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5|回复: 30

《切韵》音系是一种人工合成语言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4 08: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7-14 08:44 编辑

《切韵》音系是一种人工合成语言

       汉语最初起源于“杭育杭育”之声,后来这“杭育杭育”之声发展到可以用文字书写记录,汉语于是从只能口耳相传增加了文字传递。再后来由于部落分散,各地声音发生若干变异,此时操控了大统一的统治者们便发明了“韵书”,即由统治者规范出一种可以共同遵守的文字来表述;这文字表述自然是以皇家所在地的方音为基准的。后来可以追溯的,主要有产生于汉代的“雅言”之音。再后来,“汉朝”这个大统一国家复又分列成了南北六朝,此时沈约等人更发现了汉语四声,于是南北朝又各以自己的皇都方音为基准另颁韵书。
       南北朝分裂长达200来年,其间韵书蜂起,这韵书不但南北语音各异,且古今各具不同。到了隋代,全国重新大统一,遂有八位音韵学家聚于陆法言家议论,商量新编一部以适应南北古今大一统的韵书。于是,陆法言的《切韵》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陆发言的成书原则,则与历代人大不相同!他并未以皇都“长安”或“洛阳”地方之音为基准成书,因为任何两地之音都是无法做到兼容于一的!更无法选择一个地方“今音”去兼容历代之地方古音。陆法言只能以“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方法,去分列南北说非是、去区别古今论塞通。只分不合,各列各的,其同义多音字是这各列各的典型代表,遂成书于193韵。这样一来,陆法言的《切韵》音系就只能是一种人工合成语言;这种人工语言的使用只能是书面的,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口语都不可能准确地发出《切韵》字的读音来。正因为它是人工合成的、南北古今各有依据,因而它又是永久性的,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王力先生把《切韵》音系当成古代汉语来研究,现代人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拟音,更证明它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书面语言,人们只能用书面的形式去辩别它的读音,任何人都不可能用口语发出这种读音来进行语言交流。清人章太炎先生研究结论:“《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并非同时同地得有声势二百六种也”,正说明现实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发出206个字音来。
       唐人近体诗韵即后人归纳的“平水韵”,本来是继承了南朝永明体的用韵,属当时的皇都之音江东韵;但唐人却增用了《切韵》的一字同义多音字如“看”、“听”等于平仄,增加了成诗的灵活性。而永明体的江东韵(包括其他任何一地之音)是不存在一字同义多音字的。
       唐以后,“平水韵”对于大统一的南北东西人来讲,其严格也变成了一种人工合成语言;用“平水韵”写诗,有时也非得翻书核对押韵字、核对平仄字不可!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10: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序  陆法言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鱼(语居反)、虞(语俱反)共为一韵,先(苏前反)仙(相然反)、尤(于求反)、侯(胡沟反)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子弟,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

点评

作品译文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5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1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3-7-15 10:40
切韵序  陆法言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 ...

作品译文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的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甚至矛盾)。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魏彦渊对法言说:"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后来请教了许多懂音韵的人,得到了音韵学的精华,于是进一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上担任小官,十几年间,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那晚所记的东西。现在获罪被降为平民,私下里教育弟子们说,只要作文章想有辞采,就必须明白声韵。我现在隐居在山野里,交往游学阻隔断绝,有疑问迷惑的地方,却无处询问。以前的朋友们,亡故的已经和我生死异路,我空有让他们复生的叹息;活着的因为贵贱不同路的道理和我疏远了,我拥有与他们绝交的意旨。于是取来各种韵书和古往今来的字书,按照那晚所记的提纲,编辑成五卷本《切韵》。分析区别了语音中细小的差别与轻微的不同。没有卞和"泣玉"的执着,也没有吕不韦悬金求人指瑕的自信。写的书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曾经奇怪司马迁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笑而不应刘歆怕写的书会被人"持以盖酱"的苦恼,我现在嘲笑这是因为扬雄口吃不能回答。我编辑《切韵》并不是擅自独行,而是叙述众多贤人的遗命。怎么敢奢望让这书在世上流行呢?但求只用于教授自家的子孙。写这篇序是辛酉年,也就是大隋朝文帝仁寿元年(60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5 1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7-15 12:02 编辑

    萧、颜多所决定。

参与《切韵》作者的出身地图。及有关参考资料。
切韵作者出身地图AAsmall.jpg


点评

应画出黄河长江。它们是区域标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5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2
贡献
22210
金钱
291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14: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5 12:00
萧、颜多所决定。

参与《切韵》作者的出身地图。及有关参考资料。

应画出黄河长江。它们是区域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5
贡献
13967
金钱
17032
发表于 2023-7-15 14:4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旧地,隋时非冀则幽、蓟,哪来河北?

点评

陆法言,魏郡临漳(即今河北临漳)人。  发表于 2023-7-15 1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3-7-15 16:21 编辑

学习简记:
沈约,出身江东大族吴兴沈氏,南朝文坛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比陆法言《切韵》早百年左右,撰《四声谱》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至此,古体诗歌进入永明体时期,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16: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3-7-15 16:31 编辑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陆法言(约562年—?),《切韵序》60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2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简记:
“孙愐,唐音韵学家。天宝时为陈 州司马。撰《唐韵》五卷,增订陆法言《切韵》的韵部,并增字加注。”
《唐韵》成书于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唐韵》分为195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2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3-7-15 20:41 编辑

学习简记
中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1008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
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分206韵,比《切韵》增加13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1
贡献
73720
金钱
9199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5 2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3-7-15 20:55 编辑

平水韵:南宋年间,1223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6 17: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感到,高本汉 的 人工合成语言(人工擬音)是目前最接近 《切韵》音系的人工擬音。

  高本汉 在 1889年10月15日,生于瑞典的延雪平。毕业于 一所世界知名的瑞典国立综合性大学“乌普萨拉大学”,是第一位使用历史语言学这种欧洲治学方式研究中文的学者,他亦重构了中古汉语及上古汉语的语音。

  我的话题,好像有点远了。

点评

你的人工合成语言(人工擬音)跟金筑子的人工合成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金筑子的人工合成并不指人工擬音而指切韵音系的性质是综合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6 2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7-16 22:15 编辑

曾以《平水韵》的几个难分的韵部的字,用高本汉的拟音写出其推导的拼音字母,居然可以有统一的韵尾。如下:

十五潸上聲  潸(ʂan) 眼(ŋăn꞉) 限(ɣăn꞉) 簡(kăn꞉) 盞(tʂăn꞉) 産(ʂăn꞉) 板(pwan꞉) ---.
一東平聲  東(tuŋ) 空(kʰuŋ) 紅(ɣuŋ) 同(dʰuŋ) ----.
二冬平聲  冬(tuoŋ) 農(nuoŋ) 鍾(tɕi̯woŋ) ----.

反过来也反证了 陆法言《切韵》分韵的正确性。

点评

平水韵十三元,切韵就分为元魂痕三个部,反切字拟音也不同。不能用某个相同部进行反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0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6 22:12
曾以《平水韵》的几个难分的韵部的字,用高本汉的拟音写出其推导的拼音字母,居然可以有统一的韵尾。如下: ...

平水韵十三元,切韵就分为元魂痕三个部,反切字拟音也不同。不能用某个相同部进行反证!

点评

高本汉,对《平水韵》十三元即《切韵》元魂痕三个部,韵音系构拟推导如下: 元ŋi̯wɐn 魂ɣuən 痕ɣən 具体字韵如下: 元(ŋi̯wɐn)原(ŋi̯wɐn)源(ŋi̯wɐn)沅(ŋi̯wɐn)鼋(ŋi̯wɐn)园(ŋuɑn)袁(ji̯w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3-7-17 08:32
“人工合成”这一说法颇新鲜,但得有相关资料佐证才行。《切韵》属于中古音,拟测其音节结构要按现代汉语北 ...

汉语任何一种方音都产生于这个地方的自然人长期共同生活进行语音交流的结果。切韵是把多个方音予以人工综合,因此它只是一种人工合成语言,是没有任何一个自然人所能准确发音的语言,“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就是有力的佐证!

点评

没文化,真可怕 人为综合跟人工合成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发表于 2023-7-17 0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7-17 09:17
汉语任何一种方音都产生于这个地方的自然人长期共同生活进行语音交流的结果。切韵是把多个方音予以人工综 ...

没文化,真可怕

人为综合跟人工合成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发表于 2023-7-17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6 17:24
我是感到,高本汉 的 人工合成语言(人工擬音)是目前最接近 《切韵》音系的人工擬音。

  高本汉 在 188 ...

你的人工合成语言(人工擬音)跟金筑子的人工合成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金筑子的人工合成并不指人工擬音而指切韵音系的性质是综合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7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7-17 08:22
平水韵十三元,切韵就分为元魂痕三个部,反切字拟音也不同。不能用某个相同部进行反证! ...

高本汉,对《平水韵》十三元即《切韵》元魂痕三个部,韵音系构拟推导如下:
元ŋi̯wɐn 魂ɣuən 痕ɣən

具体字韵如下:
元(ŋi̯wɐn)原(ŋi̯wɐn)源(ŋi̯wɐn)沅(ŋi̯wɐn)鼋(ŋi̯wɐn)园(ŋuɑn)袁(ji̯wɐn),----,魂(ɣuən)浑(ɣuən)温(ʔuən)孙(suən)门(muən)尊(tsuən)--。

其理由,请大家讨论一下。

点评

高本汉、马伯乐,两位都认为《切韵》是以长安一地之音为基础的音系。陈寅恪则认为《切韵》是以洛阳一地之音为基础的音系。因此高本汉用长安一地之音对《切韵》进行拟音,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就是长安音系。而《切韵》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1:54
魂痕是有韵头与无韵头之别,元的主元音稍远了点,韵头也不同,蒲立本的拟音则是韵头的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发表于 2023-7-17 1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7 10:29
高本汉,对《平水韵》十三元即《切韵》元魂痕三个部,韵音系构拟推导如下:
元ŋi̯wɐn 魂ɣuən 痕ɣə ...

魂痕是有韵头与无韵头之别,元的主元音稍远了点,韵头也不同,蒲立本的拟音则是韵头的不同

点评

《切韵》似音的重点在于韵腹,an,ɐn,ən 应是一等,二等的区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11: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7 10:29
高本汉,对《平水韵》十三元即《切韵》元魂痕三个部,韵音系构拟推导如下:
元ŋi̯wɐn 魂ɣuən 痕ɣə ...

高本汉、马伯乐,两位都认为《切韵》是以长安一地之音为基础的音系。陈寅恪则认为《切韵》是以洛阳一地之音为基础的音系。因此高本汉用长安一地之音对《切韵》进行拟音,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就是长安音系。而《切韵》既是综合南北古今韵书而成,这切韵音系就只能是一种人工合成音系。任何一地之音都不可能准确发出其音,它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书面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7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7-17 12:11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7-17 10:41
魂痕是有韵头与无韵头之别,元的主元音稍远了点,韵头也不同,蒲立本的拟音则是韵头的不同 ...

《切韵》似音的重点在于韵腹,an,ɐn,ən   估计是 同韵 的一等,二等的区分。韵尾一致更显得“元魂痕”合并的合理。

点评

等韵是指音高,如一等洪大,二等次大,跟什么主元音、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7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发表于 2023-7-17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7-17 12:57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7 11:54
《切韵》似音的重点在于韵腹,an,ɐn,ən   估计是 同韵 的一等,二等的区分。韵尾一致更显得“元魂痕” ...

等韵是指音高,如一等洪大,二等次大,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

点评

分等是: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这--, 你这是说对了。 “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 这是说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8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8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7-17 12:55
等韵是指音高,如一等洪大,二等次大,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 ...

分等是: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这--, 你这是说对了。
“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混不到一块的”  这是说错了。

点评

是我的表述有问题,你说的没错,但等韵是个复杂的话题,其不仅涉及元音,也涉及介音和声母方面,我的意思是韵腹、韵头、韵尾组成韵,等韵并不仅以韵为划分,如东韵就含一等和三等,又如元韵多为三等,魂痕韵却多为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0 14: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8 20: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7-18 21:01 编辑

这是一个参考资料:
国际音标.jpg

有关,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资料。
等韵b.jpg

点评

u是洪大吗?这个资料有误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0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6
贡献
3597
金钱
5024
发表于 2023-7-19 2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韵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2
贡献
22210
金钱
291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20 13: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8 20:58
这是一个参考资料:

u是洪大吗?这个资料有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发表于 2023-7-20 14: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7-18 20:56
分等是: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这--, 你这是说对了。
“跟什么韵腹、韵头、韵尾是 ...

是我的表述有问题,你说的没错,但等韵是个复杂的话题,其不仅涉及元音,也涉及介音和声母方面,我的意思是韵腹、韵头、韵尾组成韵,等韵并不仅以韵为划分,如东韵就含一等和三等,又如元韵多为三等,魂痕韵却多为一等,以下是万献初先生的音韵学概要中等、呼部分


等呼,是就韵头(介音)来区分韵母的术语。“呼”辨韵头的开合,“等”辨韵母的洪细。“呼”的本义是“发音”或“念”,是个动词,传统音韵学家将它用作指称韵头区别的概念,把韵头不同的韵母分为“开口、合口”两大类,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清江永《音学辨微》云:“音呼有开口合口,合口者吻聚,开口者吻不聚也。”是说开、合口不同实际上是韵母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凡韵头或主元音有的为“合口呼”,余者为“开口呼 。

“等”是一种大约出现于唐代的分析汉语语音的特殊方法,是韵图用来表示韵母区别的最重要方法,故韵图又叫“等韵图”。《韵镜》、《七音略》把《广韵》的“韵”分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四个等次,依次放在“韵”下的四个格子中。清江永《音学辨微》描述四等之区别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换用现代语音学术语,所谓“洪、细”是指韵母中元音开口度大小和舌位的前后:元音开口度大、舌位较后的是“洪音”,开口度小、舌位较前的是“细音”。一、二等开口度大,舌位较后;三、四开口度小,舌位较前,四等开口度更小,舌位更前。从一等到四等,主要元音的开口度逐渐变小,舌位逐渐前移。王力《汉语史稿》据现代方言等材料对《韵镜》第二十五图的“豪肴宵萧”进行古音拟测:拟一等“豪”韵的韵母为[ɑu,二等“肴”韵为[au,三等“宵”韵为[iɛu,四等“萧”韵为[ieu,认定一等韵舌位靠后开口度最大,二等韵舌位较前开口度次大,三、四等韵舌位靠前开口度较小,“洪音”一二等无[i介音,“细音”三四等有[i介音。中古韵母系统发展到近代,“等”的差别逐渐消失,“呼”的细类也合为大类,中古“两呼四等”8个区别演变为“四呼”4个区别,中古合口细音[iu-]介音固化为近代[y-]介音。一般说来,中古“两呼四等”演变为近现代“四呼”大致是:中古开口一二等变为现代开口呼,中古合口一二等变为现代合口呼,中古开口三四等变为现代齐齿呼,中古合口三四等变为现代撮口呼。明代梅膺祚《字汇》后附《韵法直图》所分“十呼”中已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呼名称,清初潘耒《类音》卷二从音理上分析四呼的发音部位和唇形:“凡音皆自内而外。初发于喉,平舌舒唇,谓之开口;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敛唇而蓄之,声满颐辅之间,谓之合口;蹙唇而成声,谓之撮口。”

点评

韵腹、韵头、韵尾组成韵,这是我们讲押韵的常识。三者中韵腹韵尾为主。 是不是正因为腹韵尾为主,所以对韵头另做处理而有等呼?这方面因为不实用,我几乎没看。顺便请老兄介绍一下,偷取一些知识。但看你的介绍,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0 1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2
贡献
22210
金钱
2913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20 1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7-20 14:28
是我的表述有问题,你说的没错,但等韵是个复杂的话题,其不仅涉及元音,也涉及介音和声母方面,我的意思 ...

韵腹、韵头、韵尾组成韵,这是我们讲押韵的常识。三者中韵腹韵尾为主。
是不是正因为腹韵尾为主,所以对韵头另做处理而有等呼?这方面因为不实用,我几乎没看。顺便请老兄介绍一下,偷取一些知识。但看你的介绍,似乎不光是韵头。当只有韵腹或只有韵腹与韵尾时。如文中豪韵。
此帖含金量较多,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