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45

[学习资料] 群里早读 专帖留存 五言古诗部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5-6-19 2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凌花 于 2015-6-19 21:23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群里早读 专帖留存 五言古诗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贼退示官吏·并序

                  作者: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税:这里指赋税。
3、戎旃:军帐。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撑船。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西原的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只是受到贼人哀怜而巳。诸官吏为何如此残忍苦征赋敛?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门口,洞穴沟壑横卧在家门前。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山中的夷贼又常来扰边。
县城太小夷贼不再屠掠,人民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这个道州才能独自保全。
使臣们奉皇命来收租税,难道还不如盗贼的心肝?
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火煎。
谁愿意断绝人民的生路,去做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我想辞去道州刺史官职,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带领家小去到鱼米之乡,归隐老死在那江湖之边。

赏析
这是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然后在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与“夷贼”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全诗共分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岁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适。七至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今”,写“贼”。对“贼”褒扬。十五至廿句,为第三段,写“今”,写“官”。抨击官吏,不顾丧乱人民之苦,横征暴敛。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写自己的心志:宁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忠臣、贤臣”。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作为帮凶,坑害人民。诗直陈事实,直抒胸臆,不雕琢矫饰,感情真挚。不染污泥、芳洁自好。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译文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溪

         作者: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译文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赏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李白·浮云终日行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楫:船桨、船
斯人:指李白
局促:勿促不安

译文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背景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先囚于浔阳【今江西九江】,被流放夜郎【治所咱今贵州桐垶西北】,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

鉴赏
  这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译文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解
1、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2、之子:这个人。
3、宿:隔夜。

译文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赏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译文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夕次盱眙县

        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
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4、秦:今陕西一带。

译文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动情。读来颇为动人。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作者: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解
1、亲爱:指好友。
2、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
3、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头语,世间理,如水乳交融,似蛛网交织,牵人心绪,动人心弦。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遇·孤鸿海上来

         作者: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赏析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意思是说: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不知到何处去猎取它。“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遇·江南有丹桔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译文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赏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 桔,喻己贞操。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 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 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解
1、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2、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译文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赏析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释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译文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 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 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 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 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 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 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 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 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 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 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 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 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 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 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 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译文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杨氏女

         作者: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注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遥远貌。
3、行:指出嫁。
4、无恃:无母。
5、令门:对其夫家的尊称。
6、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7、居闲:平日。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长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女自小相依为命,感情颇为深厚。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二女自然更加怜爱。在大女儿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爱,骨肉情,跃然纸上。“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可作红衣千秋楷模。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解
1、:拘束。
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3、澹:澄静;
4、虑:思绪。
5、霭:迷蒙貌。
6、庶:庶几,差不多。

译文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赏析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解
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士,说他生活的清苦。

译文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赏析
这首寄赠诗,是透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再写道士在山中苦炼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让老友在秋风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叶满山,寻不到他。全诗语言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句,也确是诗中绝唱。宋苏东坡颇爱此诗,并刻意学之,步其韵为之“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然终不如韦应物之句。《许彦周诗话》评“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之不当和也。”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遇·兰叶春葳蕤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赏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 情怀。 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 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解
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译文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解
1、雉:野鸡。
2、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 之意。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 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 景致,顿生羡慕之情。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 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 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解
1、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3、远:这里指不能入金马门。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赏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籍,使其觉得知音有人是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
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译文
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 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 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 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 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 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 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 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 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 出诗人的称羡之情。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 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 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 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李白·死别已吞声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
1、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
2、间:掺合。
3、故意:故交的情意。

译文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觞。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译文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赏析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 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 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2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草堂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704
贡献
120822
金钱
15457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解
1、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也称贝叶经。
2、冥:暗合;
3、缮:修持。
4、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5、澹然:宁静状。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生活充实幸福,友谊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4-30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