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0
金钱115666
贡献102436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0 点
贡献- 102436 次
金钱- 115666 枚
 
|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4-3-23 15:32 编辑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9-26 00:15 点击: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直眼勾勾必主观,四周不顾即如残。寸光鼠目徒唯物,有孔无珠空自欢。
写诗的原理
一百六十二、怎样从写诗实践体会修养
这仍是个插进来的话题。有人认为谈修养,谈认识,谈哲学,与“写诗的原理”文不对题,那么什么才对题呢?就看看以下两节对不对题。
干什么事有什么事所需的修养,写诗也不例外。写诗的修养属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既包括专业修养,也包括人的修养,以及与人的修养无法割裂的生活修养。
专业修养是在人和生活基础上养成的做专门事情的本领和相应文化意识、信守和遵循。其中,如果不具专业修养,等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反之忽视人和生活基础,便意味失去了根基和源泉,注定任何专业修养都是所谓的,先天不足的,是对于做事情所不够的。
从唯物主义角度讲,专业修养与人的修养,与生活修养,是分不开的,绝不能割裂来看,一旦割裂开来,就给主观主义和小聪明找到了可以任意解释做事情和看待事情的理由。
专业修养虽然没有人和生活修养不行,但人和生活修养也要通过各种做事情的专门本领和文化意识体现出来,并最终构成人的总的专业修养和生活修养浑然一体的人生修养和这样那样素质,这之中生活修养对任何人都大体是共性的,人与人所区别的是各式各样的专业差异和各种程度的专业修养。
正是这个道理,应该说,一个人写不写诗,在人和生活修养方面没什么分别,毕竟人要生存生活就不能离开做事情,不做这件事,也要做别的事,所基于的人和生活修养都几乎大同小异,也因此写不写诗,是专门事情与专门事情的区别,除此没有更多说处。
这提示了,一方面拿写诗炫耀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写诗通常养活不了人,还需要干别的事情,如果别的事情干不来,基本意味给写诗注定了反面证明。
这也提示了一条人生规律。即,做任何事情都同时是人和生活修养的过程,既不可等生活修养好了,再学专门本领,也不可幻想学了专门本领,再补回生活修养或不要生活修养。这都是孤立静止割裂的看法,不仅幼稚,也意味在割裂中,非但生活修养没法进行,即使有所谓的“专业修养”也摆脱不了简单化、极端化、单纯化,是不靠谱的。
对于写诗而言,不过就这么点道理。如果连这么点道理都理解不了,写诗会写成什么样子,恐怕不难想象。稍有常识便应该明白,写诗仅仅是各种艺术创作大家庭中的一员,这决定了写诗可以先于,或后于其它专业修养,但就是不可因先后而忽视总的人和生活修养。
以那些从小没怎么接触写诗而半路出家的人为例,写诗可以半路出家,而其它修养中一定有不是半路出家的,否则生存生活能力便成了问号,还有什么资本可写诗?
这是个简单生活原理,也是做事情的基本原理,意味生活从一开始就已经为任何半路出家之为,铺了路,打了基础,无非想学习写诗了,就填补一下写诗专业上的技能、信守和遵循,并相互促进和成长,故正常情况下“修身养性”是指这个,若果真其它修养也很差,写诗则必然面临着更大的修身养性任务。这样说,包括了写诗是一般爱好,还是正经八本的事情,都不例外。
如果对这个道理也扭鼻子,恐怕已经不是不难想象的问题了,而是根本用不着想象,因为这是个主观上自己给自己设限问题,写不写诗都是没出息的。
写诗既是对诗的创作,也是因诗这门艺术而存在的创作现象,故写诗与诗不是一个概念,并非等尔。诗在写出来之前和过程中都不是诗,正是这才有了所谓“诗意”和创作,实际是从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和认识,到创作欲望、冲动、激情,再到创作过程的具体实践,这才谓写诗,诗只有写出来以后可谓诗。
诗写出来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作为创作的结果来交给欣赏的,要符合欣赏的规律,而写诗本身则遵循实践规律。其中欣赏规律是必要的考量和指导,至多具有一定程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要性,甚至一定的必须性,不管怎样都仅仅意味必要条件,不意味充要条件。
实践的规律,本质是创造性,特点有自主性、追求性、探索性、应用性、机动灵活性,包括适度原则性和允许试验性。这决定写诗不具有理论教条性和欣赏迎合性,也就不具有专业本领复制性和欣赏复制性。
本质永远意味内在充要条件,特点则意味因地制宜和具体情形具体分析。进而又说明,写诗是在尊重自身实践基础上,自觉且主动提供欣赏和引导欣赏的行为,不可稀里糊涂被欣赏牵着鼻子走,哪怕欣赏对创作具有强大的外界指挥棒作用。
写诗遵循实践的规律才谓创作,才是美的创造。同样是这个原因,诗心诗意才可因自主而恣肆,诗兴才可因灵活机动而无处不在,乃至呼之即来。如果不承认实践规律,写诗无疑会成为知识技巧搬家和一味迎合欣赏的俘虏,更会把投其所好当做写诗的初衷和目的,这不但会让写诗没了自主性,也没了创造性,于是还叫不叫写诗,叫不叫艺术,都很难说。
一旦承认写诗要遵循实践规律,就意味承认了要以做人和生活修养为基础,且先要遵循这个总规律,才可能走上写诗这个相对较小的分规律,因为没有人和生活基础,实践也不成立,故写诗之所以有自主发挥、充满灵活机动创造性的余地,最终都是因为生活提前给人垫了底的缘故。
说到底,生活有底,诗心诗意才有恣肆的资本。能恣肆,生活必有底,这上面没法倒着来,否则再怎么想恣肆也是空洞的,除了无边无际“跑火车”,难道还会有什么造化?
这也解释了,写诗在客观与主观上的联系。写诗是对客观的反映,却是以主观的样子来表达的,或曰以理性为基础,创造性地运用感性来表达,并非无缘无故地一味感性和心血来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