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12

学习老师《作者与写诗六(学诗与思悟) 》

[复制链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2-20 2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作者与写诗六(学诗与思悟)
huge 发布于2019-11-19 08:35   点击:282   评论:4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写诗如费解,多有未明陈。货在茶壶里,安能斟与人。


作者与写诗六(学诗与思悟)
——与诗友在拙作《互动和即兴第209-303首》下互动


人生是一场修行跟评:2019-10-27 21:26
先生说对了,确实是讽刺,可能先生不了解时下情况,现今农民基本上不种地了,地承包了出去,现在的粮食不干就卖入国库,要吗是有关系,要吗价钱便宜,秋麦都是,湿干结合,干的在表面应付检查,以前防潮的风机就成了现在烘干工具,如果不行就雇人翻仓。

huge跟评:2019-10-27 22:25
先说跟朋友要的,是对我这个回复谈,只有明白了这个回复,朋友这段文字的信息才对自己的写诗有价值,比如,是否用原来的几行字(千家万户画秋忙,正把丰收入国仓。今有高人招数怪,咆哮机械干新粮),就能表现出来。
同时,讽刺一定要注意度和字眼,不可轻视。讽刺诗的写法,在规律上属于浅层趣味变化,也就是语言表达变化,不涉本质规律,故对写诗意识和思想性的把握最关紧,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允许有不正确的主观倾向,这意味不是谁都能写好讽刺诗的。
朋友这首诗并没有表现出讽刺效果,效果还在自己的脑子里,读者从文字上尚感觉不到,或是半明不明的。不能以我的感受做标准,我是从分析朋友的思维活动和具体一首诗的意识流向这个角度说的,与欣赏无关。
这是写诗实践创作过程问题,作品写成功以后才是欣赏问题,这个过程中间给人任何带来什么感受,都还提不上欣赏。这是深入一点就要懂得的常识。
具体再对朋友这首诗重复几句,就是,后两句因为顺应了时代生产力发展,怎么都出不来讽刺效果,所以手法就须独到或另辟蹊径,前两句因“画”与“国”的不和谐,出现了思想意识问题,这造成了既出不来合理的讽刺效果,也很危险,
细说就是,“画”是扭曲现实,是对作者主观的迎合,地不管谁种,丰收都不是画出来的,这意味因倒向偏见而故意选择有视无睹。
其次,因为这个“画”不真实,“国”就站不住了,等于把原来讽刺如此这般“入国仓”,坐实成了反对正常的国家收粮。
我这个人土生土长在农村,此时就在农村,而且城村市镇各处各级各类走的经历很充裕,我要说起来朋友说的这类情况,恐怕比朋友材料还多,仅亲眼目睹便让朋友睁大眼睛,这读我的文章应该看得出来,故朋友还未走出自己的脑壳。
以后我如果不问,什么也不要跟我解释,先从自己身上想,我需要的是我不知道的,预料不到的信息。刚刚的回复就说了以下的话:
“尽管我很清楚人的能力有大小,眼光、敏感、悟性方面也同样有大小,包括敏锐观察能力,求知的透彻能力,机智和智慧的反应和捕捉能力,都人人不一样,这方面尚不好苛求,但因此便让我反反复复来讲解一些事情,还要像教小孩子似的做相关说服教育工作,非得把灯拨亮才能让人看到东西,恐怕对有些人值得,对有些人就不值得了。”
不知朋友是先读了这个回复后才说的这段话,还是未读先说的,若是后者尚有情可原。亦几句,---
写诗本是囊中物,难道将人在拔高。为甚太多难启发,空于阶属不通劳。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作者与写诗六(学诗与思悟)
huge 发布于2019-11-19 08:35   点击:282   评论:4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写诗如费解,多有未明陈。货在茶壶里,安能斟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与写诗六(学诗与思悟)
——与诗友在拙作《互动和即兴第209-303首》下互动


人生是一场修行跟评:2019-10-27 21:26
先生说对了,确实是讽刺,可能先生不了解时下情况,现今农民基本上不种地了,地承包了出去,现在的粮食不干就卖入国库,要吗是有关系,要吗价钱便宜,秋麦都是,湿干结合,干的在表面应付检查,以前防潮的风机就成了现在烘干工具,如果不行就雇人翻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跟评:2019-10-27 22:25
先说跟朋友要的,是对我这个回复谈,只有明白了这个回复,朋友这段文字的信息才对自己的写诗有价值,比如,是否用原来的几行字(千家万户画秋忙,正把丰收入国仓。今有高人招数怪,咆哮机械干新粮),就能表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讽刺一定要注意度和字眼,不可轻视。讽刺诗的写法,在规律上属于浅层趣味变化,也就是语言表达变化,不涉本质规律,故对写诗意识和思想性的把握最关紧,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允许有不正确的主观倾向,这意味不是谁都能写好讽刺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这首诗并没有表现出讽刺效果,效果还在自己的脑子里,读者从文字上尚感觉不到,或是半明不明的。不能以我的感受做标准,我是从分析朋友的思维活动和具体一首诗的意识流向这个角度说的,与欣赏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写诗实践创作过程问题,作品写成功以后才是欣赏问题,这个过程中间给人任何带来什么感受,都还提不上欣赏。这是深入一点就要懂得的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再对朋友这首诗重复几句,就是,后两句因为顺应了时代生产力发展,怎么都出不来讽刺效果,所以手法就须独到或另辟蹊径,前两句因“画”与“国”的不和谐,出现了思想意识问题,这造成了既出不来合理的讽刺效果,也很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就是,“画”是扭曲现实,是对作者主观的迎合,地不管谁种,丰收都不是画出来的,这意味因倒向偏见而故意选择有视无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因为这个“画”不真实,“国”就站不住了,等于把原来讽刺如此这般“入国仓”,坐实成了反对正常的国家收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人土生土长在农村,此时就在农村,而且城村市镇各处各级各类走的经历很充裕,我要说起来朋友说的这类情况,恐怕比朋友材料还多,仅亲眼目睹便让朋友睁大眼睛,这读我的文章应该看得出来,故朋友还未走出自己的脑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我如果不问,什么也不要跟我解释,先从自己身上想,我需要的是我不知道的,预料不到的信息。刚刚的回复就说了以下的话:
“尽管我很清楚人的能力有大小,眼光、敏感、悟性方面也同样有大小,包括敏锐观察能力,求知的透彻能力,机智和智慧的反应和捕捉能力,都人人不一样,这方面尚不好苛求,但因此便让我反反复复来讲解一些事情,还要像教小孩子似的做相关说服教育工作,非得把灯拨亮才能让人看到东西,恐怕对有些人值得,对有些人就不值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5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6
贡献
103127
金钱
1164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2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朋友是先读了这个回复后才说的这段话,还是未读先说的,若是后者尚有情可原。亦几句,---
写诗本是囊中物,难道将人在拔高。为甚太多难启发,空于阶属不通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