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9|回复: 27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836
贡献
191718
金钱
19851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9 16: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论坛作业贴


第三十讲解析作业


好,今天最后一堂理论课,就这么多,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作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写一篇最好的解析作品,拿出不一样的水平来,最后一课了!谢谢各位友友的陪伴!期待大家的优秀作品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11月4日晚上八点。






122

主题

1002

帖子

7872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3
贡献
1698
金钱
3206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4-10-29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东江渔夫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对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的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于乐城张少府宅中的聚会场景,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诗句解读

1、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字词解释:
      “畴昔” 指往昔、从前;“通家” 表示两家交谊深厚,如同一家;“无间然” 意思是没有隔阂。
内容解读:
       诗人回忆起从前与张少府家的友好关系,彼此相知,毫无嫌隙。这种深厚的情谊为除夕的聚会奠定了温馨的情感基础。

2、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字词解释:
     “续明” 指蜡烛燃烧以延续光明;“画烛” 是有彩饰的蜡烛;“守岁” 是除夕的传统习俗,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不睡觉,迎接新年;“长筵” 指长排的宴席。
内容解读:
       在除夕夜里,彩色的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点燃,光明不断。人们摆开长长的宴席,共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守岁时热闹、欢快的场景。

3、颔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字词解释:
    “旧曲梅花” 可能指的是古曲《梅花落》,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也增添了宴会的文化氛围;“新正” 指农历新年正月;“柏酒” 是柏叶酒,古代习俗,元旦(正月初一)饮柏叶酒以辟邪。
内容解读:
      宴会上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梅花落》曲调,此处用典。而新正的柏叶酒在宾客之间传递。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又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新旧元素交织,其乐融融。

4、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字词解释:
      “客行” 表明诗人是在外漂泊;“随处乐” 是说诗人在漂泊途中仍能在这样的场合找到快乐;“度年年” 指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
内容解读:
     诗人虽然是在外为客,但在这样的除夕聚会中也能感受到快乐。然而,在这欢乐之中,又有着对岁月流逝的悄然感叹。尽管在各处都能有快乐的时刻,但每一次的欢乐都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二、艺术特色:

1、情感真挚
       诗中从首联回忆与张少府家的深厚情谊开始,“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以一种质朴而深情的方式引入,奠定了全诗温馨的情感基调。这种真挚的情感在守岁宴的热闹场景描绘中持续流淌,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在除夕聚会时的欢乐与对友情的珍惜。同时,在尾联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又自然地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感慨,使得情感层次丰富且真实可感。
2、画面感强
       场景描绘生动:通过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等诗句,将除夕守岁宴会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蜡烛依次点燃、长筵罗列、人们唱曲传酒,有视觉上的画面,如烛光映照下的热闹宴席;有听觉上的元素,如《梅花落》的曲调;还有行为上的呈现,如传递柏酒,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除夕盛宴之中。句中巧用催、接、唱、传等拈连字,,更让诗语生辉。
3、详略得当
      在描述除夕聚会时,没有对整个聚会过程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选取了画烛、长筵、唱曲、传酒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来勾勒场景,将笔墨重点放在体现守岁氛围和节日文化内涵上,让诗歌紧凑而富有张力。同时,对与张少府家的交情只是简要提及开头的 “通家好”“相知”,使诗歌既点明了聚会的背景,又不过多分散对除夕守岁这一主题场景的描写。
4、结构精巧
起承转合自然:首联起,回忆交情引出聚会背景;颔联和颈联承,详细描写守岁宴会的欢乐场景;尾联转合,在欢乐的氛围中笔锋一转,以 “客行随处乐” 承接上文的欢乐,又以 “不见度年年” 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完成了从欢快到略带惆怅的情感过渡,使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5、内涵丰富
诗中 “旧曲梅花唱” 提到《梅花落》这一古曲,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让熟悉此曲的读者能联想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新正柏酒传” 中的柏酒这一传统元素,体现了对新年习俗的遵循,使诗歌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024.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7

帖子

60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52
贡献
1369
金钱
2339
发表于 2024-10-30 06: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影子-深圳 于 2024-10-30 06:41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19-影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张子容:
襄阳人,曾经跟孟浩然同隐鹿门山,结为生死之交。先天元年(712年),张子容考上了进士,在海边小城乐城任职。

浅析
除夕,多数人家热热闹闹吃团圆饭,一个人独自漂泊在外,客居异乡,一般来说,应该是一个很难熬过的夜晚。

 但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中摹写出两家交好、相知无隙的温馨场景。

从诗中描述看,张子容对他接待得很隆重:画烛宴席,柏酒唱曲,行令吟诗等。本来应该凄凉难熬的一个夜晚,他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度过了。这首诗画面感强,气氛温馨

特别喜欢颔联:
颔联运用了粘连手法。
续明更是一语双关。

此诗特点:
画面感强  不事雕琢 清淡简朴 生活气息浓厚 情感真实
【译】
  我们两家一直就很好,
  互相了解,亲密无间。
  今天你排起守岁的宴席,
  点起描画的红烛照明。
  歌女唱起《梅花》旧曲,
  席上传递着新蒸的柏酒。
  漂泊作客的我随处行乐,
  不知不觉度过了除夕。

布局
是典型的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5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148
金钱
224
发表于 2024-10-31 10:5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片天空 于 2024-10-31 11:00 编辑

一片天空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晰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大家此处随便行乐,大家年年度日飘波难见。
前两联写延会场景,后两联抒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

帖子

147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57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4-10-31 1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7 / 血琉璃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简析:
题目阐明诗人能在除夕之夜,于友人张少府宅上宴饮,说明两人情谊寨深厚,超越一般。
首联,点明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的具体化,“畴昔”两家世代交好,使得两人“相知无间然”,即彼此了解、信任,没有任何隔阂,为后文描写除夕之夜的欢聚奠定了情感基础。
颔联 ,诗人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颈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娱乐活动。渲染了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梅花唱”暗含主人的高雅,对友情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表现诗人对生活随遇而安的独特感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虽然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反而能够珍惜每一个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联通过诗人的感悟,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03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473
金钱
19756
发表于 2024-10-31 2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12.醉舞可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在孟浩然的这首《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除夕夜的温馨聚会图,同时也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情愫。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诗人直抒胸臆,追忆往昔与张少府世代交好的情谊,那份相知相惜毫无间隙,奠定了整首诗温暖而深厚的情感基调。一个“好”字,一个“然”字,简洁却有力地传递出两人关系的亲密与融洽,让读者在开篇便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友情。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将笔触聚焦于当下的守岁场景。烛光渐暗,人们急切地催促着添续明亮的画烛,以便能在这长长的筵席上共度守岁的时光。“催”字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光明和团聚时光的渴望,“接”字则形象地描绘出筵席的延续不断,烘托出热闹、欢乐且温馨的氛围。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通过“旧曲”与“新正”的交织,“梅花唱”与“柏酒传”的呼应,进一步丰富了守岁夜的画面。旧曲悠扬,吟唱着梅花的高洁与坚韧,新正已至,柏酒在人们手中传递,象征着新年的祝福与祥瑞。这两句诗在听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官上,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沉醉于这充满传统韵味和喜庆的除夕夜。

然而,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却笔锋一转,在前面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掺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人感慨自己身为羁旅之客,虽能在漂泊中寻得片刻欢乐,但时光匆匆,在不知不觉中一年又过去了。“客行”突出了诗人的漂泊状态,“不见”则传达出对岁月流逝的猝不及防和无奈。这一转一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欢乐,而是深入到对人生漂泊、时光易逝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综观全诗,孟浩然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将友情、欢乐、感慨融为一体,让我们在感受岁除夜欢乐氛围的同时,也能触摸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忧愁,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32
金钱
202
发表于 2024-10-31 23: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苍狼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三十讲作业:
思无邪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析:
诗题:“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岁除:指年終、歲暮。旧時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謂之逐除,故称。
乐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
少府:
畴昔:昔日、從前
少府:職官名。秦漢九卿之一,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天子。
首联说我们两家从前就很好,相互了解,彼此无间。从两家的关系开始铺垫,为下联的守岁话题做准备。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果然开始描写守岁的细节,点上画烛,摆上长筵。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新正:是农历正月初一,或者元旦。柏酒:以柏樹葉浸泡而成的酒。相傳可以避邪長壽。舊時元旦常飲。这一联写的更加具体细致。说“大家唱起了旧曲没花落,互相推杯换盏喝着柏酒。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以上描写完守岁的情节,结尾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说“我这个客人来到这里,就跟着大家欢乐吧,到哪还不是能乐就乐,一年年的,过去就不见了。
孟浩然的诗就是这个风格,很接近凡尘,却又能洗清凡味。读着亲切清爽,于真切中读出他的淡
泊疏浚。这一首更加能体
现他于日常生活的俗事中的舒阔与放达。身是随缘的,心是超脱的。诗意就是这么隽永,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10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4
贡献
245
金钱
419
发表于 2024-11-1 11:5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作业
作者:画梅20~人中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 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浅析: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首联以流水句起笔,描写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颌联描写守岁的场景热闹非常,天黑了描画的红烛一支接一支的点燃。排起宴席大家迎接新春的到来。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颈联用典,描写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边吃边听时间已过零时,大家畅饮新酿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等活动。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尾联拓开一笔收结。写诗人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在欢乐的气氛中渗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纵观全篇结构精巧,用词精准,画面感强,对仗工整,情感真切,是一部难得的作品。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7
贡献
449
金钱
687
发表于 2024-11-1 1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律研班第三十讲作业画梅组
画梅0-雪松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背景信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除夕之夜创作的五言律诗,描写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和与友人张少府的聚会情景。孟浩然与张少府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两人曾同隐鹿门山,感情深厚。除夕之夜,张少府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的快乐难以言喻。
赏析: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诗人开篇便点明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畴昔”指的是过去,“通家好”则是指两家世代交好,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这种深厚的家族情谊使得两人“相知无间然”,即彼此了解、信任,没有任何隔阂。这一联通过对过去两家交情的回顾,为后文描写除夕之夜的欢聚奠定了情感基础。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诗人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场景。“续明”指的是天将破晓,而“画烛”则是精美的蜡烛,这里用“催”字形容画烛燃烧的速度之快,侧面表现出除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守岁”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指在除夕夜守在家中等待新年的到来,而“长筵”则是指宴席连绵不断。这一联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娱乐活动。“旧曲”指的是熟悉的曲调,“梅花唱”则是指唱着与梅花相关的歌曲,这里暗含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正”指的是新年伊始,“柏酒”则是一种用柏树叶浸泡的酒,象征着吉祥如意。诗人与友人们在新年之际传递着柏酒,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联通过对娱乐活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客行”指的是在外游历,“随处乐”则是指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乐趣。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见度年年”则是指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反而能够珍惜每一个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联通过诗人的感悟,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

帖子

147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57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4-11-1 15: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4-11-1 15:57 编辑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作业
画梅组-静茹

解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疇昔 chóu xí :昔日、從前。
2、通家:世交,姻亲,和官府有密切往来的人。

题目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看题目是写的作者在大年夜到乐城张少府家里过年这件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首联流水句叙事起,交待两家的关系。说我们两家以前就是世交,一直有往来,彼此之间没有半点嫌隙,关系相当之好。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颔联因果流水对,因续明故而催画烛,为守岁故而接长筵,主要承写大年夜张府之景。华美的蜡烛不停地燃烧着,照得宅府明如白昼,为了守岁,筵席也一直延续摆着不撤,以写景衬托整个场景的华丽和热闹。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颈联采用拈连的手法,转写人物活动。人们唱着熟悉的梅花古曲,又喝着柏子酿的美酒庆贺新年的到来。梅花,这里既是指庭院中的梅花,又是歌女所唱曲名。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尾联宕开,用流水句转写自身,说我这个漂泊之客在这里也过得很随意,玩得很欢乐,不知不觉一年年的时光就度过去了。

总分分总布局, 尾联宕开收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34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2
贡献
752
金钱
1433
发表于 2024-11-1 18: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作业
画梅组-傲雪飞鹰

解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疇昔 chóu xí :昔日、從前。
2、通家:世交,姻亲,和官府有密切往来的人。

诗中的张少府,本名张子容,又名张五,唐代著名诗人。湖北省襄阳市人。先天元年张子容考中了进士,被封乐城令,但张子容仕途不顺,经几番周折,开元中年时,张子容被贬为东城尉。张子容曾与孟浩然一同隐居鹿门山,两人曾写有很多诗篇彼此唱和,两人因此也成了生死至交。后来张子容由辞官归隐,最后郁郁而终。诗人张子容的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人所称赞,曾有诗集传于世。

这一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友人张子容的府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同是湖北襄阳人,两人之间既有同乡之谊,两家又世代交好。再加上,他们两人都曾一同在鹿门山隐居,期间二人朝夕共处,形影不离,这年的除夕,孟浩然漂泊江南,远道探访张子容,作为至交的张子容自然会盛情款待了。

除夕的夜晚,张子容的府邸点燃画烛,灯火通明,同时准备了丰盛的珍馐佳肴。他们二人一边品味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谈着离别后的愁思,那时二人是非常的愉快,内心的快乐是无以言喻的。席间也有歌女歌唱古曲《梅花》,歌女那甜美的歌声,更是增添了二位文人的兴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与张少府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不少流传至今的春节习俗。

孟浩然在作这首诗时,仕途不顺、情绪低落,除夕之际漂泊至乐城,而至友张子容时任乐城令,这次孟浩然在张子容府邸同过除夕夜,孟浩然挥笔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读者通过“客行”两字,不难感受到,诗的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一句,虽然看似诗人能坦然面对当时的困境,其实诗人的内心还是非常辛酸的。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除夕”的喜庆,也能感受到诗人的苦恨。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境遇都不相同,人生也会有巨大的差异。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其实是永远相随、相互交织的。这也许就是真实的人生吧,当然,也只有那些敢于面对人生的人,才能体会这首诗最深处的诗意。
诗总分分总布局,宕开收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6

帖子

47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0
贡献
1146
金钱
1815
发表于 2024-11-1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研班第30讲作业
画梅25-心灵驿站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聚,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译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气洋洋的家庭团聚图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亲情的珍视。“畴昔通家好”,一句点明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没有隔阂。接着“相知无间然”。强调了这种关系的深厚。“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写出了过午夜的热闹场景,人们通过点燃彩灯,摆放长桌宴,请亲朋好友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这些活动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诗人它提到了“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往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而“柏酒”则寓意长寿和吉祥。通过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祝愿。“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诗人在外游历,每到一处都能找到快乐,似乎已经不再计较时间的流逝。这种境界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团聚节日庆典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积极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20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5
贡献
493
金钱
789
发表于 2024-11-1 2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讲解析作业
画梅01-白雪
好,今天最后一堂理论课,就这么多,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作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写一篇最好的解析作品,拿出不一样的水平来,最后一课了!谢谢各位友友的陪伴!期待大家的优秀作品哦。

简析:
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
首联:
叙事总领,交代双方“通家好”、“相知”的亲密关系,为中二联作铺垫。
颔联:
点题,叙写张少府在府中招待客人的宴席。
颈联:
进一步写在宴席中举行的活动:唱旧曲、传柏酒。
中二联是扣首联来展开的。
尾联:
宕开收结,回到自身,抒情。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12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78
金钱
544
发表于 2024-11-1 2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解析作业
文/画梅30-求是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首联点明二家关系,有通家之好且相知甚深,为后面的守岁做铺垫;二三联,写具体写守岁,点起明烛,摆着长宴,氛围足,而唱曲与传酒,活动极写其乐;末联,写而今的漂泊,与开头的“畴昔”照应,侧面突出守岁的美好,寄寓深层的感慨。首尾二联,如“无间然”等,如散文之笔,而中间二联非常工整。“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每句是两个动宾词组的叠加,前交代目的,后呈现做法;“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句子是偏正性名词+主谓,算是复杂句,和前面的组句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四个句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将守岁的方方面面,作细致的交代或描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谨的表现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174
金钱
268
发表于 2024-11-2 0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画梅26-渔樵唱晚 于 2024-11-2 06:39 编辑

30、第三十讲解析作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731年)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
文/渔樵唱晚
经查这首诗作于731年,孟浩然求仕不第,漫游吴越以排遣仕途的失意。这期间,同乡好友张子容被贬为乐城县令,这年孟浩然在张子容家过年。诗人以这首诗抒发心怀。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首联叙事起,前句句点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没有隔阂。后强调了这种关系的深厚。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颔联,写出了过年夜时的热闹场景。人们通过点燃彩灯、摆放长桌宴请亲朋好友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这些活动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叶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诗人仕途失意,颈联,前句以“梅花”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情操。后句“柏叶酒”,古代习俗,据说春节饮之,可以辟邪。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诗人除夕兼除晦日的心情,“新正”则是对未来好运的祈祷和祝愿。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自己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年过去了。尾联。诗人在外游历,每到一处都能找到快乐,似乎已经不再计较时间的流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首联,叙事起。颔联写景,点题,展现除夕夜盛况,以景为主,景中融情。颔联,继续写除夕宴,以梅花落,柏叶酒而转为对情绪的抒发。尾联宕开一笔收结。布局为四分法,起承转合。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团聚、节日庆典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积极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94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律诗三期、律一期、绝三期、律四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63
贡献
1479
金钱
12301
发表于 2024-11-2 17: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五律研修第30讲解析作业:
画梅13-腾骏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腾骏浅析:首联总起大意是作者和张少府是世交,彼此知心且没有什么隔阂。
颔联运用倒装描述一起点燃描画的蜡烛促使光明持续不断,排成长列之宴席共同迎接新年到来。
颈联运用倒装进一步描述席间歌女唱起往日的梅花曲,推杯换盏畅饮起新年正月(元旦)的柏酒。
尾联情结,指作者现在四处奔波随行经之处且行乐,不知不觉一年年就过去了。
中二联描述了张少府热情好客,作者自然而然内心无比快乐。
全篇既写了和张少府的深厚情谊,也隐含了自己与世无争,乐观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63
金钱
95
发表于 2024-11-2 17: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书儿
解析: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疇昔 chóu xí :昔日、從前。
2、通家:世交,姻亲,和官府有密切往来的人。

题目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看题目是写的作者在大年夜到乐城张少府家里过年这件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首联流水句叙事起,交待两家的关系。说我们两家以前就是世交,一直有往来,彼此之间没有半点嫌隙,关系相当之好。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颔联因果流水对,因续明故而催画烛,为守岁故而接长筵,主要承写大年夜张府之景。华美的蜡烛不停地燃烧着,照得宅府明如白昼,为了守岁,筵席也一直延续摆着不撤,以写景衬托整个场景的华丽和热闹。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颈联采用拈连的手法,转写人物活动。人们唱着熟悉的梅花古曲,又喝着柏子酿的美酒庆贺新年的到来。梅花,这里既是指庭院中的梅花,又是歌女所唱曲名。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尾联宕开,用流水句转写自身,说我这个漂泊之客在这里也过得很随意,玩得很欢乐,不知不觉一年年的时光就度过去了。

总分分总布局, 尾联宕开收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12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2
贡献
292
金钱
458
发表于 2024-11-2 1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五律研修第30讲解析作业:
画梅33-星星过月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浅析: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通过对过去两家交情的回顾,为后文描写除夕之夜的欢聚奠定了情感基础。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娱乐活动。“梅花唱”暗含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正”指的是新年伊始,“柏酒”则是一种用柏树叶浸泡的酒,象征着吉祥如意。诗人与友人们在新年之际传递着柏酒,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联通过对娱乐活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诗人宕开一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104
金钱
161
发表于 2024-11-2 23: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讲作业
画梅18清竹相依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

一、内容解读
孟浩然的《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是一首描绘除夕守岁宴会场景,饱含友情与时光感慨的佳作。
1. 首联:深情厚谊的铺垫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首句点明与张少府两家是世交,“畴昔”一词将时间拉回过去,强调这份情谊的长久。“相知无间然”则进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间毫无隔阂、相知甚深的亲密关系,为下文的除夕相聚作了情感铺垫。
2. 颔联:守岁场景的生动展现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守岁的画面。“续明催画烛”,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被点燃,光明不断延续,既点明了守岁之夜时间的流逝,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守岁接长筵”,人们围坐在长长的筵席旁,准备共度这除夕之夜,“长筵”体现出宴会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展现出除夕守岁热闹非凡的场景。
3. 颈联:节日传统的艺术呈现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这里选取了两个典型的除夕元素。“旧曲梅花唱”,梅花曲在古时是经典的乐曲,在除夕唱起旧曲,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和怀旧之情,歌声回荡,使宴会充满了高雅的情趣。“新正柏酒传”,柏酒是古代新春时饮用的酒,有辟邪祈福之意。在新旧交替之际传递柏酒,体现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也展现出节日传统在人们生活中的延续。
4. 尾联:客居他乡的复杂情思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诗人在这除夕之夜虽能在朋友家中感受到欢乐,但“客行”二字却透露出他漂泊他乡的身份。“随处乐”是一种自我安慰,然而“不见度年年”又在欢乐之中掺杂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每一年都在这种漂泊中度过,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欢乐的表象下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二、艺术特色

1. 意象选择典型精当
诗中选取了画烛、长筵、梅花曲、柏酒等意象,这些都是除夕守岁和新春佳节的典型代表。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岁除夜的节日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充满传统气息的宴会现场。
2. 情感表达丰富细腻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与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又有在除夕守岁时的欢乐,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感和对时光流逝的喟叹。这些情感相互交织,在简洁的诗句中展现得细腻而真实,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3. 结构紧凑自然
诗歌从回忆两家交情开始,自然地过渡到除夕守岁的宴会场景,再到对节日传统的描述,最后引出客居他乡的感慨,结构紧凑有序。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围绕着岁除夜会这一主题展开,毫无突兀之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结构把控能力。

综上所述,孟浩然的《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通过对除夕守岁宴会的描写,将友情、节日欢乐与漂泊之思融为一体,以典型的意象和精妙的结构,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岁除画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2

帖子

1385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5
贡献
323
金钱
530
发表于 2024-11-3 16:3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冬日暖阳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简析:
首联,点明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的具体化,“畴昔”两家世代交好,使得两人“相知无间然”,即彼此了解、信任,没有任何隔阂,为后文描写除夕之夜的欢聚奠定了情感基础。
颔联 ,诗人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颈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娱乐活动。渲染了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梅花唱”暗含主人的高雅,对友情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表现诗人对生活随遇而安的独特感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虽然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反而能够珍惜每一个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联通过诗人的感悟,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17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2
贡献
383
金钱
668
发表于 2024-11-3 16: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31—根生

一、字词解释:
1.“畴昔” 指往昔、从前;
2.“通家” 表示两家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3.“无间然” 意思是没有隔阂。
4.“续明” 指蜡烛燃烧以延续光明;
5.“画烛” 是有彩饰的蜡烛;
6.“守岁” 是除夕的传统习俗,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不睡觉,迎接新年;
7.“长筵” 指长排的宴席。
8.“旧曲梅花” 可能指的是古曲《梅花落》,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
9.“新正” 指农历新年正月;
10.“柏酒” 是柏叶酒,古代习俗,元旦(正月初一)饮柏叶酒以辟邪。
11.“客行” 表明诗人是在外漂泊;
12.“随处乐” 是说诗人在漂泊途中仍能在这样的场合找到快乐;
13.“度年年” 指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

二、赏析
首联:诗人回忆起从前与张少府家的友好关系,彼此相知,毫无嫌隙。这种深厚的情谊为除夕的聚会奠定了温馨的情感基础。

颔联:在除夕夜里,彩色的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点燃,光明不断。人们摆开长长的宴席,共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守岁时热闹、欢快的场景。

颈联: 宴会上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梅花落》曲调,此处用典。而新正的柏叶酒在宾客之间传递。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又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新旧元素交织,其乐融融。

尾联:我现在四处漂泊随行随乐,仍能在这样的场合找到愉快开心。感叹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也看不见。

诗中的张少府,本名张子容,又名张五,唐代著名诗人。湖北省襄阳市人。先天元年张子容考中了进士,被封乐城令,但张子容仕途不顺,经几番周折,开元中年时,张子容被贬为东城尉。张子容曾与孟浩然一同隐居鹿门山,两人曾写有很多诗篇彼此唱和,两人因此也成了生死至交。后来张子容由辞官归隐,最后郁郁而终。诗人张子容的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人所称赞,曾有诗集传于世。

这一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友人张子容的府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同是湖北襄阳人,两人之间既有同乡之谊,两家又世代交好。再加上,他们两人都曾一同在鹿门山隐居,期间二人朝夕共处,形影不离,这年的除夕,孟浩然漂泊江南,远道探访张子容,作为至交的张子容自然会盛情款待了。

除夕的夜晚,张子容的府邸点燃画烛,灯火通明,同时准备了丰盛的珍馐佳肴。他们二人一边品味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谈着离别后的愁思,那时二人是非常的愉快,内心的快乐是无以言喻的。席间也有歌女歌唱古曲《梅花》,歌女那甜美的歌声,更是增添了二位文人的兴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与张少府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不少流传至今的春节习俗。

孟浩然在作这首诗时,仕途不顺、情绪低落,除夕之际漂泊至乐城,而至友张子容时任乐城令,这次孟浩然在张子容府邸同过除夕夜,孟浩然挥笔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读者通过“客行”两字,不难感受到,诗的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一句,虽然看似诗人能坦然面对当时的困境,其实诗人的内心还是非常辛酸的。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除夕”的喜庆,也能感受到诗人的苦恨。与至交有喜有悲,从中体会诗人对人生最深的感悟!最深处的诗意。
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其实是永远相随、相互交织的。这也许就是真实的人生吧。
三、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6

帖子

23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6
贡献
462
金钱
1141
发表于 2024-11-3 1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8-荻花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译文
以往彼此两家好,相交亲密无间隙。
是夜光明不断的点起画烛,摆起守岁的宴席。
唱着旧曲梅花落,饮着春酒迎新年。
四处漂泊行乐的我,怎么见得还能这样共度年年呢。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漂泊江南、精神极低落时所作。诗题中的“乐城”是县名,在今浙江省乐清县,唐代属温州。张少府即张子容,时为乐城令。孟浩然是客行至此,共度除夕而作。
浅析;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诗人回忆起从前与张少府家的友好关系,彼此相知,毫无嫌隙。这种深厚的情谊为除夕的聚会奠定了温馨快乐的情感基础,特别是好字,为下联奠定了快乐的氛围。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在除夕夜里,彩色的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点燃,光明不断。人们摆开长长的宴席,共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守岁时热闹、欢快的场景。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宴会上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梅花落》曲调,此处用典。而新正的柏叶酒在宾客之间传递。又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新旧元素交织,其乐融融。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客行” 表明诗人是在外漂泊尾句 是说自己在漂泊途中还能不能年年这样共度快乐,喜转悲淡然,带着对前途的寂寞忧伤。
诗的情感真挚内涵丰富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9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3
贡献
237
金钱
366
发表于 2024-11-3 2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三十讲作业
画梅06清风明月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题目的意思是除夕夜孟浩然在张少府(张子容)的府邸度过的。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首联说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相知甚深,亲密无间。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颔联写守岁的场景,因为两家关系要好,所以才在一起守岁,不停燃烧的蜡烛,照的府邸通明,丰盛的珍馐佳肴,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守岁。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颈联继续写宴会的热闹。
歌曲唱着梅花旧曲,畅饮着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好不开心。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尾联宕开一笔收结,孟浩然四处漂泊,一年年的过去了,随行处且行乐,夹带着丝丝的伤感。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4

帖子

32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3
贡献
847
金钱
1218
发表于 2024-11-3 21: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云水禅心解析:词语注释:岁除: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畴昔,汉语词语,拼音是chóu xī,意思是往昔、以前;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出自《礼记·檀弓上》。
通家:1.世代交好的家庭。2.指姻亲。3.指内行人
无间:指没有间隙:亲密~。
柏酒:柏酒即柏叶酒。中国传统习俗,谓春节饮之,可以辟邪。《明宫史·史集》记载,除夕子时,即正月初一之初始: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
题目是除夕这天晚上,在乐城张少府家一起饮酒守岁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首联赋笔直接表达了两家关系一直以来就很好,互相知心,亲密无间的那种。所以才能一起守岁,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天黑了,为了照明点起了描画的彩烛,我们一起守岁,排起了长长的宴席,朋友们依次落座,喜庆且忙碌的场面如在目前。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颈联表达了非常热闹的场面,宴席开始了,有歌女唱着旧曲《梅花》助兴,朋友们在新正里饮着柏酒,互相祝福。倒装句。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尾联宕开一笔收结,作者现在走到哪里且行乐到哪里,简直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
整首诗描绘了与朋友守岁时喜庆及热闹的场面,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8
贡献
75
金钱
113
发表于 2024-11-3 21:5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对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的详细解析:
诗歌原文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押先韵)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岁除之夜(即除夕)于乐城张少府宅中聚会时所作。岁除之夜,人们通常要与亲朋好友团聚一堂,共度佳节。孟浩然在此夜与张少府相聚,回忆起往昔的友情,共同欢度新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解析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畴昔”指往昔、从前,“通家”指两家有世交,“好”指友好。这两句诗回忆了孟浩然与张少府两家往昔的友好关系。
“相知无间然”中的“相知”指相互了解,“无间然”指没有隔阂。这两句诗表达了孟浩然与张少府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了解。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续明”指蜡烛燃烧到天明,“催”指催促,“画烛”指有画饰的蜡烛。这两句诗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点燃蜡烛,催促着时光流逝,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守岁”指除夕之夜不睡觉,以等待新年的到来,“接长筵”指连续不断的宴席。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守岁迎新的热闹场景。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旧曲梅花唱”中的“旧曲”指过去流行的歌曲,“梅花”指梅花调,是一种歌曲形式。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宴席上唱着过去流行的梅花调歌曲。
“新正”指新年正月初一,“柏酒”指用柏树叶浸制的酒。古人认为柏树常青,可以避邪,因此在新年时饮用柏酒以求吉祥。这两句诗表现了新年正月初一人们饮用柏酒、欢庆新年的习俗。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客行”指孟浩然自己作为客人在此聚会,“随处乐”指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快乐。这两句诗表达了孟浩然在此聚会中感到无比快乐的心情。
“不见度年年”中的“不见”指没有察觉,“度年年”指度过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诗表达了孟浩然在欢聚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没有察觉到又一年的过去。这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之夜与张少府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孟浩然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同时,尾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2

帖子

704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6
贡献
1698
金钱
2805
发表于 2024-11-3 2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画眉组-16-小憩片刻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回忆往昔两家关系亲密友好,毫无隔阂,点明了诗人与张少府家交情深厚的渊源。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动词在中间。描绘了除夕夜的场景,不断点亮的画烛延续着光明,人们摆开长长的筵席守岁,展现出除夕夜热闹且持续时间长的氛围。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省略主语,谓语倒装,宾语前置。人们唱起过去熟悉的《梅花》曲调,在新年伊始传递着柏酒,体现了节日里传统的娱乐和饮酒等习俗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之感。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诗人以客居在外的身份,感慨自己在漂泊途中也能随处寻得快乐,只是在这不知不觉中一年又一年就过去了,在欢乐的氛围里掺杂了一丝客居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轻叹。
全诗通过对在张少府宅中除夕夜聚会场景的描写,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祥和,又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客居在外的心境。
全诗为总分分分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1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242
金钱
380
发表于 2024-11-5 0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1—惠昕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于乐城张少府宅中的聚会场景,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畴昔” 指往昔、从前;“通家” 表示两家交谊深厚,如同一家;“无间然” 意思是没有隔阂。 诗人回忆起从前与张少府家的友好关系,彼此相知,毫无嫌隙。这种深厚的情谊为除夕的聚会奠定了温馨的情感基础。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续明” 指蜡烛燃烧以延续光明;“画烛” 是有彩饰的蜡烛;“守岁” 是除夕的传统习俗,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不睡觉,迎接新年;“长筵” 指长排的宴席。
       在除夕夜里,彩色的蜡烛一支接着一支地点燃,光明不断。人们摆开长长的宴席,共同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守岁时热闹、欢快的场景。
颔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旧曲梅花” 可能指的是古曲《梅花落》,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也增添了宴会的文化氛围;“新正” 指农历新年正月;“柏酒” 是柏叶酒,古代习俗,元旦(正月初一)饮柏叶酒以辟邪。
      宴会上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梅花落》曲调,此处用典。而新正的柏叶酒在宾客之间传递。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又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新旧元素交织,其乐融融。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客行” 表明诗人是在外漂泊;“随处乐” 是说诗人在漂泊途中仍能在这样的场合找到快乐;“度年年” 指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
     诗人虽然是在外为客,但在这样的除夕聚会中也能感受到快乐。然而,在这欢乐之中,又有着对岁月流逝的悄然感叹。尽管在各处都能有快乐的时刻,但每一次的欢乐都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总之 ,这首诗结构精巧,用词精准,画面感强,对仗工整,情感真切。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9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229
金钱
353
发表于 2024-11-6 2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三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07-飞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解析:
1、畴昔 chóu xí :昔日、從前。
2、通家:世交,姻亲,和官府有密切往来的人。

创作背景:
      诗中的张少府,本名张子容,又名张五,唐代著名诗人。湖北省襄阳市人。先天元年张子容考中了进士。张子容曾与孟浩然一同隐居鹿门山,两人曾写有很多诗篇彼此唱和,两人因此也成了生死至交。  
      孟浩然与张子容,同是湖北襄阳人,两人之间既有同乡之谊,两家又世代交好。再加上,他们两人都曾一同在鹿门山隐居,期间二人朝夕共处,形影不离,这年的除夕,孟浩然漂泊江南,远道探访张子容,作为至交的张子容自然会盛情款待了。
      除夕的夜晚,张子容的府邸点燃画烛,灯火通明,同时准备了丰盛的珍馐佳肴。他们二人一边品味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谈着离别后的愁思,那时二人是非常的愉快,内心的快乐是无以言喻的。席间也有歌女歌唱古曲《梅花》,歌女那甜美的歌声,更是增添了二位文人的兴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与张少府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不少流传至今的春节习俗。
      孟浩然在作这首诗时,仕途不顺、情绪低落,除夕之际漂泊至乐城,而至友张子容时任乐城令,这次孟浩然在张子容府邸同过除夕夜,孟浩然挥笔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这首作品的名字为“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首联开门见山,交代了两家的关系,所以才会在除夕之夜这样的日子里,在张府一起守岁。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承接首联,通过画烛、长筵,进一步描写了守岁的场景。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明亮的画烛,丰盛的长筵,是欢快的节日气氛,但是这里暗暗一转,在这样的氛围里,听着歌女唱着每年都要唱的“旧曲梅花唱”,同时却品尝着迎接新年的美酒,“新正柏酒传”此时此景,若何?此联为尾联蓄势;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尾联一收,又回应题目和首联,自己是“客行”之身呀,可人生如逆旅,谁又不是生命的过客呢,都在一次又一次的节日、欢聚、盛宴中寻找眼前的快乐,又有几人看到,大好的光阴也在这欢乐中,流水一样逝去。
布局结构为: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4-26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