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2-9
威望210
金钱851
贡献641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威望- 210 点
贡献- 641 次
金钱- 851 枚
|
发表于 2023-12-3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皓月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描述了草堂的位置在万里桥的西面,紧邻着百花潭水就像沧浪一样的隐居地。
颌联描述了翠竹在微风吹拂下明净美好悦目的姿态,粉红色的荷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散发出淡淡的的清香。一副优雅美好的环境。
颈联写之前做高官的老朋友如今断绝了书信,因此也没有人给予生活上的接济,小儿由于长时间的挨饿都面露菜色。诗人打破格律在句法上形成了前二后五的句式,在艺术上与香稻琢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承接颈联继续描写生活处境的困难,几乎要饿死路边了,但诗人还是顽强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打击,这就是疏放的人生态度。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诗人还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翠竹与粉荷,他没有被压力打倒,坚强不屈地生活着。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自己不觉哑然失笑了,你是一个怎样的越来越狂放老头子啊!
狂夫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两种看似不能调和的情景完美地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写作特点:以乐景写哀,情感是跌宕起伏的,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章法是起承转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