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张老师布置一道作业:用“罢了”造一个长句,要求句意清楚。 第二天,老师把一个同学的造句抄在黑板上。然后请小明读,小明念道:“有两个单位闹矛盾,上级派人来调解了几次,都没有解决问题,只好不了了之罢了。”老师说:“你把最后两字在读一遍,并解释一下最后一句的意思。” 小明说:“最后两字读bà·le,最后一句的意思是矛盾没解决就没有下文了。” 老师问:“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吗?” 小亮站起来说:“我认为最后两字可读bàliǎo,最后一句的意思是矛盾并没解决,调解的人无可奈何就这样算了。” 老师问:“大家看法如何?” 同学们热闹起来,有赞成小明的,也有赞成小亮的。 小聪站起来说:“我认为两种理解都正确,关键是‘罢了’这个多音词作怪,读bà·le是助词,是小明的理解,读bàliǎo是动词,是小亮的理解。因此这个同学造的句子不符合老师提出的‘句意清楚’的要求。” 老师说:“如果我只表示小亮的意思,你看如何改就不产生歧义了?” 小聪说:“在‘罢了’前加‘地’或加‘如此’。” 老师赞扬说:“小聪说得不错,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