范某老师,您怎么证明你的读音就是中古平水韵呢? 范某大言不惭:古贤托梦与我!口耳相传与我!!我之所读正宗中古平水韵也!!!好事者“傻笑”。 还有一句是:古贤托梦,将就身份和地位,达不到条件古贤不托梦!” 多少当代平水韵名家的嘴脸实在是难看得很啊!问题是彼等居然混得风生水起啊!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纵能蒙得了一时,终究蒙不了一世。多年来,面对这个十分著名却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多少平水韵大中小咖被当众怼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面红耳赤、窘迫至极,因而坏了名头啊: “请问诸位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最为致命的反戈一击】 同样十分著名的反戈一击实例,则应首推平水韵资深诗友格某丁先生。面对同样的问题,格某丁先生不仅未失基本诚信,而且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大智大勇,成就了一个著名案例,更成就了一个真爷儿们。尽管他也没敢直接回答“能”或“不能”,但从以下答帖中,应该不难看出格某丁先生的潜台词儿: 【格某丁答帖一】 “搞得我晚节不保,你要承担民事责任。(咧嘴笑表情)” 【格某丁答帖二】 “你读得出听得懂中古音?谁裁判的?沈约、陆法言还是刘禹锡、柳宗元?胡扯。” 【格某丁答帖三】 “网上一群人成天就中古音中古音的,还煞有介事读来读去,简直无聊!即使你能通过域外汉音、韵书、方言、汉字规律恢复部分中古音,也不可能全部恢复。最最重要的是,汉语不仅仅是声母韵母问题,还有节奏、语调、基调等等问题。” 【格某丁答帖四】 “听过老外说汉语吗?即使字音准确也不是那味,因为他没有掌握汉语的节奏、语调等。说什么中古音,还读啊说啊!你读啊说啊?那叫鸟语。” 实不相瞒,阅罢资深平水韵诗友格某丁先生实事求是的反戈一击,吟者不仅毫无轻看之意,反而格外看重格某丁先生。不为别的,只为其基本诚信。 须知,面对这一考验当下平水韵诗友基本诚信的小儿科问题,多少平水韵大中小咖都怂得装聋作哑,选择回避啊!多少平水韵大中小咖初时不肯认错,扯着脖子愣犟,进一步反诘之下,却又无一例外地被怼得哑口无言啊!多少平水韵大中小咖为此而坏了经营多年的或一两或二两、或半斤或八两名头啊! 那么,既然对平水词林无声哑韵有着如彼清醒的认知,格某丁先生也好,其他有关人等也好,同样有着清醒认知的中诗学会学者型副会长也罢,缘何纷纷去趟平水词林那趟浑水呢?吟者没问,格某丁等人也没说。不过,著名新声韵倡导者、前中诗学会副会长、新疆诗词学会会长星汉先生疑似给出了答案。 20版白皮书第二章《中国当代古典诗词发展现状述评》第一节第四部分的主题便是:“现代读书人若不就范,在圈内混出名堂有多难?”难到何种地步呢?居然难到“中诗学会副会长也怕被平水韵阵营说他“外行””。资深诗友水云山人先生在《诗韵“知古倡今、双轨并行”十七年的真实情况如何?——跟帖“真诗者当为他人设身处地——答皓首童生先生》中披露: “声称支持新韵、曾编写新韵书的《中华诗词》杂志编委星汉先生,在其“我说《中华通韵》”(2018年8月)一文中说:我主张诗韵改革,但我是一个“两面派”,以前作诗仍用平水韵,填词仍用《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时,为使音韵和谐,尽量把平水韵中的有些韵目,用普通话读来两个以上韵母的分开使用,这就加大了作诗的难度。我对平水韵的妥协作法,曾经受到诗友们严厉的批评,认为我“言行不一”。2005年第8期《中华诗词》卷首语中认为认可新韵、提倡新韵,而又“言行不一”者,多是“旧韵驾轻就熟,使用方便,不肯为韵多付辛劳”所致。我不排除自己“不肯为韵多付辛劳”的懒惰,但我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使用平水韵的诗友们说我“外行”。 使我感触特别深的是,像星汉先生这样的《中华诗词》杂志编委,用新韵都怕使用平水韵的诗友们说他“外行”;像何鹤先生这样的《中华诗词》杂志责任编辑,都不得不将其新韵诗词,按平水韵的要求改过投稿,各地诗词杂志从此有了何鹤一席之地,接下来就是几乎所有诗词刊物的全覆盖;这些还不能反映出当前新韵和使用新韵的作者的艰难处境和尴尬吗?” 是啊,星汉先生贵为中华诗词学会二、三届副会长,居然也无能为力,被迫妥协,这就是“站在矮檐下,只得把头低”吧。同样,作为《中华诗词》杂志责任编辑的何鹤先生,也不得不将其新韵诗词,按平水韵的要求改过投稿,各地诗词杂志方才有了何鹤一席之地,接下来才顺风顺水。由是观之,起码在中国大陆地区,各有所图的强行误导之徒精心打造的当代平水词林骗局无异于一艘“贼船”,只要你上了这艘“贼船”,就得无条件地遵循“贼规”,否则,若想在圈内混出名堂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比蜀道还难,简直难于上青天啊! 为了博得所谓业内的承认,为免被人笑话,星汉、何鹤两位先生竟也双双沦为贼船上“贼头”们的俘虏,遑论他人。爱诗之人希冀博得业内认可实乃人之常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计其数被忽悠、被误导、受蒙蔽、遭裹挟的平水韵诗友尤其是广大中基层诗友,的的确确是无辜的。关键之关键在于,本属受害者却又混出名堂、尝到“甜头”的为虎作伥之徒,居然成了新一代“贼头”。 唯有星汉先生等极少数人算是例外。个人图书馆中有篇《【诗视点】星汉:我说《中华通韵》》,其尾段有云: “我把学者批评星汉的文字,现在呈献给这篇文章的读者,只是想以一个老诗人(假如还算得上诗人的话)的身份说明我用韵的“艰难”过程。“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语)。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平水韵算是“强敌”,但是没有必要使其“死命”。“双轨并行”嘛!但是“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却是实情!” 关于星汉先生“情形看得较为分明”之谓,吟者曾经做过剖析,此处不赘。不过,诸多未曾上过当代平水词林无声哑韵之“贼船”者,又何尝不是“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呢?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堪称冠绝古今中外的特大质量责任事故荒唐国标《中华通韵》,尤其是押韵/音乐层面的事情居然“不以听定,反以视决”,居然堂而皇之地将根本就不能通押的e与ie、üe生拉硬扯到一起,野蛮地推入洞房。其根本原因居然只是ie、üe之e与单韵母e长得像! 更为荒唐的是,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 举行开题报告会》可知,这个专家云集的所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居然涉嫌采用玄学伎俩为《中华通韵》作伪证,亦即通过“普通话人群韵律识别认知心理实验的原理、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来“证明《中华通韵》韵部划分(特别是“梭坡、乜斜”合并)的合理性。”夫复何言! 一听之下便可轻松判明的e与ie、üe能否通押事宜,居然被前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专家们玩到如彼玄之又玄,并且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结题验收。此等荒唐,显然不是简单的“学术”二字所能解释的。e与ie、üe能否通押,如此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有关方面有关人等居然也敢公然以重大科研的名义作伪证并一路绿灯,若无官本位神威强力干涉,谁信呢? 看看荒唐国标《中华通韵》的编审团队阵容吧,看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课题组的专家阵容吧,看看该项目开题报告会上的审查团队阵容乃至结题报告验收阵容吧,看看《中华通韵》强行出笼之后有关方面有关人等拙劣的表演吧,看看《《中华通韵》批判》和21版白皮书第四章吧,彼等败坏的岂止是舌间耳畔音乐美啊! 关于“韵乃声韵”基本韵理、“音色关情”高级韵理乃至“中古平水韵的前世今生”,吟者早就不厌其烦地公开阐释过无数次了,20版白皮书更是系统性地、掰开了揉碎了嚼细了地归拢了一遍,只要没傻到家、只要具备基本分析判断能力,都能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中诗学会中高端那么多学衔高到吓人的诗官居然看不懂,谁信呀!学术良知败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还记得那则著名的百万重金悬赏启事吧。多年前,吟者曾以韵乃声韵笔名公开发表过一则悬赏启事,并曾授权到处转载,面向当今天下所有平水词林大中小咖,公开悬赏平水词林真音正宗传人,居然迄今未果,无人敢于应征: “悬赏启事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过程中,吟者曾经多次明确表示过:这则悬赏启事长期有效。怎奈直至今日,普天之下所有平水韵大神、中神、小神始终没有哪怕是一人敢于一试。 十年前,吟者曾经公开说过当代所谓平水词林其实就是个“王八蛋”,并曾为此而被中诗学会的根据地前中华诗词论坛撸掉版主。此后又说:“中古平水韵早已成为“木乃伊””,“平水词林无声哑韵其实就是无异于麻将规则、纸牌规则的一种“纸间平仄游戏规则”。”不久以前又说:“哑韵逊于黔之驴”。本期中诗学会“挂羊头卖狗肉”启示录又说:“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远逊于勾兑“泰国香米”的食用香精”。难道不是吗?中诗学会带头大哥的诸多作品不就是明证吗? 关于中诗学会诗词学术与诗词创作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的平水词林“名作”,22版白皮书以来已然谈及不少,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的根本否定性点评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么,请问文化国防委员会、有关党政部门、中诗学会中高端、天下同仁并列位看官,中诗学会带头大哥的诸多平水词林“名作”,除在形式上套用纸间死的平水词林韵表外,哪里还有半点古典意味可言呢? 如彼平仄垃圾、准垃圾、类垃圾型所谓诗词,慢说只是采用了连带头大哥自己也无法确读的中古平水无声哑韵,纵然采用天水韵、地水韵、神水韵,又于事何补,还不照样都是垃圾!当事人学术素养在那儿摆着,诗词素养在那儿摆着,早被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批了个狗血淋头,怎就愣无自知之明吗? “有比较才能鉴别”。不禁想起应邀为履新前的带头大哥书诗造势的“全国80多位书法名家”之一、也曾混得风生水起的诗人型落马官员书法家赵某青。据诸多网上资料,赵某青的书法水平曾被业内专业人士评价为“很一般”。而据《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某青:我收钱不躲不藏 直接存银行!》披露: “经过权威机构鉴定,赵某青的书法作品并不具备书法价值。所谓“价值”不过是“围猎者”开出的价码而已,用来交换的是他手中的权力。打着书法家的幌子大肆敛财的赵某青,接受审查调查时向办案人员承认:“我就不是一个书法家。”” 遗憾的是,若是比照赵某青,毋庸讳言,中诗学会带头大哥的诗词水平其实连“很一般”也谈不上,因为那些货色根本就不配称诗,此前引述的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一系列实事求是而又根本否定性的犀利点评便是明证。 然而,正是此等货色的《某某某诗词选》,居然由带头大哥亲自邀请“全国80多位当代书法名家”联袂书诗造势,自我炒作,又办展览会又开座谈会的,终被炒成“诗书合璧”的诗词名家。若非凭借官本位神威,又能算个啥! 还记得带头大哥这首堪称充满纸间正能量的中古平水无声哑韵力作吧: 悼念伟大的某某某同志 刺骨寒风痛在心,泪凝遗像悼忠魂。乱中受命擎天柱,浪里行舟定海针。 世贸门开添虎翼,市场制立照龙鳞。铿锵一挺非公振,代表人民泰岱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于如此高大上、正能量、堂而皇之地招摇于国家级大雅之堂《诗词选》的一首所谓七律,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的观感却是: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字写成的文本当它尚未被读者阅读“接受”(指思想观念及美学意义上的认同和接受)时,它只是文字码成的没有意义的文本而不是作品。若此类文本要上升成为艺术作品,就必须得到读者(指具有一定艺术理论素养的读者而非所有的读者)的认同和评价。而要得到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读者的认可,就要求这样的文本在思想意义和艺术标准上都有一定的价值。否则,此类文本只能是文字码成的文本而非艺术作品。 这首文字文本中,“刺骨寒风痛在心,泪凝遗像悼忠魂”的情感是否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因为一开始就如此悲怆的抒发情感让人觉得有些失真了(如丧考妣一般),还是那几句话“喊得响的往往是虚假的”。 “乱中受命擎天柱,浪里行舟定海针”,用“擎天柱”、“定海针”来形容是否有些虚夸了。“世贸门开添虎翼,市场制立照龙鳞”,加入世贸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是中国发展成绩得到认可的体现,恐怕不能完全归功于某一人吧?谁都知道,现在已经没有用“龙”之类的称呼来颂扬领导人了,诗句中还出现“龙鳞”的称谓,当真是可笑! “铿锵一挺非公振,代表人民泰岱尊”,什么叫“非公振”?是不是指非公有企业(民营企业)振作起来了的意思?不明白!“泰岱尊”,极尽颂扬之能事,简直可以和秦始皇比肩了。 大而空、泛而浮、情感虚夸、堆垛文字、极尽颂扬之能事,这样的文本只是用固式化、类型化、套路化的褒义颂扬词汇堆叠而成的文字文本,根本不能成为作品。恐怕很难有人喜欢这样的文字文本,即便是粗通文字的读者也会觉得不美吧?” 由此可见,平水词林无声哑韵的确远逊于勾兑“泰国香米”的食用香精。 【研讨】 相对于“缘情”这一诗之根基和“出新”、“得味”、“炼字”、“不隔”等等艺术性而言,用韵最为简单,实属末事,却被嗨得神乎其神,居然嗨成了“玄学”,奈何?一听便见分晓的事情都敢公然联袂造假,彼等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伪诗人、伪诗词、伪诗评泛滥成灾,堪比毒药,声韵骗局才是“药引子”。说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远逊于勾兑“泰国香米”的食用香精,算是相当客气了。诗词学术也好,诗词也好,诗评也好,诗韵也罢,其实均已沦为雅腐抓手了。 再度强烈建议文化国防委员会,立即无条件全面废止平水词林无声哑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