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6-8 07:01 编辑
第六十四篇; 下梅古村 下梅古村 二首 陈玉喜 【一】 福建武夷下梅村,历史悠久人文尊; 明清时代古民居,人工运河过穿损。 特色江南水乡嵌,徘徊奇峰秀水间; 山护村落邑人盛,当溪村庄中轴连。 【二】 出檐深远走护敞,避雨遮阳风雨廊; 卖茶廊下悠主妇,采摘捻青风景爽。 儒家文化传统风,文化继承装点庭; 砖雕精致邹家院,繁荣昌盛不忘情。 赏析; 闽北盛极一时的茶市,岁月如梭,如今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却多了一抹历史的底蕴和静谧。北鼻们可以花一两天,徘徊在奇峰秀水的山林间,挑两三天漫步下梅古镇。 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典型的南方水乡风情。清代下梅村是武夷山茶市。《崇安县志》载:"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
这个村子很有看点:一是风水极好,位于梅溪下游,一条名叫当溪的小溪穿村而过,上水口、下水口皆有讲究,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型的村落。二是商贾之风浓厚,当溪是整个村庄的中轴线,小溪间隔50米左右有桥相连,往来方便;商铺则毗水而建,临水之处涉美人靠,是品茗休闲之所。商铺出檐深远,将整个走廊护住,形成风雨廊,可避雨,可遮阳。现在的当溪水位下降,不能通舟楫,据介绍,以前的下梅村,有9处埠口供货物装卸,从小小当溪出发,进梅溪,最后可穿江达海。商贾之风现在尤在,家家卖茶,主妇悠闲的在廊下采摘、捻青,既是一项重要的收入,也是一道风景。三是建筑保护极好,商铺之后,即为下梅民宅,朱子耕耘武夷,常来下梅,并留下了“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的诗句。此处儒商之风尤烈,富裕的茶农,将自己对儒家文化的向往,传统文化的继承,装点在了门庭。这么多年来,破坏也少,但又不是空心化的村庄。 邹氏家祠是下梅村一个重要的看点,砖雕精致。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 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