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0
金钱115666
贡献102436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0 点
贡献- 102436 次
金钱- 115666 枚
 
|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9-21 07:28 点击:767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人人今日云唯物,可惜人人罕识真。现象常常当本质,甘将鼻子绕迷尘。
写诗的原理
一百五十七、怎样从唯物体会修养
唯物主义不是唯一般眼里的事物,而是唯真理,唯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总是以科学研究和具体实践得来的智慧为特征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是智慧产生的过程,智慧是成果。在唯物主义的认识中,过程和成果都不可缺失。
智慧就是正确的认识及其思想,是由此形成的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就有过很好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不论以主观唯心主义面目出现,认为精神决定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还是以客观唯心主义面目出现,认为精神是绝对的物质,并产生了物质世界,都非科学主张。
不过,尽管唯心主义经不起科学研究和具体实践,但由于科学发展局限和实践局限所在,仍有对唯心主义无法完全证伪的地方,故不能否认唯心主义有一定先于科学的实际智慧成分,唯后于科学,乃至反科学的所谓“唯心主义”,才是地地道道的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甚至别有用心,才无智慧可言。
唯心主义错在了以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造成智慧成分总在科学发展和实践深入的进程中一个个被击破,不断证明了唯心主义既找不到真理,也不是真正的智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有系统理论的哲学思想。思想是智慧的结果,也是智慧的基础,包括萌芽。没有思想的智慧是不存在的,故思想是任何智慧成分缺少不了的精神基础。
主观主义相对于唯物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反映,与唯心主义有着同样实质,却因缺乏系统研究和专门著述,而称不上有任何智慧成分,不得不总以小聪明和别有用心依附于这样那样的外衣之下,以便寻找理论基础,这时主观主义不一定以唯心主义面目出现,反而以唯物主义面目出现,倒往往是自诩唯物论者中屡见不鲜的现象。
小聪明有别有用心的一面,也有好心办坏事的一面。尽管初衷定然不同,过程和结果却出奇地一致。两种情形并非不好辨认。好心办坏事总是漏洞百出和结果不可预知的,别有用心则是制造漏洞并利用结果不可预知性,来图谋,甚至赌取自身利益,而且两种情形都以主观主义为特征,不论是犯主观主义,还是利用主观主义。
唯物论者中出现主观主义,多是要么摆脱不了唯心观来看待唯物,要么唯物不彻底而走入唯心观所造成的,实际是俗曰“半半铲子”,以孤立的割裂的认识为特征的所谓“唯物论者”,故主观主义不一定是唯物论的对立面,但一定是真理和智慧的对立面。
唯物主义绝不是唯表面的事物,更不是以看得见摸得着为标准,而是以一切客观存在为基础,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到抓住一个个规律和真理。抓不住规律和真理,怎么唯物也是假唯物,是唯表面现象,是被表面现象打了眼的。
假唯物就是主观主义,因自身看不到真理,也没有看得到真理的智慧,才否认和反对别人看到的真理和所达到的智慧,甚至直接把真理和智慧当成谬误。
换言之,在主观主义眼里,对任何看不到的东西,自然就唯物不到,而唯物不到,又以唯物者自称,会有什么结果?在客观存在面前,所有唯物不到,必然意味认识停止,并与该唯物到的地方形成孤立割裂状态。
又如,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除了客观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唯物的哲学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也是一定的,其中胜负形势、敌我局势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斗争方式的变化,势必需要重新评估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胜负观,敌我观、是非观、爱憎观等哲学观念和方法论,是无法变的,不然就等于割裂了两个时期阶级斗争联系,也混淆了两个时期阶级斗争性质,最终把对立的阶级斗争淡化成了,要么用历史虚无主义的眼光,扭曲为非阶级斗争,要么从自身需要、从此一时彼一时的实用主义出发,扭曲为阶级内部狗咬狗的关系。
这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讲,也容不得什么人这么做了,却不承认这么说,任何稍有忘本之处,或一旦给人留下忘本的印象,都是最有力的实际证明。
忘本是主观主义割裂对待事情,孤立认识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特征,也是主观主义看不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正义本质的命脉,总以为看不到胜负就没有了胜负,看不到敌人就没有了敌人,甚至看不到眼前的危险就连潜在的危险也看不到了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唯物,其实质还是唯心主义。也可以解释,曾是站在正义一边的人,到了和平时期为什么开始违背正义,或曰以表面正义掩盖长远正义,其实他们曾经的正义是蛰伏于看得到胜负中的正义,一旦到了和平时期表面上看不出敌我胜负之分,觉得不必要对谁蛰伏的时候,岂能不露出主观主义尾巴,犯贼喊捉贼的小聪明?
哪怕什么人不承认贼喊捉贼,也摆脱不了酸葡萄心理,明知没有金刚钻,也要试一试瓷器活怎么样,毕竟在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看来,只要敢试一试就有实现心有所图的机会。
这便促成了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的侥幸投机心理,进而加剧了功利主义和盲目冒险主义,也让沽名钓誉和借机敛财,如当年浮夸风一样沉渣泛起,并迅速演变成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及普遍暗箱操作中的腐败风潮。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唯物?是唯经济建设一枝独秀,还是唯全面客观看问题并查找问题?是唯急于发展,还是唯边扫清道路边发展?答案是,主观主义者一定还处于成王败寇的巨大虚荣里面,满足于一时成就,而看不到长远的得失,相反唯物主义者则一定坚持的是,不以一城一地论成败,非从大局着眼不可。
遗憾的是,现实总是与应有的道理逆而行之的。例如,一个时期以来,“政治任务”、“经济建设大局观”、“人民福祉”、“科学发展”等等,好听好大的字眼不绝于耳,又何况,普遍觉得看不出一时胜负便以为可以大显身手了,却为什么以成王败寇论英雄?
可见,主观主义尽管以为看不到胜负了,却逃不出自相矛盾的割裂认识,除了谋求简单胜负,还是简单胜负,而且离开了简单胜负便找不到抓手,这才是片面发展的病根,也由此注定了这种发展模式的漏洞百出。
如此,谁是真的唯物,谁是假唯物;谁懂政治,谁不懂政治;谁有大局意识,谁没有大局意识;谁真正理解人民福祉和科学发展,谁是打着旗号,等等,是不是颠倒了过来?这就是主观主义和小聪明贼喊捉贼一面。
可以肯定,毛泽东老人家要是活着,恐怕又要说“再上井冈山”了。唯物主义不是本本主义,更不是短视的功利主义,老人家对此比谁都懂。单看老人家平时洒脱说话,可能有不服从多数的假象,但举手表决时可曾不服从过?即使老人家扭转了已决定的工作重点,是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举手表决的结果?如何独独说老人家犯了“主观错误”?
不过,仅仅以此来看老人家是犯主观,还是不民主,都还仅仅是现象,不足以就此唯物而止于此,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吗?这才是答案。
老人家之所以总有“再上井冈山”的自信,是信真理,不信邪,而且信的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然这是指革命的少数人,而非主观主义的少数人,更非腐朽的少数人。
这正是老人家从成功实践中得来的真理。智慧是有差异的,决定性智慧绝不在举手表决当中,而在于谁最能把握唯物主义原理。这既可以揭示老人家战争时期永远胜利的秘密,也可以解释和平时期为什么他多次说“再上井冈山”。
显然,老人家深刻察觉到了,和平时期的到来,让一些人迷住了眼睛,在他的周围已经出现了阳奉阴违的情形,开始了各自为是。这又可以解释,少数人扣给说改革开放前的一切帽子,恰恰是少数人意识跟不上来,又想借和平时期“大显身手”,而终于在老人家去世后,有了用主观主义偷换唯物主义的机会。
唯物主义是人类发展正义道路上的哲学,不是唯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教条,不然赶上对了可谓民主,赶上错了就是用民主坑民主,就是民粹,必然远离正义。
从今天的实际看,经济建设即使是中央果断决策,即使是绝对符合民主意愿的,其中腐败从滋生到漫延,却是违背了民主和正义的,因而在缺少了防微杜渐的情形下,哪怕这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很难说不是主观主义急功近利的必然结果,实际是不得不因此在不顾一切,又摆脱不了前怕狼后怕虎的盲目冒险中,一定程度默许和放任的结果,是这才造成了腐败犹如得到了纵容般一发不可收拾。
归根结底,唯物主义绝不是唯表面样子,而是坚决唯真理。历史一再证明,这恰恰是主观主义能够背书背得滚瓜烂熟,实际却是看不到,也做不到的。
唯样子,何以唯到实质?一旦唯不到实质而离开了真理,民主和正义就成了民粹,是资本主义民主和所谓“正义”,而非马克思唯物主义民主和正义,只有真理才代表民主和正义的真正含义。
这可以解释,毛泽东之所以能以一人之智,就能够代表万众呼声,且总是在人民群众还看不到的地方,便以无限光芒照亮千秋万代的方式等在前面、指引在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