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3|回复: 57

沧浪书院赋二期第七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96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23
贡献
1057
金钱
6200
发表于 2024-10-25 1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24-10-25 19:25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赋二期第七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辞赋第七讲作业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蔚然()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两峰()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僧智仙也。名()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此,饮少辄醉,()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意不在酒,在()山水()间也。山水之乐,得()心()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朝暮也。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四时也。朝()往,暮()归,四时()景不同,()乐亦无穷也。   至()负者歌()途,行者休()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渔,溪深()鱼肥。酿泉为酒,泉香()酒洌;山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其间者,太守醉也。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禽鸟乐也。然()禽鸟知山林()乐,()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之前。过期不评。




作业截止时间,2024.10月31日晚上8点。





2297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419
贡献
33326
金钱
3941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5 22: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书剑 于 2024-10-25 22:25 编辑

沧浪赋二期班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02-东方书剑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做壮句:时值/秋声老,雁字愁。
做紧句:秋声渐老,雁字长愁。
五字句:秋声之渐老,雁字之长愁。
六字句:听秋声之渐老,观雁字之长愁。
七字句:静听秋声之渐老,每观雁字之长愁。
八字句:昨夜听秋声之渐老,今晨观雁字之长愁。
做轻隔:竹掩桥东,听秋声之渐老;花垂南阁,观雁字之长愁。
做重隔:静思秋声之老,顿起乡情;每观雁字之愁,皆惊旅梦。
做平隔:素娥多情,秋声渐老;蟾光祇忆,雁字长愁。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以“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唐 李商隐 《菊花 》为例:
壮句:若夫/篱边色,宅里香。
紧句:篱边菊色,宅里幽香。
五字:篱边之菊色,宅里乃幽香。
六字:观篱边之菊色,叹宅里乃幽香。
七字:陶令篱边之菊色,罗含宅里乃幽香。
八字:观陶令篱边之菊色,叹罗含宅里乃幽香。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其)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之前。过期不评。

点评

感谢百味老师的点评,书剑谨记老师提醒!!!!  发表于 2024-10-27 08:11
骈句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作业合格。  发表于 2024-10-27 05:26
母字成骈法,尽量不要用同一句加字,多换几个内容的句子练习,虚词的位置要变换一下,读着顺畅。内容上逻辑衔接紧密。  发表于 2024-10-27 0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98

帖子

4853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
贡献
1372
金钱
1720
发表于 2024-10-26 01:0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江有约 于 2024-10-28 11:36 编辑

沧浪赋二期班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 清江有约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做壮句:临秋扇,入夜琴。
做紧句:月动秋扇,松清夜琴。
五字句:月动之秋扇,松清之夜琴。
六字句:月动临之秋扇,松清入之夜琴。
七字句:寒月动临之秋扇,长松清绝入之夜琴。
八字句:寒月动移临之秋扇,长松清绝入之夜琴。
做轻隔:古木空庭,月动临之秋扇;空阶落叶,松清入之夜琴。
做重隔:寒月动之秋扇,借酒浇肠;长松入之夜琴,临窗洗耳。
做平隔:月动秋扇,借酒浇肠;松清夜琴,临窗洗耳。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以“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隋末唐初 · 李百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为例:
壮句:浮落照,淡轻烟。
紧句:水光落照,霞彩轻烟。
五字:水光于落照,霞彩于轻烟。
六字:水光浮于落照,霞彩淡于轻烟。
七字:观水光浮于落照,叹霞彩淡于轻烟。
八字:风动水光浮于落照,云分霞彩淡于轻烟。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其)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谢谢老师,已修改  发表于 2024-10-28 11:45
骈句基本要领掌握的尚可。  发表于 2024-10-27 05:29
顺便说一下,母字成骈法,尽量不要用同一句加字,多换几个内容的句子练习,虚词的位置要变换一下,读着顺畅。内容上逻辑衔接紧密。  发表于 2024-10-27 05:28
五字长句无虚词。  发表于 2024-10-27 0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95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52
贡献
2659
金钱
524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0-26 09: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黎明 于 2024-10-25 23:41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05黎明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观夫时正秋,枫织锦。
    紧: 衍水正秋,松枫织绮。
    长五:秋高而气爽,枫叶亦流丹。
    长六:秋风催谷之丰,黎庶感秋之予。
    长七:万山乃红丰翠减,百里正秋收欣欢。
    长八:念朗朗乾坤之岁赠,嗟悠悠日月之秋临。
    轻隔:白露刚过,余热尚有三分;秋分正逢,初凉渐增几许。
    重隔:踏燕东之百里,携墨寻枫;赏林阜之三川,与秋结伴。
    平隔:序引秋临 ,小城尚暖;夜深月照,远岫初寒。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压壮:观夫明月照,清泉流。
压紧:明月松间,清泉石上。
翻五:明月之松间,清泉之石上。
展六: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展七:赏明月照之松间;听清泉流于石上。
展八:远观明月照之松间;近听清泉流于石上。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骈句基础知识掌握的尚可,压翻展合格。  发表于 2024-10-27 05:39
长七下句正字是虚词吗?自查。  发表于 2024-10-27 05:36
壮句提引不妥,观夫应用在开篇处,壮句应用在段中。时对枫词性再酌。  发表于 2024-10-27 0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9

帖子

17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6
贡献
465
金钱
665
发表于 2024-10-26 15:3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山多娇 于 2024-10-26 15:40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训10-江山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盖夫中秋夜,赏月天。
紧句:春花烂漫,秋月静宁;夏雨磅礴,冬雪洁莹。
五字长句:惧秋者凡蕊,晲冷者赤枫。
六字长句:金秋馈于十月,长寿贺则南翁。
七字长句:逢秋莫续之寂寥, 赏句可吟其多彩。
八字长句:多事之秋休要多事;学诗之所专心学诗。
轻隔:一叶知秋,群雁旅于归途;三更有梦,衰翁忆其浪子。
重隔:春华而连秋实,农人日盼;入闱以求皇榜,学士岁图。
平隔:寒山之翡翠,秋水而湲潺;倚杖者门外,临风之暮禅。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
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 (春望-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壮句:惟昔烽火漫,家书渺。
紧句:烽火三月,家书万金。
五字:烽火之三月,家书若万金。
六字:烽火乃燃三月,家书则抵万金。
七字:烽火之熊熊三月,家书若灼灼万金。
八字:烽火漫天所连三月,家书珍贵则抵万金。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其)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以)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则)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则)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五字长句若字处换个虚词试试?  发表于 2024-10-27 05:56
压翻展自查壮句句脚平仄。  发表于 2024-10-27 05:55
平隔自查马蹄及对偶。  发表于 2024-10-27 05:53
轻隔忘走马蹄了。  发表于 2024-10-27 05:50
初学者最好用常用的八个虚词,者字虽也是虚词,但还是换换为好,个见。  发表于 2024-10-27 0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7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块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729
贡献
32902
金钱
4441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6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香落凡 于 2024-10-27 14:45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08–馨香落凡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值此秋风劲,晓日凉。
紧句:三秋桂子,两岸芦花。
五字句:飒飒之秋声,迢迢之雁影。
六字句:木落秋声之急,江空雁影之流。
七字句:江枫则点缀秋光,篱菊则包藏晚节。
八字句:对寂寂秋残于满目,望萧萧木落以无边。
轻隔:弱柳逐风,疏林淹之暮景;残荷临水,老圃带之秋容。
重隔:望南岭之秋色,极目萧疏;看东篱之菊黄,凭栏零落。
平隔:秋深旷野之天寒,簇簇而黄花次第;雁去长空之路远,萧萧而落叶迷离。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诗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盛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联是说,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压为三字壮句:观夫留胜迹,复登临。
压为四字紧句:江山留迹,我辈登临。
翻为五字长句:江山留其迹,我辈复其临。
展为六句长句:江山留其胜迹,我辈复其登临。
展为七句长句:江山能留其胜迹,我辈当复其登临。
展为八句长句:看江山能留其胜迹,醉我辈当复其登临。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感谢老师评阅,辛苦了!  发表于 2024-10-27 14:37
压翻展长句注意一骈里不宜用两个虚词。  发表于 2024-10-27 06:13
母字成骈合格!赞!  发表于 2024-10-27 0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55

帖子

582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25
贡献
1316
金钱
2276
发表于 2024-10-26 1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04-令狐剑侠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紧句: 金风送爽,大地逢秋。
六字: 菊花绽于篱畔,蝴蝶摇以秋风。
七字: 黄叶逢秋而摇落,芦花落下且随风。
八字: 看鸿雁升空而远去,听游客吹笛且悲秋。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壮句:松间月,石上泉。
紧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
五字:松间之明月,石上乃清泉。
六字:明月照以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七字:看明月照以松间,听清泉流于石上。
八字:明月照松间而寂静,清泉流石上而清脆。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之)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则)归,四时(之)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压翻展八字长句注意句脚平仄。  发表于 2024-10-27 06:23
母字成骈无壮句及五字长句。  发表于 2024-10-27 0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08

帖子

6451

积分

副首版

菜根谭楹联艺术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9
贡献
1869
金钱
2336
发表于 2024-10-26 17: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漫满屋 于 2024-10-26 17:59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特03-浪漫满屋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壮句:时值秋来早,菊绽迟。
2、紧句:秋雁横空,菊花护栅。
3、五字长句:隔窗之夜雨,卧榻乃秋心。
4、六字长句:露水秋窗则满,菊花篱栅则兴。
5、七字长句:又寄相思于秋水,常弹寂寞于古琴。
6、八字长句:霜枯荷叶则成秋恨,露冷菊花乃酿寒香。
7、轻隔:秋雁横飞,一纸相思而染;菊花绽放,满园秀色而餐。
8、重隔:唤醒万菊之香,众人游览;解落三秋之叶,一苇飘零。
9、平隔:白鹭腾飞,影环碧水;秋云暗度,朵绕苍山。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原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压三:弃轩冕,卧松云。
压四:红颜弃冕,白首卧云。
翻五:弃红颜之冕,伴白首以云。
展六:弃红颜之轩冕,伴白首以松云。
展七:红颜即弃之轩冕,白首唯卧于松云。
展八:愿红颜即弃之轩冕,期白首以卧于松云。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之)两峰(于)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之)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之)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于)归,四时(而)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于)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好!  发表于 2024-10-27 11:14
谢谢老师点评!六字长句:露溢秋窗则满,菊开篱栅则兴。  发表于 2024-10-27 07:36
例如:露水改露溢,菊花改菊护或菊绽都可,  发表于 2024-10-27 06:30
得骈句之要领,母字成骈合格。六字长句需调调句意,不太顺。,  发表于 2024-10-27 0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主题

19万

帖子

6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923
贡献
201011
金钱
2079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6 1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水年华 于 2024-10-26 18:20 编辑

沧浪赋二期第七讲作业:
特07-似水年华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观乎秋气爽,夜霜浓。
紧句,枫红菊艳,叶落花枝。
五、金风乃飒飒,细雨而绵绵。
六、菊桂飘香而落,芰荷瘦影而残。
七、西风一曲乃惆怅 ,弦月三杯而寂寥。
八、随妙笔其吟秋画卷,入诗情而对月轻舟。
轻隔,一叶知秋,逢桂蕊而飘香。千山满径;唤金风而吐艳。
重隔,入秋声而瑟瑟,叶落花残;随暮色而苍苍,枝寒露冷。
平隔;随满树之枫红,看金秋而秀色;唤数枝而竹影,赏玉露而清姿。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唐代李白的《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成句;“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压为壮句:由是秋山落,秀水烟。
压为紧句:秋山落日,秀水寒烟。
翻为长五言句:秋山于落日,秀水于寒烟。
展为长六句:秋山宜之落日,秀水出乃寒烟。
展为七言句:秋山宜随之落日,秀水出入之寒烟。
展为长八言句:见秋山宜随之落日,那秀水出入之寒烟。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基础知识掌握尚好。  发表于 2024-10-27 06:41
仔细看看我错了,没有俩虚词,皆是实词。  发表于 2024-10-27 06:40
压翻展注意一骈内不宜用两个虚词,有凑之嫌。  发表于 2024-10-27 06:35
轻隔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4-10-27 0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8

帖子

288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十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7
贡献
815
金钱
1037
发表于 2024-10-27 2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韵诗心 于 2024-10-27 23:06 编辑

墨韵诗心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观夫千鸿阵,一叶秋。
紧句:秋风瑟瑟,夜雨纷纷。
五字长句:满溏之秋水,十亩乃菱花。
六字:秋之山光入画,菊之花气侵衣。
七字:目送鸿音之渐远,心惊秋鬓已先多。
八字:落照浮于秋水之中,红云锁在枫林之上。
九字:黄菊初开而秋色正浓,白头已满乃朱颜已老
重隔: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轻隔:天高云淡,视之秋光入画;菊灿枫红,喜乃景色堪诗。
平隔:千山雁过,倏报秋声,四壁虫鸣,频惊客梦。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壮句:若夫花溅泪,鸟惊心。
紧句:感花溅泪,恨鸟惊心。
长句:感花之溅泪,恨鸟乃惊心。
六字:感时花之溅泪,恨别鸟乃惊心。
七字:感时局花之溅泪,恨别离鸟乃惊心。
八字:感国事花为之溅泪,怨别离鸟为之惊心。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而)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壮句前提引观夫不妥,观夫应用在开篇处,壮句乃用在段中紧要关窍处。  发表于 2024-10-28 10:43
得骈句之要领,不错!作业合格。  发表于 2024-10-28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95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52
贡献
2659
金钱
524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0-28 13: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岁月霓裳 于 2024-10-29 07:18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特训一一岁月霓裳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斯乃飞花雨,落叶秋。
紧句:飞花冷雨,落叶深秋。
五字句:飞花之冷雨,落叶之深秋。
六字句:叹飞花之冷雨,吟落叶之深秋。
七字句:怅叹飞花之冷雨,愁吟落叶之深秋。
八字
才怅叹飞花之冷雨,又愁吟落叶之深秋。
轻隔

丝丝缕缕,风送雨以摧花;叠叠层层,叶经秋而落魄。

重隔
寒霜则断芳思,飞花作雨;晚序乃摧古木,落叶成秋。

平隔
飞花遍地,冷雨催秋;古木漫天,斜阳照影。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类句子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选句: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壮句:
斯则黄叶树,白头人。
紧句:
雨中黄叶,灯下白头。
长句
5字句:
雨中之黄叶,灯下之白头。
6字句:
雨中黄叶之树,灯下白头之人。
7字句:
叹雨中黄叶之树,思灯下白头之人。
8字句
怅叹雨中黄叶之树,愁思灯下白头之人。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乃)林霏开,云归(则)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之)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尔)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则)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乃)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

点评

谢谢老师指正,霓裳己修改  发表于 2024-10-28 21:25
压翻展,自查六七八句尾节奏点是否2-4。  发表于 2024-10-28 14:48
深得骈句要领,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赞!  发表于 2024-10-28 14:40
自查重隔句标点符号。  发表于 2024-10-28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0

帖子

2335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
贡献
639
金钱
848
发表于 2024-10-29 0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讲提纲:
一、母字成骈法
二、成句“压翻展”法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训11-皓月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观夫秋水阔,碧天长。
紧句:盈盈槛菊,袅袅秋枫。
5字句:盈盈之槛菊,袅袅之秋枫。
6字句:观盈盈之槛菊,赏袅袅之秋枫。
7字句:才观盈盈之槛菊,又赏袅袅之秋枫。
8字句:才观过盈盈之槛菊,又赏游袅袅之秋枫。
轻隔:飒爽金风,稻浪传香而远;斑斓秋色,山枫映日而红。
重隔:执神笔于秋山,风光似画;泼妙毫于碧水,景色如诗。
平隔:醉秋光于杯酒,行四海而为家;荡明月之扁舟,历经年乃是客。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压为3字壮句:则必孤烟直,落日圆。
压为4字紧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翻为5字句:大漠之孤烟,长河之落日。
展为6字句:观大漠之孤烟,赏长河之落日。
展为7字句:观大漠之孤烟直,赏长河之落日圆。
展为8字句:观大漠孤烟而直上,赏长河落日之圆融。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乎)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于)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之前。过期不评。

点评

挑挑刺,壮句前提引不妥,观夫用在开篇处,壮句应用在段中。  发表于 2024-10-29 19:14
深得骈句之要领,作业完成的不错!  发表于 2024-10-29 1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237

帖子

4904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268
贡献
1375
金钱
1716
发表于 2024-10-30 22:3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特训06-龙之传人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若夫秋声近,天气凉。
紧句:时逢九月,岁在金秋。
五字长句:秋风吹且凉,麦穗摇而壮。
六字长句:秋风劲吹且凉,麦穗慢摇且壮。
七字长句:农夫笑而粮仓实,秋风吹而枫叶红。
八字长句:感农夫笑而粮仓实,醉秋风吹而枫叶红。
轻隔:千里峰峦,秋叶红而似火;万般桑梓,田园美而醉眸。
重隔:秋叶红而似火,染遍峰峦;田园美而醉眸,构成图画。
平隔:秋枫似火,染遍峰峦;田园醉眸,构成图画。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题:五牙律诗之一联“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壮句:观夫城阕中,风烟外。
 压为紧句:海内邻居,天涯知己。
翻为五字句:海内之知己,天涯之比邻。
展为六字句:海内存乎知己,天涯若乎比邻。
展为七字句:欣海内存乎知己,感天涯若乎比邻。
展为八字句:尤欣海内存乎知己,倍感天涯若乎比邻。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七字长句313句式慎用。骈句尾节奏点应2-4。  发表于 2024-10-30 22:51
观夫若夫都应用在开篇处,壮句则应用在段中。  发表于 2024-10-30 2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445

帖子

8274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
贡献
2027
金钱
3531
发表于 2024-10-31 1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赋二期第七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辞赋第七讲作业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观夫秋风至,芳草枯。
紧句:秋高气爽,霜落云轻,
五字句:秋高而气爽,霜落则云轻,
六字句:塞北秋风而至,岭南霜叶而红。
七字句:雨凋碧柳而枯叶,霜败秋荷而寒花。
八字长句:瑟瑟秋风凋之芳草,纷纷落叶枯也霜枫。
轻隔:梧桐叶落,随秋风而离去;鸿雁南征,衬晴日而归来。
重隔:凄风苦雨而来,斑斓秋叶;败柳残花而去,冷落寒山。
平隔:东篱菊绽香则溢,西岭香盈客而迷;北塞枫酣则似火,西峰松老且犹青。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壮:观夫桂花落,春山空。
紧:桂花飘落,春山萧条
五字:观之桂花落,叹之春山空。
六字:人闲桂花而落,夜静春山且空。
七字:叹人闲桂花而落,闻夜静春山且空。
八字:叹人闲桂花而凋落,闻夜静春山而常空。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于)僧智仙也。名(乎)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之)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于)往,暮(于)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之)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之)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之)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轻隔未走马蹄,疏忽了。  发表于 2024-10-31 19:34
壮句前提引观夫不妥。观夫应用在开篇处,壮句应用在段中。  发表于 2024-10-31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