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77|回复: 35

走出盒子思维

[复制链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发表于 2023-9-25 1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6 16:33 编辑

什么是盒子思维? 所谓盒子思维,就是个人认知所构成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你的思维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走出盒子思维的捷径是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 依据百度百科: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散思维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

抄了百度之后是要谈点自己的感想才能叫百度学习的,发散思维无论对于写诗还是理论或是教学都有其相当重要的意义,先就百度上的“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来说其实主要针对便应是对于写诗的人而言的,譬如当我们困在某个固有的思维模式下打不开思路的时候,我们就无妨换个角度去构思,曾记得周克光先生来梅演讲时便介绍过木棉花的八种写法,这便是“一事多写”、“一物多用”。

而“一题多解”对于诗词鉴赏来说则便是“诗无达诂”了,有时候我们读到某一首诗词的时候会倾向于某一面而抵牾其它方面,这是盒子思维在作祟,但我们其实是无妨于多换角度去探究诗意的,当然,理论问题有时候倾听一下不同意见也许会令人耳目一新或者是豁然开朗。

理论版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是集体发散思维,这样的思维是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譬如我在阅读某一问题时便困在自我的盒子里怎么也走不出了,但在理论版求教之后门外谈诗先生很简短的几句话却能令我
茅塞顿开,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同样的是关于拗救的问题几个坛子里吵了十多年怎么也吵不清楚,但北山钓者先生却用“平衡平仄、稳顺声势”八个字便高度概括出了拗救的本质意义而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豁然开朗,这不正是体现出了集体发散思维的好处了么? 这不正是体现出了理论版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来了么?

在教学中也常常会遇到盒子思维的情况,不论你是如何口干舌燥地讲多少,但总会有一些学员就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一首诗来,这时候也应用运到发散思维去启迪创作了,譬如先给出他们两句然后让他们凑成一首诗或一首词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然后在他们凑成的作品上稍加评点,我觉得这样的方法还是简单有效的,当然,我们不能对初学者求全责备,他们正象婴幼儿蹒跚学步一样,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嘲讽。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5 11:43 编辑

今天我的网络有点烂,先抛话题吧,看看来版诸君是否感兴趣再说好了

点评

两种比较: a 仄平平仄平和平平平仄平,前者三个平声,后者四个平声。前者三个平声是拗救句,后者四个平声也是拗救句。 b 平平仄仄平和仄平平仄平,前者三个平声,后者三个平声。前者三个平声是拗救句,后者三个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5

帖子

4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3
贡献
102
金钱
156
发表于 2023-9-25 13:4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赏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4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3-9-25 14: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很好的。

周克彰?周克光?

点评

记错了,应该是周克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5:4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5: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悠哉游哉 发表于 2023-9-25 13:47
有趣,赏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5 15:53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3-9-25 14:14
拜读,很好的。

周克彰?周克光?

记错了,应该是周克光
本来想把周克光介绍的木棉花的八种写法也简介一下的,但现在我这里的网速确是不行,查不到相关资料所以也就从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6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7594
贡献
26911
金钱
42243
发表于 2023-9-25 15: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写诗,教不会的,脑壳不开窍,硬凑几句,也成不了诗,叫一个盒子写诗,不如让母猪上树

点评

这恐怕会遭人骂的,不是谁说过‘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么? 诗写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会不会又是一回事,这确实跟天赋有很大的联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5: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5 16:07 编辑
碎萍 发表于 2023-9-25 15:53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写诗,教不会的,脑壳不开窍,硬凑几句,也成不了诗,叫一个盒子写诗,不如让母猪上树 ...

这恐怕会遭人骂的,不是谁说过‘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么?

诗写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会不会又是一回事,这确实跟天赋有很大的联系

其实纵算是个写诗的老手也会遇上盒子思维,这便是常说的遇上了瓶颈,自己有时候怎么着也突不破自己的瓶颈,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9-25 16:41 编辑

譬如前几天给了学员两句诗让他们联成篇,这两句是‘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学员联成篇的有以下几首

今生必定历沧桑,苦尽甘来岁月长。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

花开叶落又重阳,半获金枫半得霜。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

日升月落总寻常,惯看春山叶又扬。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

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枫红岭上霞辉映,一字飞鸿碧卷长。

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千般总是欢情在,更可明朝拥艳阳。

年年菊谢又冬霜,坎坷蹒跚见夕阳。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

西风催促雁南翔,此去还来又一场。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

。。。

毋庸讳言,有一部分也确实是联得没法看的,这里就从略了


点评

这种方法很好的,很容易让学员成篇。我也常给出首句,让他们去发挥,今年暑假在广东省中职语文教师诗词教学提高的省培、国培、中组部扶贫项目教师培训班也用了这个方法。收效很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4:23
第二首是最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6: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比较好的学员则把‘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嵌入到了宋词里去了

临江仙。秋情/贺铸体
菊谢叶凋伤满地
荷枯柳瘦湖凉
西风萧瑟月无光
转身凄景处
谁不动思量

何必悲秋人寂寞
花开花落寻常
禾黄十里正清香
银杯斟满酒
绮梦醉斜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7: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学员的临江仙/张泌体

何必悲秋人寂寞
开轩面受天凉
禾黄十里正清香
春花虽散
佳节遇重阳

野菊满坡传瑞气
初来试展新妆
眼前一派好风光
轻吟浅唱
寄韵入村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2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9-25 17: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9-25 17:24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25 11:29
今天我的网络有点烂,先抛话题吧,看看来版诸君是否感兴趣再说好了

两种比较:
a
仄平平仄平和平平平仄平,前者三个平声,后者四个平声。前者三个平声是拗救句,后者四个平声也是拗救句。
b
平平仄仄平和仄平平仄平,前者三个平声,后者三个平声。后者三个平声是拗救句,前者三个平声不是拗救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9-25 17:2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教学可不是个好差事啊,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毁了自己兴趣,成全别人。

点评

这是我老师推动诗学诗教精神的感召,多一些人学会点诗词对于传承国粹是有积极意义的 梅站也是教老干大学诗词的,这精神也颇值得我辈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98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7
贡献
5787
金钱
7595
发表于 2023-9-25 17:2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25 16:38
譬如前几天给了学员两句诗让他们联成篇,这两句是‘何必悲秋人寂寞,禾黄十里正清香’,学员联成篇的有以下 ...

第二首是最好。温柔兄给一个小红花表扬一下:)

点评

谢谢色兄临帖、鼓励,会把你的鼓励传达给学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5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9-25 17:20
诗词教学可不是个好差事啊,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毁了自己兴趣,成全别人。 ...

这是我老师推动诗学诗教精神的感召,多一些人学会点诗词对于传承国粹是有积极意义的

梅站也是教老干大学诗词的,这精神也颇值得我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7: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3-9-25 17:27
第二首是最好。温柔兄给一个小红花表扬一下:)

谢谢色兄临帖、鼓励,会把你的鼓励传达给学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7: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9-25 17:18
两种比较:
a
仄平平仄平和平平平仄平,前者三个平声,后者四个平声。前者三个平声是拗救句,后者四个平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09: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一题多解”,举例如《登幽州台歌》,素来评注不少

《升庵诗话》:
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唐诗归》:
两“不见”,好眼。“念天地之悠悠”,好胸中。
《唐诗快》: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泣鬼。
《柳亭诗话》:
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唐诗鉴赏辞典》: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诗的本义是说像燕昭王那样任用贤才的人,古代曾经有之,但不及见;后来当亦有之,但也不能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唐诗鉴赏辞典》等均作如是说)--摘自港坛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初、盛间五言古,陈子昂为冠”。

现在可以说,各种唐诗或历代诗歌选本,各种诗歌鉴赏集、鉴赏辞典都选入此诗,还有一些学者专门撰文探讨,或认为是感叹怀才不遇,或认为是抒发孤独之感,或认为“呈现于诗中的,实是一个包括宇宙古今,无限宽广的精神境界”,刘逸生先生在《唐诗小札》中甚至说:“这四句诗很难演绎,也很难解说,诗人胸中包罗广阔,笔下弃尽町畦,无来无去,无首无尾。勉强解说,势必如浑沌凿窍,七日而死。”最近王富仁则说:“这首诗的特点是:将时间结构融化在空间结构中并构成了一种浑融无间的、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分别的统一的时空结构。”(《时间与空间——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见《名作欣赏》1991.3.)--摘自港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1:5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萍 发表于 2023-9-25 15:53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写诗,教不会的,脑壳不开窍,硬凑几句,也成不了诗,叫一个盒子写诗,不如让母猪上树 ...

优点缺点都是天赋予的。所以要因材施教,引导其扬长避短。避短还得放在扬长之后,不然一见短处就心塞,连长处也给嫌弃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1:5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3-9-25 17:27
第二首是最好。温柔兄给一个小红花表扬一下:)

就布局及审美而言,第四首比第二首要好些~

点评

枫红岭上霞辉映,一字飞鸿碧卷长。千山红似火,雁在此中过。碧字从何何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3:09
两首词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2:0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时,思维发散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写诗时,笔力跟不上思维的人要注意收敛,不然就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770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1
贡献
8453
金钱
1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12: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23-9-26 11:58
就布局及审美而言,第四首比第二首要好些~

两首词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98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7
贡献
5787
金钱
7595
发表于 2023-9-26 13:0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23-9-26 11:58
就布局及审美而言,第四首比第二首要好些~

枫红岭上霞辉映,一字飞鸿碧卷长。千山红似火,雁在此中过。碧字从何何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3:5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3-9-26 13:09
枫红岭上霞辉映,一字飞鸿碧卷长。千山红似火,雁在此中过。碧字从何何来? ...

看山时写句山,看天空时写句天空,也许只是枫红幻出有霞的假象呢,另一边是青碧的~
不管总么说,一字飞鸿相较于天空太微小了,自然改变不了天空的底色。正像我们的白衣服不会因为走了道金丝线而称为白金衣~

点评

枫红岭上霞辉映。用了“辉映”两字一般是写实景。这样的实景能染诸般,清碧是无从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3:5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9-26 12:58
两首词如何?

这个说来话长。只给结果的话,第二手比第一手要娴熟些。第一手还在砌词成句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98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7
贡献
5787
金钱
7595
发表于 2023-9-26 14:0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23-9-26 13:55
看山时写句山,看天空时写句天空,也许只是枫红幻出有霞的假象呢,另一边是青碧的~
不管总么说,一字飞 ...

枫红岭上霞辉映。用了“辉映”两字一般是写实景。这样的实景能染诸般,清碧是无从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4:0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23-9-26 13:58
这个说来话长。只给结果的话,第二手比第一手要娴熟些。第一手还在砌词成句阶段~ ...

更正一下:是第二手心态更好,想写啥写啥,没有第一手的如履薄冰感~
虽然第一手读起来感觉似乎更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4:0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3-9-26 14:01
枫红岭上霞辉映。用了“辉映”两字一般是写实景。这样的实景能染诸般,清碧是无从来的。 ...

天空大着呢,近岭红不代表整个红~
当然啦,你最好是对的,这样就给作者提了个大醒~

点评

霞光万里,岭红千山是目光所及!思可越,目不可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98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7
贡献
5787
金钱
7595
发表于 2023-9-26 14:0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23-9-26 14:05
天空大着呢,近岭红不代表整个红~
当然啦,你最好是对的,这样就给作者提了个大醒~ ...

霞光万里,岭红千山是目光所及!思可越,目不可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23-9-26 14:1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3-9-26 14:07
霞光万里,岭红千山是目光所及!思可越,目不可越。

没有“万里”,只说“岭上”,我想枫叶映红的那块儿也不是没可能~
不争啦,作者才知道~

点评

两无名兄这样交流非常好,令我辈也有所裨益 我们客家人素有女性男称之传统,是尊称,所以也就习惯称你为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6:44
好的无名兄。一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9-26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