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5-28 07:16 编辑
永泰嵩口古镇 二首 陈玉喜 永泰西南嵩口镇,华夏史记文化衬; 西临德化南仙游,商贸繁荣设漈楼; 飞檐翘角弧墙涂,古色古香民筑畴。 南宋仲宗张元干,水月寒光雪竹髯; 嵩口古镇古渡口,直街门楼廊柱环。 四块石碑尤珍贵,宁远寨堡月洲魁; 青石砌成马槽石,木楼呈品相连辉。 赏析; 福建省著名古镇之——嵩口古镇,位于福州永泰县西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嵩口古镇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商贸重镇,是永泰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古镇东临闽清县,北接尤溪县,西临德化县,南边则是仙游县。 嵩口镇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超过百座。南宋诗人张元干故居名为半月居,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米,以前是土屋,这里是张元干的出生地。现存建筑是张元干的子孙在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重建,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民间建筑,飞檐翘角,保存完好的弧形墙是故居的一大特色。旁边还有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 古渡口是嵩口古镇的地标,在镇区的直街,门楼和廊柱保存完好,石阶边还可以泊船。渡口旁的四块石碑尤为珍贵,分别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林带溪植榕碑”,清宣统元年的“重整义渡碑”,清代“奉宪永禁溺女碑”和清代“奉抚宪碑”。 宁远庄是嵩口古镇的一座寨堡,建在月洲村一处小山包上,始建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历史五年建成,寨墙数百米长,高六米,全部用厚度达一米的青石砌成。寨墙上共有四座大门,东正门装有两重厚重的木门,门口留有古石马槽,庄内建筑依山势而建,一座座木楼呈品字形排列,又彼此相连。 嵩口镇最大的一座民居叫用坦厝,位于下坂村,厝这个字在福建境内很常见,闽南语中代表房屋。院内的一套十二扇镏金屏风精美绝伦,政大厅神龛前的四扇门窗精雕细刻,刻着三国人物故事,景物纵深五层,雕刻技法精湛,是古建筑艺术精品。 永泰嵩口是一座千年古镇。至今留存下的明清古民居多大一百二十多座,古镇内处处布满了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壁画,雕刻、绘记了了千年来的文化民俗。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