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4-5-27
威望146
金钱492
贡献178
特邀嘉宾

威望- 146 点
贡献- 178 次
金钱- 492 枚
|
李白!李白!!————二胡协奏曲《长干行》
不坏规矩:
代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二胡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智深送我情。
李白的长诗《长干行》里那个女孩的爱情故事让我一生动情,我总想为李白做点事,而用音乐为诗词做点贡献也是俺的志愿和兴趣。于是,俺根据李白的《长干行》的诗意写了一首二胡协奏曲《长干行》,还挺好的,不敢私藏,晒出来给大家听听罢。
二胡协奏曲《长干行》:http://5sing.kugou.com/yc/2848692.html
========================================
有些人听了喜欢得紧,写了赞文,不妨晒晒个。
【辽宁大学教授,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陈涤非评论】
二胡协奏曲《长干行》
陈涤非
近日浏览了中国原创音乐基地新近上传的二胡协奏曲《长干行》。不听不知道,这真是民乐作品中一朵艳丽的新花!乐曲出自黑龙江作曲家张智深笔下,与唐代诗人李白叙事诗《长干行》同名同意。反映了当时居于金陵长干里的一位商人的妻子对远出经商的青梅竹马的爱人的挚爱和思念。乐曲凄婉幽怨,缠绵动人,给李白原作增添了色彩,填补了空白,在我国的民族器乐协奏曲中堪称佳作,获得了为数不多的一席!
乐曲分析
这是一首奏鸣曲式的协奏曲,共208小节,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21小节引子和5小节尾声组成。全曲旋律荡气回肠,柔美与凄美交织,爱情与亲情共振。开始的引子来源于呈示部的主题却又改变了拍点,向上方模进,展示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温婉和感人。
终于迎来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6个乐句的6个落音呈U型曲线。温婉地讲述了一对恋人的童年情谊。紧接着由钢琴奏主旋律,二胡奏副旋律加固了二人的爱情主题。
10小节的连接部由弱起的动机贯穿,很快进入副部主题,这一主题由主部主题紧缩加快而成。之后是松弛的旋律配以活泼欢快的协奏,描写二人追逐嬉戏、顽皮俏皮的青春时光。结束部由4小节戏曲般的过渡段和抒情的钢琴为主的连接部构成,二胡则奏出一连串抛物线一样的均分型乐句,接着留下伏笔,由二胡和钢琴奏出对比式复调,二胡奏出了由主部主题派生出来的温婉旋律,钢琴则用一系列下行变化音辅以双手的反向进行预示着难舍难离之痛。
接踵而至的散板(我认为写成四分之八更好)将分离之苦做了很精彩的诠释。先是用变化音(变徵),继而用突然的连续上行八度重复将音高直拉到小字3组的re并形成渐强的震音,用戏剧性的二胡震音奏出开放性的属音。105小节开始钢琴左右手同时各用宽厚的八度表现离别之苦。渐弱后引出孤独凄凉的慢板,声声哀叹,句句悲戚。音型上由切分节奏开始,交替使用清角与变徵音,哀叹的节奏,空半拍的切分音和二胡各种切分弓法,大起大落的旋律线,与下属调的对比,32分音符的连续切分,各种变化音的再现,二胡在高速下在不同音区不同把位间的游移,钢琴奏出不和谐的减七和弦、减三和弦震音,终于走出了长时间的不快。
再现部在钢琴平静的均分音型的铺陈下二胡再现了梦幻般的爱情主题,一连串的民族化旋律后,分三个片段再现了幸福恩爱、快乐嬉戏、如胶似漆的场景;第一个片段在属调上反复,第二个片段主奏和协奏如同追逐嬉闹,第三个片段在二胡爱情主题优美之余配上钢琴热情如炽!连续的波浪形琶音,接着又再现了展开部中的展现妻子独守空房的悲怨主题,好似妻子在向丈夫哭诉!
接踵而至的是二胡与钢琴右手加密的主题齐奏全奏配以钢琴左手的抛物线形连续琶音,赞美、歌颂了女孩与丈夫坚贞的爱情。在大幅度反向进行后,暂停在徵音上,结束了如诗如梦的再现部。
尾声,乐曲在二胡散板般幽静的solo,梦幻般的一增一减、一叠置一分解两个不和谐三和弦中结束,意犹未尽。恰似少妇在梦幻中背着行囊向百里外的长风沙走去。
创作特点简评
1.旋律优美深邃,适于二胡表现,调式选择1=C、1=D更方便音区音域的表现。
2.旋法独特,常常出其不意。如15小节的旋律盘旋下行没用八度重复,改用它音;如52和59小节的七度大跳。如141小节的切分音伴切分弓法。时有旋律夹着戏曲性过渡句。
3.发展旋律的手法丰富,使用了重复、模进、减缩、变奏等各种手法;主题元素在大小调上轮番出现。
4.叙事性突出,如泣如诉的主题贯穿始终,使得音乐形象鲜活明朗,栩栩如生。
5.和声丰富,色彩性强,讲究和声节奏。作品中多次用钢琴八度或反向进行强奏,甚而兼用不协和和弦。而二胡solo部分又常常演奏细腻感人的抒情性乐句,结尾用增三、减三两组不和谐和弦赋予想像。
6.乐思缜密,浓淡疏密错落有致,整体布局合理。
7.从二胡演奏技法来说,娴熟、有创新。使用了跳弓、顿弓、连顿结合、连跳结合及多部位切分等各种弓法。在不同音区、不同把位间快速转换,有时夹着半音上行。
8.调式调性相对朴素简单,面对比较简单的情节也足够了。
总之,这是一首多年难得的二胡协奏曲!
|
|