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4-30 07:15 编辑
朱仙镇 二首 陈玉喜 古都开封朱仙镇,战国初期聚仙辰; 青墙黛瓦水光滟,砖瓦桥木浓氲氤。 古朴气息大牌楼,木版年画特色厚; 大江南北风格调,南非铁木榫卯踌。 源远流长居民聚,商业繁荣年画趣; 始唐兴宋盛明清,浪漫色彩于情鞠。 色彩庄艳丽光蔚,持久不脱色不悔; 浓郁乡土特气息,独有艺术兼威魅。 赏析; 朱仙镇在郑州以南的古都开封,始建于战国初期,原名聚仙镇,后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更名为朱仙镇。古都中的古镇更是给朱仙镇披上一层历史的色彩。朱仙镇青墙黛瓦、水光潋滟,一砖一瓦、一桥一木都透着氤氲浓郁的古朴气息,和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特色小吃相映成辉。 朱仙镇的历史,源远而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北宋末期,首次出现了见诸史料记载的"朱仙镇"称号。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走向鼎盛,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经济发到,商业繁荣,并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2006年,朱仙镇申报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06。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国内年面专家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明清时期被誉为朱仙镇四大盛产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特点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年画制作采用主版和镂印相结合的方法,其用色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所有颜料均为植物原料,有久不脱色,不跑色之特点。 朱仙镇木版年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民俗情趣,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地方色彩,独有的艺术魅力,被国际友人和国内年画专家视为中华"弥珍瑰宝"、"中华国宝"。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同时还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等。 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