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天 心 阁 中国十大名楼之七 天 心 阁 陈玉喜 【一】 长沙城楼标志嵌,朱梁画栋碧瓦檐; 妙峰为伴星野阁,盛名于世墨客瞻。 风水宝地吉祥兆,祈福消灾强兴延; 文运昌盛络不绝,登阁远眺吟诗笺。 【二】 主副三阁长廊间,高啄鳌头风铃娴; 吻龙石狮车马龙,梅蓝竹菊芙蓉垫。 名人字画高插云,麓屏耸翠疏含烟; 池塘夕照景相随,远望岳麓更峭险。 【三】 雄镇高明居壮观,城垣雉堞炮洞潜; 古城嵯峨淩高耸,极目真穹横空卷。 阁承厚福扬首望,天涯游客翠妆显; 诗文歌赋巍飞檐,参天楼宇香碧攀。 赏析; 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建筑有楼阁三层,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墙及天心公园其它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天心阁"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盛名于世且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天心阁的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又有"高阁插云"、"麓屏耸翠"、"疏树含烟"、"池塘夕照"四景相随,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因而显得更加挺峭、峻美。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甍,朱梁画栋,又大有古香古色,无论是游览观光者还是常居市民,总是留连忘返,恣意盘桓。 天将美意、自盘古氏、引二宿星辉映。阁承厚福、建城南隅、近三百载年华。今古城壮大,天阁央中者矣!平畴化作钢筋铁骨,南隅换成岳色雄姿。扬首望阁,拾级登城。黄花绿草,点头躬身。列于两侧,以迎春风。鸣呼天涯游客,知否杰阁层楼?翠色之妆点,天阁之迎使也!登楼极目:屈子贾生、忧先乐后、还随江涛永涌。长留诗文歌赋,其情悲喜交加、催人下泪。依栏聆听:刀铮箭啸、炮响人嘶、都随时光远尔。唯有风马摇铃,其声缓急调和,令汝安详。飞檐翘角巍巍,奋臂摩天伸巨手,古城织道攘攘,楚地群楼入襟怀。 长沙天心阁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