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3

[转载] 知性与感性交融的诗学理论——李元洛《诗美学》读后

[复制链接]

87

主题

25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7
贡献
2975
金钱
4231
发表于 2025-1-21 0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性与感性交融的诗学理论——李元洛《诗美学》读后

      李元洛的《诗美学》修订版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读来真如品陈年佳酿。


      一是结构宏大,体系完备。全书十五章,涉及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方方面面。对《文心雕龙》的“体大思精”之评,可以移作《诗美学》的总体评价。第一章“诗人的美学素质——论诗的审美主体之美”是诗歌创作主体论,从生活与心灵、先天与后天、才华与学力、思维与感觉、想象与创造等维度,全面论说诗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章“如星如日的光芒——论诗的思想美”和第三章“五彩的喷泉,神圣的火焰——论诗的感情美”可以说是诗的本体论。第四章“诗国天空的缤纷礼花”、第五章“如花怒放,光景常新”、第六章“云想衣裳花想容”、第七章“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第十章“五官的开放与交流”、第十一章“语言的炼金术”、第十二章“严谨整饬,变化多姿”、第十三章“高山流水,写照传神”这八章,分别论述诗的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时空美、通感美、语言美、形式美和自然美,探讨诗歌美感构成的各个层面,可视为诗的文体论或创作论。在这里,诗体的美感形态与创作的匠心孤诣,是体用不二、弥合为一的。第八章“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第九章“尊重读者是一门艺术”分论诗的阳刚美、阴柔美和含蓄美,可视为诗歌的美学风格论。第九章的内容又和第十五章“作者与读者的盟约——论诗的创作与鉴赏的美学”有一致之处,不仅从创作主体和诗歌文本着眼,更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着眼,可视为诗的鉴赏论。第十四章“以中为主,中西合璧”讨论的是近现代以来诗歌美学面临的新课题。作者在殿后的第十五章着意强调读者在诗美创造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参与作用,在结构上呼应第一章,全书以诗歌的创作主体开卷,以接受主体终篇,诗美创造的完成,也是全书论题的完成,理论体系格外缜密完整。

      二是贯通古今,参酌中西。全书十五章,随着每一章论题的次第展开,著者以其渊博的学识为依托,对于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诗学理论、左抽右旋、信手拈来,无不运用自如,恰切惬当。读罢《诗美学》可以发现,该书每一章都是先提出论题,然后旁征博引,由古及今,由中到外,从理论到创作,从诗人到作品再到读者,这样一层层推广开来,全方位论证,多角度辨析,在章节的最后,再加以总结、引申和适度的瞻望。《诗美学》可以说是打破古今中外一切疆界畛畦的一部通才通识性质的诗歌美学专著。这一特色更是集中体现在第十四章,正是缘于谙熟古今中西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著者才能精彩地完成对于核心观点的申说:“坚定地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胸和眼光博采广收,以中为主,以西为辅,纵横结合,中西合璧,力求诗歌艺术的中西交融之美,力求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这种宏通之论,就不是诗学视野封闭狭窄、知识结构残缺不全者所能够见到的。

      三是持平立论,美言说诗。著者在纵向的古今和横向的中西构成交错的时空坐标上,找准自己演绎诗歌美学的着力点,视野宏阔,看清缤纷的诗美样态的本真,追寻斑斓多彩的诗歌之美。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前提下,持平立论,标示诗美的鹄的和根本。当然,强调著者“持平立论”,不是说《诗美学》的观点四平八稳。事实上,著者在关涉诗歌美学、关涉中国诗歌健康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是态度鲜明、敢于批评的。著者在胪列剖析古今中西经典诗作和诗论的正面展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时髦风潮、盲点误区等时弊的针砭,比如对现代诗晦涩、病态、破碎、随意的批评,就彰显出其胆识与风骨。《诗美学》有破有立,以立为主,著者坦率地亮明了自己的诗美标准:“一是应有基于真善美之普世准则的对人生(生命、自然、社会、历史、宇宙)之新的感悟与新的发现;二是应有合乎诗的基本美学规范(鲜活的意象、巧妙的构思、完美的结构、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的新的艺术表现;三是应有激发读者主动积极参与作品的艺术再创造的刺激性(作家完成作品是初创造或一度创造,读者的非功利的主动欣赏是再创造或二度创造,任何真正的佳作,都是作者与读者乃至时间与历史共同创造的产物)。”这样的好诗标准,是真正的深造有得之言,绝非时下那类以艰深文浅陋的论者可以道出。它简约而又详明、平实而又深刻,是常识更是真理,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并将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进一步检验的不刊之论。

    《诗美学》的理论观点是持平的,但该著的行文绝不平铺直叙,绝不是常见的直白干瘪或艰涩佶聱的那种论著文风。诗歌是有些唯美的文类,评鉴诗歌的文字,也应该带有一点唯美倾向,如此才不至于辱没诗歌之美。《诗美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抒情性;不仅有思想性,而且有形象性;不仅有知识性,而且有可读性。

597

主题

417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92
贡献
5435
金钱
987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21 1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应有作者是谁读了李元洛的诗美学?

点评

文艺报上的,当时有意没有附作者,现在一下子没找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21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25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7
贡献
2975
金钱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25-1-21 1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25-1-21 10:42
转载应有作者是谁读了李元洛的诗美学?

文艺报上的,当时有意没有附作者,现在一下子没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25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7
贡献
2975
金钱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25-1-21 1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报》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文学艺术类报纸,创办于1949年9月25日,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关怀。
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等文学大家曾领军《文艺报》。新中国文艺风云与《文艺报》密切相关,历史奠定了《文艺报》在中国文艺界的影响和权威地位。      
《文艺报》每周出版三期,每期八版。主要报道中国文学界的主要动态和活动,及时评论、推荐最新优秀文学作品,品评和分析影视、书画、舞台艺术等领域的创作,深入呈现文学艺术理论探讨和争鸣,反映国外文学艺术发展最新状况,已经形成了丰富、雅正、博大的办报特色与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2-5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