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3-4
威望862
金钱2500
贡献1251
金牌会员
 
威望- 862 点
贡献- 1251 次
金钱- 2500 枚
|
发表于 2024-11-4 1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三十讲作业
绣菊11-清风徐徐
解析孟浩然的这首五律;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押先韵)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创作背景
诗中的张少府,本名张子容,又名张五,唐代著名诗人。湖北省襄阳市人。先天元年张子容考中了进士,被封乐城令,但张子容仕途不顺,经几番周折,开元中年时,张子容被贬为东城尉。张子容曾与孟浩然一同隐居鹿门山,两人曾写有很多诗篇彼此唱和,两人因此也成了生死至交。后来张子容由辞官归隐,最后郁郁而终。诗人张子容的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人所称赞,曾有诗集传于世。孟浩然在作这首诗时,仕途不顺、情绪低落,除夕之际漂泊至乐城,而至友张子容时任乐城令,这次孟浩然在张子容府邸同过除夕夜,孟浩然挥笔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2,【简析】
首先,解释一下几个词语,便於理解分析。
①畴昔:1.往日, 从前。2.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
②通家:1.犹世交。世交,即上代或数代彼此有交情者。
③无间然:没有隔阂。
④长筵:宽长的竹席。 此处指排成长列的宴饮席位。
⑤续明:指蜡烛燃烧以延续光明;画烛:指有画饰的蜡烛。
⑥柏酒” 是柏叶酒,古代习俗,元旦(正月初一)饮柏叶酒以辟邪。
3,解析作业:
首联:“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首联总领,描摹出两家交好、相知无隙的温馨场景。写出诗者与张少府两家之前是世交,彼此之间一直是和睦相处,没有什么怨情与隔阂。这一联通过对过去两家交情的回顾,为后文描写除夕之夜的欢聚奠定了情感基础。
颔联:“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颔联承上,描绘了除夕守岁的场景。很有画面感,以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关健意像“烛”和“筵”,烛是画烛,筵是长筵,透着一番热闹详和的气氛,描绘出除夕之夜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颈联:“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颈联分承,描绘了春节的另一项传统习俗——祭神祭祖和敬神祭祖活动。颔联写静,颈联写动,相得益彰!梅花唱”与“柏酒传”的呼应,进一步丰富了守岁夜的画面。人们会用柏叶或柏枝叶制成的酒敬神祭祖,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而“旧曲梅花唱”则表达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颈联通过描绘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热闹、欢欣的图景,表现出欢庆吉祥、愉悦陶然的节日氛围。
尾联:“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尾联宕开一笔,七转八结。“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话锋一转,从欢乐的场景回到了现实的无奈。诗人四处漂泊,虽然看似随遇而安,享受旅途的乐趣,但实际上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写诗者自己在四处漂泊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一年又一的就过去了,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情感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除夕的喜庆,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恨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是人生中永远相随、相互交织的。总而言之,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诗者的情感和其所处的场景,似可感同身受。笔触清新淡雅,质朴自然,这与孟浩然以往的诗歌。
5,下字:颔联中,摧,接,用字非常准确生动。
6,布局:总分分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