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6|回复: 27

转载老师《写诗的原理一百六十五(怎样从得失观体会修.....

[复制链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3-24 0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诗的原理一百六十五(怎样从得失观体会修养)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9-29 11:02   点击:688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抚今追昔过千年,万古悠悠未断篇。无限神州拦不住,欲知得失且知传。


写诗的原理


一百六十五、怎样从得失观体会修养
得失观就是对得失的看法和态度,尤其对得失规律的看法和态度。自古以来,由于深受老庄哲学、儒教、易经等一大批,后来被称作“国学”的经典传承影响,也包括佛教的传入,让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辩证思想,始从以重视个体做人,追求天地人和谐共生,强调为人处世的吉凶善恶关联,代表了中国传统对待得失总的观念。
是这种观念,让中国人特别讲究善良为首,吉祥如意,故这种观念里更在意自我创造和付出,并不把得看得很重,反而常常把失放在首位,同时以失得并举,来避免极端的得与失,既防止乐极生悲,又留有居安思危的回旋余地,宁相信否极泰来,也不招惹物极必反,进而求得居危不倒,逢凶化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生效果,并且通过坦然面对在失中的得,得中的失,来保证得与失都能心安理得和理直气壮。
正是这样的辩证得失观,打造了中国人特有的传统价值观,也养成了纯朴善良,含蓄理性,不轻易以人为敌的总体道德修养和人性品质,成就了只有中国人才有的道德观和人性观,故在中国论得失观,简单从一时一事的得失来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任何观念都代表着一定看法和态度,只要不空洞、不无端,就必然反映为一定倾向的得失和取舍,最终都是要回到价值观上来,并通过具体的意识和行为显示于道德观。道德观的实质就是人性观。
结合这些认识,不难理解,看得失、对待得失,实际就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特别是居于其中核心位置的是非观、爱憎观怎么样,因为没有是非观、爱憎观,价值观也成为乌有的了。要知道,任何得失态度、取舍表现,都是通过是非观和爱憎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也同时是一定的道德取向和人性取向。
人的价值观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非观和爱憎观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总要靠后天从一点点地学习和认识开始,逐渐影响行动,并养成稳定的心理意识和思想行为习惯,否则对是非观、爱憎观,即使懂得再多,像知识一样能背得滚瓜烂熟,与实际行为割裂得没有联系,完全成了叶公好龙,有什么意义?难道就为了说给别人听?
凡说给别人听,而自己做不到的,是什么表现?仍不啻为得失和取舍的表现,仍反映了相应道德观和人性观,尤其是非观和爱憎观。这种表现非但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用今天的事实证明,无疑更是两面派的,不仅掩盖着“双重标准”之丑恶用心,而且有一个算一个地是已经腐败和必然要腐败的。
换个角度说,这就是应试教育和死记硬背的害处,让偌大一个文明古国的做人和教育传统,竟沦落到了知与行普遍分家的程度,这本身就是道德腐败和价值取向腐败,甚至连学校的思政课都要用纸上分数来衡量。更是违背了良好的是非观和爱憎观,其实又是主观主义和假唯物论泛滥的结果。
   推而广之,要是没有主观主义和假唯物论风起云涌,非但不会有任何邪门歪道丑恶现象兴风作浪,更会得到普遍遏制,也就不会有打着教育反教育,打着科学反科学等一系腐败和腐败做法。
事实越来越证明,知行分家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不仅意味得失观出了问题,其实质是“三观”都出了问题,根子就是主观主义的盛行,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以来一直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成了远去的东西,成了再怎么打着旗号也唯物不到的东西。
唯物不到,辩证的主观化和历史虚无主义都必然要反映到价值观和道德观上来,无疑最受其害的首先就是是非观和爱憎观,其实质便是忘了革命的本。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好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竟稀里糊涂冒出来大面积贪污腐败和道德滑坡?应该怎样论这样的得失?
是非观和爱憎观,只有通过具体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表现才能反映出来,单纯靠语言说说,除了蒙人骗人还是蒙人骗人,实际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也就没有了虚伪,什么事也坏不了。
是非观爱憎观一旦表现在行动上,必然呈现出对得失的选择,进而见诸于价值观和道德观,故人人在得失面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想不露相是不可能的,除非不做选择。
然而,人的一生恰恰是每时每刻都面临选择的一生,彻底没有选择的情形不但不可能存在,反而要生存就必须有选择,这就注定了人对得失不可能没有态度,不可能没有取舍。正因如此,在得失面前的表现,让人与人分出了不同的人性,因而说,得失是人与人的分水岭,而得失观便暴露出了人站在了分水岭的哪一边。
自古以来的智慧无不告诉人们,一时得失还说明不了什么,只有从历史发展长远的角度才能看出得失的秘密。如此也可以说,得失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义注定战胜邪恶,除此人类历史没有其它法则,而这也恰恰是道德的规律。
就一个人而言,在道德品质上不论好和坏,都是其另一面的局限,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不突破小人之局限,就成不了君子,君子之所以是君子,不反君子之行而为,就成不了小人。这既是道德的规律,也是得失的规律,所以得失虽是辩证法,却不具有随意选择性,而总是一定道德观念和具体人性所体现出的,这样那样的习性所注定的必然结果。
这对一个社会亦如此。试问,社会主义的得失观该怎么论是非、论爱憎、论道德?这时空说遵循唯物主义,并不好使,若好使,焉能有一再违背社会主义性质的贪污腐败、道德滑坡和少数人占上风?
好使的总是以行动说话,以客观事实说话。这就要看人人和社会做出了什么具体选择,以及在相应选择下,是小人多还是君子多,是市侩多还是高尚多,是随意多还是谨慎多,是急功近利多还是顾及长远多。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原理一百六十五(怎样从得失观体会修养)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9-29 11:02   点击:688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抚今追昔过千年,万古悠悠未断篇。无限神州拦不住,欲知得失且知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原理


一百六十五、怎样从得失观体会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失观就是对得失的看法和态度,尤其对得失规律的看法和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由于深受老庄哲学、儒教、易经等一大批,后来被称作“国学”的经典传承影响,也包括佛教的传入,让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辩证思想,始从以重视个体做人,追求天地人和谐共生,强调为人处世的吉凶善恶关联,代表了中国传统对待得失总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种观念,让中国人特别讲究善良为首,吉祥如意,故这种观念里更在意自我创造和付出,并不把得看得很重,反而常常把失放在首位,同时以失得并举,来避免极端的得与失,既防止乐极生悲,又留有居安思危的回旋余地,宁相信否极泰来,也不招惹物极必反,进而求得居危不倒,逢凶化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生效果,并且通过坦然面对在失中的得,得中的失,来保证得与失都能心安理得和理直气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这样的辩证得失观,打造了中国人特有的传统价值观,也养成了纯朴善良,含蓄理性,不轻易以人为敌的总体道德修养和人性品质,成就了只有中国人才有的道德观和人性观,故在中国论得失观,简单从一时一事的得失来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观念都代表着一定看法和态度,只要不空洞、不无端,就必然反映为一定倾向的得失和取舍,最终都是要回到价值观上来,并通过具体的意识和行为显示于道德观。道德观的实质就是人性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这些认识,不难理解,看得失、对待得失,实际就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特别是居于其中核心位置的是非观、爱憎观怎么样,因为没有是非观、爱憎观,价值观也成为乌有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5: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任何得失态度、取舍表现,都是通过是非观和爱憎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也同时是一定的道德取向和人性取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价值观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非观和爱憎观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总要靠后天从一点点地学习和认识开始,逐渐影响行动,并养成稳定的心理意识和思想行为习惯,否则对是非观、爱憎观,即使懂得再多,像知识一样能背得滚瓜烂熟,与实际行为割裂得没有联系,完全成了叶公好龙,有什么意义?难道就为了说给别人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说给别人听,而自己做不到的,是什么表现?仍不啻为得失和取舍的表现,仍反映了相应道德观和人性观,尤其是非观和爱憎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表现非但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用今天的事实证明,无疑更是两面派的,不仅掩盖着“双重标准”之丑恶用心,而且有一个算一个地是已经腐败和必然要腐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角度说,这就是应试教育和死记硬背的害处,让偌大一个文明古国的做人和教育传统,竟沦落到了知与行普遍分家的程度,这本身就是道德腐败和价值取向腐败,甚至连学校的思政课都要用纸上分数来衡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是违背了良好的是非观和爱憎观,其实又是主观主义和假唯物论泛滥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而广之,要是没有主观主义和假唯物论风起云涌,非但不会有任何邪门歪道丑恶现象兴风作浪,更会得到普遍遏制,也就不会有打着教育反教育,打着科学反科学等一系腐败和腐败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越来越证明,知行分家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不仅意味得失观出了问题,其实质是“三观”都出了问题,根子就是主观主义的盛行,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以来一直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成了远去的东西,成了再怎么打着旗号也唯物不到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物不到,辩证的主观化和历史虚无主义都必然要反映到价值观和道德观上来,无疑最受其害的首先就是是非观和爱憎观,其实质便是忘了革命的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好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竟稀里糊涂冒出来大面积贪污腐败和道德滑坡?应该怎样论这样的得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观和爱憎观,只有通过具体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表现才能反映出来,单纯靠语言说说,除了蒙人骗人还是蒙人骗人,实际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也就没有了虚伪,什么事也坏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观爱憎观一旦表现在行动上,必然呈现出对得失的选择,进而见诸于价值观和道德观,故人人在得失面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想不露相是不可能的,除非不做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人的一生恰恰是每时每刻都面临选择的一生,彻底没有选择的情形不但不可能存在,反而要生存就必须有选择,这就注定了人对得失不可能没有态度,不可能没有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如此,在得失面前的表现,让人与人分出了不同的人性,因而说,得失是人与人的分水岭,而得失观便暴露出了人站在了分水岭的哪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的智慧无不告诉人们,一时得失还说明不了什么,只有从历史发展长远的角度才能看出得失的秘密。如此也可以说,得失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义注定战胜邪恶,除此人类历史没有其它法则,而这也恰恰是道德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个人而言,在道德品质上不论好和坏,都是其另一面的局限,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不突破小人之局限,就成不了君子,君子之所以是君子,不反君子之行而为,就成不了小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既是道德的规律,也是得失的规律,所以得失虽是辩证法,却不具有随意选择性,而总是一定道德观念和具体人性所体现出的,这样那样的习性所注定的必然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对一个社会亦如此。试问,社会主义的得失观该怎么论是非、论爱憎、论道德?这时空说遵循唯物主义,并不好使,若好使,焉能有一再违背社会主义性质的贪污腐败、道德滑坡和少数人占上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0
贡献
102436
金钱
1156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6: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使的总是以行动说话,以客观事实说话。这就要看人人和社会做出了什么具体选择,以及在相应选择下,是小人多还是君子多,是市侩多还是高尚多,是随意多还是谨慎多,是急功近利多还是顾及长远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