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14

[品读古典] 我的缪论二 说说唐诗中的错处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发表于 2015-8-1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都看到有人转载54条诗病 ,真是触目惊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家还举出了好多唐人的诗来佐证,真是费尽心机了。


1为无韵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不知道这个花费了心思的人是谁,但是我知道他肯定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是一个假学道,卖弄之徒,连平水韵都不知道,也要来论诗,真让人耻笑也。因为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昏,属平水韵十三元部.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者\下属于平水韵:二十一马部.怎么就不押韵了呢?不懂韵还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怪不得后人的诗不是诗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东西流传,误导了大家。而现在就是有些人,喜欢去网上下载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以充门面,装作大师,以讹传讹罢了。


2为出韵
病例:1.李商隐《茂陵》
茂陵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中“郊”为肴韵,“娇”、“萧”为萧韵。说是读起来别扭,须知唐人作诗是不会写好后放到一个模子里去套的,毕竟诗不是公式,因为诗是写性情的。而我们后代人往往因为受到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诗话、词话,固步自封,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因为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才出不了诗人,出不了好诗。还有什么挤韵撞韵之说,都是无稽之谈。王维,王安石等大家难道不知道挤韵撞韵吗,为什么他们不按照格式去做诗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人多了,把前人说的东西当教条的多了,才出现我们现在这样的僵诗。

现在网上往往就这样,动不动就是这里错,那里错,好像自己俨然就是大家,名师,不就是沈约搞了个诗八病之说吗?便以此来当作标准,信奉为教条,就算你把诗写得周周正正,四平八稳,有什么用呢?除了枯燥,干瘪,没一点诗意外,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这样禁锢人思维的东西,我们知道的越少越好。如果我们把前人说的东西什么都信为教条,诗词还能是诗词吗   

131

主题

554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81
贡献
5655
金钱
6214
发表于 2015-8-1 09: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雅赏,胡言乱语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7:22
者身不是逍遥客。镜里流光紫玉钗。窗前冷雨菊花台。 江湖难测。风刀还刻。问谁谁有张良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1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1 15: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不懂裝懂的人很多,先生說的對、罵的痛快。

点评

谢谢先生雅赏,不过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言谈,不免偏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7:25
谢谢先生雅赏,问好,夏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7:23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1 1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唐人作诗是不会写好后放到一个模子里去套的,毕竟诗不是公式,因为诗是写性情的。而我们后代人往往因为受到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诗话、词话,固步自封,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因为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才出不了诗人,出不了好诗。还有什么挤韵撞韵之说,都是无稽之谈。王维,王安石等大家难道不知道挤韵撞韵吗,为什么他们不按照格式去做诗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人多了,把前人说的东西当教条的多了,才出现我们现在这样的僵诗。




完全同意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1 16: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找來看了下,有的有理,有的屬无稽之谈。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7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4045
贡献
28787
金钱
3474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8-1 22: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认真阅读一把,多增加点见识。

点评

谢谢雅赏,不过是一个农民的无稽之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7:23
从心所欲不逾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07: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水清清 发表于 2015-8-1 09:16
来学习,问好老师

谢谢雅赏,胡言乱语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07: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5-8-1 15:54
現在不懂裝懂的人很多,先生說的對、罵的痛快。

谢谢先生雅赏,问好,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07: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5-8-1 22:02
也来认真阅读一把,多增加点见识。

谢谢雅赏,不过是一个农民的无稽之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0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5-8-1 15:54
現在不懂裝懂的人很多,先生說的對、罵的痛快。

谢谢先生雅赏,不过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言谈,不免偏颇。

点评

一家之言,可供參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2 0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文貼來參考


54条诗病
总则:这些病是对格律诗来说的,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对古风不全适用。
  一、用韵类.



  押韵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字放置在一首诗中固定的位置,使诗产生一种声音的回旋美。其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歌的和谐与美感,

便于诵读和记忆。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不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押韵,没有韵就不是诗。古今的发音

是不同的,我们作诗应按普通话的语音来押韵。

病名:1.无韵

病害:使诗丧失声音的回旋美也不为诗了

病因:1.不了解韵的重要性。 2.受现代诗影响,讲究自由。

病例:古人作诗无此病,由于古今发音不同而出现此病的有: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病名:2.重韵  *此病自唐开始 古风、排律可不拘

病害:可能造成语意重出没有利用好字并显作者的语言词汇匮乏

病因:1.作者本身驾御词汇能力不高;2.创作草率,不用心

病例:张耒《京师废宅》用两“生”。今人作诗多此病。



病名:3.出韵  *夹杂他韵

病害:只要出韵,其余不论,都为劣等。诗之大忌。

病因:1.忘了韵部;2.现代人不知道这也是病。

病例:1.李商隐《茂陵》中“郊”为肴韵,“娇”、“萧”为萧韵



病名:4.平仄互押

病害:读来别扭

病因:不晓平仄或不知这是病

病例:古人没有《兴城夜饮》中“巷”为此病



病名:5.凑韵

病害:为了押韵把意思破坏了

病因:在韵与意发生矛盾时 和韵之作易出此病

病例:苏轼《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 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西施不姓西,这里的“西”就是凑上去的。



病名:6.句句押韵(不该押韵处押韵)

病害:也会破坏诗的音乐美

病因:1.初学者易犯此病。2.好押韵者。



二、声律类



  诗的格律主要是四声平仄的配合。其目的在于协调诗句中字词声调的高低、轻重,使之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旋律,从而产生和

谐动听的音乐美。但绝对的整齐与绝对的散乱都不能产生美感。只有整散结合、平仄相间才有美的魅力。

病名:7.失粘 *上一联对句的第二字与本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要相同,否则叫失粘

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1.王维《出塞》2、3句;2.韦应物《滁州西涧》2、3句。



病名:8.失对 *同一联出句的第二字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应不同,否则叫失对。

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1.王维《山中》、《终南别业》;2.杜甫《忆弟》



病名:9.平仄紊乱

病害: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因:多为今人所犯之病。



病名:10.孤平 *诗之大忌

病例:现存唐诗中只两首犯此病:1.李颀《野老曝背》;2.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今人犯此病者较多:天涯孤舟的“梦还在小楼”



病名:11.三平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平声

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不懂规则

病例:1.王维《终南别业》笑谈无还期;2.庐鱼(今人)《秋夜三唱》晨声耕人鸡 *居然五平调



病名:12.三仄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仄声

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不懂规则



三、对仗类



  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律之一。为了使句法产生转换而不致雷同,避免单调与呆板,增加诗的韵味,一般律诗中间两联都用对仗,而首

尾两联不用对仗,这也符合“中和”的思想。虽然象李白通篇不用对仗的《夜泊牛渚怀古》以及杜甫全篇对仗的《登高》都是佳作,但总是遗

憾。(通篇不用对仗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散乱无章,没有整齐的美;全篇对仗也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严肃呆板,没有活

泼的美。)

病名:13.同字对仗 *只限律诗

病害:造成语意重复、平仄相同导致失对。

病例:杜甫《得舍弟消息》汝女犹在壁,汝妻已辞房



病名:14.合掌

病害:语意重复、浪费笔墨

病因:同义词对仗容易形成合掌

病例: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闭 耿讳《赠家翁》“朝”与“昼”合掌。



病名:15.属对偏枯 %小病

病害:没有完全对仗,多为半句对。

病因:1.为了不损害意境而犯此病(尚可原宥);2.作者的功力不够(做了个绝对儿)

病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病名:16.不匀 *1.语意不匀2.句式不匀  %小病

病因:1.功力不匀;2.先得一佳句,再对另一句

病例:1.宋之问《江南曲》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2.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四、字词类



  诗是语言的艺术。所谓累字成句、积句成篇,所以字是诗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诗往往以一字论优劣,因此有“炼字”一说,更有“为求

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请大家不要忽视字词的重要性。

病名:17.同字 *限律诗与绝句

病害:意思复出,显得诗人驾御文字能力不强。

病因:作者的文字功底单薄,草率成诗。

病例:1.王维的七律《出塞》两“马”。2.孟浩然多犯此病:

《留别王维》两“寂”。

《岁暮归南山》两“不”。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两“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两“两”。



病名:18.杜撰词汇

病害:使读者迷惑,不知所云,影响共鸣

病因:作者要用最精练的语言写成诗,容易出现此病。

病例:剧眼、草园



病名:19.颠倒词汇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病因:1.作者玩弄文字、看似倒装;2.为了平仄、押韵而犯此病。

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应为: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病名:20.割舍词汇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病因:由于字数、平仄的限制

病例:徒子---登徒子



病名:21.专用奇字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有损诗的美感

病因:1.受汉赋的影响;2.显示作者博学

病例:陆游《舍北行饭》自掩柴门上扊扅(YANYI:门闩的意思)



病名:22.卖弄叠字

病害:只在形式上哗众取宠而在表达主题方面却毫不相关

病因:作者恃才弄巧,故做文字游戏

病例: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五、句法类



  诗歌创作,在炼字的基础上要求得佳句。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寻觅佳句,是因为佳句是形

成佳篇的重要因素。诗篇因佳句而生辉,缘佳句而全诗振响。诗中无佳句如树上无花,池中无鱼。

病名:23.句法雷同

病害:节奏相同的句式显得单调刻板

病因:未引起作者的重视

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五。



病名:24.语意重复

病害:浪费笔墨、废话连篇

病因:1.思路狭隘,强捏成句;2.作者漫不经心,随手之作。

病例:1.一个孤僧独自行;2.关门闭户掩柴扉;3.杜甫《哀江头》同辇随君侍君侧;4.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

圣,迷花不事君。5.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月照一孤舟;7.郎士元《送钱起》暮蝉不

可听,落叶岂堪闻



病名:25.相次丛聚 *同属一类的字于四句当中 %可放宽

病害:作者的思路狭隘

病例:李商隐《马嵬》



病名:26.敷衍凑句

病害:罗索、废话、与主题无关紧要

病因:作者随手为之,不细考虑

病例: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句前两个字均可删去,而境界无损。



病名:27.有句无篇

病害:只有佳句,忽视全篇的立意与境界

病因:作者先得一妙句,然后凑成全篇

病例:贾岛多犯此病。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病名:28.出语突兀

病害:造成全篇不连贯,使读者不知如何得出

病因:对仗中会有此病,语句凭空而出,无所依据

病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波撼岳阳城



病名:29.盗版之作

病害:作者思想卑鄙

病因:喜爱前人作品,现代人更爱犯此病

病例: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病名:30.自我抄袭

病害:作者不思创作或才思守旧

病因:才思狭隘

病例:刘长卿、陆游多为之



六、章法类

  虽有佳句,但排列不当,也难成佳作,因此作诗还要讲究章法。

病名:31.杂凑成章

病害:句与句无关联,成游离状

病因:诗人没有明确的宗旨与纲领、没有目的与立意



病名:32.虎头蛇尾

病害:全诗不匀称

病因:1.刚入手时,可自由发挥,虎头容易,但结尾照应良多,故易成蛇尾;2.写到最后,作者才思枯竭,写不出什么

病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病名:33.血脉不贯

病害:使读者迷茫

病因:作者对字句过于讲究而不管章法

病例:李贺、贾岛经常犯此病《泥阳馆》



病名:34.时空错乱

病因:作者过于随意

病例:今人更易犯此病,先是春天,突然变到秋天



病名:35.自相矛盾

病因:作者拼凑诗句,不作全盘考虑

病例:骆宾王《玩初月》忌满光恒缺,乘昏影欲乱。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七、修辞类



病名:36.比喻不当

病害:不形象、不和谐、使读者感觉别扭

病例:暮雪霏霏若撒盐



病名:37.夸张失度

病害:离开客观依据便会闹笑话

病例:海南雪花大如席



病名:38.粉饰过头

病因:过分地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烘托气氛而横生枝节与重复堆砌



病名:39.用典冷僻、繁多

病害:让人无法顺利读完此诗,导致没读完就不看了

病因:作者展示自己博学

病例:童心《谢唐慕》

李商隐、黄庭坚、辛弃疾、吴文英多犯此病。



八、立意类



  诗以意为主。“意”就是中心思想。他是全诗的中心和主帅,在任何一首中都具有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作诗自然要求作者的立

意要高、立意新、立意深、立意简明集中。

病名:40.落入窠臼

病害:有重复的感觉,看多了感厌烦

病因:由于诗人的生活、习惯是相同的,产生的联想往往也是相同的,于是造成千篇一律。

病例:最近几篇写中秋的都大同小异



病名:41.翻新入魔

病因:作者想标新立异,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反而弄巧成拙。一般自命不凡的人、追求与众不同的人易犯此病。如:杜牧

病例:1.杜牧《题乌江亭》;2.王安石《钟山即事》一鸟不鸣山更幽



病名:42.立意浅俗 *浅:浅近。俗:鄙俗。

病害:使诗索然无味,有哗众取宠的感觉。

病因:作者只工于小景的描写,对立意的问题未与考虑。写一些搞笑的事情,没深刻的内涵。

病例:《上茅房》



九、境界类



病名:43.情景不谐

病害:描写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当时的感情不融洽。



病名:44.写景泛泛

病害:所描写的景色不能反映出景物本身的特征,作者的感情失去个性



病名:45.情意直露

病害:使读者想象的空间太少



病名:46.虚情假意

病害:非作者自身体会得到的,而是靠作者想象杜撰的,今人多犯此病。



病名:47.景外设景

病害:画蛇添足



病名:48.有理乏趣

病害:没有诗的美感、味同嚼蜡



病名:49.粘滞物相

病害:只咏物,无寄托,乏味



十、题目类



病名:50.制题不工*题过于详尽、漏义、赘语



病名:51.远离题意

病害:即跑题,现代人作诗经常犯此病



十一、其他类



病名:52.主观臆断

病害:犯常识错误,出大笑话

病因:作者不熟悉生活、不明事理、观察不仔细

病例: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说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病名:53.与史不符

病害:违背历史,篡改历史

病因:作者不了解历史

病例: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章碣《焚书坑》



病名:54.体非其宜

律诗工整凝重,贵气健

绝句语近情远,贵韵长

五古庄重质朴,表达严肃主题

七古表现复杂多变的情感与事态



点评

先生辛苦了,向您致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 08:4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2 0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信子 发表于 2015-8-2 07:25
谢谢先生雅赏,不过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言谈,不免偏颇。

一家之言,可供參考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821

帖子

3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891
金钱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0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5-8-2 08:27
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文貼來參考

先生辛苦了,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8-8 15: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貼,頂起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