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5
金钱115772
贡献102533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5 点
贡献- 102533 次
金钱- 115772 枚
 
|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11-17 08:17 点击:478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庸人脑袋开双孔,智者两眸非窟窿。表面看来都一样,缘何有个不由衷。
写诗的原理
二百〇九、怎样从理论视野体会修养
理论视野就是实践视野,唯不能倒过来讲而已。理论视野是有理论高度的表现,没有理论高度,这个视野也不会有。
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唯一的理论视野是唯物主义理论视野,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具体实践的核心视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提得上理论视野和理论多元化,也包括在服从于这个视野基础上的其它理论多元化。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社会主义的天然要求,是先烈热血换来的,是社会主义宪法和制度所保障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必须要这么做的,这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里绝对的价值观和核心意识,是没的妥协和商量余地的。
尽管人人都想超越社会限制而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且不说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也依然是本着,任何自由非但不允许偷换社会主义概念,更不允许置换,而且必须在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念的前提下,才说得上有哪些人人之自由。
自由不是无边无际,无法无天的,任何人都必须承认他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否则自私自利得连人性都没的谈了,又有什么自由可谈?哪个社会能允许?
这方面即使有松动,也是因为一定历史因素使然。如允许宗教信仰,提倡民俗传承,重视各民族经典文化延续等,而这既是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体现,也因为在唯物主义是全社会总的观念和思想价值取向有保障的情形下,才有其特殊且带有专门倾向的松动。这种松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寻求自身发展,但不允许突破底线和范围,不允许向总的唯物主义观念形成冲击。
即使如此,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可冲击和不可撼动,非唯物主义观念也必须因服从于这,而做出绝对的让步。即,除了在社会主义性质不受冲击和制度允许的基础上谋求自身发展,此外的一切都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性质而言,必须以社会主义性质为基准,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地方,进而逐渐达到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
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既是生产关系的晴雨表,也因此是社会性质的标志,一旦出了问题,反过来直接动摇的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社会性质,这时恐怕连上层建筑也不好说了。
上层建筑不但是生产关系和社会性质的结果,也是相应的保障和运转系统,如果生产关系和社会性质都被动摇了,上层建筑岂有不被动摇的道理?而且这还是可以倒过来说的。
换言之,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灵魂,这些东西都来撼动生产关系和社会性质了,上层建筑该如何表现?这是不是继续解释了贪污腐败,官商勾结,钱权交易,买官卖官等严峻现象之何来?
这个地方需要个提示。有些人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根基,其实不对。性质才是社会的根基,生产关系才是社会的根基,制度仅仅是根本性保障,保障得了,可以象征根基,保障不了,所象征的就不一定是原来的根基,还如同衣服底下换了人,难道不看人,只看衣服否?
如此便可以明白,唯物主义视野在哪里,该怎么才能有。唯物主义视野就是唯物主义无限唯物、无限追求本质的精神。有这个精神,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就能深入唯物,全面唯物,彻底唯物,直到抓住本质。没有这个精神,任何程度的唯物由于达不到本质,都逃不出主观局限,如果再自以为是,就成了主观主义。
所以,不论理论能力也好,理论高度也好,都要首先基于唯物主义无限求真的视野,然后才能在这个视野理,通过理论思维创造和理论能力表现,达到永远属于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和理论视野。
谈唯物主义,不能只谈马克思,而不谈毛泽东,这本身就不唯物。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可高峰独树,已经说明,唯物主义思想和理论,需要强大的唯物能力,主观主义中的那点唯物能力,还真的算不上唯物主义。
不过,也要承认,毛泽东的唯物能力不是人人能有的,即使怎么学习,也会因个人唯物局限而不可能完全领会,所以在结合时间的推移,通过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认真领会的同时,必须解决个人主观上能不能彻底唯物问题,如此才能真正读懂毛泽东思想。
这就是说,唯物主义对于一般的人,总是要分怎么说,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辩证而言,有一点唯物能力,总比没有唯物能力要好。
实际上,这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事。想一想,在毛泽东之外,还有很多唯物主义者,可为什么离了毛泽东,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的反而是损失?这个问题有到底怎么进行彻底唯物的钥匙,一定要时时印在脑子里。
例如,有些人一面喊着中国人效率高,半夜起来能加班,外国人不愿加班,工作效率低,因而中国人就能多拿订单,促进国家崛起,一面却忘了自己还是参与制定法律的人,规定了“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也忘了外国人不愿加班与法律有什么联系,更忘了加班出效率,是否真正属于“效率”的概念,难道无限延长的八小时,可以混同于八小时之内,来比较效率吗?
试问,这种情况算不算唯物?有没有理论视野?假如不管什么视野,就看成视野的话,这个视野里,看到了什么?还不是主观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此,是不是也解释了少数人一边参与制定法律,一边违法的原因?
不论把国家崛起说成国力强大,还是看成宏伟成就,总之都是客观的东西,永远摆在客观的位置上,没必要加以主观过度渲染,而且就党领导下的中国言中国,人民群众的自信从来都不是唯客观论的,恰恰相反,唯的是自强不息论,唯的是以弱胜强论,唯的是人民当家做主论,独立自主论,自力更生论,艰苦奋斗论,这是由巨大尊严变成的巨大精神力量,支撑起来的无比信念,所打造出来的无往不前的自信,岂是物质堆出来,或堆得出来的?
只强调客观,不是唯物主义。还是要问,在少数人渲染得那么一个“贫穷落后”、“人人可危”、“只搞斗争,不抓经济”、“一片动乱”的社会里,“抗美援朝”和历次自卫反击战之所以胜利怎么讲?枪 支遍地却没人拿来犯罪怎么评价?拿什么打破处处封锁而为改革开放奠了基?
不得不承认,这些事实的背后都有着对社会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正确和准确唯物的结果和这样的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才有用不完的积极性、用不完的主人翁精神,用不完的永远胜利的自信。
少数人张嘴闭嘴国家、世界,表面看起来视野很宏大,实际都摆脱不了故意当的是一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顾此不顾彼的睁眼瞎。为什么如此?想一想,唯不到真正的物,不知本质和真理何在,老想按自己主观里的路子走,焉不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