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登小阁 于 2015-6-24 11:38 编辑
A组01-闲登小阁 六期初级班第八讲作业:
一、判断下列对联采用何种传统对格?
1、清联230、海棠吟社 麟 庆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答:采用了叠字传统对格。
2、前人联
閒看門中月;
思耕心上田。
答:析字传统对格
3、前人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答:采用了回文传统对格
二、找出下列对联不符合六要素之处,说明可以成对的原因:
1、清联206、江心寺楼 李宗昉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答: A、此对联违背了词性对品和结构对应两方面的要素,如:青山/初日,白水/晓风,横郭/芙蓉,绕城/杨柳;词类属性不同。结构对应上:横郭,绕诚是动名结构,对应的芙蓉杨柳是名词结构。违背了结构对应。 B、可以成对的原因:“孤屿”“双塔院”句内自对;“一楼”“两诗人”句内自对。同时“孤屿”与“一楼”相对,“双塔院”与“两诗人”相对。上下两联互对。
2、民国联24、秋瑾墓 前人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答: A、违背了词性对品和上下联平仄相对要素。巾帼偏正词组,亭台并列词组;英雄偏正词组,风雨并列词组;上联平仄是:平仄仄平平,下联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风处应是仄声。 B、可以成对的原因:“求仁”“得仁”句内自对;“虽死”“不死”句内自对。”同时,“求仁得仁”又与“虽死不死”上下联互对。
3、清联115、岳阳楼 周元鼎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答: A、违背了词性对品和结构对应要素。后/昔,先/今,词类属性不同;后/先指时间,形容词;昔,名词,上,此处是动词,上下联结构没有对应。后七言断句处上下平仄失替,可喜的是人名可以宽对。 B、可以成对的原因:上联是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句,下联是引用杜甫《登岳阳楼》的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赞美岳阳楼的典雅。上下联都用典,可以相对,用典允许宽对。
三、下列对联断句不同,有相反的联意。请做出两种断句。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住?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其人好/不伤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