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精华32
注册时间2020-4-27
威望903
金钱3206
贡献1698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威望- 903 点
贡献- 1698 次
金钱- 3206 枚

|
发表于 2024-10-29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东江渔夫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对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的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于乐城张少府宅中的聚会场景,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诗句解读
1、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字词解释:
“畴昔” 指往昔、从前;“通家” 表示两家交谊深厚,如同一家;“无间然” 意思是没有隔阂。
内容解读:
诗人回忆起从前与张少府家的友好关系,彼此相知,毫无嫌隙。这种深厚的情谊为除夕的聚会奠定了温馨的情感基础。
2、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字词解释:
“续明” 指蜡烛燃烧以延续光明;“画烛” 是有彩饰的蜡烛;“守岁” 是除夕的传统习俗,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不睡觉,迎接新年;“长筵” 指长排的宴席。
内容解读:
在除夕夜里,彩色的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点燃,光明不断。人们摆开长长的宴席,共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守岁时热闹、欢快的场景。
3、颔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字词解释:
“旧曲梅花” 可能指的是古曲《梅花落》,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也增添了宴会的文化氛围;“新正” 指农历新年正月;“柏酒” 是柏叶酒,古代习俗,元旦(正月初一)饮柏叶酒以辟邪。
内容解读:
宴会上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梅花落》曲调,此处用典。而新正的柏叶酒在宾客之间传递。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又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新旧元素交织,其乐融融。
4、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字词解释:
“客行” 表明诗人是在外漂泊;“随处乐” 是说诗人在漂泊途中仍能在这样的场合找到快乐;“度年年” 指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
内容解读:
诗人虽然是在外为客,但在这样的除夕聚会中也能感受到快乐。然而,在这欢乐之中,又有着对岁月流逝的悄然感叹。尽管在各处都能有快乐的时刻,但每一次的欢乐都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二、艺术特色:
1、情感真挚
诗中从首联回忆与张少府家的深厚情谊开始,“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以一种质朴而深情的方式引入,奠定了全诗温馨的情感基调。这种真挚的情感在守岁宴的热闹场景描绘中持续流淌,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在除夕聚会时的欢乐与对友情的珍惜。同时,在尾联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又自然地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感慨,使得情感层次丰富且真实可感。
2、画面感强
场景描绘生动:通过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等诗句,将除夕守岁宴会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蜡烛依次点燃、长筵罗列、人们唱曲传酒,有视觉上的画面,如烛光映照下的热闹宴席;有听觉上的元素,如《梅花落》的曲调;还有行为上的呈现,如传递柏酒,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除夕盛宴之中。句中巧用催、接、唱、传等拈连字,,更让诗语生辉。
3、详略得当
在描述除夕聚会时,没有对整个聚会过程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选取了画烛、长筵、唱曲、传酒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来勾勒场景,将笔墨重点放在体现守岁氛围和节日文化内涵上,让诗歌紧凑而富有张力。同时,对与张少府家的交情只是简要提及开头的 “通家好”“相知”,使诗歌既点明了聚会的背景,又不过多分散对除夕守岁这一主题场景的描写。
4、结构精巧
起承转合自然:首联起,回忆交情引出聚会背景;颔联和颈联承,详细描写守岁宴会的欢乐场景;尾联转合,在欢乐的氛围中笔锋一转,以 “客行随处乐” 承接上文的欢乐,又以 “不见度年年” 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完成了从欢快到略带惆怅的情感过渡,使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5、内涵丰富
诗中 “旧曲梅花唱” 提到《梅花落》这一古曲,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让熟悉此曲的读者能联想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新正柏酒传” 中的柏酒这一传统元素,体现了对新年习俗的遵循,使诗歌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024.1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