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1|回复: 24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6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930
贡献
201619
金钱
20852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8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诗理论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作业截止时间,12月4日晚上八点。

0

主题

382

帖子

257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4
贡献
666
金钱
954
发表于 2023-11-28 2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竹郎组-炳坤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交代自己草堂的地点,周围环绕着浣花溪。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说住所周围的环境风吹翠竹一片遐景,雨洗荷花带来阵阵香气,环境很美。
颈联忽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情绪陡转之下,环境虽然美好,但想到生活的窘境悲凉顿生,有着高官厚禄的故人来往的书信也断绝了,无人接济自己,家中的小孩子也快饿死了。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唯有把饿死的儿子填到沟壑之中,就得想的开了 没办法了,谁愿笑我就笑,谁愿说我狂就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31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雅风文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826
贡献
47721
金钱
718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29 0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
竹郎32~青山笑看人生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交代自己草堂的地点,周围环绕着浣花溪。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颔联其意: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环境很美。
      颈联忽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情绪陡转之下,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尾联其意: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此诗,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前面讲非常美好的生活环境,后面讲近乎要饿死,就要被人家填沟壑的惨境。从“狂夫”的典故,我们知道,这个名称源自一个不上班而饿得发狂的人。杜甫如今恰好也是这样的情形,他弃官离开了华州,先跑到秦州,后又来到了成都。杜甫弃官不做的历史,更早的还有一件,755年的时候,朝廷授予老杜一个河西尉的官职,可是老杜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估计,当时杜甫就称自己是“狂夫”了。想不到时隔四五年,自己再次弃官而走,才会导致今天自己和孩子都饿成这个样子。所以是“自笑狂夫老更狂”,本来就嘲笑自己是个狂夫,想不到都这么老了,却更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33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6
贡献
945
金钱
1264
发表于 2023-11-30 17: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22-竹影拂尘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一、解析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表面的欢欣和内心的愁苦。大意是说,我在成都万里桥西边盖了一座草堂,终于有了落脚之处。草堂邻近百花潭,潭水清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沧浪水,可以洗涤我的尘心,不再有俗世的烦恼,过着隐居一样的生活。草堂四周环境优雅,细雨过后,岸边的竹子青翠欲滴,恬淡沉静;水中红色的荷花更加鲜艳。微风吹来,竹叶轻轻拂动,时动时静;荷花浅笑,不时送来缕缕清香。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本来应该高兴才是,想与此美景长相厮守,但是生活上出了问题。经常接济我的老朋友最近断了音信,生活难以为继,无米下锅了,长时间挨饿的孩子面露饥寒之色。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漂泊的大半生,未来时日无多,将死之人还计较什么呢?也只有放浪形骸,不怕别人耻笑了。这样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我这个将要成为狂夫的人,年老了越来越狂放了。
二、解析句子
首联,“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写草堂所处的环境。前句名词句,前六个字都作定语,“堂”是中心词。后句主谓宾俱全。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写草堂周围的突出景色。对仗工稳,也是互文。“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娟娟静”“冉冉香”描摹情态细致传神。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叙事,表明自己的处境。也是很工整的对仗。前后句形成因果关系。“厚禄”、“恒饥”前置句首,强调贫困处境。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议论抒情。“狂”有机重复,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跌宕
全诗感情起伏跌宕:首联暗含归隐之意,恬淡;颔联景中融情,喜悦;颈联感慨现状,无奈;尾联浇心中块垒,故作旷达,自嘲。
四、上下的关联
首联交代草堂环境,“百花潭水”是重点,颔联均承水而来,翠竹在水边,荷花在水中。颔联写的是微风细雨中竹子和荷花的状态。由竹、荷有细雨滋润、熏风吹拂而想到自身的境况。因而便有了颈联的转,转悲现状。此种悲伤非止一日,也非止一地,故才有尾联的慨叹整个人生,面对穷困潦倒,老弱多病,也只有自我宽解,求得一时疏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5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15
金钱
201
发表于 2023-11-30 18: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
竹郎02—明月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草堂坐落在万里桥西侧,浣花潭水伴我随遇而安。
颔联,和风拥着翠竹,秀美而光洁,受雨润湿的荷花,正飘着阵阵清香。
颈联,老朋友当了高官,书信已无来往,小儿子由于饥饿面色凄凉。
尾联, 欲壑真是难平啊,想填平沟壑,只有抛开束缚,放纵自己,自嘲为疯狂的人,而且越老越狂放。  

这首七律写作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上下章形成强烈对比。
上章写出了,草堂周围美美的自然景色,及人与自然那样的和谐,即沧浪之意。
下章则写出作者生活困境及人生态度。
通过厚禄高官和小儿的恒饥对比,说出了生活困境与抑郁悲情。
然而,尾联作者道出,贫贱不能移坚强态度,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却越发狂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9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2
贡献
220
金钱
348
发表于 2023-11-30 2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09-一池清凉

好,今天的诗理论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解析: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经历战乱之苦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草堂,从此过上暂时安宁的生活,重获天伦之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第一分句用赋笔直接叙点出狂夫居住的地理位置:在万里桥的西边有一草堂,二分句沧浪用典,紧承第一分句来的,在离草堂不远有一个百花潭,潭里的水与浣花溪畔的水是相连的。就像沧浪之水一样清澈。沧浪本身就暗含隐居之意。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写景,紧扣首联,宾语前置。风和雨作宾语,娟娟静秀的翠竹夹带着风,清香阵阵的荷花就想裹着雨一样扑面而来。这里暗含了狂字。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转换角度叙事写意,写平常生活中与以前那些做大官的朋友断绝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感伤。书断绝,色凄凉,分别在句中做主谓结构,厚禄故人,恒饥稚子在句中做定语,分别修饰书和色,这里的色作名词,面色。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用典。填沟壑典出《战国策》卷二十一〈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左师公“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意思是希望自己没死之前,让自己的儿子有个着落。后遂以“填沟壑”作为死的婉辞。欲……难……,这里是反用典,意思是想要在我死之前给给我谋个职位,我又怎么得以疏狂洒脱呢,从而反衬出狂夫的清高。最后以自笑收结。就算是饿死也要做个疏狂之人。

整首诗,前两联写狂夫在草堂隐居的悠闲生活。三四联与一二联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都是围绕狂夫这一脉络来展开的。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7
贡献
112
金钱
184
发表于 2023-12-1 1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01-小筑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首联交代自己草堂的地点,周围环绕着浣花溪。
颔联“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说住所周围的环境风吹翠竹一片遐景,雨洗荷花带来阵阵香气,环境很美。
颈联忽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情绪陡转之下,环境虽然美好,但想到生活的窘境悲凉顿生,有着高官厚禄的故人来往的书信也断绝了,无人接济自己,家中的小孩子也快饿死了。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唯有把饿死的儿子填到沟壑之中,就得想的开了 没办法了,谁愿笑我就笑,谁愿说我狂就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1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363
金钱
597
发表于 2023-12-1 18: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次作业
竹郎25-幽谷一枝兰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一,诗意解析
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草堂位于沧浪即百花溪的桥西处。
颔联接着描写了草堂周边的美丽景色:清风摇曳着翠绿的竹子使得草堂更加幽静。雨后美丽的莲池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颔联一下子由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转到个人眼前的境况中来:有钱的朋友已经很久都联系不到了,小儿子饿得面色死灰,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尾联,一下子疏放开了,该咋咋滴,即便是我们都被饿死了,不是还可以把这渠沟填平吗?我以前是狂,现在有这想法,肯定比以前还狂放呢,没啥想不开的。

二,句子分析
颔联的前分句是名词句,主语是草堂。后分句是个主谓宾的句式,它整体作前分句的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草堂的具体位置。
颔联非常漂亮,前分句以动致静,后分句以静态描写,使用通感手法,尤其是一些动词:含,裛,娟娟静,冉冉香,描写十分形象生动。
颈联,利用强烈的对比词语:厚禄/恒饥,色凄凉,反衬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
尾联,疏放,和两个狂字,回扣主题,使作者的情感再次升华

三,上下的关联
首联前后句联系紧密,后句补充说明了草堂的位置。
颔联,承接首联说明草堂周围环境美景
颈联,转意写,通过前两联的美景,反衬颈联自己的悲催处境,以乐景反衬哀情。
尾联,即承接颈联来发意,又回扣主题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作者的情感历程:
起先描写草堂位置周边环境,是一种美丽娴和,然后笔锋一转,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可是作者的心境并不美丽,因为一家人都还恶着肚子,尤其是小儿子,恶得脸如菜色,自己却无能为力。
那些前面一直接济自己的达官贵人已经和他们失去了联系,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家人挨饿。
看着眼前的美景,作者是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既然是无能为力,不如顺其自然,自己以前是个狂夫,不肯趋炎附势,那现在更不可能,所以就一直狂下去,而且要比以前更狂。
大不了死了填充这沟渠。
作者的情感是起伏跌宕的,由眼前看到的美景,到想到眼前处境的悲凉,再想到自己以前的作人风格,再到一切释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6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6
贡献
386
金钱
657
发表于 2023-12-1 2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08-曦春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1,解析诗意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第一句写草堂位置,万里桥西面,万里桥典故(万里桥,即今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
第二句写草堂环绕着百花潭水,也就是浣花溪。沧浪之水典故(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里沧浪之水即作者心目中归隐之地。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写草堂门外景色非常美。
草堂四周环境优雅,细雨过后,风中的竹子青翠欲滴,恬淡沉静;雨中红色的荷花更加鲜艳。微风吹来,不时送来缕缕清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一个大反转,情绪急转而下
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本来应该高兴才是,想与此美景长相厮守,但是生活上出了问题。经常接济我的老朋友最近断了音信,生活难以为继,无米下锅了,最小的的孩子都没有吃的,全家都在挨饿。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作者称自己快饿死,往沟里扔了,将死之人还计较什么呢?也只有放浪形骸,不怕别人耻笑了。这样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我这个将要成为狂夫的人,年老了越来越狂放了。

2,分析句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万里桥(西)3+1句式,百花潭(水)3+1句式,首联半对半不对。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互文句。
风吹竹子,娟娟静暗含有雨,被雨水洗过的翠竹。
雨湿荷花,冉冉香暗含有风,有风吹过来的荷香。

3,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
四句分节,上下对比手法。前四句乐景衬后四句哀情。
前四句,这里的环境特别好,微风含着翠绿的细竹,如此柔美飘逸,如此纯净。微雨浸润了红红的荷花,徐徐飘来阵阵香气。多好的地方啊,那杜甫该是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吧。非也。
后四句,面对故人音书断绝,生活艰难拮据,稚子挨饿气衰,自己也食不果腹行将“填沟壑”的残酷现实,杜甫却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以狂放洒脱之心来笑对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1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3
贡献
404
金钱
649
发表于 2023-12-1 22: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03一悠然人生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析联:
首联我的草堂座落在万里桥的西面,百花潭水就象沧浪一样,适合隐居之地。交代草堂位置和环境。
颔联,景承用互文细写竹和荷的静和香(风中含有雨,雨中含有风)。
劲联情转,以前接济自己的恩人已无消息,小儿子被饿得奄奄一息。由乐景转写哀。
尾联,推进一层,我这将死之人唯剩任性,文章也不拘一格,自笑自己老了更狂了。整首诗情绪跌岩,以乐景写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

帖子

16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3
贡献
407
金钱
641
发表于 2023-12-2 06: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郎31-拂衣去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一、解析诗意
本诗表达了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时的欢欣和内心的愁苦。
大意是说,我在成都万里桥西边盖了一座草堂,终于有了落脚之处。草堂邻近百花潭,潭水清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沧浪水,可以洗涤我的尘心,不再有俗世的烦恼,过着隐居一样的生活。草堂四周环境优雅,细雨过后,岸边的竹子青翠欲滴,恬淡沉静;水中红色的荷花更加鲜艳。微风吹来,竹叶轻轻拂动,时动时静;荷花浅笑,不时送来缕缕清香。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本来应该高兴才是,想与此美景长相厮守,但是生活上出了问题。经常接济我的老朋友最近断了音信,生活难以为继,无米下锅了,长时间挨饿的孩子面露饥寒之色。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漂泊的大半生,未来时日无多,将死之人还计较什么呢?也只有放浪形骸,不怕别人耻笑了。这样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我这个将要成为狂夫的人,年老了越来越狂放了。
二、解析句子
首联,写草堂所处的环境。前句名词句,前六个字都作定语,“堂”是中心词。后句主谓宾俱全。
颔联,写草堂周围的突出景色。对仗工稳,也是互文。“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娟娟静”“冉冉香”描摹情态细致传神。
颈联叙事,表明自己的处境。也是很工整的对仗。前后句形成因果关系。“厚禄”、“恒饥”前置句首,强调贫困处境。
尾联议论抒情。“狂”有机重复,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跌宕
全诗感情起伏跌宕:首联暗含归隐之意,恬淡;颔联景中融情,喜悦;颈联感慨现状,无奈;尾联浇心中块垒,故作旷达,自嘲。
四、上下的关联
首联交代草堂环境,“水”是重点。
颔联承水而来,翠竹在水边,荷花在水中。颔联写的是微风细雨中竹子和荷花的状态。由竹、荷有细雨滋润、熏风吹拂而想到自身的境况。
颈联转悲现状。此种悲伤非止一日,也非止一地。
尾联慨叹整个人生,面对穷困潦倒,老弱多病,也只有自我宽解,求得一时疏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5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92
贡献
1220
金钱
2131
发表于 2023-12-2 1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郎江南
解析: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百花潭这就是沧浪。首联赋笔写出了草堂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颔联意思是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这是细写草堂周边景色,荷花是承接着百花潭写的。颈联的意思是: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尾联: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颈联在句法上形成了“上二下五”式,把“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突出“恒饥”的贫困处境。在艺术上与“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此中狂放并不是真的狂放,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的悲凉和自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54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6
贡献
3911
金钱
4575
发表于 2023-12-2 1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
竹郎13一仙溪居士
狂夫
唐 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1.解析诗意: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抒发诗人随遇而安的情感。颔联抒写了草堂优美的自然环境。颈联转入写意,一句写世态炎凉状,一句写自己凄惨的生活现状及心态。尾联引用"狂夫"典故,突显作者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性格。

2.句子:首联,一名词句,一主谓句。颔联对仗工整,并列式的二句兼语句。颈联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二句主谓句。尾联二个连动句式。

3.情绪情感:首二联写地理环境。突出生活安定,环境优美,暗含悠然自得之感。颈联一转,用对比手法写意,突出世态炎凉和生活凄惨之状,抒发诗人愤懑之情。尾联用典,表明自己不畏艰辛、坚强的性格。首二联和尾二联情绪情感跌宕起伏,突出主题。

4.上下句的关联:首联开篇点明诗人家居草堂,接着围绕与草堂有关的环境及人物而写,尾联点明主题。
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54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6
贡献
3911
金钱
4575
发表于 2023-12-2 10: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
竹郎30-浮生半闲
狂夫
唐 杜甫  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一.解析诗意:
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抒发诗人随遇而安的情感。颔联抒写了草堂优美的自然环境。颈联转入写意,由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转到个人眼前的境况中来,写自己穷苦潦倒的生活现状。尾联宕开一笔,思维一下放开,又扣回题目。写出作者以一种倔强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就是所谓的“疏狂”。

二、解析句子
首联,一名词句,一主谓句。写草堂所处的地点,环境。
颔联,写草堂周围的突出景色。对仗工稳,也是互文。“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娟娟”“冉冉”描摹情态细致传神,无堆彻之感,又有音韵之美。
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叙事,表明自己的处境。也是很工整的对仗。前后句形成因果关系。“厚禄”、“恒饥”前置句首,强调贫困处境。
尾联,“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二个连动句式。议论抒情。“狂”有机重复,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跌宕
全诗感情起伏跌宕:首二联写地理环境。突出生活安定,环境优美,暗含悠然自得之感,景中融情,喜悦;颈联情绪陡转之下,现家生活中的窘境,无奈,悲凉之情顿生。与前二联的美景形成强烈对比,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4.上下句的关联:首联开篇点明诗人家居草堂,接着围绕与草堂有关的环境及人物而写,尾联点明主题。
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4

帖子

3435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70
贡献
822
金钱
1319
发表于 2023-12-2 1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竹郎29-碧海蓝天
解析:
该首布局为:四分法。

首联
     前后两个分句式应为3/1/1/2;且是兼语式(兼语词:桥、潭)。
     句意:我的座草堂建在万里桥的桥西。这里的百花潭的潭水就如同人心向往的沧浪水一样美好。
    该联点出杜甫自己草堂的位置和所在百花潭的景色之美。

颔联
     景承二分句。绝美的对仗句,且笔法高妙:前分句风中含有雨(风中因有雨而使竹显静),后分句雨中含有风(香自然是由风而送出)。
      两组叠词(娟娟和冉冉)甚为精道。
     句尾“静”和“香”调动起人的感官,更是使读者如临其境。
     
颈联
     情转,关联一分句草唐中的主人。 由这里环境的乐景,忽写到自己面临的生活窘境,不免而叹息美中的严重缺憾。如今与做官之前的老朋友,已没有了联系;一直在挨饿的小儿子面色如此卵凄凉。

尾联
    紧接上联。就要被填入沟壑,贫困潦倒的我一无所有,只剩下仼性。我感到我的文章也因老而愈发少拘束了。
   整首诗情绪跌若,一波三折,结句顺转句直下并翻出新意。特别是颈联转句乐景衬哀情,用笔险绝,一般人是少能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1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8
贡献
370
金钱
661
发表于 2023-12-3 15: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35-云水间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云水间浅析:
此诗,写于杜甫落难,客居成都草堂之时。尽管当时居住环境很美,由于失去了朋友的经济援助,故而生活非常困难而无奈。
整首布局应该是起承转合,二二结构,一二联写景,三四联写意,对比强烈,末尾点题。
首联起: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交待居住地点及周围环境。说我居住的草堂在成都的万里桥,百花潭新岸。万里桥和百花潭,皆因这两处为成都著名景区,主要是为了突出草周围的环境很美。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百花潭即是浣花溪,当时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颔联承: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继续细写周围的景物和环境。有迎风的翠竹,娟娟静立。更有雨中的荷花,冉冉飘香。其中风含雨浥,翠筱红蕖,娟娟静,冉冉香,下字极美,对仗工稳,动静结合,意境更是美不胜收。

颈联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开始转写人事。厚䘵故人书断绝,这里是说当初一直在经济上资助他的当官朋友断绝了书信的往来,失去了联系,所以使得生活困顿,连孩子也时常挨饿,面黄饥瘦的,相当可怜。在这里,生活上的困窘之情和前二联写的居住周遭的美好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厚䘵和贫饥放在句首,这里也有强烈的对比。
尾联合;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议论,回扣点题收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我都快要饿死了,却还在这里兴致勃勃地欣赏赞美周围的美景,看来,我真是越老越疏狂了。
此诗题目《狂夫》,应该含有自嘲之意。但也有不悔之情,细细体会可见伟大诗人杜甫的风骨和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234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
贡献
641
金钱
851
发表于 2023-12-3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皓月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描述了草堂的位置在万里桥的西面,紧邻着百花潭水就像沧浪一样的隐居地。
颌联描述了翠竹在微风吹拂下明净美好悦目的姿态,粉红色的荷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散发出淡淡的的清香。一副优雅美好的环境。
颈联写之前做高官的老朋友如今断绝了书信,因此也没有人给予生活上的接济,小儿由于长时间的挨饿都面露菜色。诗人打破格律在句法上形成了前二后五的句式,在艺术上与香稻琢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承接颈联继续描写生活处境的困难,几乎要饿死路边了,但诗人还是顽强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打击,这就是疏放的人生态度。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诗人还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翠竹与粉荷,他没有被压力打倒,坚强不屈地生活着。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自己不觉哑然失笑了,你是一个怎样的越来越狂放老头子啊!

狂夫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两种看似不能调和的情景完美地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写作特点:以乐景写哀,情感是跌宕起伏的,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章法是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78
金钱
131
发表于 2023-12-4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12-秋韵蘭菲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浅析:
背景,写于杜甫落难时,客居成都草堂。当时居住环境惬意。因失去了朋友的资助,故因生活窘迫而无奈。
布局,起承转合,一二联写所居位置与环境的优美景色,三四联从朋友音信断到小儿因长期挨饿而面露菜色着意,对比强烈,末尾点题。
首联起:
交待居住地点及周围环境。说我居住的草堂在成都的万里桥,百花潭新岸。万里桥和百花潭,主要是为了突出草周围的环境很美。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百花潭即是浣花溪,当时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颔联承:
承首联细写周围的景物和环境。有迎风的翠竹,娟娟静立。更有雨中的荷花,冉冉飘香。其中风含雨浥,翠筱红蕖,娟娟静,冉冉香,下字极美,对仗工稳,动静结合,意境更是美不胜收。

颈联转:
开始转写人事。说当初一直在经济上资助他的朋友失去了联系,所以使得生活困苦,连孩子也时常挨饿,面黄饥瘦的。这里,生活上的困窘与居住周边的美好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厚䘵和贫饥放在句首,这里也有强烈的对比。
尾联合:
议论,回扣点题收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我都快要饿死了,却还在这里兴致勃勃地欣赏赞美周围的美景,看来,我真是越老越疏狂了。
此诗题目《狂夫》,应该含有自嘲之意。但也有不悔之情,细细体会可见伟大诗人杜甫的风骨和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40
金钱
227
发表于 2023-12-4 1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朗20--花开向晚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解析: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这两句的诗意: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6

帖子

175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
贡献
453
金钱
663
发表于 2023-12-4 15: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春草 于 2023-12-4 15:40 编辑

沧浪诗研班第十七 讲作业:
竹郎27-小草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答:一、解析诗意、句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总领,写草塘的位置——起
意思是,万里桥西边的草房就是我住处,清澈的百花潭即沧浪之水与我相伴使我感到安逸。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颔联写草房周围的美丽景色——承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细小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颈联述事——转
说拿高俸给的官员朋友早与我断绝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脸色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尾联,述事含抒情——合
说我这个穷到死后没人收尸只能填沟壑的老骨头一无所有只剩下疏远仕途,狂放不羁,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二、情绪情感的跌宕
     此诗用乐景衬哀情,情则更哀。
首联以平和的心态介绍了自己新建草堂的位置,颔联用喜悦的心情介绍了草堂周围的美丽环境。
颈联情绪急转而下,由喜转悲。尾联,情绪依然低落,充满无奈,以自嘲收结。

三、上下的关联
颔联前分句“风含翠筱娟娟静”回扣首联的一分句草堂;后分句“雨裛红蕖冉冉香“
回扣首联二分句的水。
尾联前分句“欲填沟壑唯疏放”扣颈联的凄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春华秋实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375
贡献
16493
金钱
20228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4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16 槛外客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

解答:
一、诗意解析
杜甫的这首《狂夫》作于客居成都时。
首联写居住环境,“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在饱经丧乱后有了草堂这样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引起下文疏狂之意。“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初到成都时,杜甫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生活无忧。而这时严武过世,故而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就免不了挨饿,导致了“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联系眼前严酷的现实处境,诗人只能“自笑狂夫老更狂”了。

二、上下联系
这是一首典型的乐景衬衷情的写作方法。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和谐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

帖子

21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8
贡献
506
金钱
849
发表于 2023-12-4 2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天前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23秋叶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一、解析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表面的欢欣和内心的愁苦。大意是说,我在成都万里桥西边盖了一座草堂,终于有了落脚之处。草堂邻近百花潭,潭水清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沧浪水,可以洗涤我的尘心,不再有俗世的烦恼,过着隐居一样的生活。草堂四周环境优雅,细雨过后,岸边的竹子青翠欲滴,恬淡沉静;水中红色的荷花更加鲜艳。微风吹来,竹叶轻轻拂动,时动时静;荷花浅笑,不时送来缕缕清香。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本来应该高兴才是,想与此美景长相厮守,但是生活上出了问题。经常接济我的老朋友最近断了音信,生活难以为继,无米下锅了,长时间挨饿的孩子面露饥寒之色。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漂泊的大半生,未来时日无多,将死之人还计较什么呢?也只有放浪形骸,不怕别人耻笑了。这样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我这个将要成为狂夫的人,年老了越来越狂放了。

二,句子分析
颔联的前分句是名词句,主语是草堂。后分句是个主谓宾的句式,它整体作前分句的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草堂的具体位置。
颔联非常漂亮,前分句以动致静,后分句以静态描写,使用通感手法,尤其是一些动词:含,裛,娟娟静,冉冉香,描写十分形象生动。
颈联,利用强烈的对比词语:厚禄/恒饥,色凄凉,反衬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
尾联,疏放,和两个狂字,回扣主题,使作者的情感再次升华。

3,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
四句分节,上下对比手法。前四句乐景衬后四句哀情。
前四句,这里的环境特别好,微风含着翠绿的细竹,如此柔美飘逸,如此纯净。微雨浸润了红红的荷花,徐徐飘来阵阵香气。多好的地方啊,那杜甫该是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吧。非也。
后四句,面对故人音书断绝,生活艰难拮据,稚子挨饿气衰,自己也食不果腹行将“填沟壑”的残酷现实,杜甫却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以狂放洒脱之心来笑对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229
金钱
355
发表于 2023-12-6 2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竹郎15-海纳百川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首联交代草堂周围环绕着浣花溪,杜甫来到成都在严武和朋友的帮助下草堂终于建成,一时安稳下来。心里也稍微有点安慰,也表现出对草堂的喜爱。沧浪用典,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浣花溪就是杜甫的沧浪水。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颔联承接首联从周围环境着笔,风吹翠竹,时动时静,雨过后,微风拂过,荷花散发着香气。承句继续将乐景推到高潮。这么好的景怎么样呢。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颈联情绪跌宕,环境好景色也美,可是自己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有了暂时安定的家,以后的生活看什么呢。想到忍饥挨饿,孩子面黄肌瘦,以前有高俸禄的故人,也和他没有来往,生活上无人接济,心里非常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尾联,又自我安慰,饿就饿吧,填沟壑又怎样?该想开还要想开,就让我开怀大笑,让我这个狂夫越老越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68

主题

4万

帖子

1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783
贡献
46793
金钱
6325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10 13: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作业
竹郎组-大浪淘沙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简析】
这首《狂夫》,主题表达了杜甫虽生活艰难却又无视艰难,而放任的性格。
诗的首句,就点出了两个带有标志性的地点,“万里桥”、“百花潭”,桥西便是自家的草堂,不远处的潭水,如沧浪般的清幽流净。
诗的颔联,承上联,进一步描写住所周边的境况。有翠竹有荷塘,香冉冉,静涓涓,环境优美。
颈联意转,写对生活的感慨。居隐於此久了,之前有来往的富贵旧交,早已没有书信音讯;经济拮据,孩子们的吃喝都成了问题,凄冷挨饿,心中无比惆怅。
尾联全篇收笔而感,块垒和惆怅,这些心中的沟壑,也就是我,能够看开一些,任我不羁,疏狂肆意,比起“狂夫”,老了老了,心境比起“狂夫”,却是老来更疏狂哦!

整首诗,字里行间,能看出杜甫诗人的心路历程,住在环境优美的居所,朋友虽来往少了,生活也有些拮据,但心情疏放,为人性格坚强。遣词造句,以涓涓静、冉冉香、书断绝、色凄凉、以及填沟壑,疏放,老更狂。充分显现出了杜甫写这首诗的境界和个人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2

帖子

257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4
贡献
666
金钱
954
发表于 2024-3-6 05: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十七讲
竹郎05-珍朱

狂夫
(唐·杜甫)押阳韵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细细的品读,尽量细致的解析诗意,句子,情绪情感的跌宕,上下的关联在哪里?期待大家的细致解析哦!
     
     首联交代自己草堂的地点,周围环绕着浣花溪。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颔联其意: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环境很美。
      颈联忽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情绪陡转之下,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尾联其意: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此诗,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前面讲非常美好的生活环境,后面讲近乎要饿死,就要被人家填沟壑的惨境。从“狂夫”的典故,我们知道,这个名称源自一个不上班而饿得发狂的人。杜甫如今恰好也是这样的情形,他弃官离开了华州,先跑到秦州,后又来到了成都。杜甫弃官不做的历史,更早的还有一件,755年的时候,朝廷授予老杜一个河西尉的官职,可是老杜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估计,当时杜甫就称自己是“狂夫”了。想不到时隔四五年,自己再次弃官而走,才会导致今天自己和孩子都饿成这个样子。所以是“自笑狂夫老更狂”,本来就嘲笑自己是个狂夫,想不到都这么老了,却更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