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21|回复: 99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竹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767

帖子

901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8
贡献
321
金钱
6448
发表于 2015-8-8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心 于 2015-8-9 22:49 编辑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im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Temp\8LDO48C$8@[GWU0353$FOVS.png[/img]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im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Temp\8LDO48C$8@[GWU0353$FOVS.png[/img]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0

主题

280

帖子

1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416
金钱
552
发表于 2015-8-8 2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11孺子痴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答: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
仄仄平平,仄平平
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
仄平仄仄,仄仄平
圆。



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7、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9、贺张之鼐夫妇双寿          前 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今宵,清光并照;
平平,平平仄仄;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日,秋色平分。
仄仄,平仄平平。

10、赠贾汉复联 
          前 人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能不有斯园,贤于古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人远矣;
平仄仄;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
仄仄仄平平仄仄,也
仅徒怀此愿,较之今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日何如。
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梅影的贴错地方,麻烦给删除!  发表于 2015-8-16 11:15
记得在别组也看到, 重复交的吗?  发表于 2015-8-15 09:55
孺子痴好,“客满樽俱满”,俱平声;“彼仅徒怀此愿”,彼仄声,你标成也,应该只是打字错误,以后注意,其他都没错,作业格式格式整齐,赞。  发表于 2015-8-12 10:42
总评(醉情诗)作业格式,有点没分开,平仄掌握不错,继续努力,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副组 夏雨佳荷 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0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6

帖子

7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76
金钱
269
发表于 2015-8-9 0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雨佳荷 于 2015-8-9 13:45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副组  夏雨佳荷  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句里找出喜爱的五联,标出平仄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风流顾曲情如绪;
平平仄仄平平仄
寥廓横空鉴若华。
仄仄平平仄仄平
4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起源于何时?
东汉末年,孔融将其诗中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在文学上骈偶文演进,日益精工,开始出现对联的时候,民间的桃符也在演进。桃符,又名仙木,最早是过年时挂在门两侧的桃木板,上画镇邪降妖的神荼、郁垒二神像,祈求吉祥
1.唐五代楹联成熟
2.宋元对联的流行
3.明代对联的勃兴
4.清代楹联是鼎盛期
5、近现代楹联的盛衰
6.当代对联的复兴





点评

总评(醉情诗)作业格式,有点没分开,平仄掌握不错,继续努力,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副组 夏雨佳荷 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   发表于 2015-8-10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62
金钱
375
发表于 2015-8-9 09: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组长藕荷冰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账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1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仄
  2 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平平仄仄平平
3湘西草堂  王夫子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4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5金顶寺 段昕
烟寺晚钟情定否?
平仄仄平平仄仄
池塘芳草梦何如?
平平平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看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总评,(醉情诗),通观整体。作业整齐美观。平仄掌握不错。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5-8-10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81
金钱
136
发表于 2015-8-9 1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
作业

竹组26-小魔仙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因对联经常要贴在楹柱上),又称联语、联句、对子等。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它与京剧、国画等同被人们称之为“国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还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2)、贺张之鼐夫妇双寿 前 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3)、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通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预习)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从哲学上说,对联起源于先秦时期《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即对立统一;从文学上说,起源于“对偶修辞”;从历史应用上来说,则是起源于古代民俗中的“桃符”。

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对联的雏形产生;唐代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出现;宋元时期得到初步发展;明朝已相当繁荣;清朝进入全盛;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开始进入课堂。但文化大革命年代却受到严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开始复兴,1984年国家楹联学会成立,各省市楹联组织相继成立,各地征联活动如火如荼。

2007年国家楹联学会《制定联律通则》,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在对联已进入鼎盛时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点评

问好小魔仙 作业完成的非常漂亮 赞一个 有点错误指出 听在句子中不应该标通 对联是以仄声收尾 所以应标仄 初次评阅如有不足之处请互相...  发表于 2015-8-10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3
金钱
53
发表于 2015-8-9 12:4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竹12-挽风抚柳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2、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4、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5、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清联三百副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已了解

点评

这格式, 折腾老师啊, 以后注意!  发表于 2015-8-15 09:18
挽风抚柳好,“休萦俗事催霜鬓”,俗入声字,古仄。其他都没错,赞。作业格式需注意,希望以后改正。  发表于 2015-8-12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47
金钱
88
发表于 2015-8-9 13:0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2、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1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26、题安宁温泉 张 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仄平平仄平平仄 十亩藤花落古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点评

注意格式  发表于 2015-8-15 09:18
其他都没错,只是作业格式需要注意下。  发表于 2015-8-12 11:00
汐月好,”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听、看都是平仄通用字,在这副楹中,听应该读仄声,看应该读平声。  发表于 2015-8-12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4

帖子

9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220
金钱
356
发表于 2015-8-9 14: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七期第一讲竹27婉约季节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讲究对衬平衡,音韵和谐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简单概括就是既相对又相联的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l  答:1书斋联—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2湘西草堂—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题联—姜良英 优游乐闲静 平平仄平仄 恬淡养清虚 平仄仄平平  4静如山房—高风翰 诗怀淡处临春水 平平仄仄平平仄 文味闲时数落花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题焦山另峰庵— 室雅何需大 仄仄平平仄 花香不在多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答:已背一节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已了解

点评

注意格式  发表于 2015-8-15 09:19
手机评阅有错别字 婉约别笑话姐哈 意会就好!  发表于 2015-8-10 14:08
问好婉约 作业完成的认真及时且王确 赞一个 只是作亚格式需改进 加油哈 看好你  发表于 2015-8-10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1

帖子

16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19
金钱
622
发表于 2015-8-9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心 于 2015-8-9 15:55 编辑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又称


楹 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
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自成方圆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黄鹤楼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平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疏烟补密
平平平仄仄
梅瘦雪添肥
平仄仄平平

最后两题也看了。

我的字怎么是红色的?






点评

点了编辑器吧  发表于 2015-8-15 09:19
问好水心 第二题大部分平仄标注正确,只有 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读 是入声应该标仄,如 是平声字。水心加油哈咱们一起努力!  发表于 2015-8-11 12:08
水心好,作业完成及时,整齐漂亮先赞一个!第一题回答的有点笼统,以后学习中还会讲到对联的具体定义,也可以上网搜一下做一些更深的了解。  发表于 2015-8-11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19
金钱
212
发表于 2015-8-9 14: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宜室格格 于 2015-8-10 10:43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20-今夕何夕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墨池烟润花间露
仄平平仄平平仄
茗鼎香浮竹外云
平仄平平平仄平

浣花旧事谁能继
仄平仄仄平平仄
桃叶新诗手自题
平仄平平仄仄平

梅花岭畔三山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宵市楼头一草堂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已预习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已了解

点评

今夕何夕,你的作业总体完成很好,茗鼎香浮竹外云,平仄平平平仄平。这里的竹,应仄,是入声字。望以后多掌握一些入声字。  发表于 2015-8-11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74
金钱
267
发表于 2015-8-9 14:4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1汪洋一舟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它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1、 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平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2、 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平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在学习中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注意格式  发表于 2015-8-15 09:20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1汪洋一舟 总评,(醉情诗),通观整体,作业混乱,不美观,以后要作业格式整齐,便于评阅,继读努力。。,,,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它   发表于 2015-8-10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
贡献
142
金钱
212
发表于 2015-8-9 14: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18格格幽娜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1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平仄仄平仄仄
茶烟梧月书声。
仄平平仄平平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12、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平平仄仄仄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31、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平平仄
鸟亦骄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已预习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点评

作业跟点评都很好, 格格错的地方要更正记好.  发表于 2015-8-15 09:21
格格:你作业很认真。要注意以下字的平仄:1,明,应平;2,竹,仄,是入声字;3,茶,应平;4,浅,应仄;5,流,应平。(上一条多了一些字)  发表于 2015-8-11 23:12
格格:你作业很认真。要注意:1,明,应平;2,竹,仄,是入声字;3,茶,应平;4,浅,应仄;5,流,应平; 平仄仄平仄仄。竹,应仄,是入...  发表于 2015-8-11 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帖子

1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416
金钱
552
发表于 2015-8-9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本帖最后由 梅影: 于 2015-8-9 18:08 编辑


                            竹----梅影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讲究对衬平衡,音韵和谐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简单概括就是既相对又相联的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平仄平平仄仄平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梅花岭畔三山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宵市楼头一草堂
平仄平平仄仄平

软红不到藤萝外
仄平仄仄平平仄
嫩绿新添几案前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这是什么情况?  发表于 2015-8-15 09:22
醉诗情点评  发表于 2015-8-10 20:16
竹----梅影 总评,通观整体,作业整齐美观,平仄掌握不错,望继续努力,,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讲究对衬平衡,音韵和谐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简单概括就是既相对又相联的两句话。 2   发表于 2015-8-10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2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63
金钱
93
发表于 2015-8-9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落如雪 于 2015-8-9 16:13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作业:竹21-梅落如雪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
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

(1)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2)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园地久荒芜,纵然嘉木成荫,争似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
           我孤怀落落;
           仄平平仄仄

           诗文多失散,若有良朋问稿,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只道他妙手空空。
           仄仄平仄仄平平
(4)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北斗;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5)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点评

梅落如雪,你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平仄正确!入声字也掌握得不错!  发表于 2015-8-12 0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62
金钱
375
发表于 2015-8-9 16: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19-晚秋

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就是上下对仗有关联的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
答;1.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生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2.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4、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鹤舞关河动==云飞楚塞长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这一文体可称得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以用于驱鬼除邪。事实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则是对联真正的影子。
隋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中。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欣赏和喜爱对联,倡导联风,在定都金陵的除夕之夜传旨文武百官庶民百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他本人也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不少千古名联。

明清两代,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对联成为科举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当时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

民国时期,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刘师亮、冯玉祥、孙中山、郭沫若等人都写过很多有影响的忧国忧民之作。

直到解放后,传统文化得到复兴,更多的思想内容注入对联这古老的文体。虽然现在的对联爱好者研究对联只凭兴趣和爱好而为,但可以看到,全国各地楹联学会纷纷成立,楹联大赛和各种征联活动也红红火火。

点评

晚秋:作业完成很好。听,应仄;看,应平。琴中听==画里看,平平平==仄仄仄成三平尾和三仄尾了。  发表于 2015-8-11 2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74
金钱
267
发表于 2015-8-9 19:1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1汪洋一舟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它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1、 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平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2、 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平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在学习中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第一题重点没说完整, 参考一下对联六要素. 第二题竹仄梧平. 读仄白仄. 对入声字要多掌握好.  发表于 2015-8-15 0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帖子

1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416
金钱
552
发表于 2015-8-9 19: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影: 于 2015-8-10 20:01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23妙玉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也称楹联,对子,也就是简单的说,即对又联。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五联标平仄

1.苦祠   云陶洞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生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题歌台     李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
平平入仄平平仄,平去平平仄仄仄。
      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
上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去上平。
   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平仄仄平平上,平仄平平去去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答: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了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对联的种类繁多,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行业联,交际联,杂联等等…

点评

妙玉:你作业完成较好。①不如意的不,应仄,入声字。付雪儿的儿,应平。琴中听的听,应仄。②只需用平仄标注即可。  发表于 2015-8-12 0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28

帖子

6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67
金钱
241
发表于 2015-8-9 2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16-我心飞翔

一 。什么事对联?
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有人把对联叫做动人两行字,说的很形象。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1/10/7007487_277524309.shtml


1.无 题 前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2..题歌台 李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仄

4。拂水山庄 柳如士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5.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已预习)
四。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发展时间。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点评

其他没错,作业格式美观,赞。  发表于 2015-8-12 11:05
我心飞翔好,”不如意事古今多“,多平声。,”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听、看都是平仄通用字,在这副楹中,听应该读仄声,看应该读平声。   发表于 2015-8-12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5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198
金钱
291
发表于 2015-8-9 2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02-愚者安然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1、无 题 冒 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寥廓横空鉴若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3、荣宝斋 高其佩
软红不到藤萝外;嫩绿新添几案前。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http://baike.sogou.com/v216033.htm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百度搜索相关资料已经了解

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一直到了明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点评

谢谢二位老师评阅,安然需继续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院的各位老师!安然向老师问好!夏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6 07:54
寥为平, 请注意!软红不到藤萝外, 这里的不应平.  发表于 2015-8-15 09:28
醉诗情点评  发表于 2015-8-10 20:16
竹02-愚者安然作业 总评。作业整齐美观,平仄掌握不错,望继续努力。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评语   发表于 2015-8-10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2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59
金钱
91
发表于 2015-8-9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5-8-9 21:57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5-小萍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答:
1、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2、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湘西草堂  王夫子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4、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平平平仄平平

5、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古时称为桃符。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点评

问好小萍 作业完成的整齐漂亮及时先赞一个!第一题回答基本正确有花花。第二题柳如是这副联最后一字听在这里该是仄下联的看该为平。一起加...  发表于 2015-8-11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389

帖子

655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57
贡献
1808
金钱
2445
发表于 2015-8-10 1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提交的, 请自己删除. 发表前记得预览, 位置跑掉的自己编辑调整好.
有高级模式可以编辑. 希望大家赶紧熟练论坛的操作!

评阅老师们尽量评语简短精要, 有需要特别讨论的, 带到小组群评阅群或是大群里.
评阅尽量用点评的功能, 不要用回复.

还有同学们引用网络数据要消化过做摘要, 不可直接复制. 这里是交作业的地方,
不是来做分享. 楼太高对大家都不方便. 要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 才是你自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帖子

1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416
金钱
552
发表于 2015-8-10 1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13--汐月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2、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仄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1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26、题安宁温泉 张 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仄平平仄平平仄
十亩藤花落古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点评

怎么重复交了,前面已经说了错误的地方,这里就不说了。  发表于 2015-8-12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121
金钱
168
发表于 2015-8-10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9-梅花书屋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对联,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3)
鹫岭云开,空界自呈清净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龙潭月皎,圆光常现妙明心。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4)
蓉镜重开,漫向湖山寻旧迹;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桂枝擢秀,相期月旦识真才。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5)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发展时间。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点评

谢谢!记住了!  发表于 2015-8-16 17:53
书屋好 刚刚又看了一遍作业贴,你的的第二题第一联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中的不应该是平,如果不后面是仄声字那么它就读平声。  发表于 2015-8-15 15:38
谢谢风清扬老师!谢谢角落老师!辛苦了!以后我多加注意这些词组!  发表于 2015-8-15 10:30
首先, 整体声律是相谐的, 第二, 八月桂是不可分的, 第三, 此联有分句, 非短联. 所以三仄尾影响不大. 甚至有上句三仄尾非禁忌之说. 请参考!  发表于 2015-8-15 09:34
书屋好 二月杏花八月桂 这里的八应该是仄声,相信你是太细心了,如果八是平不会三仄尾也不会孤平,也许前人对联的要求没有现在严格所以才有...  发表于 2015-8-12 1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62
金钱
375
发表于 2015-8-11 16: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组25一雨荷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讲究对衬平衡,音韵和谐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简单概括就是既相对又相联的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平仄平平仄仄平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风流顾曲情如绪
平平仄通平平仄
寥廊横空鉴若花
平仄通通仄仄平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五代时期的的后蜀主孟昶,写了首幅对联,那是公元964年,距今已有1050年了。这就是中国的首幅春联。

点评

标通表示是检查器做的作业, 请自己判断, 检查器只是辅助.  发表于 2015-8-15 09:36
问好雨荷 作业格式非常漂亮 美中不足1就是我们在练习标平仄阶段最好是不要标通字 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标出平仄才能加深印象  发表于 2015-8-12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6

帖子

7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76
金钱
269
发表于 2015-8-11 2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28小陆作业,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竹组第一讲作业
一-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一种可大可小,最简单,最精炼的文学形式,分上下句,两句既相承,也相对。


二:标出清五联平仄
4.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6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7.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13.九曲初通三岛近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平平仄仄平平

14.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点评

太简略了, 第一题再补充完整.  发表于 2015-8-15 09:37
问好小陆 作业完成的不够全面哦 标平仄这块不错 继续加油 以后可不许偷懒哦  发表于 2015-8-12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6
贡献
117
金钱
163
发表于 2015-8-12 0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七期竹15-麦冬  第一讲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晋祠云陶洞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2)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答:正在学习!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 对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殿堂里也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最早出现的对联该是春联,而春联又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桃符产生于秦代前后。当时的桃符,是在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他们的图像,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出现和唐诗的发展,“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便是最早的春联雏形。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桃符诗,是楹联界大多数人认定的最早的春联。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其中《清联三百副》最能代表中国对联的高峰,极大的推动了对联的发展。
        时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仍然焕发着艺术的青春,受到人们的喜爱。对联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主要原因是它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可以断言,只要汉字存在,对仗工稳、格律谐畅的对联就不会消失。

点评

麦冬好,作业完成的挺好,没有错的地方,望以后保持,大赞。  发表于 2015-8-12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62
金钱
375
发表于 2015-8-12 1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第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3-东方亦菲

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丈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一句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仄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13、九曲溪 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平仄仄仄平平

21、卞 园 王士祯

梅花岭畔三山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宵市楼头一草堂。
仄仄平平仄仄平

31、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平平仄
鸟亦骄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93、书房联 前 人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点评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评语,八是仄。  发表于 2015-8-15 16:34
平仄方面有得下功夫学习,加油。  发表于 2015-8-15 16:34
醉情诗点评:总评,作业格式整齐美观,有个别字平仄没掌握好,继续努力。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仄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评语,琴是平 宵市楼头一草堂。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评语,宵是平。 何物动人,二   发表于 2015-8-15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62
金钱
375
发表于 2015-8-12 1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第七期第一讲作业
竹06冷艳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2、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4、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5、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读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已了解

点评

交作业请先预览, 格式跑了要重新编辑好, 其他都很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5-8-15 09:39
冷艳好,第一次作业都完成这么好,相信下次会更出色,一起加油!  发表于 2015-8-13 15:34
冷艳好 作业完成的整齐漂亮及时先赞一个!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第四联中的 休萦俗事催霜鬓中的 俗 是入声应该为仄  发表于 2015-8-13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6-28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