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5
金钱115772
贡献102533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5 点
贡献- 102533 次
金钱- 115772 枚
 
|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11-09 09:06 点击:781 评论:4
七绝 以诗代序
沾沾自喜说推敲,可晓主观先要抛。理论思维跟不上,推来推去在深凹。
写诗的原理
二百〇二、怎样从理论思维体会修养
理论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能力,指以抽象思维为基础,以一定理论对一定客观存在和实践,进行科学周到缜密合理的审视、思考、研究、分析和概括,最终以得出新的理论的方式,对一定规律及其运动过程,包括各种关系和联系,进行不断深入描述和揭示的一种系统思维方式。
这个解释,每个字也都很关键,脑筋要够用,否则就称不上理论思维。正是这样,理论思维,要从掌握一定理论开始。这是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学习和有意实践的结果,由此才能开始建立理论思维,缺了学习和实践,对理论思维都是缺陷。
在这个基础上,理论思维首先要建立于研究意识,以避免漫天空想,思维无端。有研究意识,才有在这种意识的关注下,有普遍的研究素材和具体的研究规划、目的、对象、范围、系统和方向,并以此控制了思维的盲目化,有利于走向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的大忌,就是胡思乱想和拍脑袋瓜。之所以会有胡思乱想和拍脑袋瓜现象,实际都是因为缺乏研究意识,而满足于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造成的,一旦形成理论思维恰恰能够杜绝和避免这些现象。
在研究意识基础上,理论思维是对抽象思维的运用。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思维能力,是相对于形象思维而言的。人人都有这种思维能力,无非是在有没有系统性,有没有科学性,有没有实际价值等具体思维能力上的区别。
抽象思维也叫概念思维,“闭上眼睛的思维”,特点是运用观察、比较、思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概念进行定义、辨别、分类、排序、规划,然后据此进行推理、论证、判断、设想。并形成新的概念,或对概念形成新的解释。
人的创造是从思维开始的。抽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唯与形象思维重视感性对象,强调描画、移情、联想、想象等主观感受,不讲究逻辑性不同的是,抽象思维恰恰不允许从主观感受出发,还要彻底避免主观感受,必须遵循从全面客观认识出发,有严密的逻辑性,有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和准确的揭示性。
其中,主观感受若呈现逻辑性,便是抽象思维的结果,相反抽象思维若掺有主观感受,会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有仍然处于形象思维的情形,一个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程度不够。
是这要求,抽象思维要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即普遍客观存在,有良好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就是从纷纭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尤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并捋出脉络,分出层次秩序,同时给出相应概念定义,进而以运用概念的方法,明确概括和描述出各种联系中概念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并为实践提供新的思考,最终通过对关系的认识,总结实践和为实践提供依据各种联系按规律办事的指导。
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知识、道理、观念、思想、包括阐述、揭示和结论,都是理论和理论思维的结果。正是这样,理论思维的结果,也是实践的结果,不过反过来说,恐怕有漏洞。
一是,实践不会自行得出理论。必须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理论思维跟着,才能抽象出所谓“实践出真知”。其次,在盲目实践中不管有无明确理论和理论思维,都无法直接产生相应正确和准确的理论。除非单独把盲目实践当做特殊对象观察和研究,然而这样形成的理论,有可能恰恰是对某一实践的否定。
其三,不管理论还是实践,只要存在盲目性,都无法形成正确和准确的理论思维,如果这时还有理论思维结果出来,便很难用唯物主义理论称之。
在理论思维中,概念就是矛盾。概念本身既是对各种矛盾、矛盾联系和关系的概括和描述,也是对矛盾和矛盾联系的本质、实质、性质、特点等以定义的方式来代表具体矛盾、也代表具体运动规律和客观存在形式。
概念之于理论思维,犹如感性事物之于形象思维,既是思维活动的客体,也是思维得以运动的媒介和载体。形象思维不借助感性事物便没法进行,理论思维不借助概念也无法称得上理论思维。
平时说:“这处我没有概念,不发表意见”,指的就是没有概念就没法展开思考的情形,实际反映的是,在尚没有了解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就没有可抽象的对象,就无从抽象出概念、相应思考和思考过程。
两种思维方式区分在于,形象思维要基于外部形象,往往由应激而成,所以也叫感性思维,具有即时性和一定时效性,理论思维则不具有即时性和时效性,什么时候都可进行,只要脑袋里有概念,就可随时发动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只有分工之别,侧重不同,主次不同,没法实际割裂进行。理论思维作为理性思维,通常由形象思维开始,或继续以形象思维为主,或随时转入理性思维,总之理性思维有了概念,就不必依赖围绕具体形象进行,这时概念就是理性思维的载体,所以才叫概念思维。
这处提示了,概念思维对于语言思维极其重要。语言思维是用特定语言进行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不但依赖语言表达所需要借助的具体形象,也依赖大量抽象概念来组织语言,来把具体形象及与周围的关系联系说清楚,同时还要考虑语言所在的特定文化基础和氛围,而组织语言,概括形象,考虑文化,这些都不是形象思维能完成得了的,必须靠借助一定的概念和概念思维才能实现完整和通顺的表达。
由此不难理解,理性思维是有效思维方式,离开了理性思维,什么思维都不可能有效。不妨设想一下,像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虽然主要依靠感性思维,姑且抛开理性思维中的观念、思想、精神等意识不讲,但离开了理性思维对艺术思维的组织和控制做基础,艺术思维和创造还能不能成立?
同理,抽象思维和抽象能力在理论思维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即使说人人都有抽象思维,但抽象能力如何,绝对决定了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由此又知,抽象思维不能直接等于理论思维,必须随时跟着良好的抽象能力。只有抽象能力,才可能把抽象思维送到有理论思维的程度,故抽象能力代表了抽象思维的质量,也代表了理论思维所到达的高度。
然而,抽象能力再强,理论思维程度再高,也还是不能认为就是理论能力。如果就表面看,理论思维能力强,当然就是理论能力,可惜这样讲又会有太多漏洞。
单讲理论思维,很容易让人把上面说的基础砍掉,而割裂成孤立的理论思维概念,即理论性思维,而且定义不怕简而又简,最终沦为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加文笔能力,这就让理论能力成了谁都可以胡说八道的东西,免不了把理论能力搞成从理论性思维自吹自擂和起哄架秧子。
理论能力不可理解成简单的理论性思维。理论性思维,就是简单拿一定理论进行思维,或思维中夹杂一些理论知识、概念、技巧等。这种思维相对于理论思维太过简单,哪怕通过死记硬背理论,或简单引用一些观念观点,就可形成理论性思维。
思维中有点理论性还远远上升不到理论思维,而且光有理论思维对于理论能力也不够。一是,理论思维要有很强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艰辛的口笔头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是理论能力的物质基础。
可以这样描述,理论思维只有通过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才能让抽象能力犹如过河有船一样,随时能够支配语言文字,捕捉概念和思考概念,并把概念而概念的矛盾联系及时分析、概括和描述下来,乃至不断总结和完善,从而保证随时随地以文笔能力物态下来,这样才能保证理论能力是系统的,结构化的,而非散乱无章的。
二是,理论思维有唯心唯物等基本观念出发点之分,这就造成表面看来人与人可能都有很强的理论思维能力,但理论的实质恐怕南辕北辙,而恰恰真理又只有一个,如何判断?
因此,理论思维本身也需要界定。这就是,只有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因为敢于直接面对一切包括实践、时间在内的客观存在的考验和检验,又不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改正错误,所以才有真理性,故理论思维的唯物性如何,是理论品质和理论能力的一大根本能力。
简而言之,理论思维之于理论能力,是由理论思维的抽象能力,语言思维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笔表达能力,以及把理论思维送到理论能力和理论品质上的唯物能力,共同打造而成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
显然,这样的思维已经不是一般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能力了,而是一种用抽象本领进行绝对创造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既可说成理论能力,也可说成理论智慧,也只有这样的理论能力和理论智慧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智慧,因为实践的得失总是与智慧高低成正比的。
这提示了,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理论性思维就沾沾自喜,凡能够死记硬背的东西,不管是不是死记硬背来的,都对任何思维贡献不大。
把这联系到写诗,可以这样想,诗的美就是艺术的美,需要艺术思维,能否简单看成仅仅是艺术性的美,仅仅需要艺术性的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