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93|回复: 49

一时天上著词声

[复制链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5-22 21:5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门外谈诗 于 2023-5-22 22:01 编辑

张祜有诗:《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林先生在鉴赏版询问“著”之意,大概有考验鉴赏家解词释意功夫,不料鉴赏四名家平时只顾鉴赏,不大注意解字,竟被这个“著”字难住了,颇有南郭先生独奏时卡壳之尬尴。

欧德绪释为“到”,意即词声到了天上。
四海行筏释为“盛”,意即天上词声盛大,后又转而赞同欧德绪。
其他几位查了字典诸义,难以定夺。

著字有成语,比如声著千载,声著一国等,“一时天上著词声”,应该是“一时词声著天上”之意,我觉得“著”字翻译为响彻较好,意思是歌舞之声响彻云天。四海行筏释为“盛”本来也意思差不多,可惜又放弃了。

一字之义众说纷纭本是小事,问题是写诗的人下笔千言不管读诗的人能否理解,赏诗的人不管写诗的原意滔滔不绝鉴赏,这种诗界秘密是不是该捅破了?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3 02: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精灵 于 2023-5-23 02:12 编辑

引用一
汉语大词典【著】4...广韵 张略切 入 药
﹝8﹞贪恋。
唐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念惜少年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又《赠张籍》诗:“吾老读书,余事不挂眼。”

引用二
搜韵:

示门生马侍郎胤孙 五代 · 裴皞
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盛名。
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 皇太后阁六首 北宋 · 苏辙
六宫无事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引用三
百度 张祜生平如 “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 、好雕句,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名世,宫词的传统意象等等等等...
--------------------------------------------


试译 “一时天上著词声。” :
此时啊,天上列仙也都沉醉于 “词声” 之中。----貌似颂中带讽?


路过 学习, 愚见仅供参。

点评

【著】1《广韵》陟虑切,去御,知。 ﹝1﹞明显;显著。 ﹝2﹞明示。 ﹝3﹞称道。 ﹝4﹞撰述。 ﹝5﹞登记;记载。 ﹝6﹞建立。 ﹝7﹞位次。 ------------------------------------------------- 【著】2《集韵》 丈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18:39
《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天上列仙沉醉于妓女歌舞之声,应不至于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3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5-23 07: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精灵 发表于 2023-5-23 02:01
引用一
汉语大词典【著】4...广韵 张略切 入 药
﹝8﹞贪恋。

《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天上列仙沉醉于妓女歌舞之声,应不至于吧?

点评

多些参考无碍吧?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18:43
著通着,一时天上著词声,这里的著词声之著应跟着笔、着陆、着棋等用法一样是个动词,用到或响彻解释虽能符合动词用法,但响彻的意思好象不好,有些过了,而到却似有不及 个见,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3 0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3 08: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5-23 07:33
《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天上列仙沉醉于妓女歌舞之声,应不至于吧? ...

著通着,一时天上著词声,这里的著词声之著应跟着笔、着陆、着棋等用法一样是个动词,用到或响彻解释虽能符合动词用法,但响彻的意思好象不好,有些过了,而到却似有不及

个见,绕

点评

“著” 训 “绕” , 诗兄或另有所本?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3 09: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23 09:22 编辑

一字之义众说纷纭本是小事,问题是写诗的人下笔千言不管读诗的人能否理解,赏诗的人不管写诗的原意滔滔不绝鉴赏,这种诗界秘密是不是该捅破了?

-----------此说有点过了
写诗的人下笔千言自有其可解与不可解之妙,这是诗者的自悟诗道之所在,是创作力的体现,而读诗的人能否理解则属于读者是否也领悟诗道之所在,其是鉴赏力的体现。

诗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时就是意会的语言,作者与读者有隔的现象也不是出于一时,未可轻责作者而应读者提高自我。

至于说‘赏诗的人不管写诗的原意’或赏诗的人不管写诗的人之原意则牵涉到表达与传达的关系,所谓‘’作者以为然,读者未必然‘’,或者说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它们所反映的都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诗的本质是传情达意,诗词贵在令人可懂,这要求作者首先心中要有读者,其次要求要准确地表达,这方面却是未可轻责读者

点评

诗人写诗时是作者,读诗时又是读者,大部分好的诗人是糟糕的读者,这层窗户纸我捅破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3 0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5-23 09:2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外谈诗 于 2023-5-23 09:27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5-23 09:07
一字之义众说纷纭本是小事,问题是写诗的人下笔千言不管读诗的人能否理解,赏诗的人不管写诗的原意滔滔不绝 ...


诗人写诗时是作者,读诗时又是读者,大部分好的诗人是糟糕的读者,这层窗户纸我捅破一下。凡长于言论者一定拙于诗,善写诗者大都木讷。

点评

所以说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虽有交汇却不是平行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3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3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5-23 09:26
诗人写诗时是作者,读诗时又是读者,大部分好的诗人是糟糕的读者,这层窗户纸我捅破一下。 ...

所以说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虽有交汇却不是平行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4
贡献
13965
金钱
17029
发表于 2023-5-23 12:4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天上著词声”。此词有声,“著”是应该连声音部分一起考虑作解。

点评

这点是肯定的,词声是偏正词,即词之声,重点在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3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3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5-23 12:40
“一时天上著词声”。此词有声,“著”是应该连声音部分一起考虑作解。
...

这点是肯定的,词声是偏正词,即词之声,重点在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5-26 10:4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词多义,都有合理解释,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1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主帖无关的话我全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1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精灵 发表于 2023-5-23 02:01
引用一
汉语大词典【著】4...广韵 张略切 入 药
﹝8﹞贪恋。

【著】1《广韵》陟虑切,去御,知。
﹝1﹞明显;显著。
﹝2﹞明示。
﹝3﹞称道。
﹝4﹞撰述。
﹝5﹞登记;记载。
﹝6﹞建立。
﹝7﹞位次。
-------------------------------------------------
【著】2《集韵》 丈吕切,上语,澄。
﹝1﹞大门与屏风之间的地方。
﹝2﹞通伫。滞留。
-------------------------------------------------
【著】3《广韵》丁吕切,上语,知。《集韵》 展吕切,上语,知。
﹝1﹞通贮。储存。
﹝2﹞通褚。
-------------------------------------------------
【著】4 《广韵》张略切,入药,知。又直略切,入药,澄。
﹝1﹞依附;附著。
﹝2﹞接触;贴近。
﹝3﹞穿;戴。
﹝4﹞放置;安放。
﹝5﹞排列。
﹝6﹞著落;归属。
﹝7﹞生长;增添。
﹝8﹞贪恋
唐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念惜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又《赠张籍》诗:“吾老著读书,余事不挂眼。”
﹝9﹞表示使令。
﹝10﹞花费。
﹝11﹞指著藉而常住不迁。
﹝12﹞酒器名。
﹝13﹞助动词。犹得。
﹝14﹞介词。
-------------------------------------------------
【著】5
围棋下子。亦谓招数,比喻计策或手段。
-------------------------------------------------
【著】6
﹝1﹞燃烧。
﹝2﹞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
【著】7 《广韵》直鱼切,平鱼,澄。“著】7雍”。
-------------------------------------------------
【著】8 助词。
﹝1﹞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2﹞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
-------------------------------------------------


* 例句未尽录。
* 摘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18: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5-23 07:33
《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天上列仙沉醉于妓女歌舞之声,应不至于吧? ...

多些参考无碍吧?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18: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精灵 于 2023-5-27 18:47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5-23 08:15
著通着,一时天上著词声,这里的著词声之著应跟着笔、着陆、着棋等用法一样是个动词,用到或响彻解释虽能符合动词用法,但响彻的意思好象不好,有些过了,而到却似有不及
个见,绕 ...

“著” 训 “绕” , 诗兄或另有所本? 问好!

点评

兄台只知字训而不知意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21:24
这个是及物动词,因物而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650

帖子

63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94
贡献
1462
金钱
2483
发表于 2023-5-27 2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精灵 发表于 2023-5-27 18:46
“著” 训 “绕” , 诗兄或另有所本? 问好!

这个是及物动词,因物而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7 2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27 21:46 编辑
梅花精灵 发表于 2023-5-27 18:46
“著” 训 “绕” , 诗兄或另有所本? 问好!

兄台只知义训而不知意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3-5-27 2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认为“著”字解释为“响彻”固然是合理通顺,而解释为“绕”则更好,云霄中声像萦绕延响。有人说,僧众诵一声佛号可遍及十方世界。在这诗里的“著” 字取声音依附相和也是适宜的。

点评

著字解释为响彻,是从《增订注释全唐诗》上看到的,原注解释此句意思是:“谓歌声上彻于天”,张祜诗中还有几处用到“著”字,大多通“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17:22
又, 如果说: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诗:“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愚见 落句下“著”字,若表意 “词声” “响彻” “天上”或“词声” “萦绕延响 ”“天上”。 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23:27
答的好。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7 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23: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3-5-27 21:27
楼主认为“著”字解释为“响彻”固然是合理通顺,而解释为“绕”则更好,云霄中声像萦绕延响。有人说,僧众 ...

答的好。点赞!

点评

也谢谢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1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23: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精灵 于 2023-5-27 23:31 编辑

引用一

张祜 - 百度百科人物生平
张祜,唐代清河人,他为人清高,就称自己为处士。 [2] 张祜颇有诗才,他的知心朋友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然而可他却不习科举文章。在元和至长庆年间,张祜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把张祜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令狐楚的奏章大意说:“凡作五言诗,应包含六艺。如今人多文笔放诞。诗坛没有宗师。张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来精于诗赋。他钻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象功力很深,受到同辈诗人推崇,诗赋风格罕有人比。谨此请人抄写其诗作,到光顺门进献,乞望皇上交给中书省、门下省办理。”张祜到京城,正值元稹号称心机深陷难测,在朝廷里权势很大,皇上于是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写得好不好。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麽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了点点头。就这样,张祜寂寞归乡。张祜于是寓居淮南。 [4]
当时杜牧当度支使,待张祜十分优厚,杜牧有一首诗赠给张祜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作诗常反复吟诵,雕琢字句,妻子儿女每次叫他他都不应,说:“我正要口里生花,难道还顾得上你们吗?”
......
-------------------------------------------------

引用二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诗词 >张祜诗词

宫词二首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书愤
唐代:张祜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平生镆邪剑,不报小人雠。

杂曲歌辞 上巳乐
唐代:张祜
猩猩血綵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

华清宫四首
唐代:张祜
风树离离月稍明,九天龙气在华清。宫门深锁无人觉,半夜云中羯鼓声。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红树萧萧阁半开,上皇曾幸此宫来。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
水绕宫墙处处声,残红长绿露华清。武皇一夕梦不觉,十二玉楼空月明。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38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56
贡献
4686
金钱
6122
发表于 2023-5-27 2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精灵 于 2023-5-27 23:33 编辑
保尔 发表于 2023-5-27 21:27
楼主认为“著”字解释为“响彻”固然是合理通顺,而解释为“绕”则更好,云霄中声像萦绕延响。有人说,僧众 ...


又,

如果说: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诗:“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愚见 此绝 落句下“著”字,若表意仅为  “词声” “响彻” “天上”或“词声” “萦绕延响 ”“天上”。
则,张祜此诗,古今天下张三李四亦可到。亦即,张祜此诗,不值一谈。


谢谢!

点评

你这真就莫名其妙了 这首诗说白点就是首歌德诗,头两句写的是帝京百姓正月十五夜都出门放灯,后两句写的是宫里载歌载舞闹元宵,一时天上著词声无外是描写了这样的欢愉此夜上达天听,所隐含的歌德无外是太平盛世,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0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8 0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29 08:53 编辑
梅花精灵 发表于 2023-5-27 23:27
又,

如果说: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诗:“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 ...

你这真就莫名其妙了

这首诗说白点就是首歌德诗,头两句写的是帝京百姓正月十五夜都出门玩灯、赏灯,后两句写的是宫里载歌载舞闹元宵,一时天上著词声无外是描写了这样欢愉的歌舞音乐此夜缭绕、萦绕在皇宫的天空中,所隐含的歌德无外是太平盛世,君民同乐

真以为这句是在描写音乐、歌声有多响亮、多美妙?还什么【此时啊,天上列仙也都沉醉于 “词声” 之中。----貌似颂中带讽?】,可真有你的,还真以为这词声都传到天庭上去了

以为这个声是什么声?以为这个词是什么词?真以为阿猫阿狗都能有张祜此等表达能力?

点评

其实,这里个“著”字作何解释大都可以,俗话也行。只要无碍伦理基础,无碍大局就是通行的。所以,关于“这个声是什么声?以为这个词是什么词?”,你不妨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3-5-28 12: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3-5-28 1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5-28 02:23
你这真就莫名其妙了

这首诗说白点就是首歌德诗,头两句写的是帝京百姓正月十五夜都出门放灯,后两句写的 ...

其实,这里个“著”字作何解释大都可以,俗话也行。只要无碍伦理基础,无碍大局就是通行的。所以,关于“这个声是什么声?以为这个词是什么词?”,你不妨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点评

没啥可多说的 读诗得按着诗意去读而不是泥于字词,三百内人按现在的话来说是中央歌舞团,连袖舞有合起来群舞的盛大,也有一个接一个舞的连续,诗脉上上句写舞下句写以之相配的音乐、歌声去涵接这很正常,能配舞的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18:23
赞同  发表于 2023-5-28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7:2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尔 发表于 2023-5-27 21:27
楼主认为“著”字解释为“响彻”固然是合理通顺,而解释为“绕”则更好,云霄中声像萦绕延响。有人说,僧众 ...

著字解释为响彻,是从《增订注释全唐诗》上看到的,原注解释此句意思是:“谓歌声上彻于天”,张祜诗中还有几处用到“著”字,大多通“着”。

点评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天上” 旧诗传统意指朝廷。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唐 · 苏頲 车如流水马如龙, 仙使高台十二重。 天上初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3 00:12
谢谢!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23:30
歌声上彻于天是形容其声大,响彻也是,而缭绕、萦绕则有久久不绝之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8 18: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28 18:40 编辑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5-28 17:22
著字解释为响彻,是从《增订注释全唐诗》上看到的,原注解释此句意思是:“谓歌声上彻于天”,张祜诗中还 ...

歌声上彻于天是形容其声大,响彻也是,而缭绕、萦绕则有美妙的、久久不绝的之意

点评

久久不绝与“一时”矛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9 0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630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9
贡献
8375
金钱
11008
发表于 2023-5-28 18: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28 18:58 编辑
保尔 发表于 2023-5-28 12:27
其实,这里个“著”字作何解释大都可以,俗话也行。只要无碍伦理基础,无碍大局就是通行的。所以,关于“ ...

没啥可多说的
读诗得按着诗脉诗意去读而不是泥于字词,三百内人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在京的中央歌舞团,连袖舞有合起来群舞的盛大,也有一个接一个舞的连续,诗脉上上句写舞下句写以之相配的音乐、歌声去涵接这很正常,能配舞的声自然是音乐、歌声之类,能配音乐的词自然是曲子之词,这按现在的话来说即是歌唱,声的本义是乐,词声即歌声。
天上,这里是空中而不是什么天庭,譬如鸟在天上飞都要理解为鸟在天庭飞的话则就无法交流了

把这样一个帝都欢庆元宵的情景理解成传到了天庭上让列位仙班都沈醉了明显是突兀了、想多了,误把天上作天庭,这样的理解是意脉断裂而不是什么想象奇特

点评

谢谢!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8 2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主题

6327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1
贡献
6440
金钱
912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5-28 19: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这里是空中而不是什么天庭,譬如鸟在天上飞都要理解为鸟在天庭飞的话则就无法交流了”恰当。不要过分的想

点评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天”指天空。 满船清梦压星河。 晚上好! 愚见此小绝无需知人论世,亦无需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等等等等,能欣赏作者想像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1 2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3-5-28 23: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5-28 17:22
著字解释为响彻,是从《增订注释全唐诗》上看到的,原注解释此句意思是:“谓歌声上彻于天”,张祜诗中还 ...

谢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303
金钱
494
发表于 2023-5-28 23: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5-28 18:23
没啥可多说的
读诗得按着诗脉诗意去读而不是泥于字词,三百内人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在京的中央歌舞团,连袖舞 ...

谢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5-29 07:0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5-28 18:10
歌声上彻于天是形容其声大,响彻也是,而缭绕、萦绕则有美妙的、久久不绝的之意 ...

久久不绝与“一时”矛盾了。

点评

所谓余音绕梁,久久不绝,这个一时指元宵之夜,久久不绝被限定在了这个元宵之夜,不矛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29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4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