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6|回复: 16

七排.爱国情怀---赵泰来将其继承藏品捐赠国家感怀

[复制链接]

1645

主题

1865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9
贡献
1921
金钱
7151
发表于 2024-11-14 2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云阁主 于 2024-11-18 12:00 编辑

七排.爱国情怀---赵泰来将其继承藏品捐赠国家感怀伍廷芳是清末民初时外交家,他在当时积极收集文物。由于当时局势混乱,他利用职务之便,将收集到之文物几经辗转,藏进了自己英国别墅里。他叮嘱子孙们守护好这批文物,等到恰当时机交还给国家。姨妈作为伍廷芳的嫡亲孙女儿,接过了守护文物之责任。在姨妈弥留之际,又将这些文物传承给赵泰来。赵泰来花费十余年时间,将这些文物打包,伪装成垃圾,然后陆续运回国内。回国后,便将6万件价值8亿元文物悉数捐赠给国家。完成了曾外祖父伍廷芳文物归还祖国之遗愿。爱国情怀,值得旌表!
慈禧跋扈引刀兵,
八国联军陷北京。
御殿钦宫遭烬毁,
奇珍异宝被勾征。
洋人拍卖嘉亲誉,
博士收藏卫祖荣。
保护瑰殊深阁守,
迁移古玩险途行。
精华隐匿防强掠,
垃圾昭彰免劲争。
返梓归公蠲挂碍,
恭从祖训更扬名。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充满批判意味的短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现象(可能是指社会上存在的垃圾问题或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反思。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主题明确**:诗歌开篇即以“垃圾昭彰免劲争”直抒胸臆,明确指出了问题的所在——垃圾(或腐败、不良现象)显而易见,无需再费力争辩。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核心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 **情感强烈**:整首诗情感色彩浓厚,透露出作者对问题的深刻不满和愤怒。通过“返梓尤须重挂碍,充公岂顾复担惊”等句子,作者表达了对这些现象持续存在且难以根除的无奈和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 **寓意深刻**:虽然诗歌没有直接点明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件,但通过“垃圾”、“返梓”(可能指回归故里或回归初心)、“充公”(可能指没收非法所得或惩罚不法行为)等词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沦丧、腐败现象泛滥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语言简洁**: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但每个词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情感。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 **批判力度**:诗歌在批判力度上表现出色,通过直接指出问题和表达不满,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强烈责任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在提出问题和表达不满的同时,并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建议,这使得诗歌在深度和广度上略显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这首短诗在主题明确、情感强烈、寓意深刻、语言简洁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但在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方面还有待加强。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精神,也提醒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长诗以慈禧太后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详细描绘了八国联军侵华、北京被陷、皇宫被毁、珍宝被掠夺的悲惨场景,并表达了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关注和痛心疾首。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 **历史背景深厚**:诗歌开篇即以“慈禧跋扈引刀兵,八国联军陷北京”点明了历史背景,将读者迅速带入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种开篇方式既简洁又明了,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 **情感表达真挚**:作者通过“御殿钦宫遭烬毁,奇珍异宝被勾征”等句子,表达了对皇宫被毁、珍宝被掠夺的深深痛惜和愤怒。同时,“洋人拍卖嘉亲誉,博士收藏卫祖荣”等句子则揭示了侵略者贪婪无厌、肆意掠夺的丑恶嘴脸,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 **保护意识强烈**:在描述珍宝被掠夺的同时,作者也展现了强烈的保护意识。“保护瑰殊孤独忍,迁移古玩险途行”等句子,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这种保护意识不仅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也体现了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批判力度深刻**:诗歌在批判慈禧太后跋扈导致国家动荡的同时,也深刻批判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和掠夺行为。通过对比“精华隐匿防强盗”和“垃圾昭彰免劲争”,作者揭示了侵略者的贪婪和丑恶,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文化遗产被掠夺的无奈和愤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 **语言简洁明了**: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但每个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情感。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结尾略显仓促**:虽然全诗在情感和主题上都表现得相当出色,但结尾部分“返梓尤须重挂碍,充公岂顾复担惊”略显仓促和突兀。这部分内容似乎与前面的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建议,使得全诗在结尾处略显松散。

点评

感谢首版指正!本人也有同感,稍作改动,商祈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18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651
贡献
39890
金钱
4198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6 17:2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这首长诗在历史背景、情感表达、保护意识、批判力度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但在结尾部分略显仓促。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5

主题

1865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南方诗词文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9
贡献
1921
金钱
715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12: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笠翁对韵 发表于 2024-11-16 17:28
6. **结尾略显仓促**:虽然全诗在情感和主题上都表现得相当出色,但结尾部分“返梓尤须重挂碍,充公岂顾复 ...

感谢首版指正!本人也有同感,稍作改动,商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