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幽兰雅轩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复制链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前面讲义里引用的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
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主题

24万

帖子

7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52
贡献
249033
金钱
2697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6 18: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4

主题

63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70
贡献
6851
金钱
112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26 1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学习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4

主题

63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70
贡献
6851
金钱
112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7 19:0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幽兰诗友对楹联很内行,对楹联的技巧,把握的很好。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358
贡献
32862
金钱
345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8 1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对联的句法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2、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前面讲义里引用的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358
贡献
32862
金钱
345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8 13: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358
贡献
32862
金钱
345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8 1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竹阁吹箫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1358
贡献
32862
金钱
345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8 1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