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治本方略的急迫性和应优先配套的几项措施(6E9e2)

[复制链接]

27

主题

67

帖子

3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60
金钱
172
发表于 2023-6-30 0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心不忍 于 2023-6-30 02:19 编辑

代为转载吟者先生新作:
中诗学会“挂羊头卖狗肉”启示录(之二十一)
轰鸠引鹊、沉船除贼、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
6、全面启动治本方略已刻不容缓
A、轰鸠引鹊——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
B、轰鸠引鹊——夺回学术主权的大决战
C、沉船除贼——整顿文化市场的铁拳头
D、多管齐下——恢复诗词生态的铁扫帚
E、从娃娃抓起——振兴诗词文化之王道
E1、从最恶毒骂人话说起
E2、学界养了多少白吃饱
E3、学术不是满嘴跑火车
E4、诗人不是无脊椎动物
E5、诗词不是律体忠字舞
E6、诗韵不是无声的铃铛
E7、诗评不是双唇接地天
E8、诗词界已然一片腥臊
E9、再不治本,国将不国
E9a、消杀新诗界之腥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E9b、千推万搡拒不成行的中诗学会应负诗殇全责
E9c、狭义当代中华诗词总体上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E9d、放任背靠背式诗词大赛祸国殃民乃学界之耻
E9e、治本方略的急迫性和应优先配套的几项措施
E9e1从某些美西方国家的鬼蜮伎俩说起
E9e2再论治本方略及其必要性和急迫性
前文从某些美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的鬼蜮伎俩说起,说到其鬼蜮伎俩在中国当代所谓古典诗词界居然全方位多次层次地接近完全得逞了,又说到“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者,远非受其重点毒害的青少年,居然还包括中老年尤其是中诗学会中高端离退休外行老干,更说到整个古典诗词界之腥臊简直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一直说到平水词林神话、诗人辈出神话、海量诗词神话、超唐迈宋神话该彻底破灭了!振兴诗词的生力军是时候登上历史舞台了!
振兴诗词的生力军,其实就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吟者至今已经谈了整整十年。实不相瞒,时至今日,连吟者自己都觉得有些絮叨了,都不想再谈了。你有千条妙计,他有一定之规,任你再怎么有理,终属人微言轻,在官本位神威浩荡的中诗学会以及诸多国字号诗词企业看来,都无异于放屁,然则谈之何益?然而,无论如何还得谈,吟者曾有个笔名,叫“小车不倒只管推”。已经推了十余年了,焉有半途而废之理?
治本方略之核心方略也是老生常谈,也已谈了整整十年了。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五个字:“从娃娃抓起。”道理其实很简单,少年强则中国强嘛!国家如此,诗词亦然。但是,必须指出,若无“小初高配套”和“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联袂辅之,就当下国情而言,则根本行不通,势必流于空谈、奢谈,甚至适得其反。故此,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给出的治本方略之核心方略是:
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
请注意,尽管后两句本质上仍属配套措施,却被吟者由配套措施上升到治本方略之核心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了。须知,“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乃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一旦缺了哪一样,则必然失败。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治本方略之核心方略一经提出,中诗学会居然一反常态地迅速作出了针对性反应,并且极为强势地打包兜售“文本决定论”、“纸间正能量至上论”等一系列歪理邪说。
但是还得谈,纵然下地狱也得谈。早在十年前,吟者便曾意识到这场斗争的艰巨性,并曾公开做好请人代为收尸的准备。当此之际,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呀?何况吟者已然退休,有的是时间,更有在水一方|梅边盈月|红姑战队、以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为代表的富于良知的诗词学者、天下同仁乃至有关党政部门以国家与民族层面诗词文化根本利益为重的官员先生、学者先生们的暗中鼎力支持,吟者自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焉有行百里者半九十之理?
特别提醒:继续之前,烦请天下同仁并列位看官先行搜读21版白皮书第五章尤其是第十四节《动大手术立高标准铸大情怀抓小娃娃开大场面》为盼!
E9e2-1实施核心治本方略的必要性
关于实施“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之核心治本方略的必要性,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由于实在太过重要,还得简单说说。简而言之,便是某些美西方国家的鬼蜮伎俩、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已在中华诗词界取得了极大成功:既促成创作层面的“去中国化”,更促成学会层面的“去学术化”。前者决定了狭义当代所谓古典诗词总体上属于平仄垃圾、准垃圾、类垃圾,后者则决定了尽可名正言顺地系统性地制造诸如此类垃圾。一言以蔽之,当代民族诗词文化的的确确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险的时候。
中诗学会“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各大国字号诗词企业公器私用、滥杀无辜、一片白色恐怖、无端野蛮封杀学术异己分子和学术异己言论之下,学者、学术、诗人、诗词、诗韵、诗评,居然全都严重扭曲,总体上早都剔了中国核,没了中国味了。若是放任彼等挨过前2035阶段这仅剩的十来年,中华民族诗词文化必将彻底休矣,届时任何人都将无能为力,神仙来了也没辙了啊!再来瞧瞧以中诗学会为龙头的当代所谓诗词学术界和整个诗词界总体现状吧:
学术居然沦为权术的附庸,学者居然沦为跪舔型奴才,诗人竟成无脊椎动物甚或软体动物,诗词竟成泛忠型律体忠字舞甚或雅腐工具,诗韵竟成无声的铃铛、纸间平仄游戏规则甚或点石成金、点人成神之术,诗评竟成咧开大嘴巴胡咧咧甚至“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式神侃海吹!一言以蔽之,总体而言——非指个体,以中诗学会为龙头的中国当代所谓古典诗词学术界、创作界和评论界的道德人心已然大面积沦丧,以上所及居然全是阿喀琉斯之踵啊!
最为致命、最为荒唐、最为令人震惊的则是,在疑似社科院文研所某专家看来,中诗学会诗词学术与诗词创作双料代言人型带头大哥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式最新力作《节假日的高铁站员工》居然也如此不堪,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这样的诗歌作品,其实没必要多加评论。看看一笑即可。评论过多一则其本人未必接受,二则会反面促进其传播,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
转载、评论中诗学会带头大哥之力作,居然“会反面促进其传播,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中国当代所谓古典诗词之整体性沦落不堪,还用细说吗?
然而,不计其数的诸如此类货色正踩着“背靠背式诗词大赛”之风火轮,以蝗群般的集团优势肆虐整个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无数愿者上钩的僧俗,其人之傻,其诗之差、其势之大,均属历代诗词界从未有过之另类风景。奈何?
无可奈何,因为美西方文化渗透势力对诗词界的深度文化渗透其实已然完全得逞——成果居然远超预期,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巩固渗透成果。九辈子孙得享荣华富贵级别的重赏之下,文化间谍、文化汉奸们正全力阻击。奈何?
最后的决战便是前2035阶段,如果彼等挨过了这一时段,诗词界的2035必成空前绝后的超级笑话,建成文化强国之大业势必难言成功——如果届时我们的龙头性文化还像今日之水裆尿裤,建成文化强国之大业又怎能算得成功呢?
这正是美西方文化渗透势力、和平演变势力巴不得、恨不能的事情啊!白皮书系列曾经谈及,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则中华民族诗词文化也便万劫不复了。如果国家层面的建成文化强国大业照样奈何不了诗词界,以后又能指望啥呢?
十余年前吟者初入中诗学会的根据地、小中诗学会亦即中华诗词论坛的时候,便曾在一个研讨火帖下大声疾呼:若想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那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舍此别无他途。后又多次明确指出:靠一帮离退休老头老太太以及准老头准老太太愣充门面振兴诗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至今日,不妨进一步挑明:总体而言,中诗学会系统目前这班人马刀枪根本不行,不仅以古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极为薄弱,既无力又无心去夯,诗者情怀更成问题。
吟者曾经明确指出: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肆虐诗坛,根源乃在作者与读者隔心。并曾据此提出过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之理念。经白皮书、《《中华通韵》批判》、《《题驴磨图》是否有隔之争启示录》等多个系列充分铺垫之后,21版白皮书第五章《不动大手术不足以挽救现代民族诗词文化》更以一个整章的篇幅论及治本。尤其是其第五章第十四节,主题便是“动大手术立高标准铸大情怀抓小娃娃开大场面”。未知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缘何至今依然掰不开镊子?
21版白皮书第五章引言之后各节主题为:
“第一节 诗教在线上的小儿科研究成果居然也是抄来的;
第二节 诗词蜃楼极顶上的各路大神是时候走下神坛了;
第三节 全面改组中诗学会及其机构设置乃是当务之急;
第四节 强行误导的外行型诗官理当集体辞职以谢天下;
第五节立即补办中古平水韵废止手续乃救赎第一要务;
第六节 废止暗藏猫腻的大笑话《中华通韵》刻不容缓;
第七节重塑批评精神解除研讨禁区还原诗词本来面目;
第八节 践行实事求是落实《讲话》精神减轻历史责任;
第九节 现阶段诗词学术研究课题应以问题导向为原则
第十节 应针对问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十一节 玩乐也好沽钓也罢均应以不影响大局为原则;
第十二节 请还真诗人、真诗、真韵、真评以本来面目;
第十三节 全国性诗词大赛等所有非学术活动均应休矣;
第十四节 动大手术立高标准铸大情怀抓小娃娃开大场面
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谈及“立即对中诗学会动大手术”时还曾谈及,手术实施控制要点至少应包括:摆正位置、还政于国、还诗于民、还学术于学者、还学术氛围于学会、还诚信于全天下。
“1、所谓摆正位置,是指彻底认清中诗学会的“学术性”本质属性,亦即学会究竟是干什么吃的,学会上下有关人等究竟是干什么吃的,实际上又在干些什么,理事以上有关人等德才是否配位?进而主动找回自知之明,该让的让,该下的下,该留的留。
2、所谓还政于国,是指中诗学会应把与诗词学术毫不相干的纯属行政事务性的所谓诗词工作,立即交还给国家级文化、宣传、教育等党政部门以及有关地方政府,不得继续干扰各级党政部门的正常工作,尤应严禁越俎代庖,以便腾出手来精研诗词学术。
3、所谓还诗于民,是指以清理整顿网上网下诗词文化市场为先导,逐步扫除铺天盖地的诗词垃圾、准垃圾、类垃圾,还“缘情、得味、出新、炼字、不隔”五位一体的真诗于民众,并还广大中小学生以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以利当代古典诗词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4、所谓还学术于学者,是指中诗学会高端强行误导的外行型老干理应主动引咎辞职抑或被动退位让贤,并将各级各类文研所、文学院以及散落于民间的资深对口专家学者请入学会。学术上的诸多大是大非问题不解决,反而美其名曰搁置争议写诗词,纯属误国误民。
5、所谓还学术氛围于学会,是指以学术性本质属性为核心,以2035之需为导向,全面改组中诗学会软硬件,包括愿景和使命、方针政策、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专业配套、人员构成、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等等。其中,营造“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
6、所谓还诚信于全天下,是指在“实事求是”根本原则指导下,切实讲求诚信,求真务实,还真诗人、真感情、真诗词、真诗韵、真诗评、真繁荣、真振兴以本来面目,从根本上扭转玩人玩事、玩诗玩韵、自欺欺人、文过饰非之类怪现状,尤应立即废止平水词林无声哑韵及其哑韵综合症毒害下的荒唐国标《中华通韵》。”
【研讨】
总体而言,中国当代诗词学术之败坏、中国当代所谓诗词之不堪,中国当代所谓诗评之无稽,无疑都是亘古未有级别的。前曾谈及,吟者此际更为关心的已然不在学术和诗词本身,而在诗词界道德人心的大面积沦丧,在与美西方国家争夺青少年,在诗词后备人才培养,在以诗词文化为龙头的大国防之需,在学术安全、文化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一言以蔽之,乃在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能站到这样的高度看问题,就会犯原则性、历史性错误。
E9e2-2核心治本方略实施控制要点
第五章第十四节还曾谈及“取法乎上,高标准严要求”、“不铸大情怀,便没有大家”、“实施“从娃娃抓起”之方略已成燃眉之急”、“适时启动系统工程开创振兴诗词大场面”,并给中诗学会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事实上,关于治本方略之核心方略,白皮书系列以及《《中华通韵》批判》系列的诸多章节,都曾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多次谈及。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动大手术立高标准铸大情怀抓小娃娃开大场面》更曾做过较为系统的阐释,一言以蔽之便是:“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
22、23版白皮书又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引申,一概不赘。确有兴致的天下同仁并列位看官自行搜读可也,尤其是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九节《现阶段诗词学术研究课题应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第十节《应针对问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和第十四节《动大手术立高标准铸大情怀抓小娃娃开大场面》等。
下面重点强调一下核心治本方略实施控制要点,主要强调两个问题:
其一,关于“从娃娃抓起”与大情怀塑造
对此,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曾有这样几段原文,不妨重温一下:
“孩提之心有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或者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典籍如此,诗词亦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那种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往往是事半功倍的,一旦真正入心,影响也极为深远,甚至终其一生。离退休老人则不然,三观早已定型,历经几十年酸甜苦辣之后,早就成“老江湖”、“老油条”了,大多油滑得紧、事故得很,暮气得很。此际再想改造,谈何容易啊!这显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中诗学会的根据地——曾如日中天的前中华诗词论坛被吟者评价为“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根本原因所在。
绝大多数老年人为诗也好,为文也罢,有的话不想说,有的话不能说,有的话不敢说,此乃人之常情。加之年事已高,半路出家甚或离退休后才开始学诗的老年人,对于以古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多已无心去夯、无力去夯,同样属于人之常情。然则情怀上麻木不仁,凡事无关痛痒,文笔上又磕磕绊绊,表现手法上更是马马虎虎,便均属在所难免了。随着脑细胞逐渐老化,审美洞察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更是早已过了巅峰期,早已进入每况愈下阶段。综合因素作业之下,纵然再怎么舞文弄墨,又怎么可能轻易创作出足以动心摇魄的精品佳作来呢?这应是中国当代所谓古典诗词长时期大面积地在低水平上徘徊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第n+4次再强调一遍:为今之计,若欲振兴诗词,必须从娃娃抓起,否则只能是空谈空喊,误国误民。仅就塑造大情怀一端而言,也理当如此,必须如此,别无他途。须知,人到成年,三观定型之后,继续教育固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力和作用效果毕竟已然事倍功半甚或十分有限了。何况主导当代古典诗词界所谓诗词创作的离退休群体中,纯为玩乐的朋友、纯为附庸风雅之辈、纯为沽名钓誉之徒占到了相当大的比率呢?指望包括中诗学会高端以及有关省级学会高端离退休老干在内的一帮老头老太太、准老头准老太太充满激情地创作出足以动人心摇人魄的当代古典诗词甚或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如果不是异想天开,又能是个什么吗?
必须申明,吟者绝无贬损离退休老人之意,而是坦诚交流。实不相瞒,吟者很快也将成为离退休群体中的一员。真滴。
吟者认为,从娃娃抓起最为根本的问题,乃是大情怀塑造问题。其次才是广为涉猎、深厚积淀,全面提升综合文化素质等等,此乃基础教育阶段便应寻求解决的问题,起码应该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好的开端或曰基础,此后就看其造化如何了。进入大学抑或走向社会后,便进入了系统性的自然淘汰阶段,就诗词创作而言,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应该只是少数甚或极少数人,显然应该都是精英。这与时下愣充诗词创作主力军的被年龄、官场、专业和精英们淘汰掉的过气群体,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基础教育阶段完成后,并经进一步大浪淘沙之后,肯定会有极少数精英一辈子坚持诗词创作,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人则将会被自然淘汰,但却绝非孬种,基础教育阶段打下的诗词基础以及由此带来的综合文化素质的额外提升,会使这些人受用一生,进而在其它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其中不少人还会成为当代真正优秀诗词的忠实读者。如此一来,作者的人生境界明显提高了,读者的鉴赏水平也明显提高了,并可形成常态,这不就是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循环节奏了吗?
三十多年来残酷的现实可倒好,踢开中小学生,也就是通过强推平水词林无声哑韵,实质性剥夺广大中小学生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之后,居然是一帮已被另类自然淘汰的过气官僚、半吊子学者以及暮气沉沉的广义老干在勉力支撑、鹊巢鸠占、喧宾夺主,岂非咄咄怪事!总体上(非指个体)尽是此等之人,然则其诗也好,其词也罢,若非“老气横秋,死气沉沉”,那才叫一个怪呢!由是观之,中诗学会之强行误导纯属胡闹,根本就不得要领嘛!”
【研讨】
1)众多留学人员学成不归已成相当严重而尴尬的问题。李毅教授在一个视频资料中谈及“人才争夺”时曾说:“实际上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超过印度,成为“博士毕业不回国世界第一”。“从2011年开始,100个中国留美博士,92个不回国,只有8个回国。印度是100个留美的印度博士,91个不回国,9个回印度。”这一比率的确切数字其实无关紧要,绝大多数留美博士学成不归毕竟是事实。对“自家人才”的争夺,我们居然也严重落于下风,甚至不及印度啊!
2)三观的形成固然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校教育毕竟相当重要。结合基础教育阶段的诗学教育塑造大情怀本应是我们的强项,却愣以无声哑韵实质性地剥夺了莘莘学子们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为此,22版白皮书再度郑重建议:“将战略重心向以中小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一代转移,结合家国情怀塑造,尽快研究实施“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之类治本方略,是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的必由之路,别无他途。”
3)23版白皮书第六章第六节谈及战略调整时,再度强调指出:
“吟者早就统计过大唐20位著名诗人的卒年,平均年龄为51.8岁。而在中诗学会强行误导下,数十年来一直是靠花甲老人、古稀老人、耄耋老人甚或已过米寿的超高龄老人舞舞喧喧地愣充门面的。其中很多人51.8岁时尚未开始学诗呢!尽管也有人呼吁重视青年,惜乎全成空谈。靠着一帮老头老太太、准老头准老太太振兴诗词纯属异想天开,战略重点必须向青少年全方位调整才行啊!
进而言之,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一代,才是振兴诗词的生力军嘛!”
4)古典诗词界乃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有关方面有关人等都干了些什么呢?姑且不论既“去学术化”又“去中国化”,单说带头大哥邀请“段某桂、刘某为、冯某、邵某仁、陈某武、赵某青、王某新、申某胜、苏某澍、吴某民、吴某璋、言某达、胡某美、郭某君等全国80多位书法名家”联袂跨界书诗力捧《周某彰诗词选》,又办展览会又开座谈会的,这让青少年学子怎么看?对与“诗道性情”毫无瓜葛的“肆意假嚎”、“刻意干嚎”又怎么看?
5)声韵易帜也好,战略重心转移也罢,之所以阻力山大,说穿了,只因一个“私”字。说好听的,关乎有关方面有关人等的面子问题,说不好听的,则是实在割舍不下业已浪得的那一辆二两虚名,没有例外。何况一片腥臊的当代所谓古典诗词界暗潮汹涌之下,还有幕后三大咸猪之手联袂操弄,更有万亿级别、巨大到难以想象的雅腐利益链啊!更有文化间谍、文化汉奸及其外围组织成员的卖国暴利啊!问题是中华民族诗词文化软实力根本利益谁来保障呀?!
其二,关于“小初高配套”与“高考指挥棒”
关于“小初高配套”与“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也有几段原文可供参考,抄录如下:
“事实上,早在二十多年前,号称全国重点小学的某师大附小,便已对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据悉,该校校长乃是中国第一位博士后小学校长,曾提出“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并倡导素质教育,可谓轰动一时。当时,该校的语文课本中,有多达一半的课文都是古诗词,可谓独具特色。怎奈社会上的初高中没有配套的衔接学校,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结果该校毕业生升入初中后,因不适应应试教育模式,反而吃了亏。
吟者在此强调的是,小学、初中、高中教改配套事宜至关重要,否则将事倍功半甚或干脆失败。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这是三位一体的事情,哪一样不到位,都会影响成效。最后一哆嗦才是高考,高考导向又直接关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阶段教改的成败。就某师大附小而言,其开放式、个性化的素质教育理念本没有错,只因初高中无法接续,结果反而吃了亏。吟者建议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进程中,为了确保整个当代古典诗词界不严重拖后腿,须将教育部门及其基础教育阶段推向前台唱主角,不仅须从娃娃抓起,还有个小、初、高教改配套问题,以及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问题,三者应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一揽子解决才好。
2020年9月10日,《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五章《当代古典诗词发展方向、突破口及未来前景展望》中,曾经谈过这个问题,并曾认为:“制约当代古典诗词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其实有很多,但当代古典诗词扭转发展方向的突破口,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尽快实施官方层面的声韵易帜,再就是用高考指挥棒适度调动一切。当然,尚需辅以一系列配套举措,如妥善解决声韵易帜善后事宜、改组中华诗词学会等等。
谈及“尽快动用高考指挥棒适度调动一切”时,吟者的核心观点是:
1)尽快用高考指挥棒适度调动一切。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且必须配套才行。若真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中宣部的宏观指导,可能需要文化部、教育部、作协会同中诗学会等各有关党政主管部门联合测算并商定。
2)说白了,就是在高考试卷当中,酌情加考作诗之类,可考虑从一首小绝/小令或是一副律联之类起步。初时可先摸索,相应考题分值比例不宜太高,循序渐进为宜,待积累相关经验后,再逐步过渡直至常态化。
3)另外,建议在中小学课本和课外书清单中适当加大经典古籍比例,既是配套措施之一,也是全面提升国民文笔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毋庸讳言,时下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技术报告中,连个简单的事也叙述不清、连个简单的话也说不通顺的现象绝非个案,已然越来越普遍,以致到大学时还在开设《大学语文》恶补,却又收效不大。此等事宜不妨统筹考虑,一并解决。吟者是做技术工作的,对此深有体会,时常摇头叹息,忧心忡忡。
既然如此,既然2035在即,既然时间如此紧迫,那还等什么呀?先行科学测算,然后适当吹吹风,2022年~2024年高考不妨在少数省区先搞搞试点,可以搞他三年,然后推而广之,全面铺开就是。这样一来,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验收总结的时候,应有至少10届高考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过相应洗礼,交差也好,交代也罢,显然都应不成问题。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至于进入大学抑或走向社会之后怎么办,其实很简单,转入自然淘汰程序即可,有天赋有余力的自会坚持到底,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自然都是金子。当然,为了更有利地配合2035,此间适当开展一些大学生诗词比赛活动当然可以考虑。但是必须指出,大学生诗词比赛应以造势、助威为主,切切不可喧宾夺主。至于其他喧宾夺主的所谓全国性诗词大赛,一律取缔可也。
明眼人不难看出,经基础教育初夯,并经以上自然淘汰过程洗礼,最终能够坚持到中年乃至晚年的,显然都是精英,而且生生不息,那是时下以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自欺欺人却又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过气老干、酸臭匠人以及半吊子学者所根本无法比拟的。这才叫培养接班人,这才叫振兴诗词,这才叫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这才是对国家与民族古典诗词文化真正负责的态度、精神和举措。
至于细节层面上究竟如何运作实施,这方面教育部门有的是专家,吟者就不方便置喙了。干吧,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怎奈中诗学会居然毫不理会,居然既“去学术化”又“去中国化”,居然欲把“倡烂、摆烂、护栏”进行到底,更把背靠背式诗词大赛演绎到了极致…
【研讨】
此乃当时设想,至今犹未过时。后续又有深化,同样可供参考。此处不赘。
1)令吟者感到莫名惊诧的是,此后的中诗学会及其带头大哥居然像打了凤血似的,居然接二连三地强势推出实质性“去中国化”的《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诗词价值观》及其翻版《端正诗词价值观》,纯属学术外行的《理事要在诗词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华诗词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以及一系列主观上全都反诗词学术、客观上全都祸国殃民、并为平水词林无声哑韵和荒唐国标《中华通韵》提供庇护之所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所谓诗词大赛,公然打包兜售并鼎力践行“文本决定论”、“纸间正能量至上论”、“神化平水词林无声哑韵论”、“鼓吹白话口语入诗论”等歪理邪说,未知纯属巧合,还是刻意针对?
2)《理事要在诗词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华诗词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中畸形自信如此爆棚,尤为令人费解:
“同时,大家支持我超期“服役”,70岁以后继续担任会长直到届满,对此我也表示感谢!我一定和大家一起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作为、更好成绩。”
如此纯外行式荒唐估计就更是不着边际了:
“全国300万诗词作者。假如每人每年写10首诗词,全年总共3000万首,除以365天,每天82000首;假如每人每年20首,每天164000首;假如每人每年30首,每天就是246000首。前面马凯同志说每天8万首,是我汇报时假设每人每年写10首诗词而言的。实际上,很多作者每年创作诗词数以百计。所以全国每年产生的诗词是海量的。”
3)必须申明:高考加考作诗仅就中华传统诗词而言,绝不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现代诗之类。前曾谈及,严格而言,这些舶来品尚未完成汉化,尚未与中华传统元素有效接轨,且与纸间律体平仄游戏一样,也是彻底削平了门槛,基本上没什么艺术性可言,故此其本质上并非中国诗。
换而言之,此等货色只有横向移植,而无纵向继承。就其内在的核质素而言,其实并非中国货。中华诗词的历史怎么可以如此割裂呢?另外,也还有个中国特色的公序良俗问题嘛!
比如,诸如此类货色在国外或许可以称诗,但在国内肯定不行:
野外
我们/一起去拉屎/你拉出一坨黄色的/上面点缀几粒玉米/我拉出一坨青色的/上面盘旋一根青色的韭菜
雪天
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成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
4)凡此种种,有关诗学的基本原理,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妥善解决,并通过加考作诗予以检验。堂堂国家级诗词学术社团带头大哥居然既不谙诗之真谛,又不谙韵之真谛,更不谙评之真谛,诗词学术与诗词创作居然双双如彼不堪,此等笑话开得实在太大,沦为笑柄也便不足为奇了。“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之后,对于基本概念性的东西,相信人人可以轻松掌握,再也不会闹出像带头大哥一样的荒唐来了。这些难道很难吗?非也!其实一如识别毒教材一样简单。
5)高考加考作诗类语文题目的分值设定必须经过测算。鉴于中诗学会业已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接下来这12年,毕竟已经没什么原则性的容错空间了。故此必须强调:高考加考作诗类语文试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确保能够调动起码的积极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不疼不痒的话,那就根本无法形成导向。总之,只要能切实发挥高指挥棒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加考作诗类题目则可能30分不多,10分不少。在这方面,相信教育专家和考试专家自有办法,不赘。
E9e2-3全面启动治本方略的急迫性
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曾有这样一段:
“前曾谈及:“中诗学会犯了根本性的重大的错误,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对不起诗友、对不起中小学生,这是肯定的。因为中诗学会放弃了“学术性”这一赖以立会的核心属性或曰本质属性,本届学会更是彻底放弃,完全放弃,连中诗学会新版官网“诗教在线”栏目上的貌似诗词学术研究成果《何为律诗》之类,都是从中华诗词网上的“诗词学院”一字不差地抄来的,甚至连“蔚为大国”中的错别字也照抄不误。非但如此,由中诗学会前任副会长兼任坛主的前中华诗词论坛还曾长期强力打压诗词学术民主,公然设置研讨禁区,不许对中古平水无声哑韵说出半个不字,否则封你杀你没商量,吟者便是明证。如此上下其手强行误导之下,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正被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事实俱在,夫复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之日、习总《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之际,五四百年庆典、中诗学会四届、五届全代会召开之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之际、建党百年庆典等等诸多历史性的时间节点抑或机遇,全都被中诗学会白白地浪费掉了,其实就是硬生生地拖了过去,无不令人遗憾之至,不说也罢。
有道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冥冥之中,2035又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真乃天意也。不过,2035这个时间节点与前面几个显然大不相同,因为2035乃是一个系统工程交钥匙性的时间节点,“勘测”、“设计”、“施工”均应在此前完成。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耽误了几代中小学生之后,若是不想严重拖住2035之后腿,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显然需要倒排工期。”
21版白皮书第五章第十四节还曾有这样一段:
“从明年做起刻不容缓
那么,何时开始实质性动作为宜呢?立即,马上,immediately!当然,这是就转变观念和前期准备而言。有关方面纵然真想干,真想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并且急不可耐地意欲实施“从娃娃抓起”之方略,恐怕也得等到明年了。着急吃不了热馒头,这样一个国家级系统工程,总得报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之间总得碰碰头,总得扎扎实实地做些前期准备工作,哪怕只是大致规划一下不是?但是,必须指出,2023年暑期开学之际,应是在实践层面实质性启动“从娃娃抓起”之方略的极限底限时间,刻不容缓。
我们不妨再来简单算一下:
2022~2023:前期准备,统筹规划,思想动员。
2023~2024:小一。
2024~2025:小二。
2025~2026:小三。
…….
2028~2029:小六。
……
2031~2032:初三。
……
2034~2035:高三。
众所周知,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从小一到高三的一个完整循环,全过程需要12年。纵然从明年暑期开学之际,便在实践层面全面启动“从娃娃抓起”之方略,到2035年6月上旬高考,也堪堪只能培养出一届完整的从小一到高三都受过针对性训练的高考生。”
遗憾的是,原文中的“明年暑期”已然变成“去年暑期”了。如果今年——2023年暑期开学仍不启动“从娃娃抓起,小初高配套,并适度调动高考指挥棒”之类治本方略,那么届时连一届从小一到高三都受过针对性训练的高考生也保证不了了,又该如何向历史、向国人、向2035交代呢?还靠喊口号吗?
【研讨】
1)中诗学会的“拖字诀”实在令人叹服!事实上,《中华通韵》项目从启动到粗制、从粗制到滥造,直至野蛮强推,这一过程本身便充分体现了“拖字诀”,实则是一种赤裸裸的缓兵之计。时至今日,退无可退、拖无可拖之际,未知中诗学会中高端究竟作何感想?认识到中诗学会不是谁家的后花园,不是谁家的自留地,而是堂堂国家级诗词学术社团了吗?认识到诗词学术一乱,一切涉诗涉韵事宜都得跟着乱了吗?认识到有关人等实属罪孽深重了吗?
2)还想再拖下去吗?单凭大逞而特逞官本位神威便可轻易做到,而且可以拖得冠冕堂皇,拖得头头是道,拖得唾沫星子四溅。吟者丝毫也不怀疑这一点,深信中诗学会高端外行老干完全具备这份能量。可是,那得继续连累多少党政部门及其涉诗涉韵官员等跟着吃锅烙啊!平心而论,纵然此际浪子回头,并且急起直追,只争朝夕,2035被诗词界拖后腿也已成为定局,只是拖至什么地步之别而已。若是继续祭出“拖字诀”,必将被钉在诗词历史耻辱柱上。
3)一帮诗词学术与诗词创作双料外行居然愣充大尾巴狼,愣把中华诗词学术与中华诗词创作祸害得面目全非,这一教训可谓惨痛至极。就中诗学会与文化宣传教育部门的关系问题而言,学术性的中诗学会当然可以立足于诗词学术提意见、提建议,但是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愣充集国家级文化宣传教育职能于一身的超级行政机构,就大错而特错了。而今,教育部门将被推向前台,基础教育将倡主角,但愿教育部门能够不负众望,切实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来!
【引申研讨】
1)借此机会,唠点不是闲嗑的闲嗑,以供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文化国防委员会参考。如果把以上所及置于美西方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下考量,问题真个相当严重了啊!中华诗词学术和中华诗词的确已然双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啊!我泱泱大中华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岂可任凭境内外牛鬼蛇神胡乱解释,又岂可长期容忍境内外牛鬼蛇神肆意操弄、肆意摆布呢?启动治本方略本身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掣肘此事的内外部环境或曰咸猪之手啊!
2)中诗学会就像一块活化石,把诸多劣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围绕“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既“去学术化”又“去中国化”、围绕平水词林无声哑韵之猫腻、围绕《中华通韵》特大质量责任事故、围绕主观上全都反学术、客观上全都祸国殃民的背靠背式所谓诗词大赛、围绕中诗学会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的一系列歪理邪说及其“无意趣”、“不忍看”的所谓诗词选,以及不计其数的跪舔式瞎评等等,值得认真剖析、认真总结、认真记取的东西实在太多。强烈建议党中央将其作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的活教材妥为利用。
3)改变当今诗词界被动至极局面的途径大体有三:一曰由文化国防委员会之类组织机构统筹协调;二曰另行成立中国诗词学会之类组织机构,并致力于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三曰发动学生运动。前者显然是上上之选,怎奈鉴于中诗学会有关人等来头太大,官方反映未免太慢了些;鉴于中诗学会系统强大无比的半官方背景,其二根本行不通,只能换汤不花药,中国诗词协会(中诗协)之变性改姓便是明证;后者则易引起动乱,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实在乱不起啊!
4)为大局计,吟者选择了最为艰难的单打独斗,并已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虽有在水一方|梅边盈月|红姑战队鼎力支持,并且疑似代为完成了下情上达,吟者的心路历程仍然堪称极为艰难。讲真,吟者实在未曾料到,堂堂国家级诗词学术社团中诗学会,竟敢公然既“去学术化”又“去中国化”、竟是把整个业内搅得一片腥臊的那根最粗、最长、最硬的搅屎棍。考虑到中诗学会中高端不乏原党政军务部门离退休高官,但愿能引起中央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5)离退休型高官之“官本位”居然也如彼猖獗!彼等多年经营之下,疑似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尤其是极为吊诡、与诗词学术毫不相干、却将触手伸向中枢机构乃至我泱泱大中华四肢百骸的所谓“诗词工作委员会”,一旦为境外颠覆势力抑或文化间谍恶意利用,其严重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啊!如果说对在职官员将就着用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对业已离退的诗词学术界外行型过气官僚也一味地迁就,以致养成特权阶层,特权现象居然比比皆是,就令人费解了。
【建议】
再度强烈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文化国防委员会:
2035在即,而诗词人才培养又需要必要的周期,振兴诗词的战略重心必须立即向以中小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实质性转移,同时立即在“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中高端全面进行两个层面的轰鸠引鹊:
一曰悉数轰出强权老干型诗词学术外行,并批量引入富于学术良知的诗词学术精英,同时追究有关主要责任人员的重大学术责任和相应历史责任;
二曰恭请强权老干型诗词创作外行让开大道、让开主舞台、溜边耍去,并将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及其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一代推向前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