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写诗的原理三(学得会和写得好)
写诗的原理 三、怎样学得会、写得好 这一问,等于还是问原理问题。写诗恰是如此,同样需要人的认识和再认识。就比如,怎么学会写诗?怎么把诗写好? 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做得来、做得好,是因为通过对一定规律的认识,让人有运用能力和生成新的能力的可能,是这个可能才决定了,只有摸到事情的内在规律,有了做这件事的本领,事情才能做得来,同样,如果对包括这件事情在内的更多事情有经验,那么就能把普遍原理运用到摸索这一件事情的原理上,也就有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殊效果,这件事情才有了做得好的可能。 写诗正是这个原理,也是这个道理。从开始学写诗起,就应本着既要抓普遍原理,又要抓具体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既能学会写诗,又能把诗写好,否则就很难明白什么才叫学会了写诗,什么才叫把诗写好了,于是除了懵懵懂懂地自以为这、自以为那,抑或听风是雨,稀里糊涂跟着别人的感觉走,此外便没有了办法。 首先要知道,最大的普遍原理是客观世界的总的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懂一点哲学和辩证法,用来解决总的认识问题,这是做什么事都不可少的一个必要基础和学习过程,也是当代人最起码的文化修养。 唯注意,这不是单纯知识修养,更不等于背书,背书让知识也成不了修养,而是要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有活学活用并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文而化之,实际是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当今有无限的事实证明,如果仅有单纯的知识,这对干什么事情都毫无益处,有还不如不有,毕竟知识在于用而不在于知。 况且,知识对人有两面性,用起来了,也就消化了,在肚子里不闹腾,用不起来就会驱使人老得证 明它有用,千方百计维护在人前的面子,于是搁在肚子里闹腾起来了,反倒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哲学和辩证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帮助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同时,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并促成合理的思想感情的形成,以及形成合理的人生目标,这首先就为做什么事情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一个人要想冲破各种自身局限,所谓“战胜自我”,也还是凭这些。 这个地方,主要关乎着一个作者的视野、眼光、视角、胸怀、态度、观念、气度,写诗的取材能力、加工本领、素材处理、提炼倾向、意识流露、内涵深浅、形式运用、审美情趣、情调把握、风格表现、内在品位、作品质量、艺术效果。 这些都是能不能学会写诗和怎么把诗写好的一系列决定因素。正是这些因素,考量和定夺着一个人总的写诗能力,控制着从写诗灵感以及预期到形成真实作品的产出比、质量和效果。 比较而言,如果还以为写诗就是拿文字套格子,不仅意味把活的事情变成了死的,也意味不知道怎么把相对固定下来的僵硬格式,变成活的工具来活灵活现地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没有这样的表情达意本领,其实更意味这样做事的人有多么愚蠢透顶。 做事情的主体是人,行动起来就是实践,就是生活,就是人活着最主要的意义。其中,世界观是哲学问题,人生观是思想感情问题,价值观是人生目标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辩证法问题,这就是一个人最应该知道的生活原理,同时也是做事情的原理。 此外,还应学点逻辑,知道思维是怎么具体活动的,让脑袋有分析判断的能力。逻辑的好处是让人做事想事讲究前因后果,有规划和秩序,保证思想感情周全缜密,避免出现思维缺陷和认识漏洞。要是没有逻辑跟着,唯物也是主观教条牵强附会的唯物,辩证也是顽固抬杠强词夺理的辩证,就逃不出任性和自以为是。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解决一个人有什么人性的问题,最终既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做人的精神保障。一个人有了这些,才有了干具体事情的权利,接下来才是围绕具体事情去做应有的准备和开展工作。 有了这些大的基础,写诗就变成了相对轻而易举的小事。具体而言,最先要准备的是尽量全面了解各种艺术总的原理,保证从认识、视野、情感始终能坚持站得高看得远,避免什么还没看清,就“直眼达子”似的一头扎进写诗里,等于一开始就注定了既学不会,也写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