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17

七绝·【感秋】

[复制链接]

88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06
贡献
26761
金钱
32648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9-23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感秋】
(依平水、上平十一尤韵)
节令浑然暑气休,徒来苦雨未绸缪。
阴霾雾霭图天际,似见凡尘好个秋。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2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这首《感秋》七绝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暑气消退而秋意渐浓的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渲染等多种手法,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篇首句“节令浑然暑气休”,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季节的更替,同时通过“浑然”二字,表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与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暑气休”三字,不仅描绘出夏季的结束,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颔联这句“徒来苦雨未绸缪”,则通过反衬的手法,以“苦雨”的形象来突出秋天的雨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反衬手法,突出了秋雨的突然性和没有绸缪准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秋天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颈联这句“阴霾雾霭图天际”,诗人运用了寓言式的描绘,将秋天的景象升华到一种神秘的氛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氛围,为最后一句“似见凡尘好个秋”做出了铺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尾联这句“似见凡尘好个秋”,则是诗人对秋天的总括和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似见”二字,诗人将秋天的美好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凡尘”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向往和期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期盼,与前述的暑气消退、苦雨未绸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秋天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看,这首《感秋》七绝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暑气消退、秋意渐浓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梅亭读雪执行首版

Rank: 6Rank: 6

威望
649
贡献
148705
金钱
150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9-24 11: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秒影映心 于 2023-9-24 11:38 编辑

诗中的“浑然”、“未绸缪”、“阴霾雾霭”以及“似见凡尘”等词语,都以其独特语言创意与艺术表现力,让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生动的画面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佳作。

点评

非常感谢秒版的雅评 有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4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06
贡献
26761
金钱
32648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6: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秒影映心 发表于 2023-9-24 11:37
诗中的“浑然”、“未绸缪”、“阴霾雾霭”以及“似见凡尘”等词语,都以其独特语言创意与艺术表现力,让这 ...

非常感谢秒版的雅评 有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2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