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定位(以前发过,此为修改稿) 一、历史上是进步还是倒退 这个问题一向争论不休,有说它是进步的,有针锋相对说它保守的。说它进步的是因为把四声改成了平仄,八病简化为三相;说它保守的是由于它一韵二对三相的规定,使这种诗体显得僵化不活,因此有人认为格律诗对古风而言是倒退。 但我说要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问题。 先从它定型的过程来说。 它对古风而言,是革新。 格律诗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发芽、长叶,甚至长出几根枝丫,形成几种形态。但由于没有平仄规定,格律诗处于自然的漫无规则的自发散养阶段,因此它虽存在却不成体。 南北朝时虽为四声期,但已有许多自然而然的由格律句组成的诗。所谓格律句就是诗句二四六平仄分明。但这些由格律句组成的诗并不是诗人有意为之,他们其实是用四声按八病说的要求写出来的,后人从中整理出许多符合近体诗二四六平仄相间的诗,可称之为格律诗的坯胎。 刘滔提出四声分组后,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写作这种分组的诗,隋朝时这种诗渐多,唐初由于唐太宗的爱好,这种诗更多了。所以我们说隋、唐初是格律诗的萌芽阶段。 上官仪博学广识,位高人脉广,利用沙龙的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对永明体齐梁体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细分扩展,尤其对调声术和对偶进行系统的研究,造成有唐一代最大的理论研究局面。到武则天时,武则天为了争夺皇位,巩固地位,在夺权倾轧中大量屠杀精英,像上官仪这种优秀文化人几乎扫光,于是出现文化人青黄不接的情况,缺口太大了。为了弥补人才损失的缺口,急需要一群文化人补充,诗歌科考也成为收集人才的重要窗口,但是一是国内剩下的有文化的人诗歌水平跟不上,二是上官仪们的理论研究使齐梁体的诗歌更加阳春白雪,高深难攀。如何解决,武则天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许敬宗。许敬宗经过慎重考虑,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合并切韵的部首,降低用韵的难度,二是据说有许敬宗正式提出平仄两个概念(?),把刘滔二四异声定位为二四异平仄(即使不是许敬宗定的平仄,平仄的出现大概率也是这段时期的事)。二四异平仄看似是变化,其实是定海神针,一个划时代的大诗体就在平仄的摇篮中孕育出来。根据八病说对第一第二句的规定,发展成相间(本句中246平仄分明)相对(上下句的246字平仄要相对)。但是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这是格律诗的第二阶段。由于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科考考官打分就没有统一规定,于是沈宋二人创造了相粘(第二句与第三句的246平仄要相同),于是格律诗定型了。这场简化运动迅速提高了诗人们的写作水平,收获了大量人才,并为唐诗扬名历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格律诗从此统治了诗坛千多年,至今不倒。因此格律诗对古风来说是革新、是进步。 格律诗成为诗歌科考项目的教科书。由于一韵二对三相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千年来成为科考选才的模式。因此格律诗千年不倒,成为诗体中最强悍的种类。 二、就理论而言:今日的它已成鸡肋。 格律诗经过不断地充实,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核心就是三相、两对仗、一韵到底的321理论。理论完善的过程也是它最有活力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在理论健全后,活力消失了,樊笼于是编成,反而成为束缚诗歌发展的阻力。所幸的后人又归纳出135不论246分明,通过135不论,让格律诗产生一股韧性,格律诗有了一些回旋的余地。但是对135不论246分明的理论又出现是铁律还是错误的争论,把格律诗推到扑朔迷离的困境中。 从理论研究上,三相、两对仗、一韵到底已经完善,无可补充。因此这种理论已经到头了,已僵化了。至于三平收三仄收孤平的研究,那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大堂的鸡皮杂碎,而拗律拗救的研究则有歪门邪道之讥。 三、格律诗的出路 格律诗作为一种诗体,永远有存在的必要。它未必会穷途末路。 1.写作上追求意境和深度。这是大家潜心追求的目标。 2.开拓合资,扩大联营。 一是与杂体联营,出路广阔。古风酿造了许多杂体,古风等许多杂体样式又融入到格律诗中,为格律诗补充生力军;格律诗本身也产生了许多杂体诗,它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杂体诗,甚至可以多体合璧。只要纠正对杂体诗的偏见,打消杂体诗是“文字游戏”的顾虑,格律诗便能遍地洒种,到处有收获,前景就光明灿烂,甚至有可能会成为一时的创作主流。 二是搞合璧。跨境合作,犹如不同行业的联合经营,华为与莱卡的合作、王者农药与口红的联合经营。格律诗的合璧则是几种文体的结合,即边缘学科的融合,边缘学科是处女地,前途无量。联诗、诗词合璧、诗词联合璧、回文诗(回文用到格律诗中)、回文诗词合璧、回文诗词联合璧等,有着丰富的想象余地。只要注意别把杂交(如拗体,本质是格律诗与古风的结合)搞成转基因(比如把拗律拗救当格律诗)。 但注意要各就其位,不能冒名顶替,雀占鸠巢,上面谈到拗体是合璧,就不能想方设法让它冒充格律诗的正格,让它成为转基因,格律诗可能就会灭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