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4|回复: 84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61

主题

958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8
贡献
1054
金钱
6190
发表于 2024-9-7 1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4-9-7 21:37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1、        什么是词?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每周三晚七点截止。超时交作业的计入作业统计,不予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4.9月11日晚上7点。






5727

主题

23万

帖子

7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1453
贡献
232018
金钱
25068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7 2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波 于 2024-9-13 22:35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春祺15-吾波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最初是唐宋时期流行歌曲,现在是与诗、曲、赋并列的文学文体。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唐宋时期,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例如,《破阵子》、《雨霖铃》、《定风波》等都是著名的词牌。现在已经脱离音乐,变为单独文体,或者叫歌词了。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宋代‌: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总之,《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首句需要押韵,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首句可以不押韵。声诗和词,都是配乐演唱的,而七绝不一定。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是典型的以曲定拍,根据曲拍的长短决定词的长短。声情比较舒缓。明显特征有三:一是长短句交错,有1个三字句是散句,起总领作用,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是律句。二是押平声韵(谙、蓝、南),比格律诗宽松一些。三是三四句对仗,出现重字:江,也比格律诗对仗宽松一些。



点评

谢谢点评,问好先生,遥祝秋祺。  发表于 2024-9-10 18:59
学友的答题详细、精准、有条理。学习了!  发表于 2024-9-10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9
金钱
79
发表于 2024-9-8 15: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祺组-圆光碎影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载体。她比诗媚,但比曲雅。词,又叫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先有乐而后有词。由外而内发展起来的。词又叫曲子词。词与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叫填词,倚声填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虽然它们也是由4个7字句,28个字组成,这与近体诗的七绝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着一些差别的:
首先,《阳关曲》和《杨柳枝》它们是乐府曲名,王维与温庭筠都是依据各自的曲调而作的词。
第二,绝句它是一种近体诗。是每首四句而合平仄格律的诗,是格律诗。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本来是唐教坊的曲名。估计乐曲的开头节拍比较短,后面渐渐舒缓起来,到了曲未,又略缩短了些。于是文人们便根据乐曲的特点,填词而歌。又因为大文豪白居易填过歌词,名人效应,于是世人纷纷效仿,后来就演变成一个词牌名,并统一了格式。从众多的《忆江南》所填词的字词组句看,她的声情应是:缠绵婉转的,有着不舍,深切的怀念之情。

点评

学友的答题精炼、有条理。学习了。  发表于 2024-9-10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1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5
贡献
47
金钱
72
发表于 2024-9-8 16: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浪雪儿 于 2024-9-8 16:27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祺02-筱雪
1、        什么是词?

“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有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词起源于“曲子词”,而“曲子词”源自民间,俚俗乃是其天然倾向。在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记录被发现足以佐证。在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宴乐”歌唱的。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所以抒情性是词自带属性。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与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词的创作通常是为了配合音乐演唱,而音乐也需要通过词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隋唐时期,宴会上通常会用词乐助兴。文人创作的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音乐素养,他们根据声乐填词,让人们对音乐的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给予人们广阔的联想空间,以抒写自身对于生活理想等不同的情感或理解。而民间则先用口语化传播,再匹配音乐。

元稹提出的“由乐定词”和“选词配乐”两个理论,区分了歌与诗的传统,也说明了乐曲与歌词的互相形成的原因。“由乐定词”是指乐工先制出乐曲,然后词人依据乐曲的声调,配上相应的歌词,这种配乐演唱的歌曲在古代被称为“倚歌”。

到了宋代,词登上了一个新的巅峰——宋词,极大地丰富了曲子这种音乐形式。宋朝的词随着时局的跌宕而起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词与乐是相互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阳关曲》从形式上看,格律更严,讲究四声,属于词的范畴。《阳关曲》又名《渭城曲》,属唐教坊曲名。有折腰体,轱辘体,回文体。
杨柳枝,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

阳关曲,杨柳枝词与七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起源不同:阳关曲,起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杨柳枝词源自汉乐府的《折杨柳》,在唐朝时成为以七言绝句形式写成的歌词。而七绝是一种近体诗的体裁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 形式要求不同:七绝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而阳关曲,杨柳枝词的形式相对较为自由,虽然也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出现,但在格律上可能没有七绝那么严格。
阳关曲,杨柳枝词的内容题材较为广泛,可以涉及生活、情感、自然等多个方面。而七绝的题材相对较为集中,多以抒情、写景、叙事为主。

- 发展历程不同:七绝在唐朝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并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阳关曲,杨柳枝词在唐朝时主要是作为歌词存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词牌。

在实际应用中,阳关曲,杨柳枝词和七绝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有些作品可能与七绝并无明显区别。但总体来说,它们在起源、形式、内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围绕着“忆”,由总到分,层次清晰,先说好,再说好在哪里,正因为好才让人留连忘怀。
《忆江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韵和谐:“忆江南”词牌的主韵律统一是“仄仄平平”双平入韵,格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意象鲜明:多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风物等,展现出江南的独特魅力,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江南春天的明艳画卷。

情感真挚:常常表达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喜爱或向往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风格清新: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

-画面感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江南图景,使读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特点使得《忆江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16
学友的答题旁征博引,有条理、清晰、详细。学习了。  发表于 2024-9-10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72
金钱
110
发表于 2024-9-8 16: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染流年 于 2024-9-8 16:54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7-墨染流年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最早萌芽于‌南朝,形成于‌隋唐,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词、‌乐章、‌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
词之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倚声填词。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声诗通常指的是与音乐相关的诗歌形式,它与词的差别在于其与音乐的结合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声诗是选词以配乐


杨柳枝的曲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经过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整理和改编,成为一种新的词牌形式。这种形式不仅用于歌唱,而且其内容多与杨柳相关,表达的是杨柳的本意。故折杨柳词是由乐以填词。


声诗,杨柳枝与七言绝句虽然在外在形式上相似,都由七个字组成一句,但在起源、用途、形式和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杨柳枝更多地与音乐和特定的主题(杨柳)相关,而七言绝句则更侧重于文学表达和广泛的主题范围‌。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以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出对江南的热爱和第二故乡的思念。
选择了似火的江花和如蓝的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第一拍总写,第二拍两个七言对仗句工笔细描,尾拍扣回。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17
诗友答题正确,第2题小补充,词牌不同声情也表达的不同。  发表于 2024-9-11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13

帖子

5575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330
贡献
1577
金钱
1960
发表于 2024-9-8 16: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祺14—溯游

1,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隋唐时兴起。词有特定的词牌,不同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所以也被称为长短句。最初是坊间配乐演唱的,也叫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在萌芽和兴起阶段就与音乐紧密相连。它最初是配合隋唐时期的燕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燕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原音乐与西域胡乐等多种音乐元素的新音乐体系,节奏明快多变,旋律丰富优美。为了更好地配合这种新兴音乐进行演唱,文人雅士们开始依曲填词,于是词这种文学体裁应运而生。
在创作过程中,词人往往要根据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和声调来填写词句。不同的词牌对应着不同的音乐曲调,其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是为了与音乐相配合,使演唱更加和谐动听。
音乐赋予了词更强的表现力, 词也通过歌唱的方式进行传播。为更多人所熟知。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虽然它们也是由4个7字句组成,但其平仄有的和格律诗不同。其用词也比格律诗通俗。
而绝句是一种近体诗。其平仄有固定的形式,用词较端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典型的长短句,以一个三字句,两个五字句,两个七字句(对仗)组成。整首词简洁而精巧,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意境,中间对仗工整,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主题鲜明,画面感强,情感真挚,清新自然,含蓄委婉。让读者在品味意境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18
诗友答题正确,第3题小补充:声诗是先诗后成曲,杨柳枝是依谱填词。  发表于 2024-9-11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3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85
金钱
130
发表于 2024-9-8 17:0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海晴空 于 2024-9-13 08:53 编辑

春祺晴君     1、 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和乐的关系非常紧密,词是伴随着音乐而兴起的文学形式,每首词都有一个与其配合的乐调,称为词调。‌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因此词与乐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具有固定的平仄和押韵规则。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唐代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阳关曲》‌虽然从形式上看与七绝相似,但属于词的范畴,具有更严格的格律要求,讲究四声,这使其与七绝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杨柳枝》‌也是一种词牌,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但《杨柳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翻为新声,这表明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与近体七绝有所不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以其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第二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美景和生活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19
诗友123题回答正确,第4题回答稍简单了些。  发表于 2024-9-11 1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8
贡献
112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4-9-8 1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褀18—读书三境

1、 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诗体。初起时,它本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又称”曲子词"。它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都受乐律的影响。乐谱多种多样,词的形式也就跟着千变万化,形成不同的词调。后乐谱逐渐散失,于是诗人们按前人填 的依样画葫芦,明清时有人归纳旧词,厘定词谱。于 是词便成了一种格律十分严格的诗体。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时是为配合隋唐以来流行的“燕乐”而作的歌词。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者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有一定的音律、节奏,为些因素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词牌,例如《西江月》、《贺新郞》等。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词牌名,格式均与格律诗七绝相同,与七绝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音乐性和表现手法。前者更注重音乐的唱法,是根据乐律而填谱的。而七绝则更注重语言的简洁和意境的深远。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三字名起笔,承以五字句,搭配协调,中间两个七言对偶句便于抒情或写景,收结于五字句与第二句相呼应,句式交错、节奏起伏,可收一唱三叹之效。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19
谢谢老师。 修改:3、相同点;形式上全是28字,区别:一 是《阳关曲》和《杨柳枝》首句必须压韵,而七绝可以首句不 压韵。二是《阳关曲》是声诗,是给七绝配乐的,但不是所有七绝都能配乐。《杨柳枝》是诗向词的过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1 17:25
四题回答不错。赞  发表于 2024-9-9 11:51
三题关于《阳关曲》是声诗,它是按近体诗配乐而成,  发表于 2024-9-9 11:49
问好词友。一二题回答近乎完美,点赞  发表于 2024-9-9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1
金钱
68
发表于 2024-9-8 2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词?

答:它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在现代汉语中,“词”也指古代文体,如“宋词”“词牌”等。‌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阳关曲》《杨柳枝》与近体七绝在以下方面存在不同:

首先,从音乐性来看,《阳关曲》作为声诗,是唐人送行之歌,具有特定的音乐用途和旋律特点;《杨柳枝》是唐教坊曲,其音乐风格和节奏与近体七绝可能有所差异。

其次,在押韵方面,《杨柳枝》四句三平韵,而近体七绝通常要求严格的押韵规则,一般押平声韵,且在偶数句押韵。

再者,在创作背景和用途上,《阳关曲》用于送行场合,可能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氛围的营造;《杨柳枝》作为教坊曲,可能更多地用于歌舞表演或娱乐场合。

从整体风格和表现手法上,虽然它们都是七言四句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可能因各自的背景和用途而有所侧重和不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典型的长短句,1个三字句、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句式富于变化,不像格律诗字数统一。押平声韵韵宽(谙、蓝、南),比格律诗宽松一些。三四句对仗,出现重字:江,比格律诗对仗宽松。
具体风格特点:
1. 句式整齐:全词共五句,句式较为规整,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语言优美:词句简洁明快,用词精准生动。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色彩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江南春天景色的艳丽与生机勃勃。

3. 情感真挚:以“江南好”开篇,直抒胸臆地表达对江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结尾“能不忆江南?”用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4. 以景抒情:整首词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如鲜艳的江花、碧绿的江水等,寓情于景,将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寄托在美丽的景色之中。

5. 音韵和谐:“谙”“蓝”“南”押韵,使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6. 画面感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江花、江水等,生动地勾勒出江南的美丽风光,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忆江南》通过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谐的音韵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的迷人魅力,成为了词中的经典之作。

呱呱论坛提交,截止时间9月11日晚7点。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0
第四题回答不错,点赞。如果能从音乐性再阐述下更完美。  发表于 2024-9-9 11:46
第三题《阳关曲》作为声诗是由诗到词转化过程的产物,先有诗后配的乐。表达形式更接近近体诗。而《杨柳枝》在声情上是词。比近体诗更婉约,  发表于 2024-9-9 11:45
问好学友。第二题补充一点:不同词牌音乐表达的声情不同  发表于 2024-9-9 1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8
金钱
75
发表于 2024-9-9 09:3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三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中国诗的一种体,起源于南朝,形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词开始叫“曲词”是用来演唱的。从小令(59字)到中调(59字—9l字)到长调(91字)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谱写的词。词牌由词的调子决定侣,不同的词有不同的词牌,句子句数长短不定,声调和词牌有关。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了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为乐而创作的文学体裁。词最早被称为“曲词”“曲子词” 是配合宴会演奏而写的歌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就配填不同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巜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 《阳关曲》王维 7十7十7十7类似与七绝的(声诗)“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虽然字数押韵均同于绝句,但声情大有不同,更偏于婉约,《阳关曲》是(声诗)。 而《杨柳枝》也同是7十7十7十7的体式,押三平韵的单调词,是温庭筠所作的唐教坊曲,是词牌。 七绝是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属近体诗范畴,同押三平均,但它有着严格的粘替对格律要求,而词就有所不同,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 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此词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好好在哪里,通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对仗句把江南的春天的美似画般展现给读者。 特点1、长短句灵活多变,并富有跳跃性。 2、押韵(谙蓝南)三平韵,相对于律句宽范。如“江”字的重复。  。 呱呱论坛提交,截止时间9月11日晚7点。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1
其余都不错,点赞  发表于 2024-9-9 10:47
第四题,35775的长短句更容易抒发情感,从三字到七字的过程是音乐情感逐步喷发的过程,而七字句到五字句情感又陡然趋于平和,  发表于 2024-9-9 10:46
第三题《阳关曲》是声诗,一般是先有诗,再谱以乐谱而成,其与近体诗基本相近。而《杨柳枝》是依照乐谱填的词,相较近体诗声律更加和婉,  发表于 2024-9-9 10:41
问好学友。第一题词牌名本身就是曲调名,所以不存在“词牌是词的调子决定律”这一说法  发表于 2024-9-9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86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46
贡献
2644
金钱
522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9-9 1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春祺11一岁月霓裳

1、        什么是词?

答:简而言之词就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它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为用歌配合唱出的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与乐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词与音乐的紧密结合‌:词最初是与音乐紧密结合的文学形式,尤其在宋朝,词达到了华夏文化的顶峰,兼含文学与音乐,成为文化繁荣的标志‌。

②‌燕乐与填词的关系‌:唐朝时期,由于与外邦的交流频繁,大量异域歌曲和舞曲流入,加上中土固有的清商乐,形成了丰富的燕乐曲调,为倚声填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词体在初盛唐时期兴起,中晚唐时期进一步发展成熟‌。

③‌歌词与歌诗的过渡‌:在隋至唐时期,歌词与歌诗的形式及歌法并无多大区别,但随着歌法的变化,促进了由歌诗向歌词的过渡,为歌词取代歌诗打下了基础‌。

④‌词与乐的相互依存‌:词的存在依赖于乐,而乐配词被普通世人传诵。词与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的一部分‌。

⑤‌词的配乐特点‌:词所配的乐与《诗经》、汉魏乐府所配的乐不同,它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一种新兴音乐,称为“燕乐”。燕乐主要应用于宴会等场合,为民族间交流的一种配乐文化‌。

⑥‌词的传播方式‌:在古代,词的传播依赖于民间歌伎的传唱和文人的创作。民间歌伎将文化创作与大众娱乐相结合,通过旋律美妙且朗朗上口的歌曲传播开来。文人则通过创作长短句歌词,并将其纳入文人创作的轨道,进一步丰富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①、阳关曲与七绝的区别
‌阳关曲‌,也称为渭城曲或小秦王,是一种词牌名,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这个曲调在宋代、清代仍然流行,其正体为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七绝‌,即七言绝句,是中国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七绝在唐代非常流行,许多著名诗人如王昌龄、李白等都有出色的七绝作品。七绝的特点是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简而言之,阳关曲属于词的一种,以其特定的词牌和韵律为特点;而七绝则属于诗的一种,以其特定的字数和韵律要求为特点,两者虽然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文学形式、历史背景以及表达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杨柳枝与七绝的区别

‌‌杨柳枝与‌七言绝句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起源、用途和形式。‌‌

‌起源与用途‌:杨柳枝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被引入教坊曲,成为一种音乐形式。它经过‌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整理和改编,成为一种新的词牌。而七言绝句是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汉魏六朝,盛行于‌唐代,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形式‌:杨柳枝作为词牌,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与七言绝句相同。七言绝句则是四句诗,每句七个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
‌用途‌:杨柳枝主要用于歌唱,是唐教坊中的一种曲子,其歌词多为七言绝句。而七言绝句则主要用于文学创作,表达情感和思想。
‌历史背景‌:杨柳枝在唐代非常流行,多用于歌唱,其代表作有《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等。七言绝句在唐代也极为流行,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形式。
综上所述,杨柳枝与七言绝句虽然形式相似,都是四句诗每句七个字,但它们的起源、用途和形式有所不同。杨柳枝更多地用于歌唱,而七言绝句则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创作形式。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是一首词,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因此,《忆江南》作为一首词,符合词体的基本特征,即具有押韵、可以配乐歌唱的特点,并且是长短句的形式,词牌规定了其调子和格式‌。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4
1、2、3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9 20:00
第4题,35775的长短句更容易抒发情感,从三字到七字的过程是音乐情感逐步喷发的过程,而七字句到五字句情感又陡然趋于平和。  发表于 2024-9-9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64
金钱
104
发表于 2024-9-9 14: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春棋21-烟火
1.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和乐的关系非常紧密,词是伴随着音乐而兴起的文学形式,每首词都有一个与其配合的乐调,称为词调。‌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因此词与乐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近体七绝‌是一种诗歌形式,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具有固定的平仄和押韵规则。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唐代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阳关曲》‌虽然从形式上看与七绝相似,但属于词的范畴,具有更严格的格律要求,讲究四声,这使其与七绝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杨柳枝》‌也是一种词牌,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但《杨柳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翻为新声,这表明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与近体七绝有所不同‌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忆江南》以其清新明快、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第二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美景和生活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4
1、2、3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9 19:59
第4题,35775的长短句更容易抒发情感,从三字到七字的过程是音乐情感逐步喷发的过程,而七字句到五字句情感又陡然趋于平和,  发表于 2024-9-9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794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6
贡献
191
金钱
326
发表于 2024-9-9 1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祺—春灯夜雨

1、        什么是词?
也叫曲子词,是唐宋时期的配合俗乐演唱的流行歌曲。当时的主要功能是娱乐遣兴。并在唐宋时期通过词的作者,听众和表演者来传播。其中表演者占主要成分。后来经过引用和规范,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律。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与乐密不可分。词在最开始是配合俗乐来演唱的歌曲。依托的音乐是燕乐,是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饮宴时,提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每一个都有特定的调。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并且容纳了更多的外来音乐的影响,得到很大发展。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阳关曲》,是声诗,先有诗,再根据诗来作曲。《杨柳枝》唐教坊曲,它的创作方式是依曲作词,翻为新声。它们都具有音乐性。
近体七绝虽然字数上和它们相同,但它的体裁属于诗,注重语言。而且它的格律要求的很严格。韵部,用词有自己的要求。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从曲拍来分析,首句三字,节奏轻快,后边紧接着5字句,节奏放缓,再后边两个七字句,更加悠长绵延,给人的艺术效果逐渐舒缓,最后一句平稳收束。


从文字上意境来分析,整首词轻快明丽,情感真挚。有画面感。作者起拍总括,后边再缓缓道来,展现了江南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之美和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喜爱之情。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5
1、2、3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9 19:57
第四题,35775的长短句更容易抒发情感,从三字到七字的过程是音乐情感逐步喷发的过程,而七字句到五字句情感又陡然趋于平和,  发表于 2024-9-9 19:57
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4-9-9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9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7
贡献
246
金钱
373
发表于 2024-9-9 17: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0-戈平

1,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隋唐时兴起。词有特定的词牌,不同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所以也被称为长短句。最初是坊间配乐演唱的,也叫曲子词。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在萌芽和兴起阶段就与音乐紧密相连。它最初是配合隋唐时期的燕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燕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原音乐与西域胡乐等多种音乐元素的新音乐体系,节奏明快多变,旋律丰富优美。为了更好地配合这种新兴音乐进行演唱,文人雅士们开始依曲填词,于是词这种文学体裁应运而生。
在创作过程中,词人往往要根据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和声调来填写词句。不同的词牌对应着不同的音乐曲调,其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是为了与音乐相配合,使演唱更加和谐动听。
音乐赋予了词更强的表现力, 词也通过歌唱的方式进行传播。为更多人所熟知。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光曲》,《楊柳枝》是词牌名,虽然它们也是由4个7字句组成,但其平仄有的和格律诗不同。其用词也比格律诗通俗。
而绝句是一种近体诗。其平仄有固定的形式,用词较端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典型的长短句,以一个三字句,两个五字句,两个七字句(对仗)组成。整首词简洁而精巧,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意境,中间对仗工整,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主题鲜明,画面感强,情感真挚,清新自然,含蓄委婉。让读者在品味意境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

点评

谢谢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4 18:15
1  发表于 2024-9-13 09:25
问好同学,答题优秀  发表于 2024-9-10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9

帖子

28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6
贡献
675
金钱
1087
发表于 2024-9-9 18: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祺23-非鱼红色

1,什么是词?
答: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隋唐时兴起。词有特定的词牌,不同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所以也被称为长短句。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在萌芽和兴起阶段就与音乐紧密相连。它最初是配合隋唐时期的燕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燕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原音乐与西域胡乐等多种音乐元素的新音乐体系,节奏明快多变,旋律丰富优美。为了更好地配合这种新兴音乐进行演唱,文人雅士们开始依曲填词,于是词这种文学体裁应运而生。
在创作过程中,词人往往要根据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和声调来填写词句。不同的词牌对应着不同的音乐曲调,其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是为了与音乐相配合,使演唱更加和谐动听。
音乐赋予了词更强的表现力, 词也通过歌唱的方式进行传播。为更多人所熟知。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杨柳枝
温庭筠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它们声韵明快上口,虽然也是由4个7字句组成,有平仄但宽松,用词也比格律诗通俗。
而绝句是一种近体诗。其平仄有固定的形式,用词较端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是典型的长短句,以一个三字句,两个五字句,两个七字句(对仗)组成。整首词简洁而精巧,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意境,中间对仗工整,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主题鲜明,画面感强,情感真挚,清新自然,含蓄委婉。让读者在品味意境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反复吟江南、江花、江水及押韵谙、蓝,音律安排适合传唱。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5
问好同学,答题不错,点赞  发表于 2024-9-10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2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46
金钱
102
发表于 2024-9-9 1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蝉音弥夏@ 于 2024-9-9 19:51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春祺09-蝉音弥夏

1、        什么是词?
答:“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有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近体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上有所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固定。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忆江南》以“好”来起句,前面两句写情——江南好,后面的两个七字句写景,以景言情——绿如蓝,最后的收结回应开始的情——能不忆 ?  结构很清楚的,情——景——情。用景来证明前情,用后情来定住前情。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6
问好同学,答题细致,学习了  发表于 2024-9-10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90

帖子

304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三期兼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9
贡献
543
金钱
1675
发表于 2024-9-9 2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若渔 于 2024-9-10 06:09 编辑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08-安若渔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诗体,是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别称。长度上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不同词牌在句数、字数、声调、声情上都有区别。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又叫曲子词,是一种融合型的音乐,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词与乐相互相成,填词又叫倚声填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杨柳枝》是乐府曲名,均为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七言绝句是近体诗,属于格律诗。声诗是选词以配乐,杨柳枝表达的是杨柳的本意。七言绝句更侧重于文学表达。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用似火、江花、如蓝,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色彩鲜明,读来清新明快、对比强烈。句式长短句交错,富于变化。声情柔美,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6
定义的很好,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进一步探讨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1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98

帖子

4853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
贡献
1372
金钱
1720
发表于 2024-9-10 0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春祺22:清江有约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全盛。它是一种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包括‌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别体。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例如,《破阵子》、《雨霖铃》、《定风波》等都是著名的词牌。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宋代‌: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繁荣。词人如‌柳永、‌周邦彦等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唐人送行之歌。)《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杨柳枝,曲调词牌。

《杨柳枝词》与七言绝句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定义和用途。《杨柳枝词》是一种特定的曲名和诗歌形式,多用以咏柳枝,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七言绝句是一种更广泛的诗歌形式,不限于特定的主题或形式,具有更广泛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泛忆江南,兼包苏、杭,描写江南春色。词人选择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明显特征有三:
一、长短句错落有致,有1个三字句、2个五字句和2个七字句。
二、押韵(谙、蓝、南),较格律诗宽。
三、三四句对仗,可重字,格律诗对仗要求高。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9
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2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7

帖子

1981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2
贡献
499
金钱
741
发表于 2024-9-10 13: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3-秋润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诗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是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不同词牌在句数、字数、声调、声情上都有区别。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又叫曲子词,是一种融合型的音乐,吟咏,没有动作。词与乐相互相成,填词又叫倚声填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答:《阳关曲》、《杨柳枝》是乐府曲名,均为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是选词以配乐,杨柳枝表达的是杨柳的本意。七言绝句是近体诗,属于格律诗,更侧重于文学表达。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用似火、江花、如蓝、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衬以江南的美丽风景。读来清新明快、对比强烈。句式长短句交错,富于变化。声情柔美,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29
有些简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2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15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9
贡献
435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4-9-10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2一起看流星雨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词是一种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文学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填写的歌诗。不同词牌所表达的声情不同 。
‌词与乐的具体关系‌:‌一是表现在音乐对词的影响。词的产生、发展和创作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配合词的音乐是‌燕乐,一种融合型的音乐,由西域胡乐与汉族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二是表现在词与乐的融合‌。词的创作和演唱紧密相关,词人写出歌词,歌女配以曲调在酒楼茶馆中歌唱。词的演唱环境多为娱乐和宴会的场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感官愉悦功能。‌三是表现在词与乐关系的历史演变‌。‌‌隋唐时期‌,燕乐兴起,为“‌倚声填词”创造了条件。燕乐是一种新型音乐,具有世俗性、愉悦性和狭媚性,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
《阳关曲》,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阳关曲》是声诗,它是按近体诗配乐而成
《杨柳枝》,曲调词牌。此调源于北朝乐府横笛曲《折杨柳》。唐玄宗开元年间入教坊曲,后经白居易、刘禹锡整理、改编,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唐五代词皆咏杨柳枝本意。其正体为齐言体,单调二十八字,平韵,格式同于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总之,《阳关曲》《杨柳枝》属于词牌名,而近体七绝属于传统诗歌,即格律诗,这就是三者不同之处。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选择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特点有三:一是长短句交错,三字句1个、五字句2个、七字句2个,句式富于变化,更容易抒发情感。二是押词林正韵十四部平声韵。三是三四句对仗宽松,出现重字江。这三个特点也是词和格律诗的主要区别。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30
第3题的《阳关曲》其实是与近体诗非常接近的,先诗后谱曲而成;而《杨柳枝》是依谱而填词,声律也更为柔和 。  发表于 2024-9-11 09:05
诗友作业认真,所有题目回答都正确  发表于 2024-9-11 0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0
金钱
54
发表于 2024-9-10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祺25-扬之水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诗体的别体。它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词最初是配乐的。从配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同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是合乐的歌词,所谓的按谱填词,谱就是乐。最初的词都是用来配乐的,后来随着乐谱的遗失,词作为一种的文学体裁也开始独立产生。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起源和用途‌《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唐代教坊曲,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和曲牌。《杨柳枝》源于乐府《折杨柳》的曲名,但重新创作了新曲。近体七绝则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属于诗歌形式。
‌形式和结构‌:《阳关曲》和《杨柳枝》都是小令,《阳关曲》更像折腰体近体诗。《杨柳枝》形式似七绝,但内容上有所不同。《近体七绝》则是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固定。
‌音乐性‌:《阳关曲》、《杨柳枝》都有音乐性,可以配乐歌唱。近体七绝虽然也有音乐性,但更多是作为文学形式存在。
‌情感表达‌:三者都可以表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但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阳关曲》和《杨柳枝》更多用于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忆江南特点是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30
第2题要补充的是:必须注意不同的词牌其音乐表达的声情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发表于 2024-9-11 09:02
诗友作业总体完成不错。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发表于 2024-9-11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8
金钱
42
发表于 2024-9-10 23: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春琪06—才下眉头1
1、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唐代,兴与宋代,是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乐和词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词是由乐以定词,而乐则是选词以配乐。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漫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莼莼碧瓦沟……")

答:《阳关曲》和《杨柳枝》与七绝的相同处是都是七言四句
不同的地方:
《阳关曲》和《杨柳枝》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可以当唱词。
七言绝句首句可以不押韵,不能作为唱词使用。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这是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美景的一阙词。
以曲拍的形式填的词,用三言句(江南好)做领句,五言句,七言对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一句反问句(谁不忆江南)来强调对江南美景的怀念。

点评

1  发表于 2024-9-13 09:30
第4题三五七言的长短句交替,从短到长易于抒发绵长的情感,而从长到短则会使情感抒发趋于缓和  发表于 2024-9-11 08:57
第3题的《阳关曲》其实是与近体诗非常接近的,先诗后谱曲而成;而《杨柳枝》是依谱而填词,声律也更为柔和  发表于 2024-9-11 08:54
诗友所有题回答都正确,但有些题回答过于简略  发表于 2024-9-11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4-9-11 13:5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若渔 发表于 2024-9-9 22:16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08-安若渔


定义的很好,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进一步探讨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8
贡献
112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4-9-11 1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三境 发表于 2024-9-8 17:17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春褀18—读书三境

谢谢老师。
修改:3、相同点;形式上全是28字,区别:一 是《阳关曲》和《杨柳枝》首句必须压韵,而七绝可以首句不 压韵。二是《阳关曲》是声诗,是给七绝配乐的,但不是所有七绝都能配乐。《杨柳枝》是诗向词的过渡,是声情的表现。
4、以音乐曲拍的长短决定句子的长短。形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奇偶相生、有对偶、有领句、有声情,是最能体现以谱定句、形成长短句样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32
金钱
202
发表于 2024-9-11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翠竹园 于 2024-9-11 19:27 编辑

易阳词通识课第一讲作业:

春棋组01——翠竹
1.什么是词?
答: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1]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2],到了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词的起源与音乐的关系:
词起源于隋唐时期,随着燕乐(一种融合多种民族音乐的风格)的传入,词与音乐的关系逐渐加深。
词的兴起与燕乐的兴盛密切相关,燕乐的丰富曲调为填词提供了条件6。
词与音乐的结构:
词的句式和平仄受到音乐的影响,如汉字的四声和曲调感,使得词在音乐中能够清晰表达意思4。
词的声律特征和性质特征是由音乐所赋予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词的音乐性7。
词与音乐的发展6:
词与音乐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如南宋时期,词乐逐渐分离,词体走向衰亡7。
词与音乐的关系也影响了词的创作和演变,如词乐分离的趋势导致词体在南宋时期发生变化7。
词与音乐的审美功能3:
词作为音乐文学,通过语言和词汇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而音乐则通过乐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等表现手段,表达情感和描绘对象3。
词与音乐的结合:
词与音乐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歌曲,其中歌词表意,音乐表情,二者协调统一,共同作用于现实世界。
词与音乐的研究:
学术界对词与音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探讨词与乐的关系、词乐失传对词的影响等7。
词与音乐的关系是复杂且多维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答:《阳关曲》和《杨柳枝》还有七绝都是四句,28字,多采用马蹄韵,都是28字,7+7+7+7字
所不同的就是《杨柳枝》是词牌名。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答:《忆江南》是个词牌名,不仅是一个音乐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词,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赞美





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为每周三晚七点,超时不点评,下次注意交作业时间哦~  发表于 2024-9-13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4-9-12 18:5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江有约 发表于 2024-9-10 00:24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春祺组作业

春祺22:清江有约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4-9-12 18:5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润 发表于 2024-9-10 13:54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3-秋润


有些简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6

帖子

3568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十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0
贡献
1036
金钱
1266
发表于 2024-9-12 23: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什么是词?
答:词时唐宋时的歌曲,又称曲子词,是配乐演唱的。

2、        词与乐有什么关系?
答:词与乐如同鱼与水,是密不可分的。

3、        比较:《阳关曲》(声诗)、《杨柳枝》(词)与近体七绝有何不同?

《阳关曲》(7+7+7+7。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七言绝句,唐人送行之歌。)

《杨柳枝》(7+7+7+7。四句三平韵。唐教坊曲。温庭筠“金缕毵毵碧瓦沟……”)

答:《阳关曲》是声诗,是近体七绝配乐而成。《杨柳枝》是依乐而成的七绝诗。是由诗向词过渡时期的词。它具有近体诗的特点, 但是首句必须押韵。      

4、《忆江南》是“以曲拍来定句”的范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试着分析其特点。
答:从节拍看,35775的句式音乐由短到长,情感由浅到深,七字句达到高潮,然后再转舒缓,达到字短韵长余味不绝的音乐享受。和歌词相得益彰。

点评

作业截止时间为每周三晚七点,超时不点评,下次注意交作业时间哦~  发表于 2024-9-13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823

帖子

5709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14
贡献
1221
金钱
223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4-9-13 09: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海晴空 于 2024-9-13 09:46 编辑

春祺组老师全部完成点评任务!大家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9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7
贡献
246
金钱
373
发表于 2024-9-14 18: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平 发表于 2024-9-9 17:08
沧浪书院词三期第二讲作业
春祺10-戈平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