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6-10 17:54 编辑
第六十六篇; 石 井 镇 福建 石井镇 二首 陈玉喜 【一】 福建南端沿海汶,石井马江口海焚; 东隔马江东石晋,南临浯江遥金门。 西连龟山东借乡,北与水头交界疆; 石井境内天然静,晋江石安东包瓤。 【二】 砖石结构系平常,钢筋混凝土楼房; 方形边形高楼兴,传统大厝材料敞。 深厚文化积淀朴,收复台湾民族赎; 宗教信仰佛道泛,滨海古镇杰灵睹。 赏析; 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闽南古津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最南端,与金门仅距6海里。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闽东南海峡西岸的海上对外交通要冲。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南临浯江遥对金门,西连龟山与厦门翔安巷东接壤,北与水头交界。 改革开放以来,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艰苦创业的成功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城镇"的总体目标,立足港口优势,挖掘区位潜力,壮大"石材、石化、航运渔业、新型轻工、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石井"地名,来自境内白鹤山下的一口天然石井。宋代设石井津,包括晋江市的安海、东石、水头;置巡检司位于现今晋江安海镇,属太平乡崇教里及福兴里。元、明、清分属四十一都至四十四都。明初建靖海寨,抵御倭寇。明末清初,曾归厦门(思明)管辖。清顺治十八年,归南安县。 石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海滨民俗风情。宋理学家朱熹曾多次到石井杨子山书院讲学,明民族英雄郑成功以收复台湾的民族赤诚感化世人;古往今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仍。这些特殊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这里的民俗风情传统:知礼识仪,爱国爱乡,勤奋淳朴,热情好客。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为多。石井是高甲戏的发源地,古时岑兜村洪埔师及村民创造了高甲戏剧种。 石井,是一座地灵人杰的滨海古镇。境内的"四海四陆"八奇和境外的"春夏秋冬"十二景,勾勒出"鳌石山、石井江、杨子山"三个文物盛存、风景秀丽的名胜景区,其中尤以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为中心,以延平郡王祠、中宪第和开台圣王纪念堂等景点为辅助而创建的鳌山郑成功文化园;以"海上视师"石刻、靖海门、铳城、清水岩、邦伯坊大佰岛等文物景点为呼应,展示了石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贴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