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娴雅幽静

沧浪书院赋二期第七讲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3

帖子

11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286
金钱
453
发表于 2024-10-30 1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豁然 于 2024-10-30 22:31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06-豁然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观乎白云卷,秋水长。
紧句:白云之卷,秋水之长。
五字长句:白云之漫卷,秋水之长天。
六字长句:白云之漫明卷,秋水之渐清天。
七字长句:秋水长天之清色,白云漫卷之光明。
八字长句:秋水长天之一清色,白云漫卷之全光明。
轻隔   傲菊霜立,幽兰露香;秋意盎然,春情缠绵。
重隔   秋意渐渐以侵薄雾,斜阳缱绻;雨声潇潇以伴寒风,大地苍凉。
平隔   菊之傲霜迎风立,雁之南飞接晚霞;秋之月明照千里,水之长流映碧天。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选诗联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壮句   惊乎渔舟下,浣女归。
紧句   竹喧浣女,莲动渔舟。
五字   竹喧之浣女,莲动之渔舟。
六字   竹喧之归浣女,莲动之下渔舟。
七字   竹喧之有归浣女,莲动之见下渔舟。
八字   竹喧之有一归浣女,莲动之见全下渔舟。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其它完成得不错。纯属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4-10-31 21:35
二大题六七八字长句建议在句头加字扩展为好。  发表于 2024-10-31 21:35
轻重平隔普遍对仗欠工。  发表于 2024-10-31 21:32
问好赋友,一大题长句对仗欠工,未尾节凑尽量选择两字或四字。  发表于 2024-10-31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26

帖子

274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76
贡献
626
金钱
1043
发表于 2024-10-30 1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曲(二)73-花海飘香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作业:壮句  至于远客稀,金秋美。
紧句  秋水长天,诗人无地。
五字句   黄昏之对酒,骚客之悲秋。
六字句   不道山之秋尽,不言水之浑浊。
七字句   草木摇落之宋玉,春秋大义之孔丘。
八字句  悲草木摇落之宋玉,读春秋大义之孔丘。
轻隔   春花秋实,几多寄客开心;云淡风清,但有余情尚在。
重隔   只有春花秋月,可寄余情;轻怜曲水流觞,兴来暂住。
密隔  春花连秋月,有几人之当歌;流水之断桥,为留情而洒泪。
疏隔    夫还有秋,希望尚在;噫数多客,天下为公。
平隔   秋高气爽,对酒当歌;客去宾来,谈天说地。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壮句:夫存知己,若比邻。
紧句:海内存己,天涯若邻。
长五:海内乃知己,天涯于比邻。
长六:海内存其知己,天涯若之比邻。
长七:想海内存其知己,怜天涯若之比邻。
长八:多想海内存其知己,再怜天涯若之比邻。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而)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之)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之)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之)归,四时(而)景不同,(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之)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之)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之)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之)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其它都不错。  发表于 2024-10-31 21:42
问好赋友,作业总体完成得不错,有小部分长句缺少虚词和平仄失替。  发表于 2024-10-31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8
贡献
73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4-10-30 1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沧浪赋二67子善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壮句:

壮句:若夫碧云天,黄叶地。
紧句:秋高气爽,日暮天寒。
五字长句:秋高而气爽,日暮则天寒。
六字长句:秋柿悬于枝杪,丹枫染之山边。
七字长句:篱边秋菊而绽放,户外空山则含风。
八字长句:秋风瑟瑟则叶落,凉月茫茫而虫吟。
轻隔:枯柳横塘,村烟袅于陌上;秋天老屋,夕照红于田间。
重隔:山山则共落晖,树树秋色;处处且随寒叶,家家晴光。
平隔:清秋时候,瓜果生香;西风透凉,着意疏柳。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选用“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压壮:若夫野径黑,江船明。
压紧:野径俱黑,江船独明。
压翻:野径之俱黑,江船之独明。
展六:野径之云俱黑,江船之火独明。
展七:观野径之云俱黑,望江船之火独明。

展八:远观野径之云俱黑,渐望江船之火独明。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之)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其它完成得不错。纯属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4-10-31 21:49
二大题紧句三连仄对三连平,尽量避免。小部分平仄失替。末尾节凑宜两字或四字。  发表于 2024-10-31 21:48
问好赋友。一大题小部分平仄失替。  发表于 2024-10-31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帖子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8
贡献
104
金钱
173
发表于 2024-10-30 15: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63 大西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正是晓日升,秋风劲。
秋菊绚烂,玉蕊飘香。
叶落乃知秋,枫红而林染。
金英漫于秋野,征雁横于碧空。
白云朵朵浮于天,秋水潺潺流于涧。
十里画廊皆秋色染,满园寿客尽胭脂颜。
东坡赋诗,畅吟秋光之美;
陶潜把盏,欣品菊蕊之鲜。
起棹歌于洞庭,秋月静谧;
迎旧雨于湘水,兰舟狂飞。
君山笆园,烹茶煮酒;
岳阳楼上,望远阅秋。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选择王维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压翻展造句:
若夫空山雨,晚来秋。
溪谷清泉,松间明月。
浣女喧于竹,渔舟动于莲。
明月照之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浣女喧闹而归竹,渔舟轻摇且动莲。
春芳虽已随意消歇,王孙却可久居流连。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而)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于)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于)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之)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于)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第二大题八字长句无虚词,骈句四字以上加虚词  发表于 2024-10-31 20:06
第二大题五字长句最后节奏是一字应该是二字  发表于 2024-10-31 20:04
第二大题是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句,你的壮句空山\雨,晚来\秋。节奏点平仄不相对,词性也不工整  发表于 2024-10-31 20:02
第一大题的八字长句第一分句皆有虚词的性质,但是第二分居尽是动词的词性属于实词,所以此骈句没有带虚词  发表于 2024-10-31 19:57
第一大题七字长句,后面节奏点最好是二四节奏  发表于 2024-10-31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27

帖子

745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84
贡献
1801
金钱
2963
发表于 2024-10-30 2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赋二58-小憩片刻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云窥林外双鸿影,虫识阶前落叶声(立秋 明 • 沈思孝)
壮句:观乎双鸿影,落叶声
紧句:林外双鸿,阶前落叶
五:林外之双鸿,阶前之落叶
六:云窥林之双鸿,虫识阶之落叶
七:云窥林外乃双鸿,虫识阶前乃落叶
八字:云窥林外乎双鸿影,虫识阶前乎落叶声
轻隔:云窥之林,其外乃双鸿影,虫识之阶,风前乃落叶声。
重隔:云窥之山林外,双鸿剪影,虫识之阶前上,零落叶声。
平隔:云窥之山林外,看双鸿之剪影,虫识之阶前上,听零落之叶声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秋夜望月 唐 • 姚崇“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压为三字壮句:观乎秋树晚,夜池寒
压为四字紧句:桂含秋树,波入夜池
翻为五字长句:桂含之秋树,波入之夜池
展为六字长句:桂含之秋树晚,波入之夜池寒
展为七字长句:金桂含之秋树晚,绿波入之夜池寒
展为八字长句:金桂含之而秋树晚,绿波入之而夜池寒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大题用秋为母字造句,同学没有认真读讲义,所造之句没有带秋字。有些骈句所造骈句尽量要仿写古代赋句的句式。  发表于 2024-10-31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2

帖子

2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1
贡献
603
金钱
957
发表于 2024-10-30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14-白雪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至若秋风劲,黄菊开。
紧句:秋风渐紧,黄叶时飘。
五字长句:蛩鸣而入夜,叶落而知秋。
六字长句:听蛩鸣而入夜,观叶落而知秋。
七字长句:观大雁之飞天际,觉金秋之胜春朝。
八字长句:对西岭乎长悲落日,至晚年乎尤怨秋风。
轻隔:西风乍起,念悲秋之宋玉;
篱菊初黄,思饮酒之陶潜。
重隔:落霞孤鹜之姿,已先眺览;秋水长天之色,幸足观瞻。
平隔:秋山之落叶,野水之蒹葭;虚窗之明月,暗壁之寒蛩;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句:又见孤烟直,落日圆。
紧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五字长句:大漠之孤烟,长河之落日。
六字长句:大漠孤烟则直,长河落日则圆。
七字长句:大漠孤烟之挺直,长河落日之浑圆。
八字长句:观大漠孤烟之挺直,叹长河落日之浑圆。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第一大题的句意还是很不错的句式也仿写古赋句为同学的学习态度点赞  发表于 2024-10-31 20:19
问好同学,第一大题的隔句句脚字平仄必须走马蹄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4-10-31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17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505
金钱
19840
发表于 2024-10-31 0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赋二——61,马金中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一、
壮句:观乎秋月满,夜萤飞。
紧句:中秋月满,半夜萤飞。
长五:中秋而月满,半夜则萤飞。
长六:秋月因序而满,夜萤为情而飞。
长七:喜中秋因序月满,怜半夜为情萤飞。
长八:只喜中秋因序月满,应怜半夜为情萤飞。
轻隔:中秋月满,照耀繁星灿烂;半夜萤飞,撩生恋侣情浓。
重隔:照耀繁星之灿烂,中秋月满;撩生恋侣之情浓,半夜萤飞。
密隔:中秋已月满,繁星灿烂;半夜正萤飞,恋侣情浓。
疏隔:秋月满,耀繁星而灿烂;夜萤飞,生恋侣之情浓。
杂隔:月满中秋,照耀繁星之灿烂;萤飞半夜,撩生恋侣之情浓。
平隔:只喜中秋月满,正合家人一聚;应怜半夜萤飞,堪宜两小相偎。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史至塞上》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完成作业:
压壮:观乎孤烟直,落日圆。
压紧:大漠烟直,长河日圆。
翻五:大漠烟孤直,长河日落圆。
展六:大漠之烟孤直,长河其日落圆。
展七:叹大漠之烟孤直,赞长河其日落圆。
展八:大漠之烟孤直常现,长河其日落圆时呈。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均未走马蹄。二题翻5未见虚词,展六,展七尾节三字不符合骈句要求。加油!认真学习讲义,熟练掌握骈句应用。  发表于 2024-10-31 22:11
①观乎属于开篇提引词,不宜用在壮句前边,因为壮句不用于开篇。母字成骈长七,长八尾节应为2字或4字。隔句:轻隔,重隔,密隔,疏隔,  发表于 2024-10-31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9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6
贡献
231
金钱
358
发表于 2024-10-31 1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纳百川1 于 2024-10-31 13:50 编辑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55海纳百川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以秋为母字
壮句: 观夫秋叶黄,飞鸿远。
紧句:秋鸿远去,夜月常牵。
五长句:登高之望远,满目之伤秋。
六长句:枫叶逢秋而赤,菊花盈露而香。
七长句:木叶萧萧而觉冷,西风飒飒而感秋。八长句:秋来木叶萧萧而落,岁去鬓丝染染而惊。
轻隔:
野菊漫山,视三秋之擢秀;
轻云映水,觉九月之诗情。
平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身在异乡,客思百感。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壮句(压):观夫手中线,身上衣。
紧句(压):慈母手中,游子身上。
五长句(翻):慈母手之线,游子身之衣。
六长句(展):慈母手中之线,游子身上之衣。
七长句(展):慈母拿引牵之线,游子穿逢补之衣。
八长句:慈母手持针线而密缝,游子身着补衣而思归。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而)蔚然(之)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之)幽香,佳木秀(之)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之)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三题有对的,也有错的,还是自己收对比一下吧。  发表于 2024-10-31 19:09
一题答的不错,二题答的也很好,有点不足:是八字长句写成九字了。  发表于 2024-10-31 1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32
金钱
50
发表于 2024-10-31 1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第七讲作业
赋二20-蓦然云归
本讲提纲:
一、母字成骈法
二、成句“压翻展”法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一、
壮句:嗟乎秋意冷,叹矣雁声遥。
紧句:秋风瑟瑟,夜雨绵绵。
长五:秋霜凝夜月,冷雨透诗笺。
长六:秋意绵延天地,金风舞动山川。
长七:秋色斑斓如画卷,金风浩荡满乾坤。
长八:秋光潋滟兮游人醉,霜色斑斓兮客子回。
轻隔:秋霜初降,篱畔尚之花瘦;秋雁南飞,岭头增之叶稀。
重隔:登峰东之远望,秋云舒卷;临岸西之闲吟,秋水潺湲。
平隔:秋树风摇,残枝叶舞;雨打秋荷,珠滚盘倾。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例。

1. 壮句:嗟夫天低树,叹之月近人
2. 紧句:野旷天低,江清月近
3. 五字长句:野旷苍山远,天低暮霭沉。
4. 六字长句:野旷云烟缭绕,天低暮色苍茫。
5. 七字长句:野旷风清天似幕,江明月静水如银。
6. 八字长句:野旷无垠兮天近树,江清有影兮月随人。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成句压翻展法:壮句提引词仍然多一个,可删除后一个。除长八外,长句还是缺少虚词。  发表于 2024-10-31 14:57
3、隔句平仄四分句应走马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你看看吧。  发表于 2024-10-31 14:53
不足之处:秋的母字发中,1、壮句提引词一个即可,你多一个。2、长句应加虚词, 你只长八有,别的没有。  发表于 2024-10-31 14:52
问好学友,作业整体可以,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24-10-31 1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4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5
贡献
115
金钱
194
发表于 2024-10-31 12: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音茗茶 于 2024-10-31 12:23 编辑

沧浪书院辞赋二期第七讲作业:
赋二70~知音茗茶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正是秋将暮,露转凉。
    紧句:菊花凋谢,秋叶飘零。
    长五:秋来尤气爽,霜降转风凉。
    长六:冽酒宜邀明月,劲秋且扫空庭。
    长七:寒秋兴兮而飞舞,凉月淡兮而凝明。
    长八:芦花飘荡而江声猎,秋雁扶摇而棹影孤。
    轻隔:鸿雁悠悠,声断湘江之浦;秋窗寂寂,灯摇梦泽之花。
    重隔:欲秉菊秋之雅洁,不惟盛放。应崇梅骨之冰清,且自坚贞。
    平隔:秋风刚正,不怜败叶;秋月澄明,许嫁清江。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压壮:观夫明月照,清泉流。
压紧:松间明月,石上清泉。
翻五:松间之明月,石上之清泉。
展六: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展七:赏明月照之松间;观清泉流于石上。
展八:遥看明月照之松冠;近听清泉流过石肩。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问好同学!因为我也是学生,赋学知识有限,评阅不当之处海涵!  发表于 2024-10-31 19:07
第一大题:1、查遍提引词没找到“正是”,是我孤陋寡闻了。大起的题引词有:观乎,惟乎,原夫,若夫,窃惟窃闻,闻夫,惟昔,昔者,盖夫,自昔...  发表于 2024-10-31 19:06
2、五字长句没用虚词。六字长句的虚词“宜”在所学虚词中没有查到。初学应该尽量按照讲义中常用虚词。  发表于 2024-10-31 19:06
3、七字长句不要出现“兮”字,一般骚赋中才用到。八字长句尾部节奏点不对,尾节应该是2字或4字。  发表于 2024-10-31 19:06
4、重隔应该是前六后四字,您用了前七个字了。且句脚平仄应该是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您用了仄仄平平。  发表于 2024-10-31 1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6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139
金钱
242
发表于 2024-10-31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赋二第七讲作业:
赋二59_开轩窗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摇晓露,散秋丛。
秋高气爽,夜黑初凉。
清净之秋夜,漫延于岸凉。
秋气起而多思。晚装生于此事。
秋池与秋月相和,古国之古风并长。
对野静而偏生萧瑟,逢秋悲而倍觉寂
寥。
轻隔:
不记流年,落日心乃仍犹壮;浑忘华发,秋风病乃自欲疏。
重隔:秋气起而多思。推敲得句;夜凉生而有情,吟咏挥毫。
平隔:怅望秋夜,坐看暮帆;萧疏岸凉,对语山鸟。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江汉》杜甫: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心犹壮,病欲疏。
壮心落日,疏病秋风。
壮心焉落日,疏病焉秋风。
落日心乃犹壮,秋风病乃欲疏。
落日心乃仍犹壮,秋风病乃自欲疏。
西山落日心之犹壮,北廓秋风病之欲疏。

《醉翁亭记》填虚词的那个,不要去搜原文填虚词,凭自己理解句意去填,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虚词应用。其实很多虚词可以互换,只要不伤害句意就可以。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二题翻5虚词重新斟酌,展七尾节3字。加油!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10-31 22:26
一题母字造骈:壮句前应加提引词。5字句不对偶。轻隔应是前4,后6,怎就后句7字。重隔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4-10-31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096

帖子

5240

积分

栏目顾问

浙江诗潮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8
贡献
1351
金钱
1942
发表于 2024-10-31 1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35--韭菜椰子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1~壮句:须知西风起,秋雨寒。
2~紧句:秋风瑟瑟,落叶萧萧。
3~五字长句:
秋风夜露寒,落叶空林静。
4~六字长句:
秋风伴雨泠泠,落叶淋霜瑟瑟。
5~七字长句:
秋风带雨树泠泠,落叶凌霜人瑟瑟。
6~八字长句:
秋风带雨之树泠泠,落叶凌霜于人瑟瑟。
轻隔句:
秋风带雨,凌霜落叶飘零,
暮色遮天,偃月乌云舒卷。
重隔句:
秋风带雨凌霜,落叶飘零,
暮色遮天偃月,乌云舒卷。
平隔句:
秋风带雨凌霜,飘零落叶无根。
暮色遮天偃月,舒卷乌云不定。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
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春山望月
于良史(唐)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壮:观乎月在手,香满衣。
紧:水月在手,花香满衣。
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六:掬水捞月在手,弄花沾香满衣。
七:
掬水捞月观于手,弄花沾香传于衣
八:
掬水捞月观之于手,弄花沾香传之于衣。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之)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之)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于)归,四时(而)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③压壮句提引词不可用观乎,观夫开篇三类提引。翻5字句,未见虚词,展6也未见虚词。切记5字以上骈句应加虚词,请认真学习讲议,熟悉虚词应用。  发表于 2024-10-31 20:21
②隔句未见虚词,重隔,平隔未走马蹄  发表于 2024-10-31 20:14
霓裳问好令令同学 ①一题母字成骈句中,壮,紧5一7字句均未见虚词,8字句虽有虚词,但是尾节三字,切记骈句尾节是2字或4字哦!  发表于 2024-10-31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帖子

20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
贡献
44
金钱
80
发表于 2024-10-31 1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赋二期第七讲作业:
赋二08阳光戊土

一、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若夫千秋赋,一世吟。
紧句:秋风飒飒,暮雨绵绵。
长句:飒飒之秋风,绵绵之细雨。
长句:悲秋于寒舍中,作赋于残灯下。
长句:赏秋色于山谷中,望飞鸿于松岭上。
长句:秋霜尽染之干岭色,寒菊皆开之满园香。
轻隔:霜染枫红,秋雁则南方去;风吹水碧,归舟则天际来。
重隔:秋菊乃喜寒霜,露凝花放;西风则凋碧树,叶落枝残。
平隔:赏老翁秋江之钓,忆半生之前往事:望归雁落日之翔,思千里之遥故人。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壮句:烧不尽,吹又生。
紧句:火烧不尽,风吹又生。
五字句:其火烧不尽,其风吹又生。
六字句:野火烧其不尽,春风吹其又生。
七字句:遇野火烧其不尽,遇春风吹其又生。
八字句:知遇野火烧其不尽,见遇春风吹其又生。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而)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而)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加油!加油!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10-31 22:37
二题翻5虚词其不是领字,不宜在句前。  发表于 2024-10-31 22:36
一题壮句前不宜用开篇提引词观夫。长句6一8字句尾节均是三字,不符合骈句要求。  发表于 2024-10-31 2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17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505
金钱
19840
发表于 2024-10-31 2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15-赤松子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至若秋风起,黄叶零。

秋风冷落,残照依稀。

秋风之萧瑟,白首之凄凉。

睹秋叶之飘零,愿斯人之久远。

秋凉则群英为陨,情淡则一语嫌多。

叶落于秋霜之侵蚀,交疏乎心语之零星。

秋霜渐重,杀旧翠于枝头;
黄叶周旋,散新金于路面。

羡明年其又至,秋别何妨;
咨旧好其难延,春华空忆。

欢如一梦,春烂秋空;
诺似空言,今非昔是。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
登岳阳楼(768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嗟乎无一字,有孤舟。

亲朋无字,老病有舟。

亲朋则无字,老病其有舟。

无一字之亲朋,有孤舟之老病。

亲朋则无字来招,老病且孤舟久寄。

盼亲朋其无字来问,愁老病则有舟方依。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一题长八句中不应连用虚词。其它均好。骈句知识掌握较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10-31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8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1
贡献
195
金钱
326
发表于 2024-11-6 18: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18-日出东南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惟凭秋山月,落叶风。
紧句:秋声寂寂,落叶翩翩。
五字长句:西风之旷野;秋雨之荒丘。
六字长句:金菊篱之绽放;秋枫岭之飘红。
七字长句:秋云之卷晴空外;寒水之流古渡头。
八字长句:秋虫悲之鸣于草际;秋雁疾之飞向天涯。
轻隔:秋至山川添秀色;
          春归草木换新衣。
重隔:秋赏枫林而似火;
          夏观荷芰则连天。
平隔:秋临古寺,钟鼓声远;
          冬到寒村,梅雪韵深。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以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为您进行“成句压翻展法”的创作:

壮句:是则泉流石,月照松
紧句:松间月照,石上泉流。
五字长句:泉流之石上,月照之松间。
六字长句:明月悬之松杪,清泉之漾石丘。
七字长句:明月松间之朗照,清泉石上之宛流。
八字长句:盈盈月之松间朗照,汩汩泉之石上奔流。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80
金钱
115
发表于 2024-11-6 23: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嗟乎秋风紧,霜露寒。
紧句:金秋香飘,谷仓稻满。
长五: 秋凉菊傲霜,冬冷梅迎雪。
长六: 秋光凭水而悠,红日依山而落。
长七: 春暖乃东风浩荡,秋凉正万树飘黄。
长八: 夏临河岸而掬井水,秋登岭巅且采寒兰。
轻隔: 滚滚长江,向东流而忘返,瑟瑟秋雨,挟寒来而迟回。
重隔: 吟骨瘦之数篇,秋篱拾趣。饮醉倒之三碗,西岭看花。
平隔:东篱残菊,风吹飘落。满池荷叶,水浸成肥。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使至塞上 [ 唐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选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完成句子:

压壮:嗟乎孤烟直,落日圆。
压紧: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翻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展六:大漠之孤烟直,长河之落日圆
展七:大漠孤烟直而上,长河落日圆且辉。
展八: 叹大漠孤烟直而上,观长河落日圆且辉。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17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505
金钱
19840
发表于 2024-11-7 2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第七讲梦想作业
本讲提纲:
一、母字成骈法
二、成句“压翻展”法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一、
壮句:观乎秋枫叶落,感叹秋声寒。
紧句:喧鸟衔秋,声音含金。
长五:秋菊独凌霜,丹桂自飘香。
长六:秋高气爽之余,硕果累累之中。
长七:千娇百媚丹枫色,夕阳余晖金秋爽。
长八:叹雁阵惊寒之壮丽,怜秋菊动心之美观。
轻隔:初秋月色,丹桂香之欣慰;红叶如灼,眼前丰之美观。
重隔:登高呼之远望,金秋送爽;饮酒醉之闲吟,大江东去。
平隔:万物悲秋,残枝叶落;细雨蒙蒙,行路匆匆。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选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完成句子:

压壮:嗟乎今夜白,叹矣墟故乡明。
压紧:今夜露水,秋月长明。
翻五:今夜之露水,秋月之长明。
展六:故乡明月之见,今夜无眠之时。
展七:望故乡于明月处,观今夜而露水多。
展八:望故乡明月之美,观今夜上露水而时。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之前。过期不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17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505
金钱
19840
发表于 2024-11-8 15: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05--飞羽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1~壮句:看那秋风起,落叶飞。
2~紧句:秋风瑟瑟,落叶翩翩。
3~五字长句:
瑟瑟秋风起,翩翩落叶飞。
4~六字长句:
秋风瑟瑟送凉,落叶翩翩萦树。
5~七字长句:
秋风瑟瑟寒林寂,蓑草凄凄野水清。
6~八字长句:
秋风瑟瑟而寒林寂,蓑草凄凄而野水清。
轻隔句:
秋风瑟瑟,叶落寒林寂;
蓑草凄凄,虫鸣野水清。
重隔句:
秋风瑟瑟送凉,寒林空寂;
芦苇纷纷飞絮,野水凄清。
平隔句:
秋风瑟瑟送凉,寒林空寂无声;
芦苇纷纷飞絮,野水凄清映日。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
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壮:观乎孤烟直,落日圆。
紧:孤烟笔直,落日浑圆。
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六:大漠孤烟笔直,长河落日浑圆。七:大漠孤烟之笔直,长河落日之浑圆。
八:望大漠孤烟之笔直,叹长河落日之浑圆。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之)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之)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于)归,四时(而)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143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4-11-15 11: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第七讲梦想作业
本讲提纲:
一、母字成骈法
二、成句“压翻展”法

辞赋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一、
壮句:观乎秋枫叶落,感叹秋声寒。
紧句:喧鸟衔秋,声音含金。
长五:秋菊独凌霜,丹桂自飘香。
长六:秋高气爽之余,硕果累累之中。
长七:千娇百媚丹枫色,夕阳余晖金秋爽。
长八:叹雁阵惊寒之壮丽,怜秋菊动心之美观。
轻隔:初秋月色,丹桂香之欣慰;红叶如灼,眼前丰之美观。
重隔:登高呼之远望,金秋送爽;饮酒醉之闲吟,大江东去。
平隔:万物悲秋,残枝叶落;细雨蒙蒙,行路匆匆。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选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完成句子:

压壮:嗟乎今夜白,叹矣墟故乡明。
压紧:今夜露水,秋月长明。
翻五:今夜之露水,秋月之长明。
展六:故乡明月之见,今夜无眠之时。
展七:望故乡于明月处,观今夜而露水多。
展八:望故乡明月之美,观今夜上露水而时。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本次作业完成时间为一周,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晚上八点之前。过期不评

点评

三题 正确  发表于 2024-11-21 22:36
二题 壮句不要两个提引词,压缩后意义也变了。翻压句子均不通顺,八字句上联少一字  发表于 2024-11-20 15:13
一题 ,壮句错误,再看讲义。五字长句没有虚词。大多数句子节奏点字没有平仄相对,  发表于 2024-11-20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9
金钱
64
发表于 2024-11-20 00: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第七讲作业:
赋二40--雪花缦舞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1~壮句:须知西风过,秋露寒。
2~紧句:秋风瑟瑟,落叶纷纷。
3~五字长句:
秋风夜月明,落叶山林静。
4~六字长句:
秋风月色泠泠,落叶晨霜瑟瑟。
5~七字长句:
秋风寒树影泠泠,落叶飞霜人瑟瑟。
6~八字长句:
秋风寒树之影泠泠,落叶飞霜于人瑟瑟。
轻隔句:
秋风带雨,寒霜落叶飘零,
暮色遮天,偃月丝云延展。
重隔句:
秋风带雨夹霜,落叶飘零,
暮色遮天偃月,丝云延展。
平隔句:
秋风带雨夹霜,飘零落叶无根。
暮色遮天偃月,延展丝云不定。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
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春山望月
于良史(唐)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壮:观乎月在手,香满衣。
紧:水月在手,花香满衣。
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六:掬水捞月在手,弄花沾香满衣。
七:
掬水捞月观于手,弄花沾香传于衣
八:
掬水捞月观之于手,弄花沾香传之于衣。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之)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之)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之)往,暮(于)归,四时(而)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之)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之)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之)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于)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三题 正确  发表于 2024-11-21 22:42
二题 五六七字句中间也要有虚词。  发表于 2024-11-21 22:42
一题五六七字长句中间没有虚词,五字以上长句中须有虚词。轻、重、平隔句也一样中间没有虚词。  发表于 2024-11-21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