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7|回复: 3

2.格律诗用韵方法-------孤雁出群格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6254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0
贡献
6348
金钱
894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9-13 1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9-24 10:14 编辑

孤雁出群格 (探头韵、衬韵、借韵、孤雁带群格
    孤雁出群格又叫“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或称孤雁带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
    唐朝近体诗,最初规定奇句不许押韵。
    由于受古风第一句常押韵的影响,人们要求松绑,于是考试允许第一句也可押韵,但为了不影响等级评定与联数的歧义,便规定第一句若押韵,只能押邻韵,邻韵不计韵数。
    为什么首句不在四韵之数?那是因为格律诗初出时规定奇句不押韵,只能偶句押韵,因此韵的数量按联来计算,两韵表示两联四句,四韵表示四联八句,五韵表示五联十句,六韵表示六联十二句。考试中规定的韵便是如此计算。但在实际写作中,受古风影响,许多人首句也会押韵,这样给考试出了个难题,如果首句也算韵,则律诗会出现四韵和五韵。有的考生写八句四韵,有的考生写八句五韵,而题目定四韵,如何计分?于是中庸一下,确定首句不算韵,便不会对题目限制产生冲击。但首句押韵是事实,怎能不算?那怎么办?于是又想出一个妥协的办法,押韵可以,但不得用本部的韵,只能用邻韵,这样,既然它不是本部韵,当然不影响韵的数量计算,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格律诗便又增加了首句邻韵通押的要素。所以近体诗便有了第一句邻韵通押的规定。
    规矩执行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变味,樊笼会被冲破。人们写诗也不是都为了考试,因此平时写诗,很多人未必遵从邻韵通押的规定,于是随后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些诗人不仅邻韵通押,连不是邻韵的相近的韵部也通用起来。这样它便为辘轳格进退格孤雁入群格等的用韵铺路,辘轳格进退格就是既可用邻韵的韵也可用非邻韵的韵。然后它们形成一股合力,冲击着格律诗的用韵规范,为后来的词林正韵、曲韵、十三韵、新韵等充当先锋。
    第二种是直接用本部的韵,不管什么邻韵通用,到宋朝时,首句同部韵更加常见。这种情况越到后来越严重,到后代居然也无人再非议了。于是首句邻韵通押最后于是成了空话一句。
    唐宋出现了进退格、辘轳格、葫芦格,第一句押韵自然也应该定个什么格,把两种情况区别开来。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格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如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其实不光是“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在盛唐中唐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包括皇上李隆基已经有借用邻韵的律绝。
    但是清代的汪师韩其所著《诗学纂闻》中说:“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他认为所谓“孤雁出群”,是指“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由此首句和尾句两个名称混乱,造成了后代名称乱用的混乱。按照尊重首创的习惯,我们认为首句还是用孤雁出群为好。
    对孤雁出群的理解,汪师韩于《诗学纂闻》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即谢榛的“孤雁出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有用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方可借入,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韵;先韵诗,起句入覃、盬、咸韵,则杂然不可为训。”而谢榛《四溟诗话》则曰:“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两点,一是首句不在四韵之数,所以可借韵为之;二是可借的必须是可通之韵。当时的这种规定与进退格辘轳格是有所不同的。
    邻韵通押的出现,本为变体,即杂体,孤雁出群格没有破坏格律诗的偶数句押韵的原则,因此人们也比较认同,用的也比较多,尤其是晚唐两宋。当得到大家认可,便扶正了,成为正体中的一份子。而尾句的孤雁入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破坏了偶数句押韵的原则,所以一般不常用,至今它还是变体,即杂体,不能像孤雁出群一样进化为正格。

475

主题

6254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0
贡献
6348
金钱
894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1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例子太多,这里只收集唐朝的例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701年-762年)
犬吠水声中/东,桃花带雨浓。/冬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送袁明府任长沙(唐•李白)
别离杨柳青/青,樽酒表丹诚。/庚
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
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唐•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纱帽乌皮几/微,闲居懒赋诗。/支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灵寿君王赐,彫胡弟子炊。
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

送杨少府贬郴州(唐•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青,若为秋月听猿声。/庚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秋野五首其一(唐•杜甫)(712年—770年)
秋野日疏芜/虞,寒江动碧虚。/鱼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春听琵琶(唐•白居易)
四弦不似琵琶声/庚,乱写真珠细撼铃。/青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斋戒(唐•白居易)
每因斋戒断荤腥/青,渐觉尘劳染爱轻。/庚
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妻初授邑号告身(唐•白居易)(772年-846年)
弘农旧县授新封/冬,钿轴金泥诰一通。/东
我转官阶常自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花笺印了排窠湿,锦褾装来耀手红。
倚得身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绿窗中。

与微之唱和(唐•白居易)
拣得琅玕截作筒/东,缄题章句写心胸。/冬
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
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茅城驿(唐•白居易)
汴河无景思/支,秋日又凄凄。/齐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杨六尚书(唐•白居易)
君年殊未及悬车/鱼,未合将闲逐老夫。/虞
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
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

饮散夜归赠诸客(唐•白居易)
鞍马夜纷纷/文,香街起暗尘。/真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唐•白居易)
漠漠复雰雰/文,东风散玉尘。/真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初到忠州赠李六(唐•白居易)
好在天涯李使君/文,江头相见日黄昏。/元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故衫(唐•白居易)
闇淡绯衫称老身/真,半披半曳出朱门。/元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哭崔二十四常侍(唐•白居易)
貂冠初别九重门/元,马鬣新封四尺坟。/文
薤露歌词非白雪,旌铭官爵是浮云。
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唐•白居易)
诗情书意两殷勤/文,来自天南瘴海滨。/真
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
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
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

予与山(唐•白居易)
故交海内只三人/真,二坐岩廊一卧云。/文
老爱诗书还似我,荣兼将相不如君。
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霄中路分。
阿阁鸾凰野田鹤,何人信道旧同群。

读道德经(唐•白居易)
玄元皇帝著遗文/文,乌角先生仰后尘。/真
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
世间尽不关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寄韬光禅师(唐•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元,两寺原从一寺分。/文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新妇石(唐•白居易)
堂堂不语望夫君/文,四畔无家石作邻。/真
蝉鬓一梳千岁髻,蛾眉长扫万年春。
雪为轻粉凭风拂,霞作胭脂使日匀。
莫道面前无宝鉴,月来山下照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54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0
贡献
6348
金钱
894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1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闺情(唐•杜牧)(803年-约852年)
娟娟却月眉/支,新鬓学鸦飞。/微
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
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唐•杜牧)
洛桥风暖细翻衣/微,春引仙官去玉墀。/支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
行开教化期君是,卧病神祇祷我知。
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自贻(唐•杜牧)
杜陵萧次君/文,迁少去官频。/真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深宫(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金殿销香闭绮栊/东,玉壶传点咽铜龙。/冬
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井络(唐•李商隐)
井络天彭一掌中/东,漫誇天设剑为峰。/冬
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
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奉和太原公(唐•李商隐)
潼关地接古弘农/冬,万里高飞雁与鸿。/东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綵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唐•李商隐)
信陵亭馆接郊畿/微,幽象遥通晋水祠。/支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祗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牡丹(唐•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真,绣被犹堆越鄂君。/文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春怨(唐•金昌绪)(生卒不知)
打起黄莺儿/支,莫教枝上啼/齐。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齐。

晚唐•郑蕡(今河南人)的试律诗《天骥呈材》
毛骨合天经/青。拳奇步骤轻。/庚
曽邀于阗驾。新出贰师营。/庚
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庚
酒亭留去迹。呉坂认嘶声。/庚
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呈。/庚
王良如顾盼。垂耳欲长鸣。/庚
此六韵十二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54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0
贡献
6348
金钱
894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19: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东韵出群诗选40首
1
寄友人(唐•于武陵)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
昔时轻一别,渐老贵相逢。应恋嵩阳住,嵩阳饶古松。
2
上张弘靖相公(唐•王建)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传封三世尽河东,家占中条第一峰。旱岁天教作霖雨,明时帝用补山龙。
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迹重。卑散自知霄汉隔,若为门下赐从容。
3
题木兰院(一作惠照寺)二首 其二(唐•王播)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4
寄云盖山先禅师(唐•齐己)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
闲床饶得石,杂树少于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5
汉南遇友人(唐•项斯)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梦尽吴越水,恨深襄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6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荅(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拣得琅玕截作筒/一东,缄题章句写心胸。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
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7
草书屏风(唐•韩偓)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何处一屏风/一东,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8
题茅山李尊师山居(一作严维诗)(唐•秦系)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天师百岁少如童/一东,不到山中竟不逢。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9
逢友人(唐•黄滔)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彼此若飘蓬/一东,二年何所从。帝都秋未入,江馆夜相逢。
瘴岭行冲夏,边沙住隔冬。旅愁论未尽,古寺扣晨钟。
10
感怀呈所知(唐末宋初•谭用之)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十年流落赋归鸿/一东,谁傍昏衢驾烛龙。竹屋乱烟思梓泽,酒家疏雨梦临邛。
千年别恨调琴懒,一片年光览镜慵。早晚休歌白石烂,放教归去卧群峰。
11
寄题寻真观(唐•李翔)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见说寻真地势雄/一东,面临湖北倚高峰。奔涛入夏雷声迅,险嶂凌秋黛色浓。
坛上步虚频降鹤,洞中投简数惊龙。何劳更访桃源路,水曲云深千万重。
12
寄华山司空侍郎(一作表圣)二首 其一(唐•徐夤)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金阙争权竞献功/一东,独逃徵诏卧三峰。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
13
赠匡山道者(唐•章孝标)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尝闻一粒功/一东,足以反衰容。方寸如不达,此生安可逢。
寄书时态尽,忆语道情浓。争得携巾履,同归鸟外峰。
14
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唐•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空王初受逞神功/一东,四钵须臾现一重。持次想添香积饭,覆时应带步罗钟。
光寒好照金毛鹿,响静堪降白耳龙。从此宝函香里见,不须西去诣灵峰。
15
咏云(唐•姚合)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霭霭纷纷不可穷/一东,戛笙歌处尽随龙。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
16
寄舍弟(唐•杜荀鹤)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世乱信难通/一东,乡心日万重。弟兄皆向善,天地合相容。
大野阴云重,连城杀气浓。家山白云里,卧得最高峰。
17
题厉玄侍御所居(唐•姚合)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幽栖一亩宫/一东,清峭似山峰。邻里不通径,俸钱唯买松。
野人时寄宿,谷鸟自相逢。朝路床前是,谁知晓起慵。
18
江次维舟登古寺(唐•李中)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辍棹因过古梵宫/一东,荒凉门径锁苔茸。绿阴满地前朝树,清韵含风后殿钟。
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吟馀却返来时路,回首盘桓尚驻筇。
19
送宫人入道归山(唐•于鹄)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十岁吹箫入汉宫/一东,看修水殿种芙蓉。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
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高松。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
20
送文懿大师净公西游(唐末宋初•徐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乘兴西游谁与同/一东,一囊诗藁一枝筇。厌栖庐岳莲花社,却访南山紫阁峰。
怀古有时应怅望,寻幽何处不从容。关中风物常牵梦,老卧闲曹转放慵。
21
宿秦生(一作僧)山斋(唐•温庭筠)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衡巫路不同/一东,结室在东峰。岁晚得支遁,夜寒逢戴颙。
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行解无由发,曹溪欲施舂。
22
洞庭湖(唐•曹松)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西南北各连空/一东,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23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唐•贾岛)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何故谒司空/一东,云山知几重。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24
西寨寓居 其二(唐•徐夤)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功智争驰澹薄空/一东,犹怀忠信拟何从。鸱鸢啄腐疑雏凤,神鬼欺贫笑伯龙。
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25
寄清溪道友(唐•齐己)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山门摇落空/一东,霜霰满杉松。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26
移居西湖作二首 其一(唐•齐己)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火云阳焰欲烧空/一东,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27
题得铜香炉(唐•钱元瓘)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莫记年华隐水中/一东,忽于此日睹灵踪。三天瑞气标金相,五色龙光俨圣容。
节届初秋兴典教,时当千载庆遭逢。仙冠羽服声清曲,共引金台入九重。
28
舟行夜泊夔州(唐•唐求)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维舟镜面中,回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
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29
江南清明(唐•郑准)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东,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30
芳草(唐•罗邺)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废苑墙南残雨中/一东,似袍颜色在蒙茸。微香暗惹游人步,远绿才分斗雉踪。
三楚渡头长恨见,五侯门外却难逢。年年纵有春风便,马迹车轮一万重。
31
投龙池(唐•李翔)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虎眼涡盘石窟中/一东,古今俱向此投龙。奫沦不啻深千丈,肸蚃皆应到九重。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32
井络(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井络天彭一掌中,漫誇天设剑为峰。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
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33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犬吠水声中/一东,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34
书事(唐•何赞)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果决生涯向路中/一东,西投知己话从容。云遮剑阁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阔步文翁坊里月,闲寻杜老宅边松。到头须卜林泉隐,自愧无能继卧龙。
35
寄庐岳僧(唐•齐己)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闻飞锡别区中/一东,深入西南瀑布峰。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36
赠志空上人(唐•许棠)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了了在心中/一东,南宗与北宗。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
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
37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唐•齐己)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行心乞得见秋风/一东,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38
送曹税(唐•李咸用)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掺袂向春风/一东,何时约再逢。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39
竹(唐•郑谷)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宜烟宜雨又宜风/一东,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40
寄杨赞图学士(唐•黄滔)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堂第一领春风/一东,时怪关西小骥慵。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4-26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