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1
注册时间2022-8-27
威望1219
金钱6613
贡献4795
金牌会员
 
威望- 1219 点
贡献- 4795 次
金钱- 6613 枚
|
本帖最后由 黄金山 于 2024-1-30 11:13 编辑
题记:上世纪70年代,为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当地政府号召自留地(菜地)上山。我家的部分菜土也移到了屋后大围山西端坡麓,约为两分地,上首是东茅塘的集水沟,再上面后来成了分到户的自留山。菜土下首是邻居的自留地。
山坡种菜,首先就得开垦整平,除去树根,颇费了我们夫妇一番辛苦,头年种了红薯和花生,第二年才开始种菜,好在水源不远,几番耕作,便成熟土了。
其时山麓还有零星几棵松树,风来的种子在菜土中央长出了一棵幼苗,青嫩茁壮!挺可爱的。我小心翼翼将幼苗移到菜地下首边沿,一来方便种菜,二来是想让松树长大作界标。
蔬菜常需浇水追肥,这棵松树自然也享有同样待遇,生长快速!
以后举家迁城,老屋留着,除责任田自留山后来交还集体,按规定,房屋在,自留地和风景林同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家山边那块菜地上下,早已作了坟地。那棵孤松,早已长成大树,苍翠如篷。
我告诫邻友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棵松树,让它告诉后人,这山地曾是马尾松的天下,这儿也曾是前人劳作的菜地。而这棵我亲手培植的松树,是一个时代物种局部湮灭的见证!让其留作永远的纪念!也让其成为一道承载历史沧桑的风景!
麓坡种菜偶生苗。移植临边作界标。
防嫩难支风日毁,护雏易作水肥浇。
皇天不负勤劳汉,后士常酬野外乔。
灌木侵山松渐失,唯升一棵向云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